作者:清荷淡雅 十幾年前的鄉(xiāng)下,,劉爺爺已經(jīng)97歲,王奶奶也93歲了,,兩人屬于父母包辦婚姻,。 盡管年過90歲,,但劉爺爺和王奶奶身體還算硬朗。兩位老人歷經(jīng)坎坷,,一雙兒女也早早夭折了,,他們將生活的磨難全刻在了心里,輕易不愿去揭過往的傷疤,。 王奶奶纏著小腳,,走起路來顫顫巍巍的,仿佛那雙小腳支撐不起她微胖的身體,。隨著年數(shù)越來越大,住村東頭的王奶奶已有好多年沒走到過村西頭了,。 上了歲數(shù)的王奶奶除了做做簡單的一日三餐,,洗洗她和劉爺爺?shù)囊路猓刻炀妥诩议T口放著蒲團的石凳上,,笑吟吟地跟來來往往的人打招呼,,大都是“吃飯了”“干什么去啊”之類的家常話,即使三歲小孩子王奶奶也能說上兩句,。 劉爺爺則每天蹲在炕頭上看書讀報,、抄抄喜歡的文字,大都是些養(yǎng)生之類的語句,。蹲累了就下炕按摩按摩頭部,,然后繞著院子來回走步,每回都走上固定的步數(shù),。 每當王奶奶坐到炕上時,,便會向劉爺爺絮絮叨叨地講述街上的見聞,誰家娶媳婦了,,誰家來親戚了,,誰去世了……當然,雞毛蒜皮無關痛癢的小事居多,。面對著劉爺爺,,王奶奶絮絮叨叨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每當這時,,劉爺爺總是靜靜地聽著,,偶爾回應一兩句,從不反感也從不和王奶奶頂嘴,。盡管劉爺爺足不出戶,,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幾乎都了如指掌。他們兩人的感情就像天天喝的白開水,,平淡的不能再平淡,。他們的日子過得簡單又快樂。 另一對呢,是家住市區(qū)的一對老年夫婦,。 每天早晨,,都會看到兩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手拉著手去熙熙攘攘的市場買菜;每天傍晚,,同樣會看到這兩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手牽著手在夕陽下散步,。他們是高爺爺和李奶奶,無論做什么事情,,兩人都形影不離,。 高爺爺和李奶奶同歲,都92歲了,。70多年前,,兩人剛一結婚,高爺爺就上了戰(zhàn)場,。一直到新中國解放后,,高爺爺才轉(zhuǎn)業(yè)回了家。兩個孩子全是李奶奶一人歷盡艱辛拉扯大的,。 因被炮彈震聾了耳朵,,高爺爺有些耳背,只能聽見大點的聲音,。李奶奶患有白內(nèi)障,,看東西模糊不清。平時的生活中,,兩人心照不宣地達成了默契:接電話,、跟人打招呼,李奶奶負責,,李奶奶儼然是高爺爺?shù)亩?;過馬路時,高爺爺會緊緊攥住李奶奶的手,,平時的家務活高爺爺也幾乎一手包攬了,,仿佛要把年輕時對李奶奶的虧欠全彌補回來。 平日在家閑著沒事時,,兩人就打打撲克,、下下跳棋,無論誰輸誰贏都毫不計較,。有時兩人也坐在客廳沙發(fā)上,,一個看電視,一個聽電視,,就這么默默地相伴著,。孩子們上班都忙,,除了生大病時,老兩口極少給孩子們添麻煩,。 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有多少年輕人,敗給了柴米油鹽,,輸給了車子房子票子,。相比之下,相濡以沫七十多年的愛情顯得彌足珍貴,。也許在年輕人的心中,,這根本不叫愛情,充其量只是兩人在一起搭伙過日子罷了,。 從青春年少到白發(fā)蒼蒼,,沒有山盟海誓,沒有甜言蜜語,,更沒有名車名包,卻能互敬互諒,,相依相伴地走過七十多年的溝溝坎坎,,這難道不是愛情最好的見證嗎?歲月滄桑,,無論生活怎么變化,,兩人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默默地相守到老,,這難道不值得那些整日追求浪漫愛情、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年輕人效仿嗎,?愿世上有更多這樣的長壽夫妻,! |
|
來自: 冬天惠鈴 > 《A05小說/故事選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