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昆侖非彼昆侖昆侖與昆侖山,,是神話研究者無法避開的話題,,對研究西北神話者尤甚。上世紀七十年代,,歷史學(xué)家顧頡剛提出了中國神話的地理分布應(yīng)由東、西兩部分組成的觀點,,他將古代神話分為兩個重要的大系統(tǒng):昆侖神話系統(tǒng)和蓬萊神話系統(tǒng),并認為昆侖神話源于西部高原,,是由西北古族創(chuàng)造的,。 在顧先生的觀點中,,昆侖已經(jīng)作為一種廣義的文化觀念與文化符號,,概括了整個西北乃至西部神話的內(nèi)涵,。但在原始神話中,,狹義上的昆侖究竟指什么,?后人大多將昆侖直接解釋為昆侖山,,并對它的位置所在做出了多種多樣的解讀與探索,,但至今仍未有定論,。 古籍中對于昆侖的記載有很多,,從現(xiàn)有的《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山海經(jīng)西次三經(jīng)》等資料可以看出,,昆侖在古代是極其神秘之地,,有山有水、有人有神,,是帝之下都與百神之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記載中并未有昆侖與“山”連用者,,大多言“昆侖之丘”或“昆侖之虛”,,《山海經(jīng)》中所提及的山數(shù)以千計,,為何獨昆侖不直稱其為山而稱為“丘”或“虛”呢,? 首先,,山與丘、虛二字意義上是有區(qū)別的。昆侖被作為地理符號的山脈,,是緣于秦漢時期人們對于《山海經(jīng)》中神秘事物記載的好奇與推崇,。上至天子王侯,,下至平民百姓,,除了對《山海經(jīng)》中所載奇珍異物有探索之心,由于受佛教長生不死觀念的影響,人們對《山海經(jīng)》中所說的不死樹、不死花,、不死藥等事物心存好奇,于是引起當時政治上層包括民眾對于古籍中所載的昆侖的向往,。 漢朝曾派出的特使見識到西北地域的奇特景貌,,與《山海經(jīng)》中所說的昆侖之地有相符之處,于是便認定西北河源所出一帶為古籍中所說的昆侖山,。從此以后,,神話中的昆侖與西北高原的獨特地貌合而為一。從而引發(fā)后人對昆侖山究竟指的是哪座山展開了無數(shù)個版本的考證與探察,。從《大宛列傳》所載明顯可以看出,,并非是昆侖多玉石,而是天子將多玉石之山、河所出之山名曰“昆侖”,。 所以,,將昆侖解讀為西北高原的山脈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誤讀,。從字義來說,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昆,,明也,。”說明昆與光明,、白天有關(guān),與太陽有關(guān),。從字形來看,,昆在甲骨文中寫作,,上是“日”,,下則是兩人相從而立,這其實代表了一種人與太陽之間的關(guān)系,即兩個人相從而立站在太陽底下,。而侖字,,實指圓形事物,《說文》:“侖,,思也,。”等等,,“渾淪”與“昆侖”可以相互通用,。 說至此,就不得不說《莊子》中所載中央之帝“渾沌”:袁珂認為“渾沌死”,,象征著“整個宇宙,、世界也因之誕生了?!彼剖钦f渾沌神話應(yīng)為開辟神話,,未免牽強,,因為這里并沒有說明渾沌與天地開辟的關(guān)系?;煦缟裨挿从车氖窃枷让竦挠钪嬗^,。 帝江即帝鴻,古音“江”“鴻”通,。帝鴻,,即中央之國的黃帝。上古時期,,“中央之國”、“天地之中”,、“中土”,、“軒轅之丘”等與昆侖所指實為同一個區(qū)域。 茅盾說:“原始人的思想雖然簡單,,卻喜歡去攻擊那些巨大的問題,,例如天地緣何而始,人類從何而來,,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他們對于這些問題的答案便是天地開辟的神話,,便是他們的原始的哲學(xué),,他們的宇宙觀?!彼?,比起言及天地開辟之事,渾沌神話體現(xiàn)的是更早階段的對人類從何而來以及天地中央有何物的探索神話,。 首先,,《山海經(jīng)》說“渾敦?zé)o面目,是識歌舞”,,我們可以想象一個肉乎乎的圓球在唱歌跳舞的情形,,這與嬰兒在母體中的渾沌狀態(tài)是相似的,而到了《莊子》中,,作為“識歌舞”的天神,,卻無“視聽食息”之能力,實在令人費解,,于是代表著迅疾的時間的“儵與忽”二神自告奮勇為其“鑿七竅”,,原因是“人皆有七竅”,可見兩位時間之神是以已有人類為比照而來解釋人之形象與特征,,因此,,渾沌神話首先體現(xiàn)的是人對于自身來自何處以及何以有人類特征這一困惑的解釋,。 其次,渾沌“六足四翼”,,是一種十分奇怪的長相,,比之《莊子》中所說的“中央之帝”,可見渾沌的形象隱含著大地四極的意義,??梢钥闯鋈藗儗τ谥醒胫厥浅錆M好奇的。而“儵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之說,,極有可能是上古時期四方部族攻破中央部族的歷史事實的曲折反映,。 渾沌神話是昆侖神話的投射。前者在時間與空間之間轉(zhuǎn)換,,并將神與空間合而為一,,而后者是單純的空間概念。兩者均反映了原始社會人們對于宇宙方位與奧秘的想象與幻想,。 因此,,神話中的昆侖并非人們所認為的昆侖山,而是先民原始思維當中所想象的一個立體的空間狀態(tài)與虛幻存在,。司馬遷就曾懷疑:“今自張騫使大夏之后也,,窮河源,惡(何)睹《本紀》所謂昆侖者乎,?”但《禹本紀》所說“昆侖……日月所相隱避為光明者也”一句,,反道出一些神話的韻味來——昆侖是日月所隱避并生出光明的地方。 具體來說,,是先民想象中太陽落下去的地方,。在原始社會,太陽的東升西落循環(huán)往復(fù),,是一個奇妙的現(xiàn)象,。先民們無法理解這種現(xiàn)象,于是想象在日落之地有一群神仙,,居住在一個神奇美妙的地方,,有花有草,皆有不死或者死而重生之神力,。 屈原所說“昆侖懸圃”,,后人多解為昆侖山上有“懸圃”,實則因為昆侖本就是一個渾沌的空間所在,。 漢代及漢代以后,,人們把神話中所載昆侖完全當成了一座真實存在的山脈而進行考證。司馬遷在《大宛列傳》中記載:“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云,。”《漢書西域傳》稱:“河有二源,,一出蔥嶺山,,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蔽簳x以后,,人們認為喀喇昆侖與祁連屬同一山脈,將喀喇昆侖稱作“西昆侖”,,將祁連山稱作“東昆侖”,二者之間的整條巨大山脈統(tǒng)稱作“昆侖”,。 唐宋兩代,,人們認同《山海經(jīng)》、《禹貢》,、《水經(jīng)注》等古籍所說的“河水”是指西域的塔里木河而非黃河,。至清時,康熙三次派遣考察隊重新探尋黃河的源頭,,考察隊越過星宿海找到了上源的三條支流,,并發(fā)現(xiàn)了南面的一座終年積雪的高山,蒙古人稱之為“巴顏喀拉”(意為富饒的黑山),??滴跤谑钦J為“喀拉”即“昆侖”,于是欽定巴顏喀拉山為“昆侖之丘”,。 至近現(xiàn)代以后,,昆侖山所在也同樣引起了無數(shù)學(xué)者的研究興趣,大多數(shù)人一直糾結(jié)在昆侖山究竟指的是西北的哪座山,,卻很少對昆侖的原始所指做出更為精確的解釋來,。 大昆侖與小昆侖西北山脈與神話中對昆侖的描述形成了偶合與相似的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在歷代政治利益與文人,、百姓獵奇心理的推動下,,變成了人們對昆侖山究竟指的是西北的哪座山的無休止的對比與探索中,從而形成了大昆侖與小昆侖的概念,。大昆侖與小昆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緣于人們地理觀的不斷進步,,加上少數(shù)民族尤其是犬戎及羌族整體的衰落以及統(tǒng)治區(qū)域的西移。 以西王母為例: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西王母住的地方正是“百神之所在”的“昆侖之丘”,,亦即后人所認定的昆侖山。西王母位于極西之地,,昆侖所在亦當在西方,,有人認為應(yīng)為今天的新疆西藏之間,西接帕米爾高原,,東延入青海境內(nèi),。這種說法值得參考。那么歷史上的西五母是否也在這一區(qū)域,,卻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穆天子傳》中記載周穆王游歷四方,曾向西而行見過西王母,。將《穆天子傳》中神話化的穆天子與西王母與歷史上記載的周穆王與西王母作比,,可以看出西王母神話性與歷史性的雙重色彩?!赌绿熳觽鳌分械闹苣峦跖c西王母瑤池相會,,正是歷史與神話交叉的集中體現(xiàn)。其中將周穆王所見西王母附以美麗的女神形象,,虛構(gòu)成分是顯而易見的,。二人之間的歌謠對話若以神話看,雙方彬彬有禮,,儀態(tài)萬方,,但若刪除其中夸飾與有意識的作美成分,以戰(zhàn)爭作比,,倒類似戰(zhàn)書,,二人相約三年為期,西王母迎戰(zhàn),,穆王將再征,。 既如此,那么,,周穆王所討伐的西王母到底居住在什么地方,?首先,肯定在西方,,但肯定沒有到今天的青海,、新疆一帶。之所以說神話中西王母所居之昆侖與歷史上西王母所居之地非同一地方,,是因為穆王西行并未跨過隴山(今六盤山,、關(guān)山),,而是在涇河一帶?!对娊?jīng)六月》與《后漢書西羌傳》中所載“大原”及“太原”,,均指今甘肅平?jīng)鰶芎右粠?/span> 左傳昭公九年》有一段記載:“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薄妒酚浿鼙居洝芬草d:“明年,,伐密須?!庇帧肮餐跤斡跊苌?,密康公從”等語,經(jīng)考,,密須是今靈臺縣境內(nèi)的一個由戎族人建立的小邦國,,后被周人征服。這些記載說明西周西疆西起于甘肅東部,,確切說應(yīng)在今扶風(fēng)至靈臺一線,則周穆王西征也不會離此地太遠,。 所以,,周穆王當時所見的西王母在“陜甘高原”、“大原”即今天的甘肅平?jīng)鰶芎右粠У男±?。而神話的西王母所在位于大昆侖,,即今天新疆、青海等地的群山山脈,。因此,,大昆侖與小昆侖之說,實際上是歷代文人對于昆侖山具體所指不能達成統(tǒng)一意見故而形成的一種調(diào)和與退讓的結(jié)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