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詞 1.給括號前的字注音。 一唱眾和() 并行不悖( ) 伺( )候 諷諫( ) 邂()逅( ) 毛亨( ) 毛萇( ) 箋( ) 召()南 鄘( ) 譎( )諫 賦比興( ) 2.解釋下列詞語,。 塊壘: 并行不悖: 諷諫: 斷章取義: 邂逅: 變本加厲: 二,、名言名句 1.詩的源頭是歌謠。 2.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 3.徒歌是隨口唱,,樂歌是隨著樂器唱。 4.詩篇本來的意義,,經(jīng)過了多年的借用,,也漸漸含糊了。 5.《詩序》有《大序》和《小序》,。 6.比,、興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詩篇的發(fā)端的叫作“興”,。 7.《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三、疑惑 1.何謂“塊壘”,? 第26頁第二行有句“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什么是“塊壘”呢,? 查現(xiàn)漢第7版可知,,“塊壘,累積的塊狀物,比喻郁積在心中的氣憤或愁悶,?!?o:p> 其實根據(jù)上下文,也可以猜出和“郁悶”相關(guān),。 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怪哉”這蟲是怨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 2.訂正 第28頁,,引用《詩經(jīng)》兩句:“野有蔓草,零露溥兮,?!蔽艺槟莻€“溥”字怎么讀怎么解時,結(jié)果怎么也查不到,。神了,,怎么回事? 于是翻《詩經(jīng)》,,原句是“零露漙兮”,,“漙”讀如團,水光閃閃的意思,。字形像“溥”,,那也僅僅是像啊。 3.“知人論世”是什么意思,? 第29頁最后一行有這個詞,。可我提學(xué)生,,好幾個都答不上來,。 這難嗎? 這句話底下不是畫著實線的嗎,?而且用虛線引導(dǎo)到右邊旁批,,那旁批后四行寫得清清楚楚。 四,、啟發(fā) 1.“詩言志”是一句古話,,“詩”這個字就是“言”“志”兩個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謂“言志”和現(xiàn)在所謂“抒情”并不一樣,,那“志”總是關(guān)聯(lián)著政治和教化的,。 2.最有權(quán)威的毛氏《詩傳》和鄭玄《詩箋》差不多全是斷章取義,甚至斷句取義,。斷句取義是在一句兩句里拉出一個兩個字來發(fā)揮,,比起斷章取義,,真是變本加厲了。 生字詞參考答案: 1.給括號前的字注音,。 一唱眾和(hè) 并行不悖(bèi) 伺(cì)候 諷諫(jiàn) 邂(xiè)逅(hòu) 毛亨(hēng) 毛萇(cháng) 箋(jiān) 召(shào)南 鄘(yōng) 譎(jué)諫 賦比興(xìng) 2.解釋下列詞語,。 塊壘:累積的塊狀物,比喻郁積在心中的氣憤或愁悶,。 并行不悖:同時實行,,互不沖突。 諷諫:用含蓄委婉的話向君主進(jìn)行規(guī)勸,。 斷章取義: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nèi)容,,而只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邂逅:偶然遇見,,不期而遇,。 變本加厲:變得比原來更加嚴(yán)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