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位富豪家的千金出了上聯(lián):天字出頭為我夫,。 如果你能夠對出下聯(lián)就可以成為他的乘龍快婿,娶得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那么你要怎么對呢,? 古代才女 對聯(lián)起源與花式招親對聯(lián)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對聯(lián),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lián)、對子,、楹聯(lián)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自古就十分受文人墨客,甚至是帝王將相的偏愛,。 這種智力游戲,,既能夠獲得輸贏成敗之間的快感,又可以附庸風雅,,彰顯自己的才學,。對聯(lián)起源于先秦時期,最早是桃符,,是人們?yōu)榱蓑尦齾柟?,而將神荼、郁壘的名字寫在桃木上,,并懸掛于門上,。后來桃符上開始出現(xiàn)聯(lián)語。 隨著明代對對子的習俗盛行,,出現(xiàn)了對聯(lián)的這個詞,。由于春聯(lián)和桃符關系密切,古人又稱春聯(lián)為“桃符”,。 至今已幾千年之久,,歷史上不僅僅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名篇佳作,更有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傳世佳話,。 桃符 就比如古代的女子招親選婿,,到了待嫁出閣之時,許多大戶人家的小姐經(jīng)常會用各種方式來挑選自己的意中人,。 有的會采用比武招親這種方式,,這樣選出來的女婿,別的不敢說,,至少是有一身好武藝,,將來沒準兒可以戰(zhàn)場殺敵,建功立業(yè),但是經(jīng)常會造成一些不太如人意的后果,。 比如“參賽選手”非死即傷,,還有就是像唐僧的父親陳光蕊那樣接拋繡球中就定下了終身大事。 招親選婿 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它的弊端所在,,因為你也不確定接到繡球的是什么人,,窮也就罷了,甚至有可能又窮,,又懶人又壞,,長得還不好看。 如果說你不認這筆賬,,你說重拋不算數(shù),,又會損害大戶人家的信譽。 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既可以挑出一個有能力,,有才學的女婿,,又不至于像比武招親一樣可能會造成傷亡呢? 當然有了,,比如對對聯(lián)兒的方式就可以滿足這些要求,,有千金小姐出上聯(lián),如果有誰能對得出下聯(lián),,就可以成為大戶人家的上門女婿,。 古代才女 豪門千金對聯(lián)招親據(jù)傳在明清年間有一戶張姓人家,家中財富積累半生,,已是地方大戶,,你可以類比成如今的沿海大省的省級首富。作為如此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張小姐除了人長得漂亮以外,,更是從小飽讀詩書、才思敏捷,。 這樣的才女必然想要求得一位才高八斗的夫婿方能如意 于是乎,,張小姐便出了一副上聯(lián)兒,若有誰能對得出他這下聯(lián)兒,,就可以成為他的夫君,,說話算話。上聯(lián)便是:“天字出頭為我夫,?!?/p> 乍一看這上聯(lián)兒好似平平無奇。實際上則不然,。這是對聯(lián)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拆字兒,,天上面出一頭就是夫字,,這是面子上的,而里子上則又表達了這位張小姐挑選夫婿的標準,,那就是必須有凌云之志,曠世之才,。 古代才女 因為天字出頭的含義就是一定要頂天立地,,甚至要前途如平步青云一般的好男兒才有資格成為她的丈夫。 此上聯(lián)兒一出,,過路的無論是秀才公子,,還是販夫走卒,但凡識個字兒的都躍躍欲試,,畢竟有誰不想娶一個琴棋書畫無所不精的大家閨秀呢,?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這副對聯(lián)兒還是有相當難度的,,若不是有深厚的知識積累和文學巧思恐怕是對不上的。 秀才公子 這時來了一位樵夫,。隨口說道:“女坐山旁是我婦”,,隨即引得眾人哈哈大笑,因為這對聯(lián)兒一來對的不工整,。二來又沒什么內(nèi)涵,,只得算一個拆字游戲罷了,張小姐寧缺毋濫,,也算不得耍賴,,繼續(xù)慢慢等待。 直待幾日后,,來了一位窮酸秀才,,稍加一番思索,便脫口而出了下聯(lián),。這秀才本是路過此地,,本不是沖著當所謂的對聯(lián)招親來的,只是文人墨客有個毛病,,看到能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 總是想要摩拳擦掌,表現(xiàn)表現(xiàn)自己,,何況這事兒全城人盡皆知,,人越多他們越興奮。 這秀才對的下聯(lián)兒是“女自有心方成媳”,,十分工整,。張府的下人一看十分興奮,趕忙帶他去張府見小姐。 古代樵夫 而張小姐一開始聽說待會兒要見的是個窮酸秀才,,她又羞又氣,,堂堂千金小姐,怎么能委身于一個無名書生,。 然而很快張小姐就“真香”了,,因為這秀才雖然窮酸落魄,但是倒也英俊,,更何況仔細看看,,能對得出這上聯(lián)兒來說明也必然是個尚未得志的懷才鴻儒。張小姐慧眼識珠,。 按照規(guī)則順理成章的定下了這門親事,,而這秀才與張小姐一番攀談之后,發(fā)現(xiàn)不愧是豪門千金,,居然能夠與自己談古論今而不理屈,,吟詩作對而不詞窮,更不用說張小姐生的落落大方,,貌美如花了,。 古代秀才 因此秀才對張小姐也是喜歡的不得了,最終就成就了一樁幸福未滿的婚姻,,和一段才子佳人的美談,。 實際上關于這個下聯(lián)還有其他版本,但是都顯得水平不夠,,勉強有面子,,卻根本沒有里子,比如“棲字去木是我妻”,,再比如“凄涼去水是我妻”,。 而文中這個屬于面子里子都對上了,非常嚴格的看平仄,,雖然并不完美,,可是對比方才所舉兩例,高下立判,。 古代才女 朱元璋對聯(lián)試才對對聯(lián)兒除了剛才說過的這一個故事以外,,有更多趣事,數(shù)不勝數(shù),。哪怕是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是在他逐漸掌握權利,,身居高位之后,,也是不忘學習,。 不單單能識文斷字,而且非常擅長對對子,,非常喜歡對對子,,關于他對對子的故事多如牛毛。 據(jù)各種野史雜談記載,,在朱元璋的長子,,也是太子朱標去世以后,一日朱元璋和他的孫子,,也就是朱標的兒子朱允炆,還有老四朱棣一同散步,,這時突然飛馳而過一匹駿馬,,風將馬尾吹的四散開來。 朱元璋靈機一動,,說道:“我突然有了個上聯(lián):風吹馬尾千條線,,你倆能對出嗎?” 朱元璋 朱允炆自小就聰敏好學,,低頭沉思片刻,,便對出下聯(lián):雨打羊毛一片粘,而朱棣則犯了難,,他平日里四處征戰(zhàn),,是個馬上王子,舞刀弄槍,,調(diào)兵遣將什么的他非常在行,。 但是吟詩作對這種文人墨客的東西,卻讓他十分撓頭,,即便說貴以為皇子之一從小也少不了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史子集的學習。 不過朱棣還是聰明的,,當他看見父王朱元璋的龍袍在太陽的映照下星星點點的閃著金光之時,,便想出了下聯(lián)兒:日照龍鱗萬點金。 朱元璋聽后一愣,,雖說這朱棣的對聯(lián)兒沒有朱允文對的那么工整,,可是他的意境確實非同尋常。 朱允炆 此時已經(jīng)隱隱約約透露出了一股帝王貴胄之氣,,其格局之大是朱允炆所不能比的,,于是乎朱元璋心里就有了想要將其皇位傳給燕王朱棣的想法。 后來朱元璋對群臣說道:“燕王朱棣,,跟我很相像,,把他立為太子如何,?” 話音剛落,大儒劉三吾就立刻反對,,道:“皇上,,嫡孫尚在,才能過人,,仁德寬厚,,您卻要立燕王,不合禮法,,況且皇太孫與太子殿下均以孝廉聞名,,亦合我大明治國之策?!?/span> 朱元璋雖然被大臣否定了這個想法,,但是朝臣所說也不無道理,只好作罷,,卻沒想到他這時一語成讖,。某種程度上預言了之后發(fā)生的一切。 朱元璋 錯字挽聯(lián)巧罵袁世凱對聯(lián)中有一種形式叫做挽聯(lián),,是哀悼死者,、治喪祭祀時專用的對聯(lián),它是對死人的哀悼,,也是對活人的慰勉,。 比如李鴻章給左宗棠寫的挽聯(lián):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伐,,惟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詔,,文以治內(nèi),,武以治外,為天下惜公,。 短短一副挽聯(lián)兒,,既表達了李鴻章對左宗棠的惋惜,又將左宗棠波瀾壯闊的一生和澤披萬世的功業(yè)一并包括在內(nèi),。 然而挽聯(lián)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正面的,、積極的感情,也可以用來表達厭惡與不滿等負面情緒,。在民國時期就有這么一副挽聯(lián)兒,,上聯(lián)兒是中國人民萬歲! 李鴻章 下聯(lián)兒是袁世凱千古,!當時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妄圖復辟帝制,,尊孔復古,一時間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他手里有整個北洋軍閥的指揮權,輕易又扳不倒他,。 于是在他死后,,便有了這副對聯(lián)兒登在報刊上,對聯(lián)兒是下聯(lián)來對上聯(lián),,而下聯(lián)千古,,對上聯(lián)萬歲;下聯(lián)袁世凱對上聯(lián)中國人民,,很顯然,,袁世凱對不住中國人民。 這也是極少有的上下聯(lián)字數(shù)不一樣的對聯(lián),,但是正因為字數(shù)不一樣,才能巧妙表達出了中國人民對袁世凱的反對與怨恨,。 袁世凱 現(xiàn)如今由于白話文的普及,,已經(jīng)很少有人還會把對對聯(lián)兒當成一項茶余飯后的智力游戲了,我們雖然沒有對對聯(lián)兒的習慣了,。 但是種種對聯(lián)兒趣事與佳話卻仍然在流傳,,茶余飯后完全可以將這些故事作為談資,不僅可以重新領略漢字和漢語之美,,也可以從中感受文人墨客的風采,,給文化以承載,還歷史以溫度,。 所以說,,即便你不會對對聯(lián),但是只要傳承好這些故事其實也是對對聯(lián)文化的一種保護與傳播,。 參考資料[1]李鴻章挽左宗棠.徐州日報.2017-11-03 [2]陳書良《楹聯(lián)之美》 [3]錢德蒼《解人頤》 注:文中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民間故事,。 |
|
來自: 千山小草 > 《對聯(lián)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