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成熟果實(shí)。秋季采摘成熟果實(shí),,晾曬后放入桶內(nèi)攪拌,,擦去毛刺,縱剖挖去瘦果及茸毛,,曬干,。 【藥材別名】刺榆子、山石榴,、金壺瓶。 【性味歸經(jīng)】 性平,,味酸,、甘、澀,。歸腎經(jīng),、膀胱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 固精,、縮尿,、澀腸、止瀉,。用于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久瀉久痢,。 【用法用量】用量6~12克,煎湯內(nèi)服,;或入丸,、散,或熬膏,。 【注意事項(xiàng)】有實(shí)火,、邪熱者禁服。 【相關(guān)配伍】 治久虛泄瀉下?。航饳炎?去外刺和內(nèi)瓤)30克,,黨參9克。水煎服,。 治子宮下垂:金櫻子,、生黃芪各30克,,黨參18克,,升麻6克。水煎服,。 治久咳:鮮金櫻子90~120克,。水煎,,早、晚飯前各服1次,。 治失眠多夢:金櫻子15克,,盤柱南五味子9克,鐵掃帚9克,,葉下珠9克,。水煎服。 治尿頻遺尿:金櫻子9克,,桑螵蛸9克,,蓮須9克,山藥12克,。水煎服,。 【藥材鑒別】倒卵形,長2~3.5厘米,直徑1~1.8厘米,。表面黃紅色至棕紅色,,略有光澤,上有多數(shù)刺狀剛毛脫落后殘基形成的棕色小突起,;頂端宿存花萼呈盤狀,,其中央稍隆起有黃色花柱基;基部漸細(xì),,間有殘留果梗,。質(zhì)堅(jiān)硬,切開后可見花萼筒壁厚1~2毫米,,內(nèi)壁密生淡黃色有光澤的茸毛,,瘦果數(shù)十粒,扁平,,紡錘狀排列,,長約7毫米,淡黃棕色,,木質(zhì)堅(jiān)硬,,外被淡黃色茸毛。氣微,,味甘,,微澀。 【古書記載】 1.《夢溪筆談》:金罌子,,止遺泄,,取其溫且澀也,世之用金罌者,,待其紅熟時(shí),,取汁熬膏用之,大誤也,,紅則味甘,,熬膏則全斷澀味,都失本性,。今當(dāng)取半黃時(shí)采,,干搗末用之。 2.《本草衍義補(bǔ)遺》:經(jīng)絡(luò)隧道,,以通暢為和平,,昧者取澀性為快,遂(以金櫻子)熬為煎,,食之自不作靖,咎將誰執(zhí)。 3.《本草綱目》金櫻子,,無故而服之,,以取快欲,則不可,;若精氣不固者服之,,何咎之有。 4.《本草經(jīng)疏》:《十劑》云,,澀可去脫,。脾虛滑泄不禁,非澀劑無以固之,。膀胱虛寒則小便不禁,,腎與膀胱為表里,腎虛則精滑,,時(shí)從小便出,,止藥(金櫻子)氣溫,味酸澀,,入三經(jīng)而收斂虛脫之氣,,故能主諸證也。 5.《本草新編》:金櫻子,,世人競采以澀精,,誰知精滑非止?jié)幙芍挂病_z精夢遺之癥,,皆尿竅閉而精竅開,,不兼用利水之藥以開尿竅,而僅用澀精之味以固精門,,故愈澀而愈遺也,。所以用金櫻子,必須兼用芡實(shí),、山藥,、蓮子、薏仁之類,,不單止遺精而精滑反澀,,用澀于利之中,用補(bǔ)于遺之內(nèi),,此用藥之秘,,而實(shí)知藥之深也。 【藥膳食療】 金櫻子酒 材料:金櫻子500克,,白酒5斤,,川續(xù)斷50克,,淫羊藿50克,黨參50克,。 做法:將所有的藥材磨碎,,裝入紗布袋里,扎緊袋口,,放入白酒瓶里浸泡,,每次隔日搖動(dòng)酒瓶1-2次,15天后取清酒飲用,,每天飲用不要超過25毫升,。 功效:金櫻子酒能收澀止遺,補(bǔ)腎壯陽,,對治療小便頻繁,、早泄、遺精都有很好的效果,。 金櫻子粥 材料:粳米50克,,金櫻子30克。 做法:金櫻子加水煎汁,,去渣取汁,,粳米洗凈,將粳米,、金櫻子倒入砂鍋里,,熬成粥即可。 功效:金櫻子粥利小便,,還能止瀉,,補(bǔ)腎固精。 金櫻子杜仲煲豬尾 材料:金櫻子25克,,杜仲30克,,豬尾2條(去毛洗凈)。 做法:加水放入砂鍋煲熟,,食鹽少許調(diào)味,,食肉飲湯。 功效:主要治療羊尾命門火衰型:頭暈?zāi)垦?、耳鳴,,面色蒼白或晦暗,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舌質(zhì)淡紅,,苔白,,脈沉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