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行書突破二王行書的藩籬而成一家,,其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用筆,。顏真卿行書在繼承二王的基礎(chǔ)上,用筆上具有“屋漏痕”,、“篆籀氣”,,以及“以圓筆為主、方圓互用”等風(fēng)格特點,。 顏真卿行書起筆多釆用直起直落的方式,,藏鋒芒于筆畫之間,增強(qiáng)了筆觸的力量感,,不同于二王體系的行書在起筆上往往露鋒直入,。董其昌說:“顏平原屋漏痕,折釵股,,謂欲藏鋒,。”康有為認(rèn)為:“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無起止,,即藏鋒也,。”如《祭侄稿》的“刺”,、“上”,,《爭座位帖》的“思”、“明”,、“跋”,,《劉中使帖》的“將”、“撿”這幾個字的起筆,。 顏真卿行筆圓勁婉通,,筆鋒過處如“屋漏痕”?!拔萋┖邸迸c“坼壁之路”是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之言,。 素曰:“吾觀夏云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訴壁之路,——自然,?!闭媲湓唬骸昂稳缥萋┖??” “屋漏痕”指雨水滲入墻壁間,,凝聚成滴,才能徐徐流下,,其流動不是徑直而下,,而是左右動蕩著垂直流行,在壁上留下痕跡,?!拔萋┖邸北扔鳛橛霉P如破屋壁間的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觀顏真卿行書,,中鋒行筆,線條賴自然,,如《裴解詩》中的“舞劍”二字,,其筆婉轉(zhuǎn)但不至于流滑,雖是刻帖,,但依然能窺見其“屋漏痕”的筆法特點,。劍字邊的“刀”字婉轉(zhuǎn)有力,“舞”字的下半部分行筆節(jié)奏順暢又略帶頓挫,,提按之間自然流暢,,充分體現(xiàn)了“屋漏痕”的用筆特點。 顏真卿行書中有濃厚的“篆籀氣”,?!白狻笔侵复笮∽@類書體所散發(fā)出來的氣象,它既是篆籀技法的外在表現(xiàn),,也是一種整體的審美感官,。篆尚婉而通”,篆書在演變的過程中種類眾多,,但總體呈圓融暢達(dá),,雍容端莊的特點。顏真卿行書具有“篆籀氣”,,這和他的家學(xué)淵源有直接的關(guān)系,,其祖輩們精研經(jīng)史訓(xùn)詁,工于篆德,,頗具盛名,。 書法史上最早評價顏真卿書法中有“篆籀氣”的是朱芾。朱帝雖然對顏體楷書唾之以鼻,認(rèn)為不可學(xué),,卻對顏體行書十分佩服,,尤其是對《爭座位帖》,他多次給予贊賞:“與郭知運《爭座位帖》,,有篆籀氣,,顏杰思也?!北彼蔚闹扉L文在《續(xù)書斷》中也做過類似的評述:“自秦行篆籀,、漢用分隸,字有義理,,法貴謹(jǐn)嚴(yán),,魏晉以下,始減損筆畫以就字勢,,惟公(顏真卿)合篆糟之義理,,得分隸之謹(jǐn)嚴(yán),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泵鞔S坊《書訣》中稱:“古大家之書必通篆籀,,然后結(jié)構(gòu)淳樸,使轉(zhuǎn)勁逸,,伯喂以下皆然,。 朱元璋稱,謝安石《中郎帖》,、顏魯公《爭坐書》有篆籀氣,,乃其證也?!薄都乐陡濉芬驳玫竭^類似的評價,,如宋末元初的陳深在《停云閣帖題記》中己有評價:“此帖縱筆豪放,一渾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如篆權(quán),,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出天造,,豈非當(dāng)公注思為文,,而于字畫無意于工而反極其工也,! 以《爭座位帖》為例,豎畫取篆籀外曲的態(tài)勢,,如“得”,、“有”、“射”,、“時”“守等字,。 從篆隸中汲古創(chuàng)新,直衧胸懷,,這是顏體行書在書法史上獨樹一巾只的重要原因,。顏真卿行書用筆以圓為主,,有“篆籀氣”,,并且方圓互用。顏真卿擅長圓轉(zhuǎn),,在提筆轉(zhuǎn)換時常常深藏圭角,,多取圓渾的態(tài)勢?!秳⒅惺固?,點畫連續(xù)性增強(qiáng),含有篆籀和分隸筆意,,筆法方圓互用,,又如《爭座位帖》中的“高而不危”四個字,,氣韻連貫,,幾處“橫折”的處理有方有圓?!案摺焙汀岸庇脠A,,“不”和“危”用方,。同一個字再次或多次出現(xiàn),,顏真卿也是進(jìn)行不同的處理,盡可能使字形,、結(jié)構(gòu)富有變化,。 如《祭侄稿》中同一行字中出現(xiàn)了兩個“門”,第一個用圓筆,,第二個則用方筆,。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圓筆用絞,,方筆用翻,,圓筆不絞則痿,,方筆不翻則滯。圓筆出以險,,則得勁,。方筆出以頗,則得駿,?!笨涤袨榈莱隽诉@兩種不同用筆的實質(zhì)。顏真卿將“方”,、“圓這兩種不同用筆交替使用,,剛?cè)嵯酀?jì),方筆的骨力,,圓筆得筋勢,,豐富了其行書的線條變化。 書法愛好者們常常會聽到或看到古人關(guān)于書法的一些論斷,,例如著名的“折釵股”,、“屋漏痕”、“蟲蝕木”等等,,這些都是書法美學(xué)中的名詞,,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就用6張圖來告訴你,。 一,、折釵股 釵是古代婦女頭上的金銀飾物,質(zhì)堅而韌,。折釵股是對水準(zhǔn)極高的折畫用筆的一個形象性的比喻,,就是用力去彎折一根金釵所產(chǎn)生的轉(zhuǎn)折處的效果,雖彎曲盤繞而其筆致依然圓潤飽滿,。姜夔在《續(xù)書譜》中論述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