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說的“有害行為”,,是指那些你明明知道它有損你的身體,或破壞你的生活,,或傷害你的家庭與人際關(guān)系,,或?qū)δ愕墓ぷ鳌⑹聵I(yè),、運氣等造成妨害,,卻無法自制與克服,使之不斷反復在你身上發(fā)生的欲望和行為,。 有害行為的面向很廣,,包括酗酒、吸毒這類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也包括貪吃,、上網(wǎng)、打游戲,、購物等上癮癥,;還包括過度的鍛煉、學習,、工作,、性行為、某種活動等,;以及不正確的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與身姿習慣等;甚至還包括過分裝扮自己,、偽裝自己,,拼命試圖獲得贊譽與榮譽等。 這些有害行為讓我們偏離了生活中自己的真正所需,,更加遠離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我們就是無法擺脫它們。 首先要說明:在生活中偶一為之的有害行為,,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之內(nèi),。畢竟人非圣賢,沒有誰是完美無瑕的。這里所指的有害行為,,是指它們反復發(fā)生,,對此你毫無自制力。 其次要評價一個行為是否有害,,有時會非常困難,。使其變得有害的,往往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為什么這么做,。 為什么有人有明顯且長期的有害行為,但身體或心理看上去還很健康,,而有人的有害行為程度要輕得多,,卻已經(jīng)深陷某種身體或心理問題之中了? 例如有人抽了幾十年煙都沒啥事,,有人才抽了幾年就患上了肺癌,;有人長期喝酒,,仍然活蹦亂跳,,有人喝得少得多,卻已經(jīng)因肝硬化躺在了病床上,。 原因在于“壓力”,。壓力是絕大多數(shù)疾病的根源,因為它會影響我們細胞的正常生理代謝,,關(guān)閉或抑制人體免疫-自愈系統(tǒng)機能,。對一項行為是否有害的評價標準,首先要看它是否產(chǎn)生了壓力,。有害行為的傷害度與壓力的大小成正比,。 當你不認為你的有害行為是有害的時,你可能就沒啥壓力,。反之,,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行為有害卻又控制不住自己時,就一定會產(chǎn)生壓力,。 注意我這里并不是說“當你不認為你的有害行為有害時,,它就不會危害你的身體。”有害行為肯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只是一個人如果心情愉快,、沒有壓力,人體的自愈能力大過有害行為的傷害力,,他就暫時不會生病,,或者癥狀一直處于穩(wěn)定而沒有發(fā)展的態(tài)勢。 但是,你很難保證你一輩子都處于沒有壓力的身心愉悅狀態(tài)之中,,而且隨著年齡增大,,你的自愈能力也會一直在衰減。因此你可能在某個壓力非常大的時期,,或者某個年齡段,,有害行為的傷害力超過了身體的自愈力,身心就會陷入疾病之中,。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專業(yè)的指導,你在與自己的有害行為戰(zhàn)斗時,,導致了內(nèi)心的壓力倍增,,此時壓力所造成的傷害,可能遠遠大于有害行為本身帶給你的危害,。 這也是為什么醫(yī)生對于某些身患絕癥的病人,,有時并不建議他們完全中止某種有害行為,只是讓他們減量或減次的原因,。陡然強行克制有害行為可能帶來的壓力,,反而會讓病人的病情加重,存活期更短,。 有害行為什么很難被自己克服,,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很多人存有僥幸心理,。例如喝酒導致肝功能不好的人,,看到身邊有些人喝得比自己還兇,但肝一直沒啥問題,;或看到有些人肝比自己還不好,,但長期以來也沒演變?yōu)楦鼑乐氐募膊。蜁J為自己接著喝下去也會問題不大,。 這類人沒有看到自己與別人對有害行為的態(tài)度差異,,以及對于生活遭遇的心理與情緒差異。差異的結(jié)果在于是否產(chǎn)生壓力,,壓力有多大,。很多事對別人不是事,對自己可能就是大山壓頂,。 第二,,有害行為能帶給人們很多短暫的好處。例如得到某種安全感或滿足感,,幫你暫時擺脫潛意識中的恐懼感與焦慮感,,讓你產(chǎn)生自我欺騙的價值感,,使大腦分泌能帶來快感的多巴胺,暫時抑制內(nèi)心無法釋然的痛苦等,。 恐怕每一個陷于有害行為而無力自拔的人都知道:有害行為帶來的溫暖感,,猶如寒冬中點燃了一根火柴;帶來的滿足感,,猶如望梅而止渴,;帶來的安全感,猶如鴕鳥將頭埋進沙丘,。每一次短暫的滿足或快樂之后,,往往會伴有更大的愧疚、擔心,、失落與自我否定,。 第三,有害行為根植于潛意識中的某個錯誤信念,。由于我們意識不到我們的潛意識,,更無法直接作用于潛意識,所以它們很難被改變,。 有害行為從本質(zhì)上講,,要么是內(nèi)在(潛意識中)恐懼的安慰劑,要么是愛的替代品,。所有的有害行為都可以分為兩類:自我保護或自我滿足,,而且必是其中之一,。 自我滿足 自我滿足是指做一些讓自己感覺好,,或者從壓力和痛苦中釋放出來的事情。差不多讓自己感覺好的任何事都可用于自我滿足,。它在欲望和行為方面有三種類型: 1,、與五種感官相關(guān)。其方式是花過多或過長的時間在五種感官享受上,。這一類的行為包括:吃,、喝、吸毒,、不健康的性欲和性行為,、看電視或電影、閱讀,,聽音樂,、玩游戲等。 2,、與物質(zhì)相關(guān),。其方式是只有獲取更多財物才能讓自己感覺更好,。這些財物包括:金錢、衣物,、房子,、汽車、收藏品,、珠寶首飾,、小玩意等等……差不多包括用錢可以買到的任何東西。 3,、與驕傲相關(guān),。其方式是偽裝出一個特定的形象示人,讓人們以特定的方式來看待和對待自己,,過度關(guān)注外表,,由于錯誤的原因想去贏得獎項或完成某事,為了某些隱秘的動機做一些自己并不相信的事等,。 自我保護 自我保護包括做一些讓你的注意力從情緒的痛苦中轉(zhuǎn)移開的事,,或者控制你的環(huán)境讓痛苦不再發(fā)生。自我保護相當于建立了一道墻,,這堵墻把你和他人以及環(huán)境隔離開,。 自我保護的常用方法包括:獨居、極端害羞,、閱讀,、學習、保持忙碌,、工作狂,、追求完美,以及出于恐懼而試圖以某種形象示人(戴著面具),,或辛苦地試圖控制環(huán)境以防范更痛苦的環(huán)境反復出現(xiàn)等等,。 然而,這個領(lǐng)域及其中的問題并不是問題的根源,,而是問題的結(jié)果,。你可能發(fā)現(xiàn)你自己正在做這一類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做,,好像有一個程序植入了你,。確實,就是有一個程序在操控你,,我們潛意識中的負面圖像記憶,,會引導我們做一些特定的有害行為,并且讓我們很難開始新的行為,。 有害行為的肇因往往與家族系統(tǒng)動力(例如家族中發(fā)生過的重大生命事件,、墮胎等),、原生家庭問題(例如親子中斷、父母長期不和等),、創(chuàng)傷經(jīng)歷(包括身體與心理兩個方面)有關(guān),。由此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能控制一個人的生活,使人們發(fā)展出麻痹情緒痛苦的成癮行為,。 有害行為源自于我們想要麻醉自己疼痛的企圖,。那些尋求快樂、躲避痛苦,,而不是尋找真正需要的愛的行為都是有害行為,。除非激發(fā)行為的潛在圖像和信念被治愈,否則有害行為幾乎不可能改變,。 對于有嚴重健康問題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患者來說,,有害行為是首先而且必需被克服的對象,因為它們要么是疾病的元兇,,要么是使醫(yī)藥無效的阻隔劑,。如果不能先從有害行為的束縛中脫身,真正的療愈將永遠無法展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