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上午數(shù)學卷,,或是深思熟慮了一大波人生問題,,很多人都會感覺被掏空了身體,疲憊不已,。
為什么動動腦筋,就讓人精疲力盡,?
“一種流行理論認為,,'疲勞’是大腦制造的幻覺,意在讓我們停下手中的任務,?!狈▏さ僖?薩勒佩特里埃大學的Mathias Pessiglione說。
這一過程始于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思考問題耗能太高,,大腦為留存“體力”,,確保其他身體機能正常運行(=為了活下去),便會釋放“我很累”的虛假信號,,催人去休息,、去娛樂,,去做一些低能耗的事情。
然而,,一項8月11日發(fā)表于《當代生物學》雜志的最新研究表明:動腦后的“疲勞”真實存在,,而且另有原因——苦苦思考數(shù)小時后,有毒副產物將在大腦累積,。
腦力勞動后,,大腦“放毒”
為了尋找證據(jù),研究人員使用磁共振波譜(MRS)技術在一個工作日內,,監(jiān)測不同強度的腦力工作者大腦中的化學反應,。
觀察對象被分為兩組:一組需高強度用腦,解決枯燥,、有難度的謎題,;另一組只需完成輕松、簡單的認知任務,。
結果,,研究者只在第一組“重度腦力勞動者”的身上,發(fā)現(xiàn)了疲勞跡象(具體表現(xiàn)為瞳孔縮?。?/span>,。與此同時,他們大腦中前額葉皮層中,,谷氨酸正在不斷積聚,,且持續(xù)處于高水平。
谷氨酸是一種興奮性神經(jīng)遞質,,當其濃度適中時,,其實有益于思考、學習,、集中注意力,。但若其過度累積、超標,,將引發(fā)神經(jīng)毒性,,使大腦趨于“宕機”。此時,,為重新運轉,,大腦必須讓你感到疲憊,速速休息,。
“這說明,,'疲勞’的確是讓我們停止工作的信號,只不過是出于其他目的——即確保大腦功能的完整性?!盤essiglione表示,。
用腦過度后,對“賺大錢”失去興趣
有趣的是,,長時間工作后,,第一組志愿者在面對金錢獎勵時,做出的選擇也發(fā)生了變化,。
與付出長期努力后獲取更大利益相比,,他們變得更青睞一些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迅速贏得的“蠅頭小利”。
結合其他證據(jù),,研究人員將之解釋為:谷氨酸的積累增加了進一步激活前額葉皮層的成本,,讓“認知控制”變得更加困難。這種狀態(tài)下,,人類很容易放棄思考,,被一些“近在咫尺”的利益誘惑。
據(jù)此,,研究者也提醒,,不要在用腦過度后做重要決定,尤其是和“錢”相關的決定(否則你可能錯過一個億),。
長時間學習,?建議睡覺
那么,人類有沒有可能不知疲倦地一直思考下去,?
“恐怕不行,。”Pessiglione的回答令人遺憾,。
“我個人建議,,采用傳統(tǒng)方法——睡覺,來緩解疲勞,。已有證據(jù)證明,,睡眠期間,神經(jīng)突觸上的潛在毒物(谷氨酸)會被清除,?!?/p>
這意味著,雖然大腦不是永動機,,但通過勞逸結合、間歇性休息“解毒”,,人也能長期維持高質量思考水平,。
“在學習或工作中頻頻犯錯,證明你已經(jīng)疲勞,只是你并未意識到,。這時,,趕緊休息!”
https:///news/2022-08-body-posture-affects-oral-drugs.html
DOI:10.1016/j.cub.2022.07.010.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0960-9822(2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