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chǎn)業(yè)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上周,BBA 三強先后發(fā)布了半年財務報告,。由于傳統(tǒng)車企的銷售大頭依然是燃油車,,所以我們不會每個季度都分析它們的財報和銷量——但當時間積累得足夠長,趨勢和現(xiàn)象依然清晰可見,。于是這次,,我們不僅總結(jié)了 BBA 三家傳統(tǒng)豪華車企的半年報,還找來了大眾,,看看汽油車霸主們的半年報,。這次解讀傳統(tǒng)車企半年報,我們希望弄清楚一件事:在電動汽車大爆發(fā)的 2022,,曾經(jīng)執(zhí)汽油車高端市場牛耳的 BBA,,有沒有在電動時代繼續(xù)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其中最關(guān)鍵的是,,曾經(jīng)的巨頭,,面對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還能穩(wěn)操勝券嗎?想要弄清楚這一點,,我們的視角需要非常聚焦,。也可以先劇透一下,有些結(jié)果可能會顛覆大家的判斷,。今天,,我們通過銷量、工廠,、規(guī)劃幾個角度,,來看看 BBA 為代表的傳統(tǒng)車企,這半年都做了些什么,。這樣判斷,,首先因為新造車在今年迎來了銷量 技術(shù)雙爆發(fā)。而另一個造就「大年」的,,則是傳統(tǒng)車企,,也在今年迎來了銷量和產(chǎn)品的雙井噴——比如 BBA,。而正好是全面增長的日子里,我們能看出變化,,或者說,,我們能看到事實。先來列舉下豪華車領域的 BBAP 四強,,2022 上半年的純電車型(僅 BEV,,不包括 PHEV)銷量:寶馬(含 MINI):75890 輛,同比增長 110.3%,;奔馳(不含 smart):45400 輛,,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長超 200%,,二季度同比增長 90%;于是第一個結(jié)果出來了:BBA 的純電銷量,,并不遜色于國內(nèi)新造車,。以國內(nèi)的蔚來小鵬舉例,今年 1-6 月蔚來累計交付 50827 輛,、小鵬交付 68983 輛,。無論是客單價,還是總銷量,,和 BBA 相比并沒有看到明顯區(qū)別,。至于保時捷,首先它屬于大眾集團的奢侈品,,對主流市場影響不大——其次,,Taycan 的銷量并不輸 Model S——2022 上半年,特斯拉 Model S X 總共交付了 30886 輛,。另外,,雖然奔馳是 BBA 里面銷量最低的,但考慮到 EVA2 平臺剛上市,, EQS 又是幾乎無法走量的百萬級,,4.5 萬的交付成績——也還可以?看到這里,,圈子里討論的「BBA 藥丸」,,銷量上似乎又是另一個樣子。如果我們看得更寬,,把主流市場的大眾拉過來,,這種「顛覆感」似乎會更強烈,。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品牌的純電乘用車銷量達到了 115900 輛,,同比增長 27%,。如果除去奧迪和保時捷,僅計算主流品牌(如斯柯達,、SEAT),,大眾集團主流品牌的純電銷量可以達到 147500 輛。算上奧迪,、保時捷還有商用車,,大眾集團上半年純電銷量達到了 21.71 萬輛,同比增長 27%,。所以,,傳統(tǒng)車企們的半年報,是不是對新造車的有力反擊,?是,,也不是??吹戒N量「反殺」的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車企的全球布局,,是它們上半年銷量不輸新勢力的底氣,。比如大眾集團的財報里面,就明確標注了歐洲,、北美,、中國,以及全球其他市場的純電車型銷量,。其中歐洲是大眾集團的基本盤,,上半年貢獻了 12.88 萬輛的純電銷量,占總額的 59.3%,。另外,,憑借著多款 MEB 平臺車型上市,大眾集團上半年中國銷量同比暴增247.1%,。純電銷售從占總量的10.7%增長至29.2%,。另外,寶馬和奔馳雖然沒有列舉不同地區(qū)純電車型銷量,,但均在財報文件內(nèi)表示,,旗下純電車型(奔馳 EQ、BMW i)均在歐洲、亞洲,、北美,,甚至南美市場上市。渠道,,是我們評判傳統(tǒng)車企電動化進程時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代表著傳統(tǒng)車企擁有比新造車更廣的銷售觸角。所以,,我們會看到坐擁渠道的 BBAV,,雖然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參數(shù)沒有新造車「卷」得這么瘋狂,,但依然憑借著全球攻勢,在電動化進程中不落下風,。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說,國內(nèi)新造車的短板,,只剩下渠道,?看財報首先看數(shù)字,看財報又不只是看數(shù)字,。在代表總結(jié)和展望的財報文件里面,我們還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jié),,可以解讀一家車企的態(tài)度,、決心和思考。先說點有意思的吧,,同樣是半年報,,BBA 三家的封面各有其特色,而封面本身,,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它們各自對待電動智能的態(tài)度,。本段我們更深層次的解讀,就從封面開始,。按字母排序先說奧迪,,他們家財報文件封面擺了 6 輛排成 3 排的電動車。恰好代表了 MLB evo-J1-MEB 三代平臺的「沿革」,。于是順理成章地,,MEB 的「下一代」,也就是承載大眾集團高端純電車型的 PPE 平臺,,成為了奧迪半年報里面,,有關(guān)產(chǎn)品規(guī)劃的重點,。最典型的例子,是將于 2024 年底建成,,年產(chǎn)量超過 15 萬的一汽奧迪PPE平臺長春智能工廠,,在整個半年報的位置,僅次于奧迪集團的人事變動,,更是唯一代表了奧迪生產(chǎn)規(guī)劃的版面,。2021 年 12 月 16 日,,奧迪發(fā)布了「A Clear Course」戰(zhàn)略,宣布將于 2022-2026 年投入超過 180 億歐元(1240 億元),,專注于電動出行領域的研發(fā),。另外,這項戰(zhàn)略的目標,,還包括于 2025 年前推出超過 20 款純電車型,、建成超過 7000 個 350kW 的超級充電樁、2033 年開始淘汰內(nèi)燃機生產(chǎn),,等等,。2022 半年報里面,奧迪將「A Clear Course」的投資細化為以下幾個數(shù)字:140 億歐元投向純電化,;50 億歐元投入混動,;30 億歐元聚焦于數(shù)字化技術(shù),合計達到了 220 億歐元(1516 億元)的「未來向投資」,。奔馳的財報類文件分類有兩種,,一個是 PPT「Capital Market Presentation」,一個是純文字版「Interim Report」,。其中 interim report 的排版和「汽車發(fā)明者」的稱號一樣莊嚴肅穆,,而 PPT 則更加直觀。我們本段內(nèi)容就結(jié)合純文字版和 PPT 版兩份財報來聊,。還是從封面開始吧,,Q1 財報封面是 EQE,Q2 財報封面是 EQA,,同樣符合電動化潮流,。特別有意思的,是 PPT 版財報的封面——一個后置 ADAS 攝像頭,。掀過封面,,總覽整份 Q2 財報,奔馳最大的決心,或者說堅持,,依然是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豪華汽車品牌 Long-term ambitions as 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luxury car brand」,。為此,奔馳也有自己的計劃——3 年前就定下的「Ambition 2039」,。今年 5 月 19 日,,在名為「Economics of Desire」的奔馳資本日發(fā)布會上,奔馳重申了它們的「高端電動豪華」策略,。其中包括 2026 年高端型號銷售占比相較于 2019 年,,要上升 60%;2025 年所有新車型均基于電動平臺,、2030 年實現(xiàn)全面電動化,;2039 年實現(xiàn)完全碳中和,等等,。簡單總結(jié)下,,就是以后的奔馳會更來電、更智能,,也更聚焦于高端車型,。典型例子是 AMG。奔馳宣布從 2025 年開始,,位于辛德爾芬根,、不來梅、拉斯塔特和凱斯凱梅特的工廠,,將開始量產(chǎn) AMG.EA 架構(gòu)(AMG Electric Architecture)車型,。于是 3 年后,奔馳將擁有三大電動架構(gòu):聚焦性能的 AMG.EA,、針對中大型汽車的 MB.EA (Mercedes-Benz Electric Architecture),,以及「電動優(yōu)先,兼容汽油」的架構(gòu) MMA (Mercedes Modular Architecture) ,。這三大架構(gòu)的量產(chǎn)地,也各有安排,。比如前面提到的幾家德國工廠,,將同時兼顧三大架構(gòu),也就是奔馳全系車型,。美國工廠將負責「top-end&core」,,也就是中高端車型;中國和匈牙利工廠,,則負責「core&entry」,,也就是入門和中端車型。其中北汽奔馳工廠已經(jīng)開始了 EVA2 平臺車型的量產(chǎn)——國產(chǎn) EQE 已經(jīng)下線,就等一個上市價了,。寶馬也有兩份財報,,文字版財報的封面是 I Vision Circular,一款主打環(huán)保的概念車,;PPT 版封面是一輛 iX,。
和兩位老對手同樣地,目標和規(guī)劃,,被寶馬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第一個關(guān)鍵節(jié)點是 2025 年,寶馬希望在這一年實現(xiàn)最少 30% 的電動車型銷售占比,;第二個則是被很多車企定義為「終局」的 2030,,寶馬的目標是平均每輛車的二氧化碳排放,相比 2019 年減少 80%,,然后實現(xiàn)「至少 50%」的純電車型銷售占比,,和每個 BMW 車系的純電化。另外一個更震撼的「小目標」,,則是此前已經(jīng)提到過的 MINI 和勞斯萊斯,,從 2030 年開始「只有電動車」。另外,,寶馬還是 BBA 里面唯一一個,,在財報里面提及電池產(chǎn)業(yè)的。這張 PPT 里面,,寶馬提出了他們對于電池產(chǎn)業(yè)鏈的目標:建立完整的電池價值鏈條和生態(tài)循環(huán)——其中包括電芯產(chǎn)研,、模組產(chǎn)研、規(guī)模量產(chǎn),、梯次利用,、原材料回收、采礦/提純等等整條上下游過程,。寶馬的 PPT 版財報,,其實更像是發(fā)布會 PPT——里面涉及大量的布局,從生產(chǎn)到研發(fā)都有,。比如 i 品牌純電車型的全球生產(chǎn)布局:以及兩款重磅新車——i7 和 iX1 的參數(shù)預覽:「聚焦未來」,,是我們看完 BBA 三家半年報之后,,最深刻的印象。這四個字有兩種解讀方法,,首先是樂觀地看,,BBA 三家都對 2025 年,,甚至 2030 年的電動化有明確的目標。接下來的新平臺,、新車,、新工廠,在財報里面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BBA 今年的電動銷量并不差,,甚至有點顛覆固有看法的味道,。但同樣是 2022 上半年,我們在中國新造車,,以及特斯拉那邊,,已經(jīng)接收到更多激動人心的技術(shù)和數(shù)字、看過太多信心十足的發(fā)布會,,甚至我們已經(jīng)實際體驗過相比 2021,,再上一個臺階的落地產(chǎn)品。從這個角度,,再去看 2022 上半年的 BBA 財報,,我們自然會覺得德國人還「不夠卷」——甚至日本車企,也同樣不夠卷,。那么,,究竟是卷出個未來,還是傳統(tǒng)豪強守擂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