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衛(wèi)健委和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的領導下,,國家畢業(yè)后醫(yī)學教育骨科專業(yè)委員會(CCOS),,邀請了眾多國內骨科領域的領軍專家,針對骨科??漆t(yī)師培訓開設了《專講直播廳》這一規(guī)范化,、體系化的直播欄目。 本期課程由國家畢業(yè)后醫(yī)學教育骨科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夏虹教授為大家講解《寰樞椎脫位的治療策略及進展》,,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直播回顧,。 定義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由于先天性畸形,、創(chuàng)傷、腫瘤及炎癥等因素造成的寰樞間骨關節(jié)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及穩(wěn)定性,,并發(fā)生關節(jié)功能障礙和(或)脊髓受壓的臨床解剖學改變按發(fā)生的時間: 新鮮脫位,、陳舊性脫位 按脫位的方向: 前脫位、后脫位,、旋轉脫位 按脫位的原因: 先天性,、外傷性、繼發(fā)性
Ⅰ型:一側側塊向前部分移位,,另一側塊無移位,,ADI<3mm Ⅱ型:一側側塊向前移位,另一側塊無移位,,3mm<ADI<5mm Ⅲ型:兩側側塊向前移位,,ADI>5mm Ⅳ型:寰椎向后移位
T型(T1,、T2):牽引復位型,; O型:手術復位型; I型:不可復位型
X線片: 正側,、張口位,、動力位片 CT掃描: 普通CT、三維重建,、CTA MRI
Chamberlain 線:硬腭后緣到枕骨大孔內后緣,齒突尖超過其2-3mm為異常 McGregor 線: 自硬顎后上緣至枕骨最低點的連線,,齒突尖超過其4.5mm為異常 McRae 線:自枕骨大孔前端到后端的連線,,通常齒突尖在此線以下 延髓及上頸段脊髓表面直線的交角正常值為158?(139?~175?)C1:17%椎動脈溝壓跡太深——不宜置釘 C2:18%椎動脈孔高拱內擠——不宜置釘
椎動脈孔位置高(出現(xiàn)層數早) 正常椎動脈孔一般在第五層開始出現(xiàn) 椎動脈孔靠內側 正??客鈧?/span> 術前常規(guī)CTA檢查非常重要,,必要時可以打印3D模型牽引:明確脫位的類型,、利于手術復位 口腔清潔:潔牙、漱口 氣管插管:常規(guī)或經插鼻腔插管 留置胃管 寰椎旋轉,,F(xiàn)ielding I 型,、TOI分型的T1型后路枕頸固定植骨融合術 后路寰樞椎復位固定植骨融合術 前路經口松解+后路寰樞椎固定植骨融合術 經口前路松解、復位,、TARP鋼板固定植骨融合術 后路關節(jié)間撐開懸臂寰樞椎脫位復位技術 齒突切除原位融合術
尹氏分類法的可復性 譚氏分類法的T2型 北醫(yī)三院分類法的I,、II 型 1987年奧地利醫(yī)師首先報道(也稱為樞椎長峽部螺釘)進釘點:C2下關節(jié)突內緣外側2mm、C2/3關節(jié)間隙內緣上3mm交點處 要求:C1-2間完全或基本復位,;透視下操作,;目標寰椎前結節(jié)
椎動脈損傷的風險較高,可高達23% 不可用于目標結構遭到破壞的病例 學習曲線陡峭 必須使用術中透視 萬向結構的切跡較高 譚明生,、Resnick(2002)根據寰椎后弓的解剖特點提出寰椎后弓厚度>4.5mm 寰椎后弓旁開中線20mm 后弓下緣上2~3mm的交點處
寰,、樞螺釘單獨放置,操作方便 具有一定的術中提拉復位作用 固定效果可靠,,縮短固定節(jié)段 如椎弓根不能常規(guī)置釘,,有其它選擇 目前已成為寰樞椎脫位后路固定的首選方法
尹氏分類法的難復性、部分不可復性 譚氏分類法的O型,、部分 I 型 北醫(yī)三院分類法的 III,、部分IV型 經口松解、術中重力牽引復位,、翻身俯臥位后路內固定其所設計的固定釘板有預設的角度,,在螺釘的固定過程中對脫位的寰椎有自動撐開、復位作用尹氏分類法的難復性 譚氏分類法的O型 北醫(yī)三院分類法的III型
尹氏分類法的難復性、部分不可復性 譚氏分類法的O型,、部分 I 型 北醫(yī)三院分類法的 III,、部分IV型 經口寰樞椎復位內固定系統(tǒng)Transors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通過一個入路、一次手術,,松解,、復位、減壓固定一次完成寰椎和樞椎進釘點,、寰椎進釘方向,、樞椎進釘方向示意圖經口咽TARP手術在寰樞椎后方結構的變異無法常規(guī)置釘時,,是一種比較安全的手術方式 經口咽TARP手術可以作為后路手術無效、或后路手術失敗后有效的翻修手術 經口咽TARP手術治療顱底凹陷癥是一種很好的手術方法,,特別是合并有脫位及脊髓腹側受壓的患者 經口咽TARP手術可以一期予以前路松解,、減壓、復位,、固定,,對陳舊性難復性寰樞椎脫位療效明顯
尹氏分類法的不可復性中的廣泛融合型 譚氏分類法的部分 I 型 北醫(yī)三院分類法的部分IV型 難復性寰樞椎脫位:齒突上移、脊髓腹側受壓,、骨性融合寰樞椎間廣泛的骨性融合,,但脊髓腹側還有受壓,行齒突切除原位融合- 術前應全面評估影像學檢查,,以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 首選-后路手術;補充-前路松解+后路固定orTARP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