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正常,,未避孕兩年以上而未妊娠,;或曾有過妊娠,而后未避孕1年以上未受孕者,,均稱不孕癥,。前者稱為原發(fā)性不孕,又稱“全不產”“絕子”“無子”“絕產”或“絕嗣”等,;后者稱為繼發(fā)性不孕,,也稱“斷緒”。 病因病機 對于不孕歷代醫(yī)家重視對不孕的研究,。早在《易經·爻辭》中就有“婦孕不育”的記載,。《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提到督脈影響受孕,,曰:“督脈者……此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后,為沖疝,,其女子不孕”,。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無子候》載:“然婦人夾疾無子,皆由勞傷血氣,,冷熱不調,,而受風寒,客于子宮,,致使胞內生病,,或月經澀閉,或崩血帶下,,致陰陽之氣不和,經血之行乖候,,故無子也,。”指出不孕癥與男女雙方都有關系,。南宋·陳自明在《婦人大全良方·求嗣方論》中指出:“婦人夾疾無子,,皆由勞傷血氣生病?;蛟陆涢]澀,,或崩漏帶下,致陰陽之氣不和,,經血之行乖候,,故無子也……又有因將攝失宜,飲食不節(jié),,乘風取冷,,或勞傷過度,致令風冷之氣乘其經血,,結于子臟,,子臟得冷,故令無子也,?!泵鳌とf全在《萬密齋醫(yī)學全書·調元篇》中提出“婦人無子之因,或經不勻,,或血不足,,或有疾病,或交不時,,四者而已”,,并在《廣嗣紀要》中指出女子生殖器畸形有五種病影響交合與生育導致不孕,,分別為“螺、紋,、鼓,、角、脈”,,后世稱“五不女”,。明·張景岳《景岳全書·婦人規(guī)》提出“經調則子嗣”的理論,指出月經與子嗣的關系,,為不孕癥的治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明·武之望《濟陰綱目》載:“每見婦人之無子者,其經……不調,,不調則血氣乖爭,,不能成孕矣?!鼻濉じ瞪健陡登嘀髋啤份d有不孕病因十條,,分別是身瘦不孕、胸悶不思食不孕,、下部冰冷不孕,、胸滿少食不孕、少腹急迫不孕,、嫉妒不孕,、肥胖不孕、骨蒸夜熱不孕,、腰酸腹脹不孕,、便澀腹脹足浮腫不孕。清·陳士鐸《石室秘錄·子嗣論》載:“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一胎胞冷也,,一脾胃寒也,,一帶脈急也,一肝氣郁也,,一痰氣盛也,,一相火旺也,一腎水衰也,,一任督脈也,,一膀胱氣化不行也,一氣血虛而不能攝也,?!庇绊懪硬辉兄饕呛筇炫K腑功能失常,氣血運行失調進而導致沖任二脈功能失調,先天病理因素(如五不女)相對較少,。另外與結婚年齡,、月經初潮年齡、居住地區(qū),、受教育程度,、精神情志以及遺傳基因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 對于不孕不育的病因,,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 女方因素主要包括:①排卵障礙:各種由于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紊亂或異常引起的排卵障礙是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卵巢病變,、垂體病變,、下丘腦損傷以及影響內分泌軸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等。②輸卵管病變:輸卵管具有撿拾卵子,、運送精子,、提供受精場所和將受精卵輸送到子宮腔著床的重要作用,。導致輸卵管病變的因素有輸卵管結構異常或先天發(fā)育不良,,輸卵管非特異性炎癥,,性傳播疾病,盆腔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等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腫瘤壓迫等。③宮頸與子宮病變:此類不孕約占女性不孕癥的10%,。④外陰與陰道病變,。⑤機體應激狀態(tài)或全身病變:如免疫異常狀態(tài)、母嬰血型不合,、社會心理因素,、全身病變等。 男方因素主要有精子生成障礙(如少精癥,、無精癥,、精索靜脈曲張等)、精子運送障礙(如輸精管阻塞),、自身免疫反應(如抗精子抗體陽性)等,。 男女雙方因素包括精神高度緊張、性知識缺乏,、性生活障礙等,。 診斷檢查 1.女方 病史:初潮、月經史、婚育史,、性生活狀況,、不良妊娠與疾病史、治療史,、避孕史,。 全身體格檢查:生殖器官、第二性征,、身高體重,、生長發(fā)育、乳房,;結合患者主訴或癥狀做針對性檢查,;必要時拍胸片等。 確定有無排卵及內分泌功能測定:①詢問月經情況(周期,、經期,、血量、伴隨癥狀),、妊娠經歷,、分娩情況、帶下情況等,;②子宮頸黏液評分,、陰道脫落細胞涂片檢查;③測定基礎體溫,,觀察有無雙相,,上升高度、長度,、平穩(wěn)度,、升降速度,BBT整體基線,;(4)化驗血清激素,,包括E2、FSH,、LH,、PRL、P,、T,;(5)子宮內膜活檢,必要時行診刮術以了解排卵,、黃體功能,、內膜病變,;(6)其他檢查,如激素撤退試驗,、垂體興奮試驗,、地塞米松試驗等。 超聲影像學檢查:①B超檢查,,包括子宮,、卵巢、輸卵管的形態(tài),、大小,、質地等是否正常,卵泡發(fā)育及其數(shù)目,、大小,,排卵監(jiān)測,子宮內膜厚度,;(2)CT/MRI檢查,,除外顱腦、盆腔占位病變與其他器質性損害,。 輸卵管通暢試驗:①子宮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②腹腔鏡直視下輸卵管通液(美藍液),;③B超直視下子宮輸卵管顯影(雙氧水),;④光纖顯微輸卵管鏡。 宮頸與子宮因素檢查:①陰道,、宮頸分泌物的細胞學,、細菌學和病原體檢查;②宮頸黏液評分及性交后實驗(Postcoital Test,PCT),;(3)常規(guī)婦科檢查及陰道鏡、宮腔鏡檢查,。 生殖免疫學檢查:①免疫抗原,、抗體測定,包括抗心磷脂抗體,、抗精子抗原,、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卵巢抗體等,;②體液免疫學檢查,包括IgA,、IgG,、IgM、CD50(補體細胞系列)等;③其他檢查,,如類風濕因子,、甲狀腺及腎上腺皮質功能測定、婦科腫瘤標志物等,;④TORCH檢查,。 優(yōu)生學檢查:①染色體檢查(夫婦、胎兒),;②夫婦血清抗體測定,。 2.男方 主要是精液常規(guī)的檢查。
第一節(jié) 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排卵功能障礙是指卵泡不能正常發(fā)育成熟或成熟后不能正常排出的表現(xiàn),,多有月經稀發(fā),、閉經、功血,、不孕癥等表現(xiàn),。在女性不孕癥中,以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為主,,約占不孕癥因素的27%,,其中持續(xù)性不排卵者占15%~20%,稀發(fā)性不排卵者占8%~10%,。 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的病因病機包括腎虛,、肝氣郁結、脾虛痰濕,、瘀血內阻等,,臨床中在治療上需要滋腎填精、疏肝理氣,、健脾燥濕,、活血化瘀等多種方法共同聯(lián)合應用治療。 隨著生殖內分泌機理研究的深入,、胚胎培養(yǎng)技術的完善以及重組藥物的研發(fā),,現(xiàn)代醫(yī)學生殖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為中醫(yī)藥的切入提供了更多可能?,F(xiàn)有研究表明,,中醫(yī)藥在輔助生殖技術領域具有諸多的優(yōu)勢:①通過調整月經周期,平衡陰陽,;②改善體質狀態(tài),,逆轉其敏感性(尤其如OHSS);③調理氣血,,突破低水平的衡定,。生殖領域對中醫(yī)藥臨床療效的研究日漸關注,,目前關于中藥結合運用可改善性腺功能、提高卵子質量,、增進子宮內膜的容受性,、減輕不良反應、預防流產等作用已得到研究證實,。 一,、多囊卵巢綜合征典型病例 1.腎虛肝郁、痰濕阻滯之不孕 王某,女,26歲,河北人,。 初診:2013年9月12日,。 主訴:結婚2年未孕。 現(xiàn)病史:患者結婚2年,,未避孕不孕,。15歲月經初潮,經期5天,,周期33~38天,,量可,色鮮紅,,末次月經8月27日,,白帶可,無異味,,經前乳脹,、煩躁、易怒,,偶見胸悶氣短,,體胖,飲食可,,眠佳,,二便調。舌淡,,脈緩,。 2012年患盆腔積液,后已愈,。2013年9月4日在瑪麗婦幼醫(yī)院B超檢查見:子宮4.5 cm×3.6 cm×3.2cm,,內膜0.52cm,;右卵巢4.3 cm×2.8 cm×2.1cm,,約12個卵泡,卵泡最大為0.77cm×0.57cm×0.56cm,;左卵巢3.5 cm×2.2 cm×1.7cm,,約12個卵泡,。提示:卵巢多囊樣改變。 病機治則:腎虛肝郁,,痰濕阻滯,;治宜補腎疏肝,化痰除濕,。 方藥:二仙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 熟地15g 山藥20g 山萸肉15g 炒白術15g 仙靈脾6g 仙茅6g 川斷15g 首烏10g 巴戟天6g 菟絲子15g 寄生20g 當歸12g 黨參15g 白芍10g 香附10g 砂仁6g(后下) 茯苓30g 桂枝8g 女貞子15g 枸杞子15g 陳皮12g 蒼術10g 黃柏10g 生山楂20g 荷葉10g 12劑,水煎服,,日2次,。 二診:2013年9月21日。末次月經8月27日,,情緒欠佳,,少腹微脹感。舌質紅,,脈弦緩,。方藥如下: 柴胡6g 當歸12g 赤芍10g 白芍15g 茯苓20g 薄荷9g 鹿角霜15g 香附10g 陳皮10g 法半夏10g 木香6g 萊菔子15g 川斷15g 桑寄生20g 荷葉10g 丹參12g 炒白術15g 女貞子15g 菟絲子15g 枸杞子15g 7劑,水煎服,,日2次,。 三診:2013年10月17日。末次月經8月27日,。舌淡黯,,脈弦滑。查尿hCG示陽性,, B超檢測子宮及附件提示“宮內早孕,?”。 方藥: 川斷10g 桑寄生15g 菟絲子20g 山藥10g 熟地10g 黃芩10g 白芍12g 蘇梗10g 砂仁6g(后下) 太子參15g 生甘草6g 苧麻根15g 生黃芪10g 7劑,,水煎服,,日2次。囑患者嚴禁劇烈運動,、游泳及房事,;臥床休息,避風寒,、勞累,。 【按】對于多囊卵巢患者,常用茯苓,、桂枝治療,,同時配合山楂、荷葉消肉食減肥,。以往多囊卵巢患者體形偏胖者多,,但近幾年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體型偏瘦的人也有很多患有此病。二診以逍遙散為基礎方,,配合二陳湯化痰,,同時用三子(女貞子、菟絲子,、枸杞子)補腎,,維護卵巢。 2.腎虛肝郁,,痰瘀互結之不孕 張某,,女,26歲,,天津人,。 初診:2013年12月3日。 主訴:結婚2年,,未避孕不孕,。 現(xiàn)病史:月經13歲初潮,經期5-6天,,周期60-180天,,量少色暗,白帶不多,。末次月經2013年10月15日,,量少。舌大,,舌下瘀,,脈沉緩。 2013年10月婦幼保健院B超提示“多囊卵巢”,。初診當日查尿hCG示陰性,B超檢測子宮及附件見:子宮大小4.5cm×3.2cm×4.6cm,,宮頸多個無回聲,最大0.5cm,;雙側卵巢同一切面10個左右卵泡,,左卵巢3.8cm×2.6cm,最大卵泡0.9cm,,右卵巢3.3×3.0cm,,最大卵泡1.2cm。 方藥:逍遙散加減,。 柴胡6g 當歸12g 茯苓30g 陳皮12g 炒白術10g 枳殼6g 桃仁10g 紅花10g 三棱6g 莪術6g 澤蘭10g 枸杞子15g 女貞子15g 菟絲子15g 茜草10g 海螵蛸15g 生山楂30g 荷葉10g 車前子10g 皂角刺15g 7劑,,水煎服,日2次。 二診:2013年12月10日,。末次月經10月15日,納可,,眠可,,二便調。脈短,,舌大,,苔微紅。當日查尿hCG示陰性,。方藥如下: 當歸20g 生黃芪30g 炒白術15g 懷牛膝15g 荷葉10g 香附10g 巴戟天10g 仙茅6g 桃仁10g 生山楂30g 枳殼10g 益母草20g 仙靈脾6g 紅花 10g 昆布10g 鹿角霜10g 陳皮12g 清半夏10g 茯苓20g 水蛭6g 10劑,,水煎服,日2次,。 黃體酮膠丸0.1mg×6?!?盒,0.2mg/次,,2次/日,,口服。 三診:2013年12月26日,。末次月經為12月22日至今,,量少,色暗,。舌大,,舌下瘀,脈弦緩,。方藥如下: 黨參15g 炒白術12g 熟地15g 丹參12g 女貞子15g 菟絲子15g 枸杞子15g 紫河車6g 當歸12g 砂仁6g 桃仁10g 紅花10g 懷牛膝10g 桂枝8g 茯苓20g 三棱6g 莪術6g 皂角刺15g 4劑,,水煎服,日2次,。 四診:2014年1月4日,。末次月經為2013年12月22日。B超檢測子宮及附件見:子宮大小4.9cm×4.4cm×3.0cm,,內膜0.9cm,,左卵巢3.1cm×2.3cm,最大卵泡1.1cm,;右卵巢3.3cm×2.2cm,,最大卵泡0.9cm。提示“多囊卵巢”,。方藥如下: 桃仁6g 紅花6g 赤芍10g 熟地12g 澤蘭10g 羌活10g 當歸12g 穿山甲3g 黨參15g 丹參10g 生黃芪20g 枸杞子20g 仙茅6g 茯苓20g 桂枝10g 三棱8g 莪術8g 7劑,,水煎服,日2次,。 五診:2014年3月7日,。飲食可,,眠可,二便調,。舌紅,,苔白,脈滑,。 自述2014年3月2自測尿HCG示陽性,。3月7日北京婦產醫(yī)院超聲檢查提示“宮內早孕6周1天”。保胎方藥如下: 太子參15g 生甘草6g 熟地10g 黃芩10g 炒白術15g 白芍12g 山藥10g 川斷10g 砂仁6g(后下) 菟絲子20g 蘇梗10g 桑寄生15g 苧麻根10g 7劑,,水煎服,,日2次。 【按】月經逾期未至,,當查血hCG,,其次查尿hCG,檢查一下是否懷孕,。血hCG相對尿hCG,,一方面檢查時間相對短,另一方面檢查結果相對更加準確,。臨床中,,一方面調理月經周期,另一方面依據(jù)卵泡的大小進行調理,。卵泡達到優(yōu)勢卵泡后同房,,容易受孕。 3.痰瘀阻絡,、脈絡不通之不孕 王某,,女,34歲,,北京人,。 初診:2005年12月31日。 主訴:不孕2年,。 現(xiàn)病史:該患者已婚7年,,同居未避孕2年不孕,G0P0,。平素月經基本規(guī)律,,月經初潮12歲,經期5天,,周期29~31天,。末次月經為12月30日,無痛經,經量可,,帶下正常,。顏面痤瘡,形體偏胖,,納可,,眠差,大便干,。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弦,。 曾于某院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輸卵管造影術示:雙側輸卵管通暢,,但傘端稍有粘連,。雌激素水平正常。配偶精液分析正常,。 方藥:左歸飲加減,。生地黃15g 熟地黃15g 當歸15g 懷山藥20g 山萸肉15g 砂仁6g(后下) 黨參15g 白術18g 丹參15g 菟絲子15g 女貞子15g 旱蓮草20g 枸杞子15g 仙靈脾10g 肉蓯蓉10g 河車塊10g 王不留行10g 路路通10g 石見穿10g 金銀花30g 敗醬草20g 香附10g 炒棗仁20g 炒蒼術15g 荷葉15g 。7劑,,水煎服,,日2次。藥渣足浴,。 外敷用藥: 川芎20g 白芍20g 白芷30g 赤芍20g 莪術10g 三棱10g 干姜15g 炒王不留行20g 小茴香20g 川椒15g 吳茱萸20g 細辛15g 透骨草30g 伸筋草30g 蘇葉30g 肉桂15g 炙水蛭5g 穿山甲10g 7劑,,研末,外敷用,。 二診:2006年1月9日,。末次月經為12月30日。服上方后睡眠好轉,,大便通暢,,余癥同前。舌質紅,,苔薄,,脈沉緩。方藥如下: 熟地黃15g 砂仁6g(后下) 當歸15g 丹參15g 赤芍10g 桃仁10g 紅花10g 炮山甲10g 仙茅6g 肉桂6g 羌活10g 枸杞子15g 澤蘭10g 生黃芪20g 黨參15g 王不留行12g 路路通10g 石見穿10g 金銀花20g 敗醬草30g 伸筋草10g 炒棗仁30g 荷葉15g 7劑,,水煎服,,日2次。三聯(lián)法繼續(xù)治療,,并囑其監(jiān)測BBT和B超監(jiān)測排卵,。 三診:2006年1月17日。末次月經為12月30日。藥后BBT示單相體溫,。B超檢測卵泡,,提示:多個小卵泡,無優(yōu)勢卵泡,。仍宗前法,。方藥如下: 熟地黃15g 懷山藥20g 山萸肉15g 砂仁6g(后下) 當歸12g 黨參15g 白芍20g 炒白術15g 仙靈脾10g 肉桂5g 川斷15g 炙首烏15g 巴戟天10g 香附10g 石見穿12g 金銀花20g 連翹15g 皂刺10g 生甘草6g 荷葉15g 7劑,水煎服,,日2次,。余法同前。 四診:2006年4月20日,。以此方加減治療3個月后復查,,輸卵管傘端粘連已無。BBT示雙相體溫,。B超監(jiān)測卵泡,提示:有優(yōu)勢卵泡,1.8 cm×1.9cm,。方藥如下: 柴胡6g 香附10g 當歸10g 白芍15g 熟地黃12g 黨參15g 荷葉15g 懷山藥20g 山萸肉15g 茯苓15g 炒白術15g 丹參10g 菟絲子15g 生甘草6g 其后以此方調治,囑其選擇排卵期同房,。后于2006年6月告之,,該患者已妊娠。 【按】本案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導致原發(fā)性不孕,,治療后月經基本規(guī)律,,但仍未能受孕。本案輸卵管雖通暢,,但傘端有粘連,,會影響輸卵管的“抓卵”功能。另外BBT及B超均提示排卵功能不佳,,這兩項異常亦可導致不孕,。治療以健脾益腎、化痰通絡,,兼以清熱解毒,,根據(jù)月經周期分別采取補腎、健脾,、和血之法,,方中加王不留行、路路通,、炮山甲,、皂刺、石見穿,、伸筋草,,乃取其化瘀通絡之功,,佐以金銀花、連翹,、敗醬草等清熱解毒之品,,以清下焦熱毒之邪。因從大量臨床病例可知,,輸卵管粘連多由盆腔炎癥引起,,故用清熱利濕之品寓治于防。又因患者形體偏胖,,方中加入荷葉,、茯苓健脾利濕,除其痰濕,。經治半年,,終獲滿意療效。 臨床分析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女性內分泌紊亂性疾病之一,,是一種發(fā)病多因性,、臨床表現(xiàn)呈多態(tài)性的內分泌綜合征,,以雄激素分泌水平過高和持續(xù)無排卵為臨床主要特征,,是導致生育期女性月經紊亂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該病臨床表現(xiàn)呈多態(tài)性,,PCOS所致不孕臨床表現(xiàn)出現(xiàn)率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為月經稀發(fā)或閉經(51%~92%,,以繼發(fā)性閉經為主,偶有原發(fā)性閉經),,不孕(19%~76%),,肥胖(1%~4%),多毛(47%~90%),,功血(7%~29%),。性激素六項可見血清LH偏高、FSH偏低,,LH/FSH≥2~3,。 鑒別診斷 1.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癥:本病除有月經失調、不孕,、多毛等癥外,,還伴有滿月形臉、向心性肥胖,,腹部和大腿出現(xiàn)紫紋癥,。實驗室檢查血皮質醇升高,地塞米松抑制試驗有反應,。 2.腎上腺腺性綜合征:本綜合征臨床除閉經或月經紊亂外,,還有陰蒂肥大,、多毛并呈男性分布、乳房較小似男性化等表現(xiàn),。 3.卵泡膜細胞增殖癥:本病臨床除有閉經或月經紊亂外,,有明顯的男性化癥狀。實驗室檢查雄激素(T)升高與雌酮(E1)呈正相關,,促黃體激素(LH)與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比值正?;蚪档汀T诼殉步M織內有黃素化的卵泡膜細胞小島,。促排卵藥物療效較差,。 4.高泌乳素血癥:詳見“本節(jié)高泌乳素血癥”。 病因病機 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指出:“若是肥盛婦人,,稟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滿溢,閉塞子宮,,宜行濕燥痰,。”“痰積久聚多,,隨脾胃之氣以四溢,,則流溢于腸胃之外,軀殼之中,,經絡為之壅塞,,皮肉為之麻木,甚至結成窠囊,,牢不可破,,其患因不一矣?!逼涮岢龅摹疤祳A瘀血,,逆成窠囊”之“窠囊”即如同多囊卵巢改變。明·萬全《萬氏婦人科》曰:“惟彼肥碩者,,膏脂充滿,,元室之戶不開,夾痰者痰涎壅滯,,血海之波不流,,故有過期而經始行,或數(shù)月經一行,,及為濁,,為帶,,為經閉,為無子之病,?!鼻濉じ瞪健杜葡煞健ぞ矶吩唬骸扒曳逝种畫D,內肉必滿,,遮子宮,,不能受精?!?/p> 本病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脾腎陽虛為本,痰瘀互結為實,,虛實夾雜,。“陽化氣”,,腎陽虛則卵泡生長發(fā)育的動力不足,,脾陽虛則痰濕內生,痰濕阻滯,,氣血運行緩慢,,卵泡發(fā)育緩慢,難以順利排出,,交合之時因而難以受孕,?!瓣幊尚巍?,腎陰虛則卵泡生長發(fā)育的物質基礎不足,卵泡難以達到優(yōu)勢卵泡,?!秼D人規(guī)》指出:“產育由于血氣,血氣由于情懷,,情懷不暢則沖任不充,,沖任不充則胎孕不受”,可見情志影響受孕,。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該病的病因涉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H-P-O(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腎上腺,、胰島素、遺傳及卵巢局部的調節(jié)等多方面因素,,病因至今不明,,其診斷與治療也有一定的爭議和困難,。 辨證論治 臨床以益腎通絡,調經促孕之法治療,。腎虛,、脾虛、痰濕,、血瘀,,虛實夾雜是導致月經后期甚至閉經的重要因素。在治療時,,需標本兼顧,,同時不忘疏肝理氣。 種子必先調經,,結合人體月經周期的規(guī)律,,在臨床時按照以下大致規(guī)律用藥,擬以下三方,。 1.補腎化痰方:經行至排卵期前服用,。組成: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桂枝,、茯苓、蒼術,、香附,、陳皮、清半夏,、當歸,、仙靈脾等。功效:補腎調經,,化痰通絡,。 2.活血通絡方:排卵期服用。組成:桃仁,、紅花,、赤芍、茯苓,、桂枝,、澤蘭、皂角刺,、當歸,、穿山甲,、生黃芪、蒼術,、清半夏,、蒼術、香附等,。功效:化瘀通絡,,益氣化痰。 3.健脾益腎方:排卵后至經前期服用,。組成:熟地,、山藥、山萸肉,、炒白術,、仙茅、川斷,、首烏,、仙靈脾、巴戟天,、菟絲子,、桑寄生、巴戟天,、鹿角霜等,。功效:益腎助陽,調經促孕,。 現(xiàn)代代醫(yī)學以克羅米芬為首選的促排卵藥物,,具有抗雌激素和弱雌激素的雙重活性:一方面,其促排卵的作用機理是通過競爭雌激素受體,,減弱雌激素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釋放,,刺激FSH,、LH的分泌,興奮卵巢的活性,,促進卵泡的發(fā)育,;另一方面,它的弱雌激素的活性,,可直接作用于垂體和卵巢,,提高其敏感性和反應性,并增加性激素的合成與分泌,,促進E2的正反饋效應,??肆_米芬的適應證為體內有一定的雌激素水平者,性腺軸有一定的正反饋功能,。但是克羅米芬促排卵存在著高排卵率,、低妊娠率及高流產率的特點。近年來中內外許多學者逐漸將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劑來曲唑用于育齡女性排卵治療,。實驗也顯示來曲唑與克羅米芬相似,,未見嚴重的過度刺激綜合征。 注意事項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通過運動使身體脂肪減少,有助于恢復排卵和逆轉PCOS患者的代謝,。 2.少食脂膏肥厚之品,,控制體重。體重降低5%~10%可使55%~90%的PCOS患者在6個月排卵,。 3取歸來,、氣海、豐隆等穴位,,一天一次灸法,。 3.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勞逸結合。 4.解除思想負擔,,保持心情舒暢,,摒棄憂郁焦慮,樹立治療信心,。
二,、高泌乳素血癥典型病例 1.肝腎陰虛、氣滯血瘀之不孕 碩某,,女,,29歲,遼寧人,。 初診:2013年8月8日,。 主訴:結婚3年,不避孕2年未孕,。 現(xiàn)病史:月經初潮13歲,,經期4~5天,周期45~90天,量可,,色紅,,經前腹痛。末次月經7月28日,,白帶可,,無異味。飲食可,,睡眠佳,。舌苔白,舌下瘀滯,,脈沉弦緩,。血型AB型,愛人B型,。 2013年6月于北查性激素六項示泌乳素42(正常值<25),,給予溴隱亭治療半年。2012年12月于北輸卵管造影示輸卵管形態(tài)欠佳,。2012年12月愛人精液常規(guī)示正常,。初診當日B超檢查,見:子宮4.9cm×3.2cm×4.2cm,。內膜0.7cm,,左卵巢2.9cm×1.7cm,最大卵泡0.7cm,;右卵巢2.8cm×2.4cm,,最大卵泡0.6cm。 病機治則:肝腎陰虛,、氣滯血瘀,;治宜行氣活血,滋補肝腎,。 方藥:復元活血湯加減,。 柴胡6g 白芍15g 菟絲子15g 炒麥芽60g 淡竹葉6g 益母草10g 羌活10g 枸杞子20g 穿山甲3g 丹參15g 熟地15g 桃紅各8g 砂仁6g(后下) 生甘草6g 7劑,水煎服,,日2次,。 二診:2013年8月15日。服藥后無明顯不適,。末次月經7月28日,,量可,色紅,,無痛經。舌淡,,舌下瘀滯,,脈弦滑,。查血壓92/70mmHg。8月13日B超檢查見:內膜0.8cm,,左卵巢2.8cm×2.1cm,,最大卵泡1.3cm。 方藥1:桃紅各8g 赤芍10g 熟地15g 澤蘭12g 羌活10g 當歸12g 穿山甲3g 黨參15g 丹參15g 黃芪20g 枸杞子15g 仙茅6g 砂仁6g 枳殼8g 川斷15g 寄生20g 炒杜仲15g 麥冬10g 炒麥芽50g 柴胡6g 4劑,,水煎服,,日2次。 方藥2:熟地15g 山藥15g 山萸肉10g 菟絲子15g 川斷20g 巴戟天10g 首烏15g 肉桂5g 仙靈脾10g 當歸15g 白芍15g 黨參15g 白術15g 香附10g 生甘草10g 紫石英15g 阿膠珠15g 炒麥芽50g 柴胡6g 10劑,,水煎服,,日2次。 三診:2013年9月7日,。末次月經為9月2日,,量可。舌淡,,脈緩,。 方藥1:柴胡6g 黃芩10g 枳殼10g 白芍12g 炒麥芽40g 炒內金20g 羌活10g 熟地15g 丹參12g 桃紅各8g 女貞子15g 菟絲子15g 赤芍10g 澤蘭10g 仙靈脾10g 紫河車塊8g 當歸12g 生甘草6g 10劑,水煎服,,日2次,。 方藥2:熟地15g 山藥15g 山萸肉10g 菟絲子15g 川斷20g 巴戟天10g 首烏15g 仙靈脾10g 當歸15g 白芍15g 黨參15g 白術15g 香附10g 生甘草10g 小茴香6g 火麻仁20g 10劑,水煎服,,日2次,。 四診:2013年10月10日。今日少腹痛,,腰酸,。末次月經為9月2日。舌淡,,右脈滑,,左脈無力。檢查尿hCG示陽性,。方藥如下: 川斷10g 桑寄生15g 菟絲子20g 山藥10g 熟地10g 黃芩10g 白芍12g 蘇梗10g 砂仁6g(后下) 太子參15g 生甘草6g 炒杜仲15g 阿膠珠15g 生黃芪10g 7劑,,水煎服,日2次,。建議患者到醫(yī)學院建檔復查,;臥床休息,避風寒,,調情志,;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禁房事。 【按】現(xiàn)代醫(yī)學對于高泌乳素血癥,,常用溴隱亭治療,。中醫(yī)常用麥芽治療,臨床中習慣以炒麥芽應用為多見,。關鍵不在生用或炒用,,而在于劑量大小的差異,小劑量是催乳,,大劑量是回乳,。因麥芽有類似溴隱亭類物質,能抑制泌乳素分泌,,可見現(xiàn)代醫(yī)學與中醫(yī)在某些治療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2.腎虛肝郁、脈絡不通之不孕 徐某,,女,,36歲,北京人,。 初診:2013年5月17日,。 主訴:結婚7年,G2P0,,未避孕兩年未孕,。 現(xiàn)病史:月經初潮13歲,經期4~7天,,周期28~30天,,量可,色紅,,經行腹微痛,、偶腰酸。末次月經為4月23日,,量少,,色鮮紅,白帶不多,。飲食,、睡眠、二便可,。舌大,,邊有齒瘀,脈緩,。 2012年查性激素六項示泌乳素增高,。初診當日B超檢查見宮頸納氏囊腫,。診為“繼發(fā)性不孕”。 病機治則:腎虛肝郁,,脈絡不通,;治宜調經促孕,。 方藥:右歸丸加減,。 熟地15g 山藥15g 山萸肉10g 菟絲子15g 川斷20g 巴戟天10g 首烏15g 肉桂5g 仙靈脾10g 當歸15g 白芍15g 黨參15g 白術15g 炒麥芽50g 紫河車塊6g 紅藤30g 小茴香6g 生甘草6g 7劑,水煎服,,日2次,。 二診:2013年5月24日。服藥后無不適感,。今日汗出,,尤以后背為重。舌邊齒痕,,脈弦緩,。方藥如下: 黨參12g 山藥20g 制首烏20g 炒白術15g 山萸肉15g 菟絲子12g 枸杞子15g 寄生20g 生甘草10g 茯苓20g 車前子10g 川斷15g 7劑,水煎服,,日2次,。 三診:2013年6月2日。末次月經為5月31日,。陰道有少許血性分泌物,。舌苔白,脈滑無力,。查尿hCG示弱陽性,。診為“早孕”。方藥如下: 川斷10g 桑寄生15g 菟絲子20g 山藥10g 熟地10g 黃芩10g 白芍12g 蘇梗10g 砂仁6g(后下) 太子參15g 生甘草6g 阿膠20g 7劑,,水煎服,,日2次。 葉酸片0.4mg,,1片/日,,口服。 囑患者避風寒,、調情志:禁游泳以及劇烈運動,;密切檢測黃體酮、血hCG值,;如有腹痛或陰道見少量血性分泌物應及時到綜合性醫(yī)院就診,。 【按】泌乳素高,可引起女性月經不調,,溢乳,,垂體功能減退以及不孕等多種變化,,因此治療時不可忽視?;颊呶闯霈F(xiàn)腹痛,、腰痛感,應在宮腔內懷孕,??诜~酸每日量0.4mg或0.8mg為宜。生活中常見的愛樂維含量為0.8mg/片,,有利于補充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量。常見的葉酸片規(guī)格是0.4mg/片,、5mg/片,,不主張口服5mg/日。 臨床分析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高泌乳素血癥主要由下丘腦-垂體-性腺功能失調,,以血催乳素(PRL)異常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同時常伴有月經紊亂、異常溢乳,、多毛,、性功能減退等表現(xiàn),可導致患者生殖功能下降,,影響精卵細胞的結合,,從而引起不孕癥的發(fā)生,是不孕癥的原因之一,。女性性激素六項檢查示:PRL>1.14nmol/l,。在諸多癥候中尤其以月經異常為主,大多數(shù)患者以月經失調作為就診的首要癥狀,,主要有月經后期,、月經過少等。 催乳素(PRL)是由腦垂體前葉細胞合成及分泌的,,其生理作用是刺激乳腺細胞增生,,促進泌乳及合成類固醇激素,同時可促進骨質代謝,,對羊水成分及滲透壓起到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此外,PRL可促進黃體酮分泌及卵泡成熟,,對受精卵著床起到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當機體生理狀況處于疾病期時可導致下丘腦-垂體-性腺功能失調,從而引起高催乳素血癥(HPL)的發(fā)生,。 辨證論治 中醫(yī)認為,,本病的主要病機是肝腎陰虛,、氣滯血瘀,最終導致脈絡不通,,因而難以受孕,。患者多有月經紊亂不規(guī)律,、溢乳等表現(xiàn),。種子必先調經,因此臨床治療時,,以補腎舒肝,,活血行氣之法調經促孕,。 在臨床治療此類疾病時,,按照以下規(guī)律大致用藥: 1.補腎調經方:經行至排卵期前服用。組成:熟地,、山藥,、山萸肉、丹參,、當歸,、黃柏、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炒麥芽,、仙靈脾,、紫河車塊等。功效:補腎解郁,,通絡促孕,。 2.調經通絡方:排卵期服用。組成:桃仁,、紅花,、赤白芍、澤蘭,、羌活,、當歸、丹參,、穿山甲,、生黃芪、炒麥芽,、黃柏,、生甘草,、紫河車塊等。功效:化瘀通絡,,益氣化痰,。 3.健脾益腎方:排卵后至經前期服用。組成:熟地,、山藥,、山萸肉、炒白術,、川斷,、炒麥芽、仙靈脾,、巴戟天,、菟絲子、桑寄生,、巴戟天,、白芍、鹿角霜等,。功效:益腎助陽,,調經促孕。 鑒別診斷 1.多囊卵巢綜合征 2.高促性腺激素性閉經:閉經,、不孕,,E2值低下,但FSH/LH值升高,,PRL值正?;蚱停瑹o溢乳現(xiàn)象,。 注意事項 1.取三陰交,、子宮、關元,、肝俞,、腎俞、豐隆等穴位虛補瀉實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治療,。 1.調節(jié)情志,勿煩躁易怒,。 2.疏導心理,,笑口常開。 3.服藥時注意勿服用能引起本病發(fā)生的藥物,。 本文選自《魏雅君婦科臨床證治》,,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文中所載方藥請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
|
來自: 中醫(yī)緣的圖書館 > 《女性不孕癥、男性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