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li 首發(fā):皓然讀書 《十三邀》里許倬云老先生說過一句話: “現(xiàn)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是人找不著目的,,找不著人生的意義在哪里,,于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個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己想。聽到的訊息很多,,不一定知道怎么揀選,。” 回想自己,,活了二十幾年,,仿佛從未找到過生存于這個世界的意義,漫無目的地過著每一天,。 也許,,并不是只有我一人如此。 這不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寫照嗎,? 為何普遍如此,?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給出了答案: 大部分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問題想著回避,、遠離,,于是,每天上班就如西西弗,,永無止境地推著石頭上山,,例行公事地完成任務,卻無法得到快樂,。 如何才能消除人生痛苦,,找到意義和快樂呢?派克認為是:自律,。 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苦難不分大小,,正視它解決它 “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沖突帶來的痛苦如此強烈,我們才能把它們視為問題,;也正是因為各種問題接連不斷,,我們才覺得人生苦難重重?!?/span> 苦難本身不會造就人與人的不同,,但解決方式決定了人和人的不同。 去年9月,,我失業(yè)了,。與合租室友的糾紛、工作的失敗,、對未來發(fā)展的迷茫又焦慮,,讓心力交瘁的我不知該何去何從。 回老家休息一個星期后,,我開始大量投簡歷去面試,,但現(xiàn)實就是那么捉弄人,,老家地方小,新媒體行業(yè)機會并不多,;對方看上我的,,我卻看不上對方,我想去的公司,,卻一直沒有回復。 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我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一直把自己鎖在房間不出門。 我焦慮,、無助,、沮喪、絕望,,不停地問自己“為什么我會淪落到如此地步,?難道還要讓年紀大的父母養(yǎng)自己嗎?那我活在世上的意義是什么,?” 痛苦三天天夜之后,,我告訴自己不能再頹廢下去,離開公司的時候,,還有一些課程在學,,既然暫時找不到工作,那就好好學習課程,,也許會對找工作有幫助,。 后來,我一邊學習一邊找工作,,開始積極起來,,在父母和朋友的幫助下,找到了工作,。 也許有些問題在外人看來,,根本就是小事一樁,但對于我而言,,成長中沒經歷過的都是大坎,,需要費勁全身力氣才能跨過去。 “你眼里的一粒沙,,是我翻不過去的山,。”所以,我不會與他人相比,,當能積極去面對各種苦難,,已然是我最大的改變,。 延遲滿足,做難而正確的事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提到:“自律是一項艱苦而復雜的任務,,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判斷力,。你既要學會推遲滿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遠,,同時又要盡可能過好當前的生活,讓人生的快樂多于痛苦,?!?/span> 記得在六年級的暑假,爸爸送我去學習打羽毛球,。正值炎炎夏日,,我和小伙伴們在悶熱不透風的球館里,做著各種體能,、步法,、力量的訓練,累到喘不過氣來,,差點中暑,。 實在是太辛苦了,所以我們經常偷懶,,把教練交代要練習的次數偷偷減少了一半,,一個假期下來技能水平幾乎沒怎么進步。 那時跟我們一起訓練的,,還有個7歲的小師弟,,別看他年齡小但他一點也不怕吃苦,訓練時比我們所有人都認真,,每一項練習他都做足份量,。 繞著球場跑10圈,他老老實實跑完,;揮拍200下,、跑步法10組、拉彈力繩100下,,打100個球,,不僅如此,他還試著去做一些高難度訓練,,比如俯臥撐,、引體向上等等。 正是小師弟這種拼命勁兒,日復一日刻苦訓練了10年,,最終一嘗夙愿,,進入了省體校,成為了專業(yè)級別的羽毛球運動員,,為我們省爭光,。 果然,優(yōu)秀的人之所以那么優(yōu)秀,,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堅持做那些雖然痛苦但正確的事,。 正如派克在書中說,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這就是延遲滿足感,。 就如小師弟,,年齡比我們小,,力量比我們小,,但是又如何呢,當我們訓練時偷懶,、貪圖享樂,,他卻一次次承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最后苦難成就了他的榮譽,。 其實,,工作和生活中亦是如此。 當一個人太過于追求即時的快樂,,就很容易為了眼前的安逸,,放棄長久的發(fā)展。只有選擇更難走的路,,才有可能走得更加遠,,看到更多的可能。 不斷更新人生地圖 “有的人一過完青春期,,就放棄了繪制地圖,。他們的地圖狹小、模糊,、粗略而又膚淺,,從而導致對現(xiàn)實的認知過于狹隘和偏激。 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圣不可侵犯,,而對新的信息和資訊缺乏興趣,。 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xù)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于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曾經我以為自己在同齡人中是最差的一個,,因為他們都考上了本科,、研究生,而我只是畢業(yè)于??茖W校,;他們畢業(yè)后得到的offer,都是薪資待遇高且工作穩(wěn)定的國企公司或事業(yè)單位,,而我只是去到了一個小公司,。 原以為我的結局就只能如此,但其實一時的得失并不代表一生,。世界不斷變化,,冰川變海洋、海洋變山川,,地圖也時刻處于更新與調整之中,,我的人生地圖亦是如此,它是需要不斷修訂,、不斷升級的,。 于是我開始讀書、花錢買課學習,、去聽講座,、去見識牛人......慢慢的,我的思維在逐漸改變,,眼界和格局也開始在擴大,。 當我在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于世界的認識時,,之前比我優(yōu)秀的朋友們,,很多都停止了學習。她們對我說:“上班都已經那么累了,,下班之后的時間肯定是放松和娛樂的呀,。” 在我分享學習的知識時,,她們露出很鄙夷的眼神,,對我說:“你是不是被騙錢了?”“我沒錢沒時間”,但轉過頭卻問我哪個LV包包好看,。 更有甚者,,如果我說了與她們認知中并不匹配的事情,就會遭到她們的駁斥,,若想停止爭吵,,只能肯定她們說的話,但其實信息早已更新,,世界早已變化,。 大多數人認為,讀書時期努力學習,,考上名牌大學得到好的學歷,,就能找到好的工作,至此一生無憂,。那么,,什么才算是好的工作呢? 即便找到世俗意義上好的工作:“錢多又穩(wěn)定,,一份工作做到老,,不用擔心會失業(yè)”,但世界不斷在變化,、知識不斷在更新,,“穩(wěn)定”已不再穩(wěn)定,。 所以,,我們的一生都是在修煉,人生地圖的修訂不斷在進行,,使我們的心智越來越成熟,,且活得自由自在。 作者簡介:yoli優(yōu)梨,,寫作是看這個世界的路,,執(zhí)筆走天涯,一生是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