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蘇炳添去跳撐桿跳,,他能跳多高? 【原創(chuàng)】澳洲梁博士 這幾天的奧運會,,已經(jīng)全面進入了奧運會最精彩的節(jié)目之一,田徑運動,。歷屆奧運會追求的目標是:更快,、更高、更強 (Faster,,Higher,,Stronger),這次又添加了更團結(jié)(Together),。更快(Faster),,一定是指跑步和游泳類運動,,這方面亞洲飛人蘇炳添做到了,,講到更高(Higher),則必定指跳高和撐桿跳高運動,,這方面世界撐桿跳傳奇人物謝爾蓋·布勃卡(Sergey Bubka)做得更加極致,。 當年蘇聯(lián)的布勃卡一共35次打破了撐捍跳高的世界紀錄,是世界田徑界甚至體育歷史上打破世界記錄最多的運動員,,而他成功的秘密武器,,就是一個特制的撐桿,一個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玻璃鋼)做的復(fù)合材料撐捍,。 大家知道,,撐桿跳高運動的第一個階段必定是快速奔跑,然后將撐桿一頭頂住地面,,同時快速躍起,,迫使撐桿彎曲變形並將運動員的身體彈起,一旦彎曲的撐桿重新恢復(fù)變直並垂直于地面時,,運動員被彈至最高點,,然后再借助于手臂臂力一躍而起,,最終飛過高高在上的橫桿。顯然,,撐桿的作用就像一根彈簧,,將運動員早期奔跑所累積的動能,?mv2,,轉(zhuǎn)變成撐桿的彈性變形能,,又稱彈性勢能。當這個勢能到達最高點后,,彎曲的撐桿就會回彈變直,,將這個勢能釋放出來,變成彈簧恢復(fù)力,,將運動員送至最高點,,進而轉(zhuǎn)化成運動員本人的重力勢能,mgh,。 顯然,,撐桿的好壞,取決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將運動員奔跑時所累積的動能,,轉(zhuǎn)變成彎曲變形所貯存的彈性勢能,,這個與撐桿材料的性質(zhì)(彈性模量和柔度)和幾何形狀有關(guān)。玻璃鋼復(fù)合材料做的撐桿,,可以通過玻璃纖維的數(shù)量和取向,,鋪陣形式和幾何外形的精心設(shè)計,可以達到最佳的力學和重量的雙重優(yōu)勢,,與傳統(tǒng)的木桿,,竹桿和鋁合金桿等各向同性材料比,這個各向異性的復(fù)合材料顯示出特有的人工可設(shè)計性和個性化加工性,,無怪乎這種復(fù)合材料定做的撐桿成了世界撐桿跳高界的寵兒,。隨著材料科學的發(fā)展,新的碳纖維和混雜纖維材質(zhì)的撐桿材料應(yīng)運而生,,對撐捍跳高的運動成績的提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當然,,撐桿只是一個能將運動員的奔跑動能,,轉(zhuǎn)化成重力勢能的工具,理論最高的轉(zhuǎn)換效率只是100%,,絕對不可能超過這個最高值,,因此,要取得更好的成績,一定是運動員本人和高科技撐桿制作技術(shù)的完美結(jié)合,。 或許有人會進一步問:撐桿跳高的高度極限在哪里,?簡單回答:奔跑所產(chǎn)生的動能,如果通過效率為100%的撐捍,,全部變成勢能,,就能計算出能理論最高高度(H): 因為:?mv2 = mgh 所以:h = ?v2/g 計算以蘇炳添的百米奔跑速度為例,其百米最好成績是9.83秒,,則蘇的奔跑速度(v)是每秒10.17米(10.17 m/s),。代入這個公式,即可計算如下: h = 0.5?10.17?10.17?9.8 = 5.28米 如果蘇炳添在起跳時的身體重心距地面是1.0米,,手臂肌肉所產(chǎn)生的推力,,在跳離撐桿時可以進一步提升至0.5米,而躍過橫捍時的身體重心高于橫桿0.2米,,則蘇的撐桿跳高成績應(yīng)該是6.58米,,即: H = 5.28 1.0 0.5 - 0.2 = 6.58米 這屆東京奧運會的金牌獲得者跳過了6.02米,而目前撐桿跳高的世界紀錄也只有6.15米,,撐桿跳高的成績今后應(yīng)該會更好,。如果讓今天的蘇炳添現(xiàn)在去學撐桿跳高並完美掌控該項技術(shù),再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撐桿技術(shù),,或許理論上他應(yīng)該會跳得更高,,Higher! ?澳洲梁博士2021年8月6日于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堪培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