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釋 疑 ①江南春:此詩作于大和七年(833)春,時杜牧在宣歙觀察使幕,,奉幕主沈傳師之命,,由宜州(今屬安徽)經(jīng)江寧(今南京)往揚州訪問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詩作于途中,。 ②鶯:黃鶯,,即黃鸝。 ③綠映紅:紅花綠草相映,。 ④酒旗:又稱“酒簾”,、“望子”,舊時酒家用布綴于竿頭,,懸于店門前,,作為標(biāo)幟,招引酒家,。 ⑤四百八十寺:極言寺廟之多,。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大建佛寺,。 ⑥煙雨:從前兩句的詩意來看,,應(yīng)該是晴天的景象,但此處的煙雨可能因為千里范圍內(nèi),,各處陰晴不同,。 譯 文 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fēng)招展的酒旗,。 昔日南朝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這些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海 海 賞 析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府萬年縣(今陜西西安)人。他是晚唐詩壇上獨樹一幟的杰出詩人,,與杜甫合稱為“大小杜”,,與李商隱并稱為“小李杜”。杜牧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佑,,曾三朝為相,又是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所著《通典》是我國史學(xué)名著“十通”之一,。其歷任淮南節(jié)度使掌書記、監(jiān)察御史,、宣州團練判官,、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左補闕,、史館編撰、司勛員外郎以及黃,、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嘗居樊川別業(yè),,世稱杜樊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