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揚鞭自奮蹄 (劉氏宗詞) 忐忑不安的完成了專訪高安文化名人、高安文化賢達劉裕黑老先生第一稿,,心中仍揣揣不安,!要寫劉老這樣一位在高安、宜春乃至整個江西省都很有名望的老先生,,確非易事,,好在劉老是一位豁達、平易近人,、不拘小節(jié)的老者,,第一次采訪臨別時我征求劉老意見,生怕寫不好有損劉老光輝形象,,可劉老說:"由你怎樣寫都行,,放心大膽地去寫,,不說假話就可以,!"有了劉老這句鼓勵和鞭策的話,我就萌生了繼續(xù)寫一寫劉老的傳記人生的想法,!于是在五一長假的第一天,,我與劉老相約,,對劉老進行了第二次專訪。 有了第一次專訪作為鋪墊,,第二次就得心應手多了,,這次采訪時間比較長,并按劉老人生軌跡將篇章順序暫且定為四大篇章,,即第一篇《世間夢》,,第二篇《新生篇》,第三篇《公安夢》,,第四篇《國寶夢》,。 閑話少說,筆者本篇續(xù)上期第一篇《世間夢》的第二章節(jié),,歡迎品讀,。 (洗筆硯) 劉老的祖先從西漢建成侯劉拾算起,,繁衍到劉老祖父這輩,,已是第七十四世了,劉老祖父劉規(guī)秋,,生于清代光緒庚辰年(1880年),,卒未詳。祖母陳氏,,生卒未詳,,屬今獨城鎮(zhèn)三皇行政村太平村人。據(jù)劉老說他祖父有點文化,,是村子里懂點文墨的先生,,參加過《劉氏宗譜》的編修工作。祖父母共生三子:長子即是劉老的父親劉模根,,生于清光緒辛丑年8月26日(1901年),,距今120年,卒于民國35年8月8日(1946年),;母親陳茶英,,生于清光緒甲辰年10月(1904年),卒于民國37年(1948年),,屬新街鎮(zhèn)云下陳村人,。他父親是一位知書達理的知識分子,當過民國時期的圖甲長,,在村子里算個“人物",,他母親是位賢妻良母,勤持家務衣織,。祖父母的次子劉模壩,,1950年5月病逝,,娶張氏未育無后,劉老未見過面,。祖父母三子劉模節(jié),,早年夭折。從此,,劉老父輩這一代只剩下他父親一人了,。 劉老父母生有三子四女,劉老排行第二,,劉老生于中華民國丙子年農(nóng)歷十二月十五日午時,,(丙子年是1936年,公歷是1937年2月),。古人云:好男難碰當晝午(時),,好女難碰半夜子(時),真是如此嗎,?劉老的祖先都是自耕自足的地道的中國農(nóng)民,,子子孫孫都過著男耕女織的普通生活,他們想的是天下太平,,風調(diào)雨順,,生活富足,僅此而已,!有了足夠的錢就做房,,購置土地,好在劉老家祖上留下一幢一進二出,,中間大天井,,雕梁畫棟,土黑生漆把整幢房子都油漆得富麗堂皇的十間大屋,。據(jù)劉老說這是他太太公遺留下來的,,是一幢清代早期建筑,上廳堂安裝有一座神臺,,擺上祖宗神位,,陳列福、祿,、壽三星(現(xiàn)仍保存),、仙桃,燭臺供品,,沒人敢隨意去動,。聽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一個文物販子到劉老家,,看上了這些雕龍刻風的神臺,,說出一萬元買去,,劉老堂兄劉玉足沒有同意,,說是堂弟在外工作,,曾交待不能隨便出賣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劉老參加工作后,,把房產(chǎn)交給了堂兄看護,、居住、維修,。1978年,,老屋年久失修,瀕臨倒塌,,征得劉老同意,,他堂兄對舊屋進行了拆除,蓋了六間新房,,劉老與他堂兄各得一半,,劉老得東邊三間,他堂兄得西邊三間,。 “九一八”事變后,,小日本侵占了我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鬼子不斷地向中國內(nèi)陸大肆侵入,,殘暴地對中國城鄉(xiāng)實施“燒光、搶光,、殺光"的三光政策,,對中國人民欠下了無法估量的血債。就在抗日戰(zhàn)爭前夕,,劉老出生,,這是他父母盼望已久的男丁,他來到這個世界,,給父母親和姐姐增添了歡樂,,幾乎忘記了國難當頭,他成了家里的寶貝,,受到全家大小的呵護,,希望他長大成人,傳宗接代,,長命百歲,,把這根獨苗香火傳承下去。他家這樣的舒適日子過了不久,,1939年3月,,小日本打到了九江,、南昌,隨即進入高安,,很快就占領了高安錦江以北的一大片土地,,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團山寺大慘案”,這一慘案殘殺了高安普通民眾600多人,,一時間,,高安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錦江以南,,雖有國民黨薛岳部隊的長沙會戰(zhàn),,羅卓英部頑強抵抗,但日本鬼子的飛機經(jīng)常侵擾,。在劉老兩歲多的一天上午,,在豐城方向遠遠聽到小鬼子飛機的轟鳴聲,很快就飛到劉老村莊上空,,全村人紛紛躲到那環(huán)繞全村的古柏樹下,。天空的飛機看不到古柏樹下躲的人,而古柏樹下的群眾把敵機看得清清楚楚,,飛機的高度就在百米以外的空中,,大家沉在氣,沒有一個人做聲,,四架日機上涂的太陽旗看得很清楚,,敵機在村莊上空盤旋了幾個圈,也許發(fā)現(xiàn)地下這遍高大樹林,,小日本鬼子懷疑有人躲藏于樹下,,就不停地向下橫掃機槍,柏樹上空被日機的機關一槍掃得呼呼的作響,,有的村民已經(jīng)被嚇哭了,,但無人敢叫喊、亂跑,,小日本的飛機感到下面沒什么動靜,,不多時飛機朝高安城方向飛走了。 村民為什么有這樣好的秩序呢,?后來在劉老五六歲時,,他清楚地記得,田心村小學一位教師,,經(jīng)??瓷厦姘l(fā)下來的宣傳畫,那小日本鬼子穿著投放細菌彈的防菌衣,教導大家怎樣防細菌彈,,怎樣躲敵機轟炸等一整套知識,。所以,全村民在每次飛機侵擾時都安全地躲過了,,后來發(fā)展到周邊的金,、劉、付,、左四個村子的人都來柏樹劉村的柏樹下躲日機的轟炸,。古柏樹啊,,古柏樹,,你救下了多少田心村人的生命啊,! 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殘酷深入,,全國到處戰(zhàn)火紛飛,國家到了最嚴峻,、最艱難的時刻,,小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更頻繁,特別到了1940一1942年著名的長沙會戰(zhàn)期間,,日本鬼子在高安境內(nèi)先后發(fā)動了京岡,、蓮花、錦江,、龍?zhí)?、楊圩、華陽等地的“上高會戰(zhàn)”的有關前哨戰(zhàn),,高安人民經(jīng)受了慘重的災難,,日本鬼子殘殺高安四萬多人,錦江以北的大片房子被燒光,,財產(chǎn)被搶劫一空,,大批婦女被奸殺,人民紛紛向修水,、新淦(今新余),、吉安方向逃難。劉老家父母帶著姐弟六口人,,他父親挑一擔籮,,一頭裝著小時的劉老,一頭裝著隨身逃難物品,,小時的劉老享受著戰(zhàn)爭中的父愛,,他母親則背著包袱卷在一起的衣服、被子。他大姐,、二姐則趕著豬牛,,提著鍋盆碗筷,隨逃難的隊伍,,有時躲在馬鞍嶺山上的馬嶺廟中,,有時逃到大王山上的土崗寺中,有時還要鉆進沒有水的古煤井中,,有時就在大山中的樹林里生活,、吃住。其艱難困苦的驚險的生活處境真是難以盡述,。小時的劉老就在籮筐中逃難,,在愛擔中生存,在愛擔中生活,,在愛擔中活命,。劉老一家在逃難中的流離失所真是苦不堪言,人們在山上架起了土灶,,撿起了干柴,,在山坑里挑了土黃水,做著飯吃,。有時干脆吃干糧,,在山中躲長了時間,糧食吃光了,,就挖草根,,啃樹皮吃,等日本鬼子掃蕩過后,,人們又從大山里回到各自的家中,,繼續(xù)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像這樣的日子又過了幾年,,劉老一家總算活了下來,。直到1945年8月15日,小日本鬼子在中國人民的奮力抗擊下節(jié)節(jié)敗退,,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逞威施虐的日子終于結束了,柏樹劉村的老百姓同全國人民一樣,,振臂歡呼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筆架山) 劉老大姐劉藕英,,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已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大姑娘了,,出落得如花似玉,一米七的個子,,長四方臉,,皮膚白皙,身材豐滿,,充滿著青春活力,,劉老父親送她上田心小學念了書,能做一手上好的女工活,,在學校更是?;ǎ挥绣X的公子哥們纏著繞著她走,,有一天,,田南羅村,有一個國民黨三皇鄉(xiāng)的鄉(xiāng)長,,名叫羅煥文,,這偽鄉(xiāng)長有個獨生公子羅來魚,,年方二十來歲,,托了媒婆來到劉老家,找到他父母來提親,,要娶他大姐為媳,。他父親說:"我們家不富裕,他們家是有錢人,,當官的,,我怕女兒嫁過去受氣。"而拒絕來他家談這們親事的媒婆,。沒過幾天,,羅煥文不死心,親自帶著他兒子上門來招親,。劉老父母是好客之人,,做了可囗的飯菜、美酒招待客人,。在席間,,羅煥文說兒子在校讀書時,就傾慕上了你家姑娘,,希望我們倆家能結為兒女親家,,劉老父母也是一對開通之人,人家有錢有勢的鄉(xiāng)長能屈尊親自登門提親,,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當場答應了這門親事。羅來魚是一個厚臉皮的花花公子,一雙賊眼在劉老家里東張西望,,搜尋他大姐,??墒?,劉老大姐怕羞,早就躲到外邊去了,。1946年秋,,劉老大姐要出嫁了,,他父母請了木匠,打了嫁妝,,裁縫足足縫制了半個多月,,一套嫁妝油漆粉紅,箱箱嫁衣,、被褥塞得嚴嚴實實,。劉老大姐出嫁的這天,羅來魚穿著長衫,,戴著禮帽,,騎馬帶轎,來到劉老家,,迎娶他大姐,,一路多達一百人送嫁到田南羅村與羅來魚拜堂成親,劉老大姐就這樣嫁出去了,。劉老與大姐的感情非常好,!嚴父打劉老時,大姐會護著,,媽媽會攔著,。然而,劉老大姐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姐夫羅來魚在婚后沒幾年就暴病逝世,,留下他大姐獨留空房,沒有生育傳后人,。 到了解放后的1950年,,羅煥文家劃了地主階級,他姐成了地主的兒媳婦,,羅煥文因是國民黨的偽鄉(xiāng)長,,被嚇得上吊自盡了,他大姐又回到娘家,,這時的劉老已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了,。他大姐在娘家不久,,經(jīng)人介紹再次出嫁到爐下游村游正美為妻,這是一家富裕中農(nóng),,家庭生活還可以,,他姐夫也有點文化,在解放前當過偽三皇鄉(xiāng)鄉(xiāng)丁,,但為人正直,,從沒有做過壞事。從此,,劉老大姐在游村成了家庭主婦,,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一共生育了五子二女,,在高安有個民間贊語:五男二女,七子團圓,,預示這個家庭很幸福,。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劉老大姐于1991年8月間因觸電不幸身亡,,享年68歲,。當時劉老正在深圳參加中國古陶瓷學術研討會,家里也未打電話通知劉老,,只有劉老愛妻黃池花及他兒媳關云參加了送葬。待劉老回家后,,得知此噩耗,,大哭了一場,當即趕到大姐墳前祭拜?,F(xiàn)在,,劉老大姐家兒孫滿堂,均有發(fā)達,,有的當了公務員,,有的在外務工成了老總,有大學生,、研究生,,有在成都的,有在深圳的,,都在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 (村口土崗寺山) 劉老二姐劉荷英,,人送外號"荷仙姑”,長得像她母親,,她是一位妸娜多姿的美麗女子,,身高1.71米,如果生在現(xiàn)今,,肯定能選秀上女模特,。她有一雙大眼睛,長著滿頭且很長的黑絲發(fā),,生著一張瓜子臉,,皮膚白里透紅,真?zhèn)€是:瓜子臉桃紅色,,不搽臉也看得,。父母親也送她上學讀了幾年書。在1947年的春天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辦的婚姻,,劉老二姐夫是高安八景禮港席村人,一家人在奉新縣上富鎮(zhèn)開店做香紙燭生意,,家境比較富裕,。此時,劉老父親已逝世,,就他母親操辦著他二姐的婚事,。嫁到了奉新上富鎮(zhèn),到了1948年春節(jié)時,,按鄉(xiāng)俗新姑丈要上門,,給丈母娘拜年做新客,劉老二姐夫席桶生帶著二姐回到了娘家,,住了半月之久,。他二姐在娘家時穿綢緞旗袍,兩條玉腿穿著長統(tǒng)絲襪,,顯得非常美麗高雅和端莊,,由于劉老二姐長得金枝玉葉般,不要說是在農(nóng)村,,就是行走在城市,,也是吸人眠球,回頭率不計其數(shù),。不久,,由于樹大招風,不幸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在相距劉老村莊不到一公里的田心羅村,,有一位紳士,,名叫陳文光。有一天,,在羅村祠堂前,,因元霄節(jié)演大戲,聚集了四鄰鄉(xiāng)村上千人,。在戲臺下中央位置劉老二姐端座在室前,,顯得非常耀眼奪目,引起了四周觀眾的注目,。觀眾的躁動同時同時被坐在堂前中央的陳文光的注意和發(fā)現(xiàn),,陳當即起了色心,指派幾個狗腿子打聽劉老二姐的來由,。第二天,,陳文光派媒人到劉老家,找到劉老母親說親,,要娶劉老二姐做二房,,當即遭到他母親的嚴詞拒絕,劉老二姐夫席桶生得知,,氣得快要發(fā)瘋似的要去找陳文光算帳,,據(jù)理斗爭。被劉老母親制止,,要他夫妻連夜逃回奉新縣上富鎮(zhèn)去,,再也不要回到高安來,那知陳文光狡猾得很,,當夜派人把劉老二姐從床上搶走了,,并放出話來:“如果席桶生要來打鬧,殺了他再說,?!蹇蓱z夫妻倆緊緊地抱在一起也無法抗爭,只有哭著分離……,,席桶生無奈,含淚和劉老母親告別,,連夜逃回了奉新縣上富鎮(zhèn),。從此,劉老和母親相依為命,。1948年7月1日劉老母親去世,,劉老成了真正孤苦伶仃的孤兒。1950年在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中,,陳文光被劃為惡霸地主,,加上搶占民妻(劉老二姐)等罪名,,被人民政府處決了。不久,,劉老二姐又回到娘家,,姐弟倆在一起生活了不到半年,經(jīng)人介紹,,劉老二姐嫁給田心羅村農(nóng)會主席羅來焱為妻,,他出身貧農(nóng),在抗日戰(zhàn)爭時,,逃難到吉安,,當過難民保長,負責管理逃難人的衣食住行,,做好事無數(shù),。雖然是難民保長,但在抗戰(zhàn)時期是屬于地方管理人員,。從此,,劉老二姐才過上了安定的生活,生了五男一女,,兒孫滿堂,。子女中有的當上了行政村主任、黨支部副書記,,有的當上了村長,,第三代均在外地闖世界,打工當老板,,發(fā)家致富,。為社會作貢獻。雖然劉老二姐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去世,,但他留下了一群好子孫,,劉老這當舅父的也感到高興和榮幸。 目前,,劉老同甘共苦的三姐弟就剩下劉老一人,,他的幾十個外甥們孫輩們來到高安城里都尊稱劉老為"老菩薩″了。他二姐于2003年夏的一天,,在病發(fā)時,,在家里跟子女們說,要到高安看一眼弟弟,,她二姐強撐病體到父母墳上靜坐,,劉老外甥送他二姐到高安,劉老把二姐送到醫(yī)院,,看病檢查,,發(fā)現(xiàn)有心臟病,,但不是很嚴重,醫(yī)生說,,開些藥帶回家吃,,放寬心,沒關系,。劉老給了二姐五百元錢,,吃了中飯回家,第二天,,劉老二姐因病心情欠佳,,據(jù)說喝了點農(nóng)藥,外甥立即電告劉老,,劉老趕回二姐家,,和外甥一起把他二姐送到新街鎮(zhèn)醫(yī)院救治,經(jīng)檢查已無生命體征,,享年73歲,。劉老和他愛妻黃池花參加了二姐的整個葬禮。
(環(huán)村玉溪) 本篇經(jīng)劉裕黑老先生訐可巳更新為《劉裕黑傳記人生》系列文,,歡迎熱心讀者跟進,。 (未完待續(xù)。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
|
來自: 120035948@qq.... > 《高安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