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鞏縣石窟 告別游學山西的旅程,,開啟獨行河南的日子,。河南來過多次,河南博物院、洛陽龍門都曾到訪,,此番重游,卻又不同,,畢竟時隔十多年,,我對文博的知識又多了些。旅行訪古當然不能都是舊相知,,還得有些新見識,,于是我選的第一站就是從未到過的鞏縣石窟。 以前見識少,,曾以為中國石窟就那么幾個,,穩(wěn)居前三的敦煌、龍門,、云崗,,紛紛爭四的麥積山、克孜爾,、大足等等,,可走過的石窟越多,發(fā)現(xiàn)沒去過的更多,,幾乎全國各地都有,。游覽響堂山石窟看神王時得知鞏縣石窟的神王更全更多,就決心前來一觀,。五月六日來到這里,,只遇到兩三個游客,可見其名聲不顯,。事實上,,鞏縣石窟很有價值,它地處北魏都城洛陽附近,,與龍門石窟同在孝文,、宣武同時期開鑿,還有龍門沒有的中心塔柱樣式,。中國石窟寺大興就在北魏,,洛陽是比平城(太原)影響力更大的都城。作為文化傳播的中心和源點,,龍門-鞏縣樣式對北朝石窟的營造非常重要,。 鞏縣石窟在大力山下,規(guī)模不大,,主體為北朝的摩崖石刻和五個洞窟,,之后歷代在巖壁的空余處或前朝造像的破損處又開小龕,,形成滿壁星羅棋布的狀態(tài)。一,、三,、四、五窟保存完好,,二窟因巖體有問題,,剛開出中心塔柱便廢棄,。我認為鞏縣石窟最大的價值是開窟時的設計如今還能清晰辨識,,可以做整體性地欣賞。 第一窟最大,,開鑿最早,,可做為標準細品,。石窟分成門外和門內(nèi)兩部分,窟門外兩側(cè)有淺龕,,刻有天王力士,,原本是左右對稱各一身,如今殘存一軀,,頭部已損,,身體尚全。再外側(cè)又有獨立淺龕,,現(xiàn)存一佛一菩薩的摩崖石刻,,應該是缺了一身菩薩,佛像足踏方形覆蓮座,,身著褒衣博帶裝,,是典型的孝文帝推動漢化后的裝束。從殘跡看,,對稱的另一側(cè)也有一佛二菩薩的淺龕,。東西淺龕與石窟共同構(gòu)成華嚴經(jīng)世界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感覺這是龍門賓陽三洞的簡化版,,將過去與未來用摩崖石刻的方式表現(xiàn),,工程量小很多。 走進窟門,,迎面就是方型的中心塔柱,。窟內(nèi)雕刻很滿,,后世增刻較少,,基本完好地保存著設計和完工時的樣子。先看塔柱正面佛龕,呈尖楣樣式,,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五身,,這也是龍門賓陽洞開啟的新配置,之前多采用一佛二菩薩配置,,新增的弟子,,使得畫面更飽滿緊湊。造像面容瘦骨清相,,是北魏中后期學習南朝的審美,。釋迦牟尼佛結(jié)跏趺坐在束腰須彌座座上,袈裟懸裳如流水般下垂,,線條雕刻細膩,,正面?zhèn)让婵炊己苊馈J塘⒌钠兴_和弟子均身著漢服,,菩薩以天衣裝飾,,而非瓔珞,衣擺向左右輕輕揚起,,仿佛有微風吹過,,這也是北魏的特點,到北齊時衣角全都安靜地下垂,。向下看須彌座兩側(cè)有獅子,,前面未見博山香爐。佛龕下部兩側(cè)空余處還開有小龕,,刻有著通肩大衣的佛立像,,還有供養(yǎng)人和香爐,題記看不出年代,,感覺應是后世增刻,。須彌座之下還有基座,刻有伎樂和神王,。向上看尖楣龕內(nèi)繪有光焰,,兩側(cè)刻有化生和飛天,龕外先刻著一層幔帳,,幔帳之外又刻著華蓋和瓔珞,,華蓋之上還有蓮花化生,層層疊疊的組合繁復華美,??唔?shù)钠紧朐寰畠?nèi)刻著蓮花、化生和飛天,。中心塔柱四面均開尖楣龕,,皆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只在細節(jié)上有些差異。中心塔柱準確地說,,不是在模仿一座塔,,而是復刻塔內(nèi)的第一層,繞柱巡禮正是早期佛教朝拜的方式——入塔觀相,。 窟的四壁同樣精心設計,。東西兩壁是對稱的,主體是千佛造像,,因為一號窟較高,,所以在千佛之下并列設四個龕,三個是尖楣龕,,一個是帷帳龕,。尖楣龕是相似的,都是一佛二菩薩像,,同樣暗合三世之意,;尖楣龕又是不同的,一個是火焰邊,、一個是七佛邊,,一個是卷草邊;窟與窟的相接處刻有蓮花化生和饕餮紋分隔過渡,,饕餮圖像出現(xiàn)在佛教洞窟中,,我是很少見到。相似中有差異,,這就是整體的設計感,。帷帳龕中一側(cè)為涅槃變、一側(cè)為維摩詰文殊變,,也是常見的題材,。千佛之上有化生、垂幔,、瓔珞和飛天,,佛龕之下為神王、伎樂,。北壁的布局與東西壁相似,,同樣是上有千佛,下開四龕,,龕內(nèi)一佛二菩薩,;不同在龕楣上,是四窟連續(xù)的卷草圍欄,,這與周圍的蓮花和化生非常和諧,,共同構(gòu)成蓮池景象。北壁佛龕之下不是神王,、伎樂,,而是畏獸,背生雙翼,,肩頭生焰,,張牙舞爪,姿勢各異,。畏獸常常出現(xiàn)在北朝的墓葬壁畫中,,起到驅(qū)邪鎮(zhèn)妖的作用,放在佛窟中,,也是用來維護佛國世界的清凈吧,。南壁被窟門分成兩部分,并非佛窟中最重要的位置,,往往留給供養(yǎng)人造像用,,而在鞏縣石窟卻保存著最精彩的畫卷——帝后禮佛圖。同樣的位置,,賓陽洞也刻有帝后禮佛圖,,可惜都被盜鑿流散至美國。鞏縣石窟的帝后禮佛圖能夠完整保留,,甚是珍貴,。賓陽洞帝后禮佛圖只有一個畫面,分別是群臣拱衛(wèi)皇帝,,命婦環(huán)繞皇后的場景,。鞏縣石窟的帝后禮佛圖則是連環(huán)畫,分成三行,,最尊貴的帝,、后處在最上排的領先位置,此后是一組一組的供養(yǎng)人,,按照地位環(huán)繞的侍者人數(shù)和所執(zhí)的傘蓋等級不同,。如果比較兩處的帝后禮佛圖,鞏縣石窟的帝后可能并不是主角,,只是表達引導和尊重之意,,后方列隊的供養(yǎng)人才是重點,或許代表著某個門閥世家,。一號窟曾留下鄭氏家族的題記,,不知是否與之相關(guān)。鄭氏家族是滎陽大族,,在北朝,、南朝都有影響,,特別在胡太后當政時最為鼎盛,這與一號窟開鑿時間相近,。 三號窟,、四號窟與一號窟形制形同,規(guī)格略小,,因此東,、西、北三壁不再開佛龕,,只保留千佛,。三號窟特色之處有二:一是中央柱正面尖楣龕上方飛天,翔于幔帳之外,,形體較大,,瘦骨清像,甚至還能分別出一胡一漢,。鞏縣石窟視之為代表,,用玻璃框保護起來。二是中央柱和四壁基座上雕刻的神王,、伎樂,、畏獸保存較好,比一號窟完整,,布局規(guī)則也較為明確,。東西南三壁布置伎樂,北壁布置畏獸,,中心柱四周布置神王,。重點是神王,個數(shù)遠超賓陽洞和北朝造像碑中常見的十大神王之數(shù),,我能識別的也只有常見的樹,、山、鳥,、象,、風、河,,這些看頭像和所執(zhí)之物就能分辨,。有尊雙頭神王,是鞏縣特色,,其懷抱幼子,,似是鬼母子,為何有雙頭,眾說紛紜,,我理解為鬼子母與般阇迦夫婦,,他們是起源于犍陀羅地區(qū)的夫婦神,具備財富神,、天花瘟神,,兒童神的屬性,,后被佛教吸收,,側(cè)重于其兒童神的神性。鬼母子的雜經(jīng)西晉時傳入我國,,北魏時有《鬼母子失子緣》的漢譯,,也許那時還保留著夫妻神的樣式,后世簡化為只有女相,。北壁的畏獸也值得細看,,可與同為洛陽地區(qū)出土的北魏《輔國將軍長樂馮邕妻元氏墓志》對照,墓志四側(cè)有類似線刻怪獸,,且有榜提“挾石”,、“發(fā)走”、“擭天”,、“嚙石”,、“撓撮”、“掣電”,、“歡喜”,、“壽福”,、“廻光”,、“捔遠”、“長舌”,、“鳥擭”,、“礔電”、“攫撮”,。有說焰肩畏獸與拜火教有關(guān),,但我更愿意相信傳自中國上古山海經(jīng),因為我能從中分辨出蝎子,、蟾蜍等元素,,這些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圖騰。四號窟不開放,,只能隔著鐵柵欄觀看,,中心柱佛龕分上下兩層比較特別,四壁神王,、伎樂布置更沒有規(guī)律,,一壁基座是伎樂,,一壁基座是神王,可見鞏縣石窟基座雕刻的內(nèi)容沒有一定之規(guī),,總之都是神王,、伎樂、畏獸等低級護法便可,。 (以上第三窟) (以上第四窟) 五號窟是佛殿窟,,同樣不開放??唛T兩側(cè)淺刻天王,、獅子??邇?nèi)正壁為幔帳龕,,兩側(cè)壁為尖楣龕。地面刻有蓮花,,窟頂有更精彩的蓮花和飛天,,基座上的內(nèi)容則比較散亂,有神王,、獅子,、蓮花化生,還有供養(yǎng)僧的形象,。幔帳龕的上方還有一些小龕,,可能是后世所增補。 二號窟廢棄后,,后世開有一些小龕,。鞏縣石窟其它空余或損壞的壁面也都開有小龕,并留有題記,,蘊含著許多信息,。規(guī)模較大的有唐代的千佛龕,兩側(cè)有天王,,正壁刻千佛,,正中小龕塑優(yōu)填王造像。佛教故事說,,當年釋迦牟尼成道之后,,為他的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一去三月不歸,,優(yōu)填王十分思念他,,便將他的形象用旃檀木雕刻下來,從而制作成世界第一尊釋迦牟尼雕像——佛教自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以來,在很長時期內(nèi)是沒有偶像崇拜與制作的,,優(yōu)填王開了這個先例,,所以被稱為“優(yōu)填王造像”。優(yōu)填王造像,、阿育王建塔,。佛法從此進入了像法時代。我國現(xiàn)存優(yōu)填王像主要出現(xiàn)在龍門和鞏縣,,是玄奘帶入,,流行在唐朝。優(yōu)填王像簡單樸實,,基本就是佛祖赤足善跏趺坐(垂足坐)樣式,。 一個人在鞏縣石窟慢慢欣賞的感覺真好,,并無禮佛之心,,卻也安恬寧靜,萬事清凈,,方得智慧,,雖只半日游覽,所得收獲良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