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蔣寅|平常心看日本·淘CD的天堂

 金陵生論學 2021-07-22
對一個喜愛音樂的人來說,日本是淘CD的天堂,。號稱世界第二大唱片市場的日本,到處都可以買CD,。24小時店有最熱門的流行音樂上榜CD,,音響店有著名的發(fā)燒片和試音碟供選,樂器店兼售各種樂器和大師的名盤,,書店有供普通愛好者選購的系列CD和通俗盤,百貨公司和大型超市均有CD專柜出售大眾化的樂曲或普及型的廉價套盤,。大學商店則有門類齊全的CD專柜,,只不過數(shù)量和進口CD不算太多而已。對一般愛好者來說,,這些地方已足夠他們選購。而資深發(fā)燒友當然是不滿足于此的,,他們出入的是數(shù)目更多的CD專門店,。
 日本的CD專門店多得難以計數(shù),,在京都走到任何一條街上都能見到不止一家的CD店。其種類大概可分為大型綜合店,、小型店、專題店,、中古店四類,。第一類店鋪寬敞,有時占幾層樓面,,品種齊全,,應(yīng)有盡有,。第二類往往是一兩個人營業(yè),賣些暢銷貨色,,如流行音樂之類,,顧客以青年學生為主。第三類經(jīng)常是發(fā)燒友所開,,經(jīng)營自己喜歡的東西,,如爵士樂或搖滾樂,半是營生半是樂趣,,以趣味型的愛好者為對象,,很有點俱樂部的味道。第四類專營二手CD,,買賣兼顧,,是學生和收藏家愛光顧的地方,。
 在國內(nèi),發(fā)燒友經(jīng)??嘤谙肼犚恍┳髌坊虬姹菊也坏?,日本的音樂愛好者沒有這種苦惱。我印象中,,日本似乎沒有買不到的唱片,聽不到的作品,。大型CD店,,比如京都的JEUGIA,市內(nèi)有十四家分店,,在關(guān)西其它城市還有十五家分店,。位于三條名店街的本店,是六層樓,,三層經(jīng)營CD,兩層經(jīng)營樂器和其他音像制品,。CD品種之多真讓人興嘆,,國產(chǎn)的,進口的,,分類的,,系列的,,琳瑯滿目。而擺放極為清楚,,分類又相當細致,,光是流行音樂就分為RockBlus,、Pops,、HM,、HRR&B,、Asian Pops,、SoulGospel,、Hiphop,、Reggae,、TechnoClub,、Country,、DanceOldies,、Euro-Rock,、Maxi singleAnalog等二十類,,有電腦檢索,,查找起來很方便。新京極“VIVRE”百貨商場有一層樓專賣進口CD,,是一個瀏覽世界CD唱片的窗口,,總是顧客盈門。通常CD店都放有各類唱片廣告,、報紙和系列CD的目錄,聽人自由拿走,。JEUGIA編的《為成人選的CD》共有80頁,,按本世紀流行歌曲專輯名盤、特選集粹盤,、金曲名盤,、爵士名盤,、古典音樂名盤五大類,選出經(jīng)典盤626張,,僅看古典音樂部分,,就甚洽人意。有了這些目錄,,音樂愛好者不僅能及時掌握新CD的出版信息,,還可以按圖索驥,參考選購,。新品一般都可以預(yù)訂,,預(yù)付款還有優(yōu)惠,缺貨則可以登記,。中國大陸出售的CD主要靠進口,貨色根據(jù)國外供貨情況而定,,一撥賣完,,想再買就買不到了。日本卻不同,,世界最大的幾家唱片公司如EMI,、BMGPHILIPS,、LONDON,、CLUMBIA等在日本都有分公司,貨品售缺馬上就再版,。日本的CD出版時封底都標明下次再版的時間,,所以說在日本沒什么CD是買不到的,。


 我沒事喜歡逛CD店,尤其是三條的JEUGIA本店,,是我最常流連的地方,。買到賞心之作自然高興,但更大的樂趣是試聽,。日本大一點的CD店一般都有試聽機,,裝著新發(fā)行的CD,,供人試聽,。JEUGIA各類作品都有新品供試聽,顧客可以先聽為快,,中意再買,。近期暢銷CD也有專設(shè)展臺,讓人試聽,。我在這里認識了波切利,、拉卡托斯、老塞爾金,、瑪麗·布萊克,,還有許多爵士大師。原I MUSICI第一小提琴手阿約演奏的巴赫三首帕提塔,,曾登暢銷榜首,,我本不知道阿約其人,試聽后覺得不錯,,又是PHILIPS的廉價版,,才售一千日元,,就買了一張,。BMG版穆拉汶斯基的《超絕管弦樂名演集》,雖在丸山茂先生家聽過,但也是看到店頭試聽廣告才買到的,。當時廣告牌上寫著:“請聽一下《魯斯蘭和柳德米拉》,,就知道這位大師掌握管弦樂隊的能力是多么卓絕!”我已知道,,指揮這支曲子,,沒人能比得上穆拉汶斯基,。


      這家店最可愛的是在古典音樂一層設(shè)有一臺內(nèi)置200CDSONY試聽機,一半放SONY大師系列100張,,另一半放新出版的系列,,如EMI紅色系列50張、DG古典精選101張等,。我周六經(jīng)常泡在那兒,,一聽就是幾個小時。凡是沒聽過的作品,,沒聽過的版本,,都調(diào)出來一一過耳。勛伯格《凈化之夜》就是在那兒第一次聽到的,,深為感動。久聞盛名的瓦爾特大師,,也是在那兒第一次有幸聆聽,。當被樂評家推為首選版本的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悠然響起時,我被那傳奇的聲響深深震撼了,。還有他的貝多芬第六交響曲,,也是無與倫比的杰作,,我當即決定要讓它們成為我的收藏,。日本女小提琴家五島綠和前橋汀子,以前沒聽過,,都是由大師系列首次接觸。小神童果然名下無虛士,,卡耐基音樂廳的獨奏會真很不錯,。前橋汀子國內(nèi)最近才有介紹,我是到日本后才從樂評中得知其名的,。樂評家宇野功芳相當推崇她,,稱贊她的琴聲富有浪漫情調(diào),我聽后的感覺是技巧還有點粗糙。在同一系列里,,我還聽了伯恩斯坦指揮的《唐豪塞》序曲,。該曲曾聽過若干版本,覺得都達不到索爾蒂的迷狂和沉醉境界,,聽了伯恩斯坦版,,方知人外有人。EMI新推出的紅色系列,,所選大多是當紅師匠,,也有些新秀,而以穆蒂的手筆最多,。讓人心動的版本是薩瓦利許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騰斯泰特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奏的馬勒第四交響曲、青年巴倫波伊姆六十年代錄制的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集,,還有穆特,、鄭京和的幾張協(xié)奏曲。穆特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全集是值得收藏的版本,,但我已有了,。最終讓我掏腰包的是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組的貝多芬12-16弦樂四重奏三張,這是獲得1985年學院獎的名演奏,,《唱片藝術(shù)》曾予推薦,,錄音也相當好,3600日元(合人民幣250元)的價格并不算貴,。
       在日本買CD,,總的感覺是比國內(nèi)便宜。VIVRE的進口CD一般是17002500日元之間,,經(jīng)常比其日本版便宜100日元,,我買AngelSarah  BrightmanTIME TO SAY GOODBYE1700日元,而日本版要1800日元,,大約是日語說明書增加成本的緣故吧,?日本出版的CD,以流行歌曲,、歌謠,、新錄制古典音樂及日本獨自企畫的作品(比如KINGRECORD的哈斯姬爾全集)為最貴,最高達3000日元一張,。舊錄音則比較便宜,,已故大師的全集如巴克豪斯、葛羅米歐全集都是千元一枚,,僅合人民幣70元,。DG卡拉揚早年錄音集日本版是1750日元一枚,,合人民幣120元。日本版的CD封底都印有定價,,但商店經(jīng)常低于定價出售,,而積有年時的陳貨則常折價甩賣。上面提到,,日本的CD定期再版,,再版時價格必明顯降低。不搶在再版前趕緊脫手,,新版出來后更無人問津,。PHILIPS公司先推出定盤120系列,每張2500日元,,收有穆洛娃的門德爾松小提琴協(xié)奏曲和泰特指揮英國室內(nèi)管弦樂團協(xié)奏的內(nèi)田光子彈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集,,到1996年再收入名盤100系列時,價格已變成1500日元,,不同的只是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的曲目作了調(diào)整,,選出第2124和第20,、26組成兩枚而已,。因此,只要了解CD的發(fā)行周期,,留心各種系列目錄,,就能用較低價格買到同樣的盤片。比如穆特被收入紅色系列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鳴曲全集,,只是單行專輯的一半價格,。
 減價和再版CD固然有價格的吸引力,但畢竟是陳年舊貨,,不入時髦,。真正吸引人的是新鮮而又實惠的“限定盤”,即以低價限量發(fā)行且不再以同樣價格重版的CD種類,。這類盤的發(fā)行往往具有特別意義或紀念性質(zhì),,價格低于正常水平。1997BMG屬下的阿爾泰·諾瓦公司以單價880日元發(fā)行了一個古典音樂系列,,大概創(chuàng)有史以來日本正版CD的低價記錄,。這個系列以新進指揮家和演奏家為主,大多與名聲不大的樂團合作,,但其中不乏俏手貨,。如同年大衛(wèi)·金曼指揮丘利希管弦樂團錄制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系根據(jù)貝倫萊特出版社新校訂樂譜演繹的首次錄音,,第五交響曲中出現(xiàn)一些迄今未聞的音響。第一樂章的再現(xiàn)部再提示第一主題的部分結(jié)束時,出現(xiàn)雙簧管的獨奏,,讓我們聽到“命運”又一種不同的面貌,。由于是限定盤,數(shù)量有限,,等我知道上述信息時,,“第五”一枚已售罄。也怪我沒及時去CD店搜尋,,卻在京大“生協(xié)”訂購,,錯過了好東西?!吧鷧f(xié)”全稱叫生活協(xié)同組合,,是一個產(chǎn)供銷聯(lián)合經(jīng)營體,大學通常都有它的分店,。京大“生協(xié)”用會員卡買CD優(yōu)惠15%,,還免5%的消費稅,比外面便宜近20%,,所以我買新CD多數(shù)是在這里,。但購買的對象往往是在JEUGIA試聽后決定的,沒有現(xiàn)貨就預(yù)訂,,挺方便,。
 1997年在京都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年,我沒買什么書,,只是買了一百八十多張CD,,大多是古典音樂,還有少數(shù)爵士樂和流行歌曲,。名盤當然是主要的狩獵對象,,但國內(nèi)買不到的一些冷僻內(nèi)容也是我留意的。比如十三四世紀的舞曲,、十六七世紀的羽管鍵琴名曲,、四十年代的老歌星,等等,。有些冷門作品不是購自大CD店,,而是偶然得自私人小店或超市。日本常見有各種沒有說明書的古典音樂系列,,貼有著作權(quán)標簽,,制作發(fā)行機構(gòu)都是英文字母的縮寫,搞不清什么來頭,。單枚價格15002000日元不等,,但從不見登于大CD店的柜臺,,只在中古CD店和超市露臉,而且必減價到500-900元出售,。日本朋友說那其實是一種盜版,,我想大概是一伙人從非正常渠道廉價搞到版權(quán),低成本制作,,明標高價而實以低價批給店家的,。不過話說回來,其策劃者必有行家,,所選的版本和錄音都是不常見的俏手貨,。我在這類CD中買到卡魯索演唱集、杜普蕾演奏的艾爾加大提琴協(xié)奏曲,、西蓋蒂,、弗朗西斯卡蒂演奏的貝多芬、布魯赫小提琴協(xié)奏曲,、蘇克演奏的弗蘭克,、普朗克小提琴奏鳴曲、克勞絲彈的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朱里尼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協(xié)奏的奧依斯特拉赫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協(xié)奏曲,,阿約擔任第一小提琴的I MUSICI版維瓦爾第《四季》等一批值得收藏的版本,都是購自超市和中古CD店,。

(熱鬧的寺町)
CD和膠木唱片及磁帶相比,,一個突出優(yōu)點是正常使用時不發(fā)生物理磨損,這一點決定了舊CD的流通價值,。日本稱二手貨為中古品,,二手CD稱中古CD,專營中古CD的店鋪遠多于新品店,,許多大CD店也兼營中古品,。大阪日本橋一家中古店備有各類CD五萬種,數(shù)量之豐富不亞于大型新品店,。至于一些特殊門類,,如日本人喜愛的爵士樂,中古店專門店的貨色更決不少于大店的爵士樂專柜,,歐美的歷史名盤間或猶有勝之,。藏書家愛逛舊書店,喜歡CD的人也愛淘中古店,。我逛過的京都中古CD店不下二三十家,,簡直可以編一本指南。其中品種比較豐富的要數(shù)寺町一家設(shè)在二層小樓的店,,但價格定得相當高,。寺町御池大街北口一家爵士樂專門店也很可觀,,同樣價格不菲。價格最便宜的是三條“ムツジ堂”照相機店的六樓,,這是一家流行音樂CD出租店,,幾年前的CD漸無人問津,就廉價出售,,300-500日元一張,偶有七八百元的,,一定是很搶手的專輯,。我曾經(jīng)在那里買了不少流行歌曲CD瞎聽。有時書店也有中古CD拋售,,一天經(jīng)過河原町的丸善書店,,見處理中古CD,都是流行歌曲,,我搜尋良久,,竟找到兩張演歌精選和一張LONDON版鄭京和演奏的法國小提琴奏鳴曲集,原價都是3000日元的,,一概300日元出售,,讓我喜出望外。就價格而言,,東京秋葉原和大阪日本橋的中古店相對要便宜不少,。我曾見不流行的流行歌曲專輯,最便宜的新品100日元一張,,令人難以置信,。我曾在日本橋淘到谷村新司的三碟裝專輯B面精選,1900日元,,新品打折,。要知道,谷村新司的CD,,中古品也要800-1500日元一張,!又淘到奧依斯特拉赫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4000日元,,這也是一次很愉快的經(jīng)驗,。中古店賣的說是中古品,,其實新舊都有,。同是中古品,,質(zhì)量也不一樣,,標簽上都一一標明“新品”,、“等于新品”,、“上品”或“微有擦痕”等,。我的魯賓斯坦早年所彈肖邦作品集和希夫彈莫扎特鋼琴奏鳴曲全集,,是1997年底在日本橋中古店同時購得的新品,各五張CD,,共一萬日元,當時合650元人民幣,。魯賓斯坦的演奏是剛出版的EMI百年紀念品,,珍貴的三十年代單聲道錄音,,不知何故流入中古店,也許是單聲道錄音不受人歡迎吧,?


  中古店的生意是很興旺的,,尤其是流行音樂,流通速度頗快,。古典音樂CD,,好東西周轉(zhuǎn)也很快。有一次在寺町見到幾張CBS/SONY版瓦爾特指揮貝多芬交響曲,,700日元一枚,封皮有點舊,,讓人不想買,。過兩天想去買下,卻已碟去架空,,略覺遺憾。京都鬧市區(qū)的CD店我都很熟悉,,真可以說如數(shù)家珍,。履跡所至,,留下不少親切的回憶。我是個杜普蕾迷,,我的杜普蕾唱片中有兩張是在新京極的中古店淘到的,。一張是艾爾加的兩支協(xié)奏曲,,夫君巴倫波依姆指揮,和以前買的巴比羅利版正好比較,。另一張鮑凱里尼和海頓協(xié)奏曲,,以1240日元得自靠近四條的小店“クレモナ”,,是新品的半價,。這家小店東西不多,,老板已有些年紀,,人很誠厚,,他的CD定價都比較公道。我買過他十幾張唱片,,平均不到千元一張,還回送相當于價格10%的禮券,。第一次攢了七百元禮券,,第二次抵了現(xiàn)金,,又得二百元禮券。兩年后再訪他的店,,卻已關(guān)閉,,為之低徊悵然,。區(qū)區(qū)兩百元禮券不足道,,那小店親切的氣氛很讓我懷念,。在新京極那寸土寸金之地,,似這般小本薄利生意,顯然是難以支持的,。
  眾多中古店的存在是和人們普遍的淘汰習慣分不開的,。報紙雜志,、店頭招牌,,到處可以看到高價收購中古CD的廣告。在店里閑看,,不時有人來出售聽過的CD。我也有些聽過不想保存的流行歌曲,,都是些中古品,,讓朋友挑走了幾張,剩下的就處理了兩次,。一次是見JEUGIA三條本店收購廣告,,帶去處理了四張,外加在東京用500日元買的一套新品威爾第歌劇——卡拉斯的單聲道錄音雙片,,共得1600元,,添錢買了一套三碟谷村新司A面精選,遂收齊了谷村新司的代表作,;尚余四張,,有次逛店時帶去,,第一家店全不要,,第二家店出價200日元,,我有點不甘心,第三家店出700日元,,便換了它一張PHILIPS布留亨指揮的莫扎特第四十,、貝多芬第一交響曲,算是廢物利用,。

  在日本,,逛CD店,,淘中古CD,,都是一種樂趣,因為你想要的東西都能找到,,而且常會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喜愛音樂的朋友,,到日本千萬不要放過淘CD的機會,。

原載《視聽技術(shù)》2000年第3期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