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3小時前 人類有資格談?wù)摗斑@肉不讓吃,那肉不讓吃”的歷史,,其實頗為短暫,。 因為在人類歷史上絕大多數(shù)時候,蛋白質(zhì)與肉類都如此珍貴,,人類其實也沒有挑選的余地:延續(xù)至今的絕大多數(shù)民族,,那都是但有便吃,,一路吃下來的,。 我們吃口肉,,是真的不容易。 中國上古有八珍,,什么淳熬淳母,,其實有點類似于現(xiàn)代腌肉醬蓋澆飯、腌肉醬搭米餅,;什么炮豚炮羊,,其實類似于叫花雞方式處理豬肉羊肉,再油煎鼎燒,;搗珍則是各色牛羊鹿獐一起煮——這玩意,,荷蘭人17世紀(jì)也吃,各色肉堆一個罐里,,胡椒啤酒和鹽一起咕嘟咕嘟,。 因為那會兒肉少啊?!捌呤呖梢允橙庖印币仓皇抢碚撋系?。孟子說到吃肉,“雞豚狗彘”,;勾踐鼓勵生孩子,,獎勵狗和豬。 所以高漸離和樊噲都是狗屠,,也可以理解了:不是人類不愛狗,,劉備還愛“狗馬音樂美衣服”呢,但蛋白質(zhì)太少了,,逮什么吃什么吧,。 而且也不能放開吃,《禮記·王制》規(guī)定: “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太不容易了,。 《次柳氏舊聞》說法,,唐玄宗正吃烤羊腿呢,讓太子李亨負(fù)責(zé)割肉,。李亨一邊割,,一邊用餅擦刀上的羊油,;玄宗看著有些不快,回頭太子把蘸了羊油的餅慢慢吃了,,玄宗很高興,,夸太子: “就是該這么愛惜!” 反過來大概可以證明,,到大唐盛世了,,玄宗也懂得可惜餅和羊油呢? 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吃肉不容易,,吃牛肉尤其不容易。 因為牛跟農(nóng)耕息息相關(guān),。所以自唐到宋,,都是羊肉豬肉為主力。 吃牛肉有名的,,李牧在邊塞,,魏尚在云中,張遼合肥突襲孫權(quán)之前,,犒勞士兵用的,。要不就是《水滸傳》景陽岡,武松吃牛肉牛筋,;大城市里,,吃牛肉的就少?!督鹌棵贰啡珪静怀耘H?。 大概到清朝,馬益著的《雜字》里說到肉,,有段文字,,我看了幾乎熱淚盈眶。 冬天肥羊肉,,燒黃酒數(shù)壇,。 狗肉常常用,牛肉蘸醋鹽,。 血腸臟腥氣,,肝肺買一連。 芥茉調(diào)肚子,,蛋是淹半咸,。 南湖金色鯉,鱗鱽愛嘗鮮,。 對蝦并蟹子,,貴些不疼錢,。 圍心肉一塊,鵝鴨雞相連,。 金華腿好吃,,肘蹄爛才黏。 奶豬奶羊羔,,燒烤盛大盤,。 解手刀子片,,蘸著醬油餐,。 鹿筋鯊魚翅,參鮑肉絲摻,。 駝蹄與熊掌,,猴頭燕窩全。 哪怕天鵝肉,,說要也不難,。 野雞兔子飵,拿著不稀罕,。 一路走來,,肉食終于能充裕一點,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很幸福了,。 反過來,歐洲人吃肉的經(jīng)歷,,那也不挑揀得很,。 歐洲人以前過節(jié)時,吃各類鳥,。比如大英貴族在中世紀(jì)時,,每逢節(jié)日,吃得煞是奢靡:烤個孔雀(古羅馬人也吃這個),,來頭野豬,。 問題是這二物稀罕,非王族貴胄吃不起,。英國人初到美洲,,就很痛苦:蒼茫大地路都不認(rèn)識,哪來的孔雀給你吃,?看那廂火雞肥大壯實,,端的是好,于是:大雞別跑,,一起過節(jié)吧,!——抓來烤吃了,。 現(xiàn)在火雞成傳統(tǒng)了,其實早期也無非是:看見就吃,,管他呢,。 現(xiàn)在大家養(yǎng)寵物狗了,覺得吃狗肉太殘忍了,,可以理解,。但往以前追溯,沒得挑時,,中國有高漸離和樊噲這樣的狗屠,,有五臺山魯智深吃蒜泥狗肉的傳奇; 19世紀(jì)之前,,法國人也吃狗肉,;中歐老食譜里,把狗肉當(dāng)做羊肉的替代品:瑞士人吃切片狗肉,。甚至墨西哥人和羅馬人傳統(tǒng)里,,還有熏狗肉這個吃法。 “可愛到通人性的動物不能吃”這個論題,,現(xiàn)在說來理直氣壯,;但大多數(shù)延續(xù)到如今的民族歷史傳統(tǒng)一擺,都會底氣不足,。 鴕鳥長得也可愛,,不妨礙象牙海岸人拿來做鴕鳥肉三明治。 孔雀美麗,,河馬憨厚,,但古埃及王公就愛吃這倆貨,尤其是孔雀的舌頭,,羅馬名將兼美食家魯庫魯斯尤其愛吃,,當(dāng)然其中不乏“老子吃得起,你們吃不起”的勁頭,。 澳大利亞人至今依然吃袋鼠肉:澳大利亞南部,,選袋鼠腰肉香煎后,用澳洲紅酒來燉,,是1980年代很流行的款待游客菜式,。 世上一定還有人覺得大白鱘和閃光鱘很可愛呢,但因為俄羅斯人發(fā)現(xiàn)它們在里海流域不少,,其魚子還是制作魚子醬的上好佳品,,那就下手吧…… 都是一路猛吃過來的嘛。誰比誰清淡呢,? 提一個很獨特的案例:日本,。 眾所周知,,日本人經(jīng)常因為捕鯨的事,跟國際上各色組織吵起來,。說起來似乎日本人很野蠻,,連鯨都吃,但細(xì)想一下的話…… 進入工業(yè)時代之前,,日本人的食譜很無奈:主要是蔬菜,、魚肉、粟米和各類豆制品(醬油和豆腐),。日本傳統(tǒng)食譜里不太吃牛肉,,豬肉也少(除了所謂牡丹鍋),偶爾吃櫻鍋即馬肉鍋,,紅葉鍋即鹿肉鍋,,本土食譜里索性沒羊肉。甚至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綱吉,,布下“生物憐愛令”,非只是牛馬不許動,,連吃狗肉都違法,。 日本人變著法子吃海產(chǎn),也不難理解,。 所以日本人傳統(tǒng)要吃鯨,,而且吃得很有花式。老式店鋪里,,會備花鯨的肉片,,留皮,川燙到恰到好處吃,;也有生魚片吃法,,先以柑橘汁配醬油、蘿卜泥制醬,,取鯨肉布滿網(wǎng)狀脂肪的部分,,卷蔥,蘸醬吃,;也用鯨小腸蒸過再燙熟,,令其緊縮而后吃,取其脆,。 這些吃法,,當(dāng)然不是一拍腦袋想出來,而是經(jīng)年累月,,錘煉而成,,算他們自己的飲食文化,。 后來美國人來了,不吃牛肉的日本人,,也開始學(xué)著吃牛肉了,;接著便是上世紀(jì)后半段,日本人的捕鯨被各色限制起來了,。 雖然是為了保護海洋,,聽著很政確,但我們說句前因,。 歐洲和印度洋歷史上捕鯨,,那是源遠流長。歷史上捕鯨最猛的,,恰是美國人,。1840年,美國專門捕鯨的船超過600,,遠到夏威夷和塔希提,,到處捕鯨。麥爾維爾的名小說《白鯨》里,,特意列舉了美國浩瀚壯闊的捕鯨史,,以及他們處理鯨的許多講究:他們?nèi)绾纬增L肉排,他們?nèi)绾螐啮L身上提取龍涎香,,他們?nèi)绾斡闽L腦點燈,。 到20世紀(jì),鯨眼看要被吃完了,,1937年才簽署了《國際捕鯨管理協(xié)定》,,四年后,國際捕鯨委員會強制性禁止商業(yè)捕鯨,。 日本人一向跟各色國際組織就捕鯨的事扯皮,,大概因為在他們角度看來,是這樣的: 以前美國人放開捕鯨放開吃,;等捕得少了吃得差不多了,,抹抹嘴巴,回頭告訴日本人:不許捕鯨不許吃了,。 聽上去總讓人感覺不太對吧,? 一個事實: 關(guān)于飲食的禁忌,越是上古越少,。 上古人類有口肉吃就不容易了,,沒法挑挑揀揀。 中國古代平民,必須吃狗肉和私宰牛肉來補充熱量和蛋白質(zhì),;日本古代平民,,如果不吃鯨,多半也未必活得到這時候,。 羅馬人吃鴕鳥,、袋鼠、河馬,、孔雀,,也是肆無忌憚。 古代沒有動物保護法,,大家物盡其用,,為了生存而搏命,見什么就吃什么,,無可奈何,。 你可以說現(xiàn)代了,物資發(fā)達了,,有替代品了,,但那是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地方與年代,才能挑揀,。 我們能活到現(xiàn)在,,真是靠我們的祖先見什么吃什么,一路存活下來的,。 如果非要講歷史,誰家的歷史都吃一路吃肉吃過來的,。如果論分量,,比我們過分的多了去了。 所以我對吃肉,,有一些極樸素的看法: 尊重歷史也罷,,愛護寵物也罷,到最后起決定性作用的,,其實還是:犯不犯法,。 我自己養(yǎng)貓。我不會吃貓肉,;我媽養(yǎng)狗,,我也不會吃狗肉。 但這是我自己的一點心理忌諱,,我無權(quán)拿去強求別人,,綁架別人也不吃。 能約束他人的,是動物保護法,,而不是我自己對貓狗的態(tài)度,。 某種肉,讓不讓吃,,怎么吃,,明文見法,大家依法吃不吃肉,,各取所需就是了,。 佛家戒殺生戒葷腥,也只針對出家人,;也沒有惡狠狠規(guī)定普通在家人:不許吃肉,! 佛家只告訴你:殺生吃肉,會造業(yè),。你吃肉,,自己承擔(dān)不好的后果。 禪宗傳說里,,百丈禪師遇到過狐貍,,狐貍問他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禪師說大修行人當(dāng)然落因果,,但是不昧因果,。 我很喜歡這個態(tài)度,覺得可以運用到吃肉上: 我知道吃肉可能是造業(yè),,很抱歉,,我知道這一點,還是要吃,,并愿意為此承擔(dān)因果,。 人生于世,吃什么東西其實都是在造業(yè),。你可以說眾生平等,,那么吃狗吃豬,吃魚吃羊,,豬狗牛羊都肯定會不高興,,但我也沒法周全眾生。 如果真有所謂地獄,,真會因為吃肉轉(zhuǎn)世為餓鬼,,那是我的事。 但凡一天吃某種肉不違法,,我就還繼續(xù)吃自己愛吃的肉,。等吃某種肉違法了,我就不吃。 誰要煽情,,請便,;但如果我沒違法,誰卻來阻擋我吃肉,,就是你的不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