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修己存福地,,尚禮容人舍禍根,。 《論語》第十二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tè),、辨惑?!弊釉唬骸吧圃諉?!先事后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譯文】 樊遲從游在舞雩臺之下,說:“敢問怎樣崇德,、修慝,、辨惑呀?”孔子說:“你問得好,。先做事,,后計得,不就是崇德嗎,?專攻自己之失,,莫攻他人之失,不就是修慝嗎,?耐不住一朝之氣忿,,忘了自己的安危,,乃至忘了親屬,這不是惑嗎,?” 【悟讀】 修己時出平靜語,利人常存寬容心,。 漫漫人生路,,總會錯幾步。人的一生,,迷霧重重,,須知貴道而崇德。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修己治人”,,強調人生必須高度重視個人之修為,。張道陵在《老子想爾注》中也提出,“人當法水,,心藏樂善仁,。”此皆重道崇德是也,。 舞雩(wǔyú),,臺名,古之魯國祈雨壇,,在今曲阜縣東,。樊遲在此求問,頗具深意,。 本章夫子提出了個人修養(yǎng)之三個方面,,崇德、修慝,、辨惑,。 崇德即充實自己的修養(yǎng),夫子強調崇德要先把事情辦好,,把利祿功名放在后面,,是謂“先事后得”。 慝,,惡,,李炳南先生說:慝字從匿從心;修,,治而去之,。“專攻己惡,,則己惡無所匿”,。修慝即改進自己修養(yǎng),修去心中之惡。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也就是今天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惑,,有特定的含義,非一般的迷惑,。此處所言之辨惑,,是指不可意氣用事,否則容易陷入沖動,,做出不理智之事,,強調為人處世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生而為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是自己的人生智慧不夠。 修己達禮謂之正,; 寬人豁達堪作雅,。 度人先度己。本章夫子之修身,,顯而易見,,強調的是從我出發(fā),嚴于律己,,寬以處世,。
|
|
來自: 新用戶97560OB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