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語言講解中醫(yī)
讓中醫(yī)更加貼近生活 中醫(yī)興亡·匹夫有責 說到痰濕這個概念很多人不懂,,今天杰哥就帶大家來了解下,,痰濕也是濕氣的重癥,引發(fā)很多疑難雜癥,,小到身體各種結(jié)節(jié),、增生、腫瘤,、癌癥,,患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大到心腦血管疾病、中風,、腫瘤甚至癌癥都與痰濕脫不了干系,。中醫(yī)治痰,,不僅要化痰,更要解決痰的來源,,這才是治本,。痰是陰性的東西,,是陰寒的東西,,是陰成形的產(chǎn)物。身體受寒,,身體里面的津液就會凝結(jié)在一塊,。比如,有的人吹完空調(diào)痰就很多,,有的人喝完冷飲痰就很多,,或者吃完水果也會有很多痰,這就是受寒產(chǎn)生的痰,。受寒產(chǎn)生的痰顏色是白色的,,要想杜絕痰的來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避寒,。受寒了會產(chǎn)生痰,,受熱了也會產(chǎn)生痰。這個熱通常是肺熱,。肺熱會從哪里來呢,?外感風熱,風熱感冒,,吃了太多辛辣燒烤之物,,比如吃太多辣椒也會產(chǎn)生痰。照理,,辛散之物可以散掉身體的痰,,為什么反而會產(chǎn)生痰呢?因為過度了,。過則為災。本來我們的肺是沒有痰的,,有很多津液,,但這些津液被熱烤干了,于是津液就變得黏稠起來,,于是就形成了痰,。受風也會產(chǎn)生痰,中醫(yī)叫作風痰,。風痰比較可怕,,是最危險的一種痰,因為風痰會引發(fā)癲癇,、中風或者腦梗,。身體濕氣越來越多的時候,,也形成痰。這個比較好理解,。因為痰濕痰濕經(jīng)常連在一起,,痰濕不分家,有痰必有濕,,有濕以后就會產(chǎn)生痰,。每一個人的脾胃運化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想化痰,,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吃,,不要暴飲暴食,根據(jù)自己的脾胃來吃個七分飽就可以了,。中醫(yī)角度來說,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食物水谷進入脾胃之后,第二站,,就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來到肺。所以說,,脾虛導致的痰濕,,往往第一時間到肺里了。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就是這個道理。當肺里有了痰濕,、痰飲之后,,就會咳嗽,吐白痰,。所以心悸心慌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是得了心臟病,我們還有可能是被痰濕所累,。由于我們體內(nèi)有水濕之邪,,不缺水,只是水不得運化,,所以我們雖然口渴,,但是還不想喝太多水。至于說舌苔白膩,、脈象沉細或者有些弦滑,,都是水濕內(nèi)蘊。以上就是為大家總結(jié)出來的生痰的主要原因,,根據(jù)的經(jīng)驗,,大多數(shù)的痰還是吃出來的,其次是受寒導致的,,尤其是女人,,天生自帶三分陰寒,女人的身體本來就容易受寒,,再吃寒涼的食物就更容易生痰了,。這個方子宋朝就有了,,老百姓已經(jīng)用了近一千年,,它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法半夏15克,、陳皮15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5克我們前面提到脾胃虛弱是產(chǎn)生痰濕的根本原因,,所以祛痰濕最根本的就是要健脾。陳皮健脾行氣,燥濕化痰,。很多人認為陳皮主要作用是化痰,其實是陳皮它的首要任務是健脾行氣,。陳皮為什么能夠健脾,?因為陳皮性子有些溫,而脾就需要溫,絕對不能涼,,脾得溫則運,。所以陳皮能夠溫脾,讓脾健運起來,。陳皮還有一個特效,,有一股特別的芳香,脾喜歡香,,芳香能夠醒脾,,能夠化濁,脾胃一旦從慵懶中醒來,,它就會賣力地干活,,而且干得很痛快。甘草呢,,味甘,,可以直接滋補脾胃的津液,醫(yī)圣張仲景就非常喜歡用炙甘草補脾,。脾胃營養(yǎng)支持,,干活也會更賣力了。半夏這個藥也很神奇,,是化痰的神器,,很多化痰的方子中都會用到半夏。它是一味祛邪很猛的藥,,而且它有降逆的作用,,就是讓上逆的氣機下來,不要上逆,,上逆本來就是不正常,。比如咳嗽、打嗝,、流鼻涕,、流鼻血、嘔吐等都是上逆,,這個痰濕阻礙肺氣與胃氣的下降,,原本該肅降的不肅降,這個半夏剛好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既能化痰,,又能推動痰濕,簡直是一舉兩得了,。半夏還可以降氣,,所以很多痰濕多導致的咳嗽、打嗝、腹脹,,也可以用半夏解決,。前面說過,先有濕氣再慢慢有痰,,如果把濕氣去掉,,痰自然就少了。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茯苓基本沒有什么味道,沒有味道中醫(yī)把它叫做淡味,,淡味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就是滲濕,把身體多余的廢水通過小便的形式排出去,。這個二陳湯是化痰方子中的鼻祖,,如果你是寒痰,就是白痰那種,,什么都不用加也可以加點干姜6克,。如果你是熱痰,黃痰那種,,可以加點黃連6克,、竹茹30克。痰濕嚴重的,,可以直接按照二陳湯的組成抓藥,,自己煮水喝,兩周為一療程,。不嚴重的或者是嫌煎藥麻煩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去藥店買中成藥,名字為二陳丸,,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在這個營養(yǎng)過剩、痰濕過多的年代,,真的很需要二陳湯,,為脾胃減減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