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新”棉衣 作者:劉秘連 小時候,很窮,。不只是我家很窮,,大家都很窮。剛剛建國,,百廢待興,,窮,很正常,。雖然物質(zhì)匱乏,,精神層面卻是很富足的。尤其臨近到春節(jié),,家家掃房子,,整衛(wèi)生,,燉大肉,做新衣,,傾其所有,,歡樂喜慶。 由于客觀原因,,即使傾其所有,,也需精打細算。 就我們家而言,,過年了,,要人人穿新衣是不現(xiàn)實的。錢,,本來就少,,即便就是不差錢的話,每人每年一丈七尺三的定量布票,,也讓人欲買不成,。這就要看娘的聰明才智了。 爹是場面上的人,,經(jīng)常給東鄰西舍的管事兒,,當然要穿得體面點兒;姐要上城里讀書,,也不能太邋遢,,哥是全家的未來,過年時要挨門串戶的拜年,,不能不光鮮亮麗點兒。只有我是個可有可無的“三多頭兒”,。但是娘并沒有虧待我,。 過了臘月二十三,房子掃了,,蓋簾刷了,,米面該碾的碾,該磨的磨了,,爆土揚塵的活干完了,,娘就開始打扮我們了。 記憶最深刻的,,當然是娘在我身上花費的心思了,。 吃罷晚飯,娘早早地拾掇利索,,打發(fā)我緧進被窩,,在昏黃的煤油燈下,,開始拆我穿著土地上抓溜、柴火窩里藏迷玩耍了一冬天的棉襖棉褲,。袖頭上臟得就像鐵嘎巴,,膝蓋處磨得快要露棉花。娘小心翼翼地一點兒一點兒拆開,,生怕把布扯破了,。拆完了,立時就洗,,洗完了,,奇跡出現(xiàn)了,透過隔山墻上的燈龕,,我看見娘把鍋燒干,,擦凈,把洗好了的棉衣片子一塊兒一塊兒平攤在鍋里,,像烙大餅一樣烙著,,棉布在鍋里“刺啦刺啦”地冒白氣兒,娘不停地翻騰著,,抖落著,,不知道娘的手燙得疼不疼。一會兒的功夫,,熱乎乎的棉衣片子出鍋了,。娘趁熱鋪在炕上,用長著長長尾巴的三角形鐵烙鐵舒展著,,把每一個邊邊角角都熨燙得平平展展,。接下來,娘拿出給姐做新衣剪下的碎料,,裁剪成條,,一針一針給我的棉衣袖口、領口和褲腳,,都鑲上一圈漂亮的邊,。再后來,娘把拆下來的舊棉套,,撕掉又臟又硬的,,補上又白又軟的,娘饒有興致地精心整理著,,看得我眼皮打架,,不知不覺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身上蓋著干凈綿軟的一套新棉衣,。迫不及待地穿上,,哇!好軟和,,好舒服,!仔細看看,除了漂亮的新花邊,,還有兩個令人眼饞的新兜,;低頭看看,哇塞,!昨天棉褲膝蓋的地方快破了,,這會兒卻是兩朵牡丹花,花的邊緣細細的針腳嚴密又勻稱,。 娘就這么能耐,,就這么手巧,就這么神奇,,沒有新布,,也能一夜之間變出一套新衣來(之所以連夜趕制,是因為我僅有一身接替哥的棉衣,,而哥當年也是接替的姐的),。 不知道娘下了多大功夫,不知道娘一宿睡沒睡覺,,不知道大臘月天的娘冷不冷,,不知道娘熬夜做活餓不餓,不知道黃豆粒大的煤油燈下娘費不費眼,。我只知道:夜里娘做成的新棉衣漂亮又暖和,,娘早上熬的粥粘稠又香甜。 因為娘,,我很自豪,,很幸福。我在小朋友們面前很有優(yōu)越感,。每年的春節(jié),我們都過得歡樂喜慶,。 又快過年了,,我又想娘了。盡管她已經(jīng)走了很久,,盡管我年近七十,,始終忘不了兒時的享樂,忘不了娘,。 投稿加微信 ——點贊是一種鼓勵,分享是一種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