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懷的“老口味” 文/傅滋培 一些紹興的“老口味”,因工藝復(fù)雜,,手工制作成本高等等原因,,沒有傳承發(fā)展下去,在早年就銷聲匿跡了,,市場上難覓其影,。一,松花麻糍 早年間,,早上,,麻糍是街頭巷尾叫賣聲最多的一種,“麻糍印糕條頭糕”,洪亮的嘡喉在街弄中傳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麻糍圓圓印糕方,條頭糕紅綠絲放,,居民們在門口就能吃到可口的早餐,。麻糍數(shù)江橋頭蘭香館的最佳,特別是松花麻糍,,圓圓的,,亮著淡淡的嫩黃色,散發(fā)著誘人的松花香,。吃松花麻糍很有講究,,不能大口咬,否則滿口芝麻白糖,,直流到衣領(lǐng),;只有小口咬開,馬上吮吸,,甜甜的,,香香的,滿口留香,,回味無窮,。外國朋友吃紹興麻糍時(shí),十分疑惑,,這里面的芝麻白糖是怎么進(jìn)去的,,直到吃好,他還明白不過來,。三年自然災(zāi)害期間,,還流傳著“江橋頭搶麻糍'之傳言。松花麻糍的主要材料是,,上等的水磨糯米粉,,芝麻,白糖,,松花粉,。陽春三月,,萬物皆綠,過了冬的松樹在松毛的頂部長出數(shù)支嫩綠色的圓柱狀嫩葉,,根據(jù)樹的大小大約在5厘米一一20厘米左右,,她由嫩綠慢慢地變成了嫩黃色,,一股淡淡的松油清香油然而生,這時(shí)是收松花的最佳時(shí)候,,只要拍打松枝,,花粉紛紛而下,收集正當(dāng)時(shí),,經(jīng)過自然晾干,,即可收藏。關(guān)于松花麻糍如何制作,,筆者無法求證,,估計(jì)已經(jīng)失傳了。我近年吃過嵊州糍粑,,豆沙餡子,,但始終回憶不起松花麻糍的那種味道,她隨著松花麻糍的銷跡而在腦海中淡去……二,,柯橋豆腐干 豆腐干是最平常不過的一種豆制品,,差不多全國各地都有,不是什么稀罕物,。筆者喜歡吃豆制品,,特別鐘情于豆干,凡是江浙滬皖的豆腐干都吃過,,但最好吃的莫過于柯橋豆腐干。柯橋豆腐干味道獨(dú)特,,軟,、松、香,、咸甜入味,,咬一口,鮮美可口,,味苔甚是想念,。吊半斤加飯,一碟炒花生米,,一封柯橋豆腐干(一封多為八塊),,呷一口加飯,佐以一?;ㄉ缀鸵恍】诙垢?,美其名曰:素火腿配加飯酒,做人快樂如神仙,。當(dāng)年我在廠工作時(shí),,有一個(gè)同事,,他父親是做柯橋豆腐干的老師傅,退休后,,回到紹興家中,,他好杯中之物,柯橋豆腐干是最好的下酒菜,。于是他開始在家中自制柯橋豆腐干,,自做自吃,其樂無窮,。我和這位同事交情不錯(cuò),,他把豆腐干帶來送我?guī)追猓乙粐L,,很好,!和柯橋豆腐干不差分毫。這一嘗我嘗出了癮頭,,我要求他賣給我,,他表示他父親只做不賣,最后他拗不過我,,以一角錢一封的價(jià)格,,時(shí)不時(shí)的帶幾封來,后來他父親老了,,不做了,,我也斷了貨,從此,,再也嘗不到那美妙絕倫的美味和配上花生米的素火腿了,。后來偶爾在馬路市場上標(biāo)有“正宗柯橋豆腐干”的豆干外(吃后發(fā)覺味道并不正宗),再也見不到柯橋豆腐干的身影了,。市場上的十元一斤的豆腐干,,超市十多塊一斤的包裝豆干,都比不上她的味道,,柯橋豆腐干的制作工藝完全失傳了,。三,回淘燒餅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回淘燒餅。當(dāng)時(shí)的早餐店中,,主要有豆?jié){,、燒餅、油條,,豆?jié){3分錢一碗,,半兩糧票,,油條一根也是3分和半兩糧票,燒餅3分,,糧票1兩,。回淘燒餅是第一天賣不完的燒餅,第二天在油鍋中一炸,,就叫回淘燒餅了,,4分錢一個(gè),不收糧票,。松,、脆、香(燒餅的表面芝麻,,一炸,,香氣四溢),是下酒的佳品,,也是一種美味的零食,。以上三種銷聲匿跡的美食,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嘗到它們過去的真正口味了,,也只有在自己的記憶中嘖嘖幾聲罷了,。作者簡介 傅滋培,紹興人,,男,,1945-09-09生。在原紹興市紡織機(jī)械廠退休,。從小愛好文學(xué),,在工作時(shí),曾在單位任宣傳,、文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