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影展,、參加賽事、發(fā)表在報紙上,、發(fā)表在雜志上,,成組圖片的編輯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參加攝影比賽的組照一般要求選用8-10張照片,,這就要求每一張參賽照片都盡可能地“搶眼”,,才會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但“槍眼”不是說你張張照片都采取一種拍攝方式,。放在評委面前的組照除表達攝影者的選題能力拍攝能力外,,還要體現(xiàn)編輯能力,你拿出的照片無論是放在那里還是在屏幕上打出來要達到視覺平衡與整體的和諧,。 用在報紙上的圖片故事又不同,。“美國白宮年度最佳新聞獎”圖片故事的一等獎是有關(guān)科索沃戰(zhàn)爭的一組照片,,是大家公認拍得很好的圖片故事,。可美國《棕櫚灘郵報》的副總編馬克.埃德爾森的感覺卻是:“天啊,這幸虧不是給我們報紙拍的照片,。因為這雖然是組非常好的圖片故事,,但我不知怎樣把這些照片用到一個版面上,因為攝影師拍的所有照片都是用廣角拍攝的完美的大場面照片,。如果圖片編輯把他們用在一個版面上,,那將是個災(zāi)難?!彼麖娬{(diào)的是報紙的視覺平衡,,把很多視覺因素放在一個版面上,好的圖片編輯的任務(wù)就是要保證這種構(gòu)成關(guān)系既要合理,,和諧,。所以不是要把拍得最好看、最漂亮的照片選擇在版面上, 而是選擇形式與形狀更適應(yīng)版面需要的照片,。 雜志上的圖片故事又是什么樣呢,?《美國國家地理》在刊登一組“冰雪俄羅斯”的照片,用了二十幾個頁碼,,幾十張場景,、人物、細節(jié),、過度照片錯落有致的串聯(lián)在一起,,有很好的節(jié)奏感。第一次看,,每翻開一頁我都會知道它將給我?guī)淼牟煌惺?。好的報道攝影應(yīng)該有很強的反差意識:場景和特寫的反差、色彩的反差,、人物的反差,、構(gòu)圖的反差、靜與動的反差,、氣氛,、情緒的反差不一而足。 而報道攝影出畫冊出書又是另外的思路和編輯方式了,。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生活》雜志就有人提出拍圖片故事的人應(yīng)該“把相機當作作家的打字機使用”,。拍故事就像寫小說一樣,不可能300頁的一本書從頭到尾都是高潮迭起,,或者從頭到尾都是一些重大的事件,。有的攝影師很會拍攝那種畫面感強烈的照片,但在用他們的照片的時候,,我會要求他們拍攝一些比較舒緩的畫面,,否則當你每個頁碼都是這種很強烈的圖片時你會覺得氣都喘不過來,。節(jié)日的照片全是動感色彩飛揚的照片,我也會提醒記者在中間放一兩幅類似黑白效果的照片舒緩這種色彩帶來的紛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