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二鞋廠展區(qū)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糧倉展區(qū)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展期為2019年11月29日至2020年1月3日,,由瑞士攝影基金會的總監(jiān)彼得·普夫倫德和段煜婷共同策劃。對于展覽名稱“不期而至”由來,, 策展人表示,,攝影自誕生以來便與操控的理念密切相關:操控時間和空間、歷史和記憶,、社會和自然,,當然還有操控著現(xiàn)實,。攝影師試圖通過控制透視、構圖,、光線,、色彩和曝光時間、干預或擺布現(xiàn)實,,甚至在工作室中模擬現(xiàn)實控制圖像,。在今天,一切事物的發(fā)展趨勢都正在讓生活中的每個方面可被預測,,照相機或其他帶有照相功能的機械工具也早已成為這趨勢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然而,攝影藝術并不僅僅依賴其可控性或基于科技發(fā)展的技術性元素,。相反,,它的大部分吸引力和活力源自于其不可控的一面和不可預測的元素留在攝影圖像上的痕跡。 二鞋廠展覽現(xiàn)場 糧倉展區(qū)展覽現(xiàn)場 2019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共有三大展區(qū):糧倉展區(qū),、二鞋廠展區(qū)及連州攝影博物館展區(qū),。展覽分為四大部分,除歷屆常見的主題展,、群展,、個展形式之外,新增了特別展“一城一節(jié)十五年”,,以文字,、重點作品的形式呈現(xiàn)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自2005年以來的十五年歷程。 主題展部分展出了包括韓國安晙,、瑞士亞歷克斯·哈尼曼,、芬蘭安娜·尼斯卡南等藝術家的25組作品;群展部分名為“活山”,,展出了美國藝術家艾比·海普鈉,、艾麗絲·Q·哈格雷夫、貝絲·冬等七位藝術家,,圍繞“山”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此外,個展部分共推出了7個藝術家個展:中國的藝術家陳卓的“蠻荒故事”,、陳榮輝的“空城計”,、魏璧的“夢溪III”、曾翰的“真山水”,、比利時尼克·漢內(nèi)斯的“失樂園”,、本尼迪克特·庫森(法國)&桑內(nèi)·德·王爾德(比利時/荷蘭)的“雙胞胎故鄉(xiāng)”、荷蘭阿納伊斯·洛佩茲的“移居者”,。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攝影年展還用四個全新個展于連州攝影博物館推出了2019冬季展。 糧倉展區(qū)展覽現(xiàn)場 立足連州,,國際視野 今年的特別展《一城一節(jié)十五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2005-2019特別回顧展》帶來了十五年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中的精選作品以及重要文獻,,和觀眾一同回顧攝影年展走過的軌跡。 從2005年的“雙重視野——從連州出發(fā)”,,到2008年的“我的照相機”,,強調(diào)攝影師與照相機之間的關系,回歸攝影師用照相機直面現(xiàn)實的不可替代性,,再到2019年的“不期而遇”,,呈現(xiàn)攝影不可預料的一面,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策展團隊越來越壯大,,步伐越來越堅定,,作品面貌也越來越多元。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2005-2019特別回顧展”展覽現(xiàn)場 連州城雖小,,但攝影年展的胸懷卻十分龐大,。15屆以來,除段煜婷“坐鎮(zhèn)”之外,,每一年都會邀請國際知名的攝影界著名策展人參與策展,,國內(nèi)外眾多攝影師齊聚連州,以連州為出發(fā)點,,以國際化視野,,立足于攝影又超越攝影,探索攝影藝術的邊界和更多可能性,,為攝影藝術注入更多活力,。 “以連州為出發(fā)點”,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是認真的,。這一點體現(xiàn)在主辦方對國外攝影師作品的態(tài)度上,。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并未一味“堆砌”國外攝影師作品,而是邀請部分攝影師來到中國,,了解華南的風土人情,,通過在地藝術項目形式,表現(xiàn)他們眼中的中國華南地區(qū),,為觀看連州提供另一視角,。 特別回顧展展覽現(xiàn)場 特別回顧展展覽現(xiàn)場-2005年 “國際視野”,是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一大特色,。除邀請國際攝影師參展之外,,每一屆攝影年展策展理念無不站在國際攝影前沿。這種趨勢從2007年開始逐漸顯露,,這一年,,攝影年展主題為“影子的煉金術”,,探討當攝影日趨走向當代藝術舞臺,應如何在視覺創(chuàng)造與社會批判間達到平衡,?2009年,,攝影年展聚焦新聞攝影,以“歷史的色調(diào)”,、“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生存的表象”三個關鍵詞回顧新聞攝影在21世紀當代的第一個十年中扮演的角色。2017年,,當自拍成為社會普遍現(xiàn)象之后,,攝影年展以“你的自拍桿”開啟,與2008年的“我的照相機”遙相呼應,,對九年之后的數(shù)字時代中國像創(chuàng)造者的自我定位提出新的挑戰(zhàn),。當攝影日益當代,多年來,,攝影師始終通過模擬現(xiàn)實控制圖像之時,,2019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又將論述的焦點放在攝影的不可控性之中。 特別回顧展展覽現(xiàn)場-2008年 特別回顧展展覽現(xiàn)場-2011年 在“國際視野”之外,,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也兼顧學術性,。通過幾大展區(qū),攝影年展多角度立體呈現(xiàn)主題的各個方面,,以圖像及文字介紹的形式,,為攝影學術貢獻力量。 2017年,,是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不得不提的年份,。這一年,經(jīng)過13年的深度耕耘,,連州已經(jīng)成為人們口中的“攝影之城”,。在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主席楊元惺、時任清遠市委書記葛長偉,、市長郭峰等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連州市委書記歐國偉指揮下,中國第一個研究當代攝影的公立攝影博物館——連州攝影博物館應運而生,,連州這座“攝影之城”終于有了自己的攝影博物館,。同時,攝影博物館的誕生也解決了展覽的作品去向問題,。在此屆年展中,,主辦方以四位藝術家個展,開啟了該博物館的攝影之旅。 特別回顧展展覽現(xiàn)場-2015年 特別回顧展展覽現(xiàn)場-2018年 在這一年的十一年前,,也就是2006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以“原點——觀察與被觀察”為主題,從攝影的本質溯源,,展開了攝影年展的展覽呈現(xiàn)與學術梳理,。也是在這一年,,連州市被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正式授予“中國攝影之城”的稱號,。 在這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從初出茅廬的青澀少年,,成長為擁有國際視野,、學術情懷又極具自我特點的謙謙君子,這其中離不開段煜婷的傾心付出,,離不開連州及清遠政府的扶持,。每一屆攝影節(jié)背后,是策展團隊的焚膏繼晷,,是市政府的鼎力支持,,是百姓的默默守護。15年,,不僅飽含著攝影年展的點滴成長,,更飽含著連州這座城市的快速發(fā)展。 主題展中24位藝術家 4組作品有答案 主題展的二十四位參展藝術家雖然有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但他們都在創(chuàng)作方法或創(chuàng)作概念中融入了不可預測的元素,。主題展部分可粗略地分為四組。 主題展展覽現(xiàn)場 主題展展覽現(xiàn)場 第二組,,藝術家?guī)ьI觀眾回望古老的攝影技術,,那時的圖像制作時一次次冒險,由于在制作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物理和化學過程,,結果都是不可預測的,攝影師的行為通常更像魔術師而不是科學工程師,。如今,,我們正在經(jīng)歷攝影物質性的復興,這是一份聲明,,人們渴望重新發(fā)現(xiàn)類比攝影的感官品質,,那些與自然施加的不可控制力量有關的一切。 亞歷克斯·哈尼曼 《落入圈套》之一 埃斯特爾·馮普倫 烏阿爾斯卡泰爾 安娜·尼斯卡南 化合物 第三組,,藝術家讓巧合和隨機結果在他們更為觀念性的實踐中找到容身之地,。例如挪用在跳蚤市場、雜志、家庭相冊或互聯(lián)網(wǎng)找到的圖像,。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通常有著富有趣味的重新安排組合和敘事順序,,最終給出對“真實”的意外解讀。通過這樣的概念性方法,,照片的流動性變得顯而易見——它們在記錄和虛構之間,,在記憶和現(xiàn)實投影之間轉移。它們沒有記錄現(xiàn)實,,而僅僅記錄了對現(xiàn)實的某種感知,。它們的含義始終取決于特定的上下文,并可容納諸多不同甚至能引起爭議的解讀,。星空模特www.dcyz2016.com/special/pcxingkongmote.html 塞巴·庫爾蒂斯 《移居檔案》 川內(nèi)倫子 《光暈》 例如攝影師庫爾特·卡維佐 (Kurt Caviaz) 的作品《自動照片》捕捉了了監(jiān)視器中的昆蟲圖像以及一些故障畫面,,以及克萊門特·蘭貝萊 (Clément Lambelet) 在作品《戰(zhàn)地中的兩頭驢》中使用了網(wǎng)絡上的無人機拍攝的戰(zhàn)地視頻,并且刻意截下沖突發(fā)生前后的畫面,,用平靜的圖像編輯成新的敘事,。 橫田大輔 《垂乳根》 第四組,藝術家依靠自己的直覺,,用相機探索世界,,從不去預想畫面。它們僅僅等待事情發(fā)生,,而不是把相機逼入一組標準化參數(shù)和某個既定計劃之中,。這是視覺的冥想行為,關于控制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放棄,;在項目開始時,,這些藝術家通常不知道一切將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結束。作為敘述者,,他們講自身交付于生活中的不可預知,,時刻準備著為潛意識的領域打開一扇門。 王居延 無名地景 如攝影師克萊爾·斯特蘭德 (Clare Strand) 在搜集雜志圖片的愛好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些被她剪下來的紙片背后的圖像,,它們作為被忽視的部分形成了與正面完全迥異的觀感,,因此這一組作品也被她命名為《十個最不希望得到的》。白雙全在作品《等一個朋友》中所呈現(xiàn)的在九龍?zhí)恋罔F站中的整個等待過程,,也恰恰反映了“不期而至”的迷人之處,。 劉珂&晃晃 鏡子 從被拍攝者的角度上來看,由別人所拍攝的肖像也屬于一種不可預測圖像,,參展藝術家珍妮·羅瓦 (Jenny Rova) ,、戴建勇、劉珂&晃晃的作品都可以被視作這一“不可預測”的圖片生產(chǎn)過程的代表,。川內(nèi)倫子 (Rinko Kawauchi),、富安隼久 (Hayahisa Tomiyasu) 、黎朗和錢海鋒則把影像捕捉的過程更多的交給了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以更直接的,、更直覺式的拍攝方式來創(chuàng)造“不期而至”的圖像,。 群展:6位美國藝術家構建“山”的想象 群展“活山”由美國策展人芝加哥攝影博物館館長娜塔莎·伊根 (Natasha Egan)策劃,展覽從連州所處的地勢地形特點出發(fā),,邀請了六位美國女性攝影師以不同的影像語言來表現(xiàn)山川這一自然風景,,探討風景這一題材在影像歷史上與性別以及不同藝術媒介之間的關系。廣東省大畫幅攝影協(xié)會也將在群展中呈現(xiàn)的《連州印象》,。 個展板塊 個展板塊呈現(xiàn)了來自中國,、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日本等地五十多位攝影師的精彩展覽,。比利時攝影師尼克·漢內(nèi)斯 (Nick Hannes) 通過鏡頭記錄了一個充滿奇幻視覺的當代迪拜社會,并以“失樂園”來命名這一趨勢,。 水島貴大 《長抱鎮(zhèn)》系列 日本攝影師水島貴大 (Takashiro Mizushimo) 帶來了系列作品《長抱鎮(zhèn)》,,這一系列是他在東京大田區(qū)周圍的城市街道上漫步時記錄下的讓自己迷戀的人和物,把這一地方的氛圍和人聯(lián)系在了一起,。東京藝術大學教授伊藤俊雄曾如此評論:水島貴大拍攝的照片生動地描繪了畫面中的主角們——男人和女人,,年輕人和老年人。水島在他的作品中加入了許多童年時代的個人回憶,,那時候的他沒有為未來做任何準備,,只有被風劃過的自己??煺帐巧畹目s影,,這里,過去發(fā)生的事情的記憶,,我們以前見過的人,,住的地方,這些記憶在那些感到孤獨的人心中被多次覆蓋,。 梁瑩菲 《傷痕之下》現(xiàn)場 王翰林 《內(nèi)啡肽的火焰》現(xiàn)場 同樣在今年獲得了多項攝影獎項的年輕攝影師王翰林,,帶來了個展《內(nèi)啡肽的火焰》,從自己父親的親身經(jīng)歷出發(fā),,運用多種內(nèi)容元素構建了虛實結合的影像敘事方式,。內(nèi)啡肽是一種內(nèi)成性(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在死亡前大腦會釋放內(nèi)啡肽,,也是人類在死亡前夕的一種自我麻痹方式,,讓身體和思想進入平靜祥和的狀態(tài),坦然接受死亡。 王翰林 《內(nèi)啡肽的火焰》現(xiàn)場 這是王翰林的一段家庭悲痛記憶,,他的父親在醫(yī)院暈迷了一周才得以醒來,, 告訴了他這一周里發(fā)生的故事和他看到的幻景。王翰林用父親的親身經(jīng)歷和虛構的攝影穿插敘述,,通篇不旨在探討死亡,。藝術家認為,死亡本無法定義,,人們想要去表現(xiàn)死亡,,但無人見過。他們中若真有人死亡,,這些離奇的故事又由誰帶回,?這說明,他們只不過是臨床醫(yī)學上的“死亡”,,這充滿了悖論,,“死亡”一詞好像只是人造的詞匯,根本無法代表其自身,。 陳卓《荒蠻故事》展覽現(xiàn)場 陳卓《荒蠻故事》記錄了自己看到的與城市景觀相距甚遠的,、滿目瘡痍的場景,并試圖從中尋找和構建一種關于野性的想象,。2017年年末,,陳卓進入了30歲的人生階段?;赝甙四?,大量的旅行將其生活分割成差異很大的兩個狀態(tài):從最開始與朋友結伴而行,到近幾年獨自看世界,,遠離城市,、社交和現(xiàn)代文明的時間里,世界之于他多數(shù)呈現(xiàn)出了一個充滿野性又奇異化的姿態(tài),。陳卓說道:“我所處的城市化生活里總是充斥一片勃然的假象,,而我在旅行中又經(jīng)常看到很多滿目瘡痍的圖景,,有時我分不清這兩種畫面究竟哪個更為真實,,于是我試圖用圖像的手段記錄我的觀感?!?/span> 劉智聰《人間山水》展覽現(xiàn)場 連州攝影博物館年度重磅展覽 連州攝影博物館將推出鳥頭小組 (Birdhead),、法國藝術家德尼斯·達扎克 (Denis Dazacq)、張曉以及印度攝影師蘇卡尼亞·高什 (Sukanya Ghosh)的個展,。 《歡迎再次來到鳥頭的世界》展覽現(xiàn)場 鳥頭小組將以《鳥頭:歡迎再次來到鳥頭的世界/2019/連州》為題,,再一次邀請觀眾進入“鳥頭的世界”,。從2005年在第一屆連州攝影年展的初展到2010年第六屆連州攝影年展上其代表性意義的巨型“矩陣”形式的出現(xiàn),在多年的不斷探索中,,鳥頭小組的作品出現(xiàn)在威尼斯雙年展,、MOMA新攝影展、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東京國家藝術中心等重要的國際藝術平臺上,,成為中國實驗影像藝術的新一代代表。 他們深諳攝影之本質意義,,卻從不滿足于既定的藝術規(guī)則,,用一種顛覆性的方式不斷地叩問影像的邊界。他們既野心勃勃地生產(chǎn)圖像又質疑單幅照片的意義,,對物質性媒材的敏感性和強大的造型能力讓他們不可遏制的走向了多媒材糅合的探索之路,。本次在連州的大型個展將是近年來他在國內(nèi)最大規(guī)模的個展,從其代表性的作品到近期新作,,以及為了此次連州展覽創(chuàng)作的委托作品都在此次展覽中亮相,。 德尼斯·達扎克《獵物的陰影》展覽現(xiàn)場 近年來一直活躍在國際攝影界的法國藝術家德尼斯·達扎克在個展《獵物的陰影》中帶來數(shù)個全新系列,這些作品延續(xù)了他長期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即取用平凡無奇的日常用品作為材料,,組建具有多重指涉、充裕著情感,、永不過時的物件,并用攝影為其注入生命,。在此次個展的數(shù)個系列中,,連州攝影博物館特意邀請攝影師在廣州進行了駐地創(chuàng)作,他與華南地區(qū)表演者合作的全新作品將一起亮相展出,。 張曉 《蘋果》展覽現(xiàn)場 蘇卡尼亞·高什 《修補時間的工作》展覽現(xiàn)場 |
|
來自: 新用戶2850XZQ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