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jié) 周代時劃作游牧地 漢朝起始設陶林縣 今天內蒙古自治區(qū)的中部地區(qū)在周代是樓煩,、匈奴,、東胡的游牧之地。公元前300年,,戰(zhàn)國七雄之一的趙武靈王打敗東胡,、樓煩后在這一帶設置了云中郡、雁門郡和九原郡,,云中郡的郡治在云中城,就在今天托克托縣古城鄉(xiāng)的古城(也有資料說云中郡的治所在和林格爾),。今天山西省的太原市西北有一個樓煩縣,,這個地名就是源于當時的樓煩。那時樓煩國的疆域范圍大致北起現(xiàn)在的內蒙古清水河一帶,,西達陰山之南,,南到山西靈石,東迄河北平樂,。趙武靈王的聰明之舉是在戰(zhàn)勝樓煩國后并沒有繼續(xù)追殺他們的大隊人馬,,而是把樓煩軍將收容改編成自己的部隊,學習推行胡人的強項“胡服騎射”,,使趙國的軍事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 公元前234年秦國在此設立了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了六國,,自立為始皇帝,,正式建立了秦朝。秦始皇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在全國設置三十六郡,,云中郡成為其中的一郡,內蒙中部地區(qū)這一帶屬云中郡管轄,。漢朝時這里是漢和匈奴的主戰(zhàn)場,。 漢匈疆界圖 西漢將云中郡分為云中和定襄兩個郡,云中郡的治所仍在云中城,,郡的范圍大約在大青山以南卓資縣以西至包頭古城灣,,沿大黑河流域至清水河縣喇嘛灣這一片地域內,管轄陶林,、云中等十一個縣,。據《綏遠通志稿》記載,陶林也稱作陶陵,,從戰(zhàn)國到秦王朝時期,,北部是匈奴的領地,,南部隸屬云中郡,漢朝的時候仍然如此,,但設置了陶林縣(也有一種說法是今天科布爾鎮(zhèn)的東北部大“海灘”,,蒙語叫“達賴特拉”,漢人據其“特拉”的諧音叫成了“陶林”),,為云中郡的東部轄境,。在今天我們察右中旗的輝騰錫勒草原上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國時期的趙長城遺址、秦代南長城和北長城遺址以及漢代著名的邊塞重鎮(zhèn)沃陽城遺址,,因其在軍事地理上具有獨特的戰(zhàn)略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而在這里萌芽,、發(fā)展和積淀了厚重的古代軍事和人文歷史,。公元前127年,漢將衛(wèi)青趕走樓煩王,,許多樓煩人躲藏到今天山西省的呂梁山中,,至此樓煩國徹底消失了。 西漢烽火臺遺址 東漢時期,,云中郡的管轄區(qū)域向南伸延,,括進了什拉烏素河和寶貝河流域,放棄了陶林,、犢和,、陽壽三縣地,也就是大黑河上游及其以東的地方,。 三國時很多烏桓人遷居到內蒙中部地區(qū)居住,。晉朝時鮮卑人建立了代國,這個地區(qū)開始被稱為代北,。南北朝時期,,這里是以匈奴為主體的部落,匈奴與鮮卑拓跋是聯(lián)盟關系,,經常在這一地區(qū)發(fā)生沖突,。北魏在云中城又設置了云中鎮(zhèn),成為駐守大青山以南的重要基地,。 北魏御苑遺址碑 隋唐時突厥統(tǒng)一蒙古草原,,內蒙中部地區(qū)再次成為突厥與隋唐的主戰(zhàn)場。唐初這里歸云中都督府管轄,,五代十國和南北宋時期這里開始是契丹,、土谷渾和突厥的民族部落聯(lián)合體,最后這里完全被契丹人掌控,。遼金時期在這一地區(qū)設置了西京路,。 元朝的時候內蒙中部地區(qū)是蒙古大軍縱橫馳騁天下的基地,,這一帶設集寧路、凈州路,、大同路等,。在今天我們察右中旗的輝騰錫勒園區(qū)發(fā)現(xiàn)有元代開國大將窩闊臺練兵習武用過的兩處“點將臺”和“兵器庫”遺跡,就是有力的證明,。 窩闊臺點將臺遺址碑 明洪武八年 (1375) 在今天我們察右中旗的輝騰錫勒草原為安置降明的蒙古人而設立了羈縻軍衛(wèi)官山衛(wèi),,屬大同都衛(wèi),也就是說那時的察右中旗是大同的外邊地,。歸化城,、綏遠城、歸綏市,,即現(xiàn)在呼和浩特市的前身,。明代長城以北的廣袤國土由史稱“北元”的蒙古族封建割據勢力占據,著名的蒙古族首領阿拉坦汗在土默川平原召集舉世無雙的能工巧匠,,模仿已經失去的元朝大都,,在哈剌兀那(大青山)之陽,、哈屯河之濱建了一座琉璃金銀殿和有八座樓的城池,,于明神宗萬歷九年(1581年)建成后起名叫“歸化城”。自俺答汗時期開始歸化城便是內外貿易交匯的重鎮(zhèn),。 右玉西口古道 明代以歸化城為中心的土默川平原的農業(yè)生產已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沿長城一線的山西民眾迫于生活壓力不得不逃荒到西口外謀生,從明朝到改革開放前山西人向口外的流動一直沒有停止過,,有資料顯示,,52%的內蒙古人都來自山西。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六次人口大遷徙事件之一(闖關東,、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筆者認為改革開放后的農民工大量進城可以算是第六次大的人口遷徙)。走西口最早出現(xiàn)在明朝中期,,直到民國初年,,歷時四百余年。對于走西口,,多數人認為只有山西人,,其實還有陜西人和河北人。我們陳家來陶林的祖先就是從清朝光緒年間從河北保定府走西口過來的,,我的二爺爺陳金玉算是第三代,,我是來內蒙的第五代了,。 蒙晉邊墻 在內蒙古的中南部,一段明長城成了內蒙古與山西省的界墻,,生活在長城腳下的老百姓稱長城叫“邊墻”,。山西的老百姓稱家鄉(xiāng)為“口里”,過了長城到內蒙古叫“出口外”,。沿長城有古北口,、獨石口、南口,、張家口,、殺虎口等很多口子。歷史上明蒙戰(zhàn)爭不斷,,就是從這些“口子”殺進殺出的,。“口子”成為當時的邊陲要塞,。修長城時有些無法跨越的河溝,、山谷,所以綿延的長城才留下了這些個口子,。長城把北方游牧區(qū)與中原農耕區(qū)分隔開來,。長城外游牧區(qū)的糧食和生活用品極其貧乏,游牧的少數民族殺進長城內不完全是為了政權和領土,,主要是為了衣服,、糧食等財物和擄掠人口等。從歷史地理的觀點看,,明長城是中原與塞外的分界線,,是游牧區(qū)與農耕區(qū)的分界,也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分界線,。明朝官府更把長城視為國界,,偷越長城的漢人是要殺頭的。為緩和由物質短缺引發(fā)的漢蒙矛盾,,以防蒙古滋擾邊境,,明朝政府于正統(tǒng)三年(1438年),在大同等邊鎮(zhèn)開設了“馬市”,,蒙漢民族得以在邊境自由交易,,蒙古人用馬、牛,、羊等畜產品,,換取糧食、茶、布,、針線等物品,。 走西口,口里口外的“口”到底是指哪里,?廣義的西口是指長城以北的口外,,是中原人出關與蒙古人進行貿易的地方,最著名的包括山西的殺虎口,、陜西的府谷口,、河北的獨石口、張家口等,。 殺虎口 狹義的西口則被人們認為位于今天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歷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多是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fā),主要有兩條路線: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民間所說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走出這個口向西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攬經商天下的歸綏,。另外,,陜西神木人的走西口也叫“走后套”,由陳家溝岔,、孫家岔,、大柳塔、阿騰席連,、東勝,、達拉特過黃河,,再由包頭進入五原,、臨河、杭錦后旗,;而榆林人走西口也是通往后套的,,由榆林北上到烏審旗、鄂托克,,由烏海過黃河至杭錦后旗,。 從清康熙十七年開始的準噶爾部噶爾丹汗叛亂引發(fā)了清廷平定準噶爾部的戰(zhàn)爭,那時山西右衛(wèi)是清王朝內防的重點,,而外防線歸化城作為京畿的門戶是軍隊匯集的好地方,,加之前據黃河背靠大青山墾殖條件好,能滿足駐軍的糧食供給,,具有很高的戰(zhàn)略地位,,為應付戰(zhàn)爭需要選擇一個適宜的地點筑城屯兵,后來雍正皇帝決定在歸化城附近筑城屯兵。清廷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歸化城東北5里處開始修建八旗軍隊的駐防城,,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歷時五年時間建成后乾隆皇帝賜名“綏遠”,是綏靖遠方,、用安撫的手段安定局勢的意思,。歸化城是典型的商城,綏遠城是軍事重鎮(zhèn),。綏遠城人們習慣上稱之為“新城”,,對應的歸化城人們習慣上稱之為“舊城”,大抵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市人習慣上所說的新城和舊城,。 清代綏遠城阜安門遺址碑 歸化和綏遠在清朝的時候為歸綏道,,屬漠南蒙古的一部分,歸山西省管轄,,當時設有綏遠將軍駐守于此,。綏遠省將軍駐綏遠城的衙署就是現(xiàn)在呼和浩特市的“將軍府”。綏遠將軍原來稱作“建威將軍”,,是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是綏遠地區(qū)的最高軍政指揮官員。綏遠城的特點是“四門不正,,鼓樓不中,,將軍衙門居城中”,表現(xiàn)出綏遠將軍作為封疆大吏的絕對威嚴和權力,。 據史料記載,,乾隆52年(公元1787年)開始有漢人遷入陶林,當時的官府設有巡檢1人,,鄉(xiāng)勇多人,。 且待下節(jié)分解: 開發(fā)蒙荒充盈財政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該文作者1966年出生于察右中旗元山子鄉(xiāng),1984年參軍,,轉業(yè)前為陸軍某裝甲旅副政委,,現(xiàn)在大同稅務局工作。 【本期幕后】 策劃:小娟 編輯:楚楚 校對:圖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