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對休閑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強,關于假期如何調整的爭論始終熱度不減,。圍繞假期該不該調整如何調整,、如何正視群眾的休假需求、如何完善帶薪年休假制度等問題,,學習時報約請全國政協(xié)委員,、休閑經濟研究者、法學學者,,展開三方會談,。 《學習時報》6月10日第A5版 休假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琪延 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何 淼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2017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4644元,,約合9770美元,比上年增長6.1%,。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 隨著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居民的休閑消費能力逐漸增強,休閑消費需求愈發(fā)旺盛,。休假制度為居民休閑消費提供了時間供給,,是休閑消費能力和休閑消費需求得以釋放的必要前提。 但現行休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時間供給不充足,、時間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影響了休閑消費質量,難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現行制度帶來的問題 按照現行休假制度,,休假可按時間長短分為“大中小休”三類,其中“大休”指帶薪休假,,“中休”指法定節(jié)假日,,“小休”指周休,全年總計125天(帶薪休假以10年工齡計),,分別滿足不同的休假需求,。 現行休假制度及其實施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從休假時長看,,我國休假制度所規(guī)定的休假天數偏少,,不僅少于美國、日本,、法國等發(fā)達國家,,也少于南非、印度,、印度尼西亞等發(fā)展中國家,。 從休假制度實施情況看,休假制度落實情況不佳,,據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調查,,2017年北京市居民有業(yè)群體能完全享受“大中小休”的僅34.2%,本就偏少的休假時長還有部分無法實現,。 從休假質量看,,由于休假高度共時化,節(jié)假日尤其是小長假期間出行難,、停車難,、入園難,、賞景難、如廁難的“五難”問題依然突出,。高峰期人流對景區(qū)環(huán)境,、文物古跡、旅游相關設施等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使居民難以享受高質量的休閑,。由此可見,休假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休假時間由勞動生產率決定 休假時間實際是由勞動生產率決定的,。科技進步帶來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創(chuàng)造同樣財富所需的勞動時間縮短,從而使休閑時間得以增加,。 與此同時,,休假反過來也能夠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休假不僅讓勞動者身體得到休息,、心情得到放松,,勞動者還可在休假期間鍛煉身體、學習知識,,帶來人力資本的增長,,從而提高勞動效率。 縱向比較可見,,休假時間隨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增加,。古代生產率水平低下,明代官員僅休假21天,,清代僅52天,,即使是休假較多的唐代,官員年休假也僅為86天,,且商人,、手工業(yè)者等群體均無法享受有制度保護的休假,農民更是終日勞作,,全年無休,。 新中國成立初期勞動生產率較低,1949年12月政務院發(fā)布的《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guī)定了每周休息1天的單休工作制,,再過渡到大周末周休兩天,、小周末周休一天、大小周末交替的單雙休工作制,,最終在1995年發(fā)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的決定》,,正式建立了雙休工作制并沿用至今,。 然而,1995年以來的20余年中,,我國勞動生產率數倍增長,,休假時間卻無明顯上調,課題組調研發(fā)現,,人們對更多休假的呼聲越來越高,。 橫向比較發(fā)現,我國休假時間相對于勞動生產率偏少,,應適當延長。 2018年我國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07327元/人,,已超過法國20世紀80年代水平,,而當時法國已實現最低帶薪年休假30天,周法定工時縮短至39小時,,平均年工作時間1670小時,。 相較之下,2017年我國年工作時間達到2402小時,。此外,,自2000年起,我國勞動生產率持續(xù)高速增長,,平均增速8.65%,,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人口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勞動生產率有望繼續(xù)提高,,為更多休假創(chuàng)造條件,。 經課題組測算,按2000—2018年勞動生產率最低增速6.3%估計,,2018年到2030年休假時間預計可增26天,。 休假制度應系統(tǒng)化改革 休假制度應系統(tǒng)化改革,將休假總時間在“大中小休”中合理分配,。由于“大中小休”共同構成了休假制度的主體,,在休假總時間確定的情況下,三者此消彼長,,分別實現了不同類型的休假需求,,故應當明確延長的休假時間在三者中如何分配,以獲得最優(yōu)化的休假安排,。 “大休”允許勞動者自由安排休假時點,,有助于提高休假使用效率、實現分散化休假,,但帶薪休假制度落實效果不佳且監(jiān)管難度大,,應先抓落實,、再談延長;延長“中休”節(jié)假日不可取,,日本經驗表明,,長達15天的節(jié)假仍無法避免擁堵,且我國節(jié)假日天數較為合理,,已達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于法國、英國,、德國,、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節(jié)假日天數,不宜過度延長,。 延長“小休”即“作四休三”,,勞動者每周均有3天小長假,減少休閑旅游集中度,,提高休閑質量,,制度落實和監(jiān)管更為容易,美國,、瑞典,、日本等國已有先例??梢?,“作四休三”方案是未來休假制度的改革方向。 需注意,,“作四休三”并非簡單的周休3天,,而是同時延長工作日至9小時,即每周工作36小時,;對休假3天的國慶,、春節(jié),調休形成長達9天的大長假,;對休假1天的元旦,、清明節(jié)等,落入周末則不再補休,。這一方案實際操作性較強,,2030年可以實現。 綜上,,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休假制度的分步改革方案,。首先,“三步走”逐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以政府機構,、事業(yè)單位及國有大中型企業(yè)及東部的部分大中型企業(yè)—其他所有制大中型企業(yè),、東部所有企業(yè)及中西部的大中型企業(yè)—所有企事業(yè)單位的順序分批落實,到2030年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并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延長帶薪休假天數,。 其次,逐步推進“作四休三”制度,,以2.5天工作日為過渡,,即延長平日工作時間1小時+周五放假半天,先在政府機構,、事業(yè)單位及東部地區(qū)部分行業(yè)的國有大中型企業(yè)試行2.5天休假并過渡到四天(36小時)工作制,,再逐步推廣到全國各行業(yè)。 休假制度改革建議 第一,,休假制度改革立法應盡量穩(wěn)定,,避免頻繁變動,應詳細論證,、制定細則、謹慎推進,; 第二,,政府應保障休假制度落到實處,對政府機關及事業(yè)單位,,領導應該帶頭休假,,為下級起到表率作用,將休假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和領導干部考核體系,,把責任落實到人,; 第三,政府應協(xié)助企業(yè)提高勞動效率,,促進產學研合作深化,,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為休假制度改革創(chuàng)造條件,; 第四,,不可貿然追求高水平休假福利,應充分考慮我國不同地區(qū),、行業(yè)發(fā)展不平衡的現狀,,以政府、事業(yè)單位和大型企業(yè)為試點,,按照分步計劃,, 逐步落實帶薪休假并實現“作四休三”; 第五,,休假制度應人性化設計,,兼顧不同群體需求,,如中小學在校生可抽取寒暑假天數,增設春假,、秋假,,便于開展研學旅行活動,使家長可以用帶薪休假陪伴孩子出游,; 第六,,休假制度改革不可忽視企業(yè)尤其是小微企業(yè)的生存權,對實施休假制度的小企業(yè)可給予稅收優(yōu)惠,,允許小微企業(yè)向勞動主管部門申請豁免部分休假,。 進一步完善帶薪年休假制度 帶薪年休假制度意義重大 帶薪年休假是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一項重要制度,旨在當勞動者連續(xù)工作一定期間后,,使勞動者獲得充足休息,,以緩解工作疲勞、恢復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并滿足個人照顧家庭、休閑旅游等目的,。 帶薪年休假是勞動法也是憲法上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勞動者一項重要權利。年休假制度不僅有利于保護勞動者休息權,,也有利于促進勞動者旅游休閑,,擴大消費,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 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職工休息休閑需求也日益加大,,更加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以及生活質量,。特別是我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家庭團聚,、親子活動需求增加,,帶薪年休假制度也有利于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推動全面二孩政策落實,。 帶薪年休假制度還需完善 我國帶薪年休假制度實施以來,,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廣大用人單位的支持和執(zhí)行,,有效維護了職工的休息權,。但年休假制度實施情況和制度本身還須不斷完善。 進一步完善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對策 年休假制度不僅事關職工休息權和企業(yè)經營管理,而且對保障數億職工身心健康,,促進勞動效率提高,、旅游消費增長、經濟發(fā)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年休假制度具有豐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功能,,需要從立法、執(zhí)法和文化等方面促進該制度的完善,。 一是完善年休假制度規(guī)則,。 我國已建立了年休假制度框架,但相關規(guī)則還不夠精細,。要進一步突出職工帶薪年休假的權利屬性,,增強權利落實的保障措施。進一步明確帶薪年休假制度覆蓋人群,;明確職工享受年休假的條件,,尤其是明確“連續(xù)工作滿12個月”規(guī)則; 完善年休假具體安排的規(guī)則,,提高勞動者在年休假具體安排上的話語權,,明確休假請求權相關規(guī)則;進一步明確年休假期間職工津貼的計算標準,;強化用人單位違反年休假制度的責任,加強勞動監(jiān)察機關的職責,。對于年休假天數應根據我國國情并借鑒國外經驗,,不斷調整完善。 二是推進年休假制度落地,。 用人單位應樹立法治意識,,認識到職工年休假是職工的重要權利,確保職工年休假也是單位的法定義務,。用人單位應充分重視職工帶薪年休假,,將其納入單位日常經營和人力資源管理,統(tǒng)籌安排本單位職工年休假事項,,并與職工充分溝通協(xié)商,,建立年休假規(guī)章制度,使職工年休假有序進行,。 對用人單位以支付津貼方式取代職工年休假,,以及職工自愿放棄年休假的做法進行嚴格限定。職工也應樹立年休假的權利意識,,積極主動與用人單位溝通,,既要維護自身的休假權利,,也要充分考慮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此外,,行政機關也應加強對年休假制度的日常監(jiān)督檢查,。 三是形成年休假社會文化。 全社會尤其是用人單位應對年休假持有正確態(tài)度,,充分認識到年休假不僅是職工的福利,,更是職工的一項重要權利。作為國家一項法定制度,,單位應積極主動為職工休假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營造鼓勵和支持職工年休假的企業(yè)文化,將年休假作為提高工作效率,、增強職工活力,、提升企業(yè)聲譽的重要手段。職工也應增強年休假的權利意識,,主動向單位提出休假要求,,形成享受年休假的生活方式。如果年休假權利受到損害的,,可向有關部門投訴,,必要時可通過勞動仲裁爭取合法權益。 建議延長現行的春節(jié)假期 作者:全國政協(xié)委員 王勇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承載著最深厚、最持久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然而,,我國現行的春節(jié)假期,與廣大人民群眾渴望有更多時間合家團聚,、歡度春節(jié)的美好愿望還不相適應,。社會各界對延長春節(jié)假期的要求十分強烈。為此,,建議適當延長春節(jié)假期,,讓全國人民完整地過好新春佳節(jié)。 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農歷新年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中華數千年文明演進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年”已經成為華夏民族“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的精神圖騰,。過年的習俗興于漢代,,魏晉時一家人除夕守歲,唐代登門拜年,,宋代春節(jié)放爆竹逐漸流行,,明清時期接灶神、貼門神,、十五賞燈都已盛行,,過年要一直延續(xù)至元宵佳節(jié)。 直到今天,,人們仍然認為“年”是從初一到十五,,過完十五年才結束。從文化意義上看,,春節(jié)是全體華人最為歡樂吉祥的節(jié)日,,是每一個家庭親人團聚的節(jié)日,是走親訪友相互祈福的節(jié)日,。春節(jié)承載著中國人最濃烈的思鄉(xiāng)親情倫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 有利于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春節(jié)最為核心的文化內涵就是回家團聚,。“家”在中國人心里具有特殊的意義,,千百年來無論一個人在外面做什么,、無論離家有多遠,都一定要回到家里過年和親人團聚,。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交通條件的發(fā)展變化,大部分的城里人選擇回老家過年,,也有許多人把父母接到城里過年。 但由于假期時間過短,,很多工作在異地的人們花費在往返路途上的時間幾乎占到七天假期的一半,,與親人歡聚的時間非常有限。加之時間短造成的交通擁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過年的美好心情,。延長春節(jié)假期,,能夠舒緩交通擁擠,有效延長親人團聚的時間,,極大提升國人舉家團圓的幸福感,。 有利于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fā)展。據商務部監(jiān)測,,在2019年春節(jié)黃金周,,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yè)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同比增長8.5%,。上海重點監(jiān)測的7家購物中心,、奧特萊斯銷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北京重點監(jiān)測餐飲企業(yè)銷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西安市“西安年,、最中國”活動核心區(qū)大唐不夜城2019年春節(jié)期間游客近400萬人,比去年增長了235.59%,。同時,,京東商城春節(jié)消費大數據顯示,客單價最高的品類是鐘表,、手機,、珠寶首飾、服飾鞋帽等,,消費者在新年青睞購買更高端的品牌,。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jié)假期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交通方面,,全國道路運輸共發(fā)送旅客約3.38億人次;民航業(yè)共保障航班11.1萬班,,運送旅客1258.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10.6%,,平均客座率約86%,。 國家電影局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jié)假期,,中國電影票房達58.4億元,,觀影人次達1.3億。如果將春節(jié)假期延長一倍,,將會極大地促進消費,,提升第三產業(yè)占比。 有利于與國際接軌增強民族自豪感,。目前,,我國的公共假期天數為11天,,排在62個國家和地區(qū)中的第33位,屬于中間偏下水平,。工作年限滿10年的中國公民帶薪假期和公共假期數量之和僅有21天,,排在第59位,遠低于排名榜首俄羅斯的40天,,歐洲大多數國家為35天,,韓國、日本則分別為27天和26天,。就單個節(jié)假日而言,,中國春節(jié)的重要程度等同于西方的圣誕節(jié),,而大部分國家法定圣誕節(jié)放假時間基本上在10天以上,。 綜上,,建議有關部門進行調研,,適當延長現行的春節(jié)假期,使中國人過上一個完整的新年,,極大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增強中華文化的凝聚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