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視詩詞文章的國家,,幾千年文脈,文人何止億萬,,詩圣卻只有一個,,就是杜甫。到了今天,,喜歡杜甫的人已不多,,不像陶潛、李白,、蘇軾,,人人都讀得來。我們的文化曾經(jīng)最熱衷樹立圣人,如今圣人在我們這個國家早已風光不再,,至圣先師孔子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個名詞,,至于醫(yī)圣、樂圣,、書圣,,則鮮有人知。多少人讀古詩詞,,遇杜甫而不入,。讀杜甫,身體要強壯,,肺活量要大,,“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保ā顿浝畎住罚弧暗で嗖恢蠈⒅?,富貴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尋常氣量讀不得,,摸不著頭腦,白受驚駭,,不如讀些“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來得舒適。 讀杜甫,,情要熾血要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保ā陡胺钕仍亼选罚弧把劭菁匆姽?,天地終無情,。”(《新安吏》),。冷淡之人讀不得,,潔癖之人更讀不得。他在元氣最飽滿的盛唐時代寫出了元氣最飽滿的詩歌,,“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至今仍是絕響。 世人學文,,若從文入手,,必不能得精髓,須得學人,,學成了杜甫這樣的人,,自然能寫出這樣的詩。欲學其人,,須得知道其人何以成為其人,。杜甫之所以能成為杜甫,有一個人是不得不說的,,就是公孫大娘,。這位擅舞劍器的女舞者,沒有人封她為舞圣,,但她的水準當不在任何一個行當?shù)氖ト酥?。?jù)記載,觀看了她的劍器舞,,畫圣吳道子體悟到用筆之道,,草書之圣張旭也書法大進。她的雄妙后人無緣得見,,若不是杜甫,,她險些成為一個空洞的歷史名詞。直到四歲的杜甫見到了她,,她才在五十年后被記錄在了下面要講的一首詩里,。杜甫也成為了被她影響的第三位圣人,很可能是影響最深的一位,。五十年后,,久經(jīng)喪亂的杜甫偶遇公孫大娘的弟子舞劍器,唏噓感慨,,回憶起當年在郾城親見公孫大娘的情形,寫下了這首《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試舉幾位幾千年來氣象大的詩人,,屈原勝在靈幻,李白勝在超逸,,韓愈勝在沉雄,。杜甫則兼而有之。若無此手段,,怎敢正面迎敵實寫公孫大娘的直擊現(xiàn)場,。設(shè)想屈子和太白措手,只怕也是四兩撥千斤的輕輕繚繞一番,,絕不敢硬生生拿肉肩膀扛此巨鼎,。且看起手:“四方”、“山”,、“天地”,,如此大的開闔,如此重的用色,,就為描寫一個舞姿,。尤其“低昂”二字,天為之低,,地為之昂,,神乎其力。“一舞劍器動四方”,,“天地為之久低昂”,,此二句想落天外,,是太白之風。接著羿射日落,,帝出龍翔,,奇幻難測,是屈子之筆意,。從“臨潁美人在白帝”至結(jié)尾如老生之念白,,穩(wěn)穩(wěn)當當,頓挫之間見凜凜風神,,是韓公之手腕,。哪里是杜老的本來面目?“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便是,。說實又虛,虛中裹實,,縹緲中現(xiàn)雄奇,,奇幻里藏力氣。再續(xù)上“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一句,,既真且厚,余韻不絕,。讀杜詩,,于真厚中求之,方得其本色,。因其真厚,,所有的力量被蓄積了起來,愈發(fā)的勢不可擋,,他的每個字都仿佛挾著浩浩的長風橫掃過天地,。他的詩首先不是意境,而是力量,,這是中國的詩人里極其稀有的,。總之,,在他之前,,沒有人的歌喉有這么粗壯雄闊,之后也沒再有過,。公孫大娘本是玄宗御前的侍奉,,四歲(一說六歲)的杜甫在郾城這么個小地方見到她的表演,,不能不說是奇緣,,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小孩子對事物的接受不是頭腦,而是能量的直通,,如此的高能量進入了他的身體,,自然成了他生命的標桿,亦是底色,,有這碗水墊底,,他成為日后的杜甫才有了可能。今天的孩子如果還能去讀這首詩,,便是見到了杜甫,,亦間接的見到了公孫大娘,這便和當年杜甫便是一樣的幸運了,。這就是為什么要讀這些名篇,,因為要趁年紀小的時候見過。一旦年紀大了,,頭腦復雜了,,見字是字,字字考究,,接收能量就難了,。記得我年幼時讀這首詩,瞬間進入了一個天地,,只覺得被一團云氣挾裹著遨游了一番,,回過神來,字面上又不是很懂,,亦不關(guān)心,,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得意忘言吧。杜甫云“吾祖詩冠古”,,他的祖父杜審言是有名的大詩人,,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他的先祖李預是北魏的大將軍,。他的伯父杜并是為父報仇而死的大名鼎鼎的孝子,。他的母族亦是大族,亦多孝悌之士,。但是,,對杜甫影響更大的,恐怕還是他的姑母,。杜甫的母親早逝,,寄養(yǎng)在姑母家,。姑母是一個時時處處替別人著想的人。有一年時疫,,杜甫和姑母的兒子雙雙染病,。有巫醫(yī)說,病人須睡在東南方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姑母把這個位置留給了杜甫,,自己的兒子卻因疏于照護去世了。這樣一位姑母幫他奠定的人格基礎(chǔ),,應(yīng)當大過那些偉大而虛幻的先祖,,更大過那些教詩書禮儀的先生。公孫大娘影響了三位圣人,,也未必與他們交過一言,,天下唯不言之教最不可及。
文因心生,,流傳千古的詩句之所以能出現(xiàn)在這個世上,,蓋因有至誠至真至大之人。生為中國人,,最幸運的莫過于這幾千年的道統(tǒng)文脈未斷,,縱然不能出經(jīng)入史,仿佛先賢一二,,無事翻出幾句詩文,,怡怡情印印心,就當是旅游,,在古往今來這些最通透浩瀚的靈魂里旅游一番,,熏習出些格局氣象來,亦是莫大的幸事,。 山川養(yǎng)逸氣,,天地化滯人。詩詞文章得之于天地,,而生于人心,,人心是更大的天地。詩之所以是詩,,因其不做邏輯想,,不落文字相,只能以心印心,。不落頭腦,,不著實相,便能化人。 ——劉希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