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論語·八佾篇第25章》孔子怎樣評價《韶》和《武》,? 3·25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韶》:舜時的樂曲名,。盡:指極點。美:指樂曲的音調,、舞蹈的形式而言,。善:指樂曲和舞蹈的思想內(nèi)容而言?!?/span>武》:周武王時的樂曲名,。 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評論到《韶》時說:美到極點了,,又善到極點了,;評論到《武》時說:美到極點了,但還不夠善,。 孔子對《韶》和《武》的評價告訴我們什么呢,?據(jù)《論語集解》引孔安國(孔子十一代孫)注:"韶,舜樂名,,以圣德受禪,,故盡善。武,,武王樂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盡善。"由此可見,,孔子最為憧憬的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大同世界,認為以征伐取天下是有缺憾的,。但是,,孔子對商湯伐夏桀、武王伐殷紂的歷史事件仍然持肯定態(tài)度,。正如《易傳·革卦》所說:“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span> 本章孔子對《韶》和《武》的評價,,為后人樹立了審視藝術的兩條標準:一條是“美”,也就是藝術作品的審美特征,,這是樂舞的藝術形式給予人的聽覺和視覺的感受,。一條是“善”,也就是藝術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內(nèi)容,,所體現(xiàn)的道德準則,,這是樂舞應發(fā)揮的道德教化功能。 本章也是成語“盡善盡美”的出典之處,。 附: 【原文】 3·25 子謂《韶》①,,盡②美③矣,又盡善④也,;謂《武》⑤,,盡美矣,未盡善也,。 【注釋】 ①《韶》:舜時的樂曲名,。②盡:極點。③美:指樂曲的音調,、舞蹈的形式而言,。④善:指樂曲和舞蹈的思想內(nèi)容而言。⑤《武》:周武王時的樂曲名,?!墩撜Z集解》引孔安國(孔子十一代孫)注:"韶,舜樂名,,以圣德受禪,,故盡善。武,,武王樂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盡善,。" 【譯文】 孔子評論到《韶》時說:美到極點了,,又善到極點了;評論到《武》時說:美到極點了,,但還不夠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