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論語”專欄系列連載的第 63 篇文章 大家好,,歡迎打開#每日一句論語#專欄,, 每天花5分鐘一起學論語,受益每一天,!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原文】 子謂《韶》①:“盡美矣②,又盡善也③,。”謂《武》④:“盡美矣,,未盡善也。” 【注釋】 ①《韶》:相傳是舜時的樂曲名,。 ②美:指樂曲的聲音美,。 ③善:指樂曲的內(nèi)容美。 ④《武》:相傳是周武王時的樂曲名,。 【譯文】 孔子談到《韶》,,說:“樂曲美極了,內(nèi)容也好極了,。”談到《武》,,說:“樂曲美極了,內(nèi)容還不是完全好,。” 【解讀】 虞舜時期的《韶》樂,,有著渾厚的道德基礎(chǔ),而且形式完美,,是盡善盡美的,。而到了周武王時期的《武》樂,雖然在形式上也是完美的,,可是在道德基礎(chǔ)上卻存在著缺憾,,只有盡美沒有盡善,。 孔子通過每個時期的樂曲,根據(jù)禮制標準便可知道當時社會所處的境況,,并做出相應(yīng)的評價,。由此也表明,孔子所期待的社會,,應(yīng)當是個完美的,、盡善的、和平的理想社會,。 溫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