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一些人們,,包括現(xiàn)在,信佛的人也有不少,。在中國古代,,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也有幾位特別癡迷于佛教文化,像漢明帝劉莊,,就是其中一個,。 根據(jù)晉袁宏《后漢紀(jì)》的記載:“初,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項有日月光,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得無是乎!”于是遣使天竺,,問其道術(shù),而圖其形像焉,?!?/span> 后來,漢明帝劉莊派去天竺的使者邀請佛僧到漢講佛,,還拿來了許多佛經(jīng)佛書,,漢明帝劉莊還為其修建了寺院,,這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第一座寺廟——“白馬寺”。 在漢明帝之后,,更夸張的癡迷于佛法的皇帝出現(xiàn)了,,他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通過“禪讓”得到了皇位,。梁武帝文武雙全,他可以率兵勇猛戰(zhàn)勝北魏,,也可以在在位期間做出不錯的政績,。 梁武帝勤于政務(wù),廣泛納諫,,不奢華,,十分簡樸,也可稱得上一位明君,。但是,,這些只是他剛登上皇位時,所做的事情,,接下來,,隨著梁武帝在位越久,他變了,,他開始怠于政務(wù),,同時也做了許多荒唐的事情。 梁武帝開始信仰佛教,,他不是單純的信仰,,而是沉溺,迷戀,。梁武帝耗費無數(shù)錢財,,下令廣建寺廟,讓他的百姓都去信仰佛教,,還親自主持修建了許多寺廟,,比如大智度寺、同泰寺等,,每一座都建得非常宏偉壯麗,。 不僅如此,梁武帝他身上,,還發(fā)生了四次“大臣集資去贖皇帝回宮”的事情,。 梁武帝蕭衍沉迷佛教,已經(jīng)達(dá)到愿意舍身寺廟的地步。 公元527年,,梁武帝蕭衍親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號“大通”,。 公元529年,梁武帝蕭衍又到同泰寺舍身出家,,脫下自己的帝袍,,換上了僧衣,并親自講解佛經(jīng),。過了0天,,群臣捐錢一億,請求贖回“皇帝菩薩”,。 公元546年,,蕭衍再一次去舍身出家,這次群臣用兩億,,才將這個皇帝贖回來,。 第四次,公元547年,,蕭衍又出家,,在同泰寺住了37天,朝廷又出資一億錢將他贖回,。 就這樣,,來來回回,這皇帝可以說有點不負(fù)責(zé)任了,。 也就是在梁武帝蕭衍沉迷于佛教,,無法自拔之時,侯景在公元548年叛亂起兵進(jìn)攻梁朝,,史稱“侯景之亂”,。 侯景是鮮卑化羯族人,原先是在北魏做官,,后來率部投降梁朝,。在梁朝的日子,他發(fā)現(xiàn)了梁朝內(nèi)部的矛盾,,還有皇帝特別沉迷于佛教的事情,,侯景將這兩件事情融合一起,便決定起兵,,他精心準(zhǔn)備了數(shù)月。 公元548年,侯景率兵攻入朝堂,。侯景部隊將梁武帝蕭衍困于臺城皇宮凈居殿,,并沒有直接殺死他。最開始,,侯景還派人送些吃的給蕭衍,,怕他餓死,但到后來,,逐漸不給蕭衍送吃的了,。這時蕭衍已經(jīng)八十六歲,被困時仍然念經(jīng)誦佛,、齋戒不輟,,由于沒有足夠的食物營養(yǎng),便被活活餓死了,。 據(jù)說,,蕭衍在死前,特別想要吃蜂蜜,,可是沒人給他送,,最后在發(fā)出了兩聲“嗬!嗬,!”的聲音后,,便在饑餓的慘況中逝世,享年86歲,。 |
|
來自: 無風(fēng)起念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