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 牙痛的原因較多,祖國醫(yī)學認為,牙痛有虛實之分,,實癥多因胃火引起;虛癥多由腎虛所致。其癥狀為,患齒疼痛,遇冷,、熱,、酸,、甜等刺激加劇。由胃火引起的,常伴有口臭,、便秘;由腎虛引起的,常伴有牙浮動,、神疲。牙痛又可分上牙痛和下牙痛,。上牙痛屬胃經,下牙痛屬大腸經,。 [含漱療法] (1)細辛6克,川椒6克,露蜂房6克。 將以上藥物加水煎煮去渣,待溫含漱,5分鐘左右吐去,每次一般連續(xù)含漱3--4口,每日2一3次,。此方適用于寒證牙痛,。 (2)川島、草烏,、良姜、細辛,、白芷各3克,白酒60克,。 將以上藥物入白酒中,稍浸片刻,煨熱,用酒含漱,。 (3)地骨皮,、白芷、細辛,、防風,、升麻、川芎,、當歸,、槐花、兼本,、甘草各3克,生姜3片,,黑豆100粒。 將以上藥物加水煎煮,取什趁熱含漱,。此方適用于各種牙痛. (4)蓽撥(杵碎),、遼細辛、露蜂房,、公丁香(杵碎)各6克,。 將以上藥物放砂鍋中,加清水300毫升,以文火煎至約剩汁200毫升,過濾,裝瓶備用。治療時用猛藥汁適量含漱,次數不限,通常以不痛為止,。 (5)烏頭5克,獨活10克,郁李根皮20克,白酒500毫升,。 將以上藥物切碎,入白酒中浸泡1宿,煎5--6沸,取汁含徽。 (6)露蜂房9克,野菊花9克,薄荷葉9克,香白芷6克,川花椒2克,。 將以上藥物加清水300毫升煎煮,至約200毫升時過濾,待微溫后,取適量含漱,每隔1小時1次,。通常含漱后痛即止,。 (7)獨活12克,黃芩、川芎,、細辛,、蓽撥各6克,當歸12克,丁香4克。 將以上藥物加清水適量煎煮,待溫取藥汁含漱,。此方適用于風寒牙痛,。 (8)冬桑葉9克,焦山梔3克。 將上兩味藥加水適量煎煮,待溫取汁含漱,。此方適用于虛火牙痛,。 (9)川椒10克,食鹽10克,露蜂房10克。 將以上藥物搗碎,加水適量,再加蔥白3寸,煎煮5一6沸,取汁含漱,熱含冷吐,。 (10)牛蒡子30克,。 將上藥搗爛,加水煎濃取汁,趁熱含漱。 [塞齒療法] (l)樟腦3克,川椒3克,細辛2克,。 將以上藥物共研為極細末,放銅勺內,用茶盅蓋嚴.稠而封固周邊,勿令透氣,。而后放微火上煅燒約20分鐘,離火候冷,揭開則霜藥俱在茶盅底,入瓷器收貯。治療時取少許霜藥塞牙痛處,。此方主治風火牙痛,。 (2)沒食子1粒。 將上藥用開水浸泡5分鐘,取出切為兩半,取一半置牙痛處咬之,。此方適用于風火牙痛,。 (3)麝香1克,胡椒4克,甘松香2克,雄黃1克。 將以上藥物共研為極細末,以少許蜂蜜調制成如赤豆大小藥丸,再以藥郴裹之,置于痛齒上咬之,。 (4)豬牙皂莢1支(炙去皮),川椒7粒(去椒目),。 將上兩味藥共研為極細末,每次用3克,以藥棉裹之,置于痛齒上咬之。 [涂搽療法] (1)生川烏,、生草烏,、蓽撥各10克,白芷10克,細辛5克,冰片3克,白酒250毫升。 將以上藥物入白酒中浸泡10-14天,去渣備用,。治療時以棉簽蘸藥酒涂搽牙根部,。 (2)薄荷、硝石,、沒石子,、青鹽各60克,玄明粉、硼砂各30克,冰片2.1克,。將以上藥物共研為極細末,牙癰時取少許涂搽痛處,。 (3)川升麻3克,炮白附子3克。 將以上藥物共研為細末,以生地黃汁少量調勻成糊狀,除于痛齒處,。 (4)蒼耳子仁(焙黃研末)60克,生竹葉(去梗) 500克,生姜120克,食用鹽180克,。小鐵鍋1口(洗凈),將竹葉投入,,加清水,以浸過竹葉為度;用木炭火煮熬咸濃汁后,再將生姜搗汁入鍋內,煮沸過濾去渣。藥汁仍入鍋內,煮沸,將食鹽徐徐投入,拌勻,熬干,離火后取藥層,與蒼耳子仁共研為細末,入瓶密封,。治療時取藥末少許涂探患處,每日3次,。此方可適用各種牙痛。 (5)膽礬3克,。 將膽礬研為細末,以人乳少許調和成糊狀,徐于痛齒根上,。 (6)蓽撥5克,蟾蜍l克,,川椒2,5克,食鹽1.5 將以上藥物共研為極細末,裝瓶備用,。治療時取藥末少許徐搽痛齒根縫處。 (7)西瓜翠衣30克;冰片少許,。 將西瓜翠衣焙干,加入冰片研末,。治療時取藥末涂搽患處,每日數次。此方適用于治療牙齒松動引起的終痛和風火牙痛. 注:本平臺無償提供偏方治病,,小編雖然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間偏方,、驗方給大家,但偏方治百病,,卻不治百人,只希望幫助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帶來的折磨,。 聲明:請大家選方時咨詢專業(yè)醫(yī)生指導,,本平臺以轉載分享為主,如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任何副作用,,后果自負,,本平臺及獻方人不承擔任何的保證與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