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啟昌 圖/李 偉 字/楊二利 五月,,因了季節(jié)的滋潤,,位于黃海之濱的海青已是綠柳繅絲、花木蔥郁,,處處欣欣向榮了,。
海青,是一個鎮(zhèn),?!昂V葜嘀荩局杏畜A站,,往來人名之海青,。”古時,,“海青”為海州至青州的一處必經驛站,,來往商戶,、各色過客每每路經此地,便在這里歇息,、食宿,,抑或轉途、捎腳,?!疤扑伟舜蠹摇敝坏奶K軾在宋神宗熙寧八年自杭州到密州(今諸城)任職時曾途徑這里。后來,,蘇軾流連“驛站”的風物景色,,又曾多次到與之相鄰的海青游樂狩獵。許是得益于獨厚的區(qū)域優(yōu)勢和頗望的人氣,,海青的聲名和美譽逐日增高,。
現今,人們相識并熟知海青,,恐怕無關乎昔時的幾則傳說或者典故,,大抵是多為海青盛產的綠茶了。
“綠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更多人認知海青的又一個參照?!敖焙G嗍a上等綠茶”,,這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天南海北人熟悉海青的原由之一,。
1966年,,屬安徽祁門楮葉群體品種之一的茶樹,自安徽省啟程北上,,落戶海青鎮(zhèn)駐地北端的后河西村,,首次茶園栽植面積26畝,歷經引種,、發(fā)展,、回落,、再發(fā)展過程,。這些被喚作“海清綠茶”的“希望之樹”到1972年發(fā)展到220畝?!澳喜璞币背晒?,后河西村在一片慶賀聲中,建成了山東省內第一座茶廠,。祖輩本分,,未曾著床創(chuàng)富希冀的后河西村人,,首次用手工炒制的海青綠茶以其鮮有的“豌豆香”氣息令廣大“茶客”贊美陶醉。茶廠不僅作為全省唯一代表在全國茶葉會議上介紹了南茶北引的成功經驗,,而且還在1972年5月受山東省省委之托,,關門炒制了海青綠茶呈送中央領導品嘗。 時光荏苒,,發(fā)展至今,,海青已建成國家級無公害茶園基地6處,發(fā)展茶葉種植專業(yè)村43個,,茶園2萬畝,,加工企業(yè)200多家,海青綠茶品種30余個,,注冊茶葉商標40多個,,“碧雪春”、“海青翡翠”等100多個茶葉品牌相繼在“中茶杯”或部,、省名茶評比中摘金奪銀,,全鎮(zhèn)年產干茶200余萬斤,創(chuàng)收1.8億多元,,海清綠茶儼然轉升為全鎮(zhèn)頗具生機的支柱產業(yè)之一,。
每年從五月初春到十月晚秋,是海青極為光鮮靚麗的時節(jié),。當春燕開始在阡陌和巷間呢喃,,蜂鳴尚顯單調時,海青的大街小巷,、畦田堰邊已有春茶的清香彌散了,。先是在當下總數達8000多畝的若干個茶葉越冬棚里,采茶的村姑們左手彎挎竹籃柳筐,,右手一會兒潛于茶樹枝椏之間,,一會兒反轉復于茶樹之上,仔細挑選,、把捏,、掐取一枚枚融著絲絲鵝黃的鮮嫩葉芽。暖暖的春風滑過幾日,,露天的茶園里也便有了村姑耕身擷茶的身影了,。時序及至蝶舞蜂飛、鳥鳴蟬唱,,乃至碩果壓枝的日子,,這似是蘊著畫意詩情的圖景依舊在海青廣袤的茶園里層出疊現。
炒制海青綠茶有著很高的技術講究,常要按不同茶葉鮮葉的原料和等級,,分炒青綠茶加工和名優(yōu)綠茶加工,。大宗炒青綠茶常以機械加工為主,而名優(yōu)綠茶則要在炒青綠茶的殺青,、揉捻,、干燥等基本工藝的基礎上,再進行一系列的做形等工藝環(huán)節(jié),。不管是哪種工藝做成的海青綠茶,,嫩香淺綠、豪爽瀅亮,、味濃爽口,、香氣高、耐沖泡是共有的品質特性,。進了五月,,你來海青,漫步鎮(zhèn)駐地一條條用不同品牌海青綠茶名字命名的街道,,游走翠龍山下一片片綠意盡染,、溢香吐翠的層層茶園,光顧歷經新農村建設而生機勃發(fā)的一處處社區(qū),,所見,,一定是人們紛紛“忙茶”的身影;所聞,,一定是人們姿悠悠議茶,、談茶的話題。100左右平方公里,,4.3萬人口,,不大的海青鎮(zhèn),現今已有3萬余人從事綠茶產業(yè),,綜觀全鎮(zhèn),,茶,如今確已嵌入了海青人的靈魂和骨髓,,它已遠遠超出了一種普通消費品的概念,,升華為海青人一種榮枯皆溶、棄存兩芳的人生品格的替代,。
發(fā)展綠茶產業(yè),,引導茶農借勢創(chuàng)富,這是海青鎮(zhèn)歷任政府的職責,。近幾年,,鎮(zhèn)里與科研院所聯(lián)姻,,推廣良種茶樹,,對茶葉產業(yè)實行無公害化規(guī)范管理,,加大對茶農茶廠培植扶持力度,建設茶葉技術科研隊伍等,,項項工作惠及民主,。2011年入冬,海青似是一下子來了場“白色革命”,,8000多畝茶園的茶樹喬遷住上了塑料大棚式的“暖房子”,,茶樹曾經的恐寒癥一個“方子”治愈,設施茶產業(yè),,讓茶農樂不可支,。在推廣扦插繁育、配方施肥,、合理修剪等新技術的基礎上,,海青鎮(zhèn)還從南方再次“引婿入贅”,用龍井,、大白茶等國家級無性系良種進行試驗,、示范、推廣,,實現了由綠色無公害到有機綠茶的華麗升級,,海青綠茶“嗖”的一下躍上了高臺階,身價以及在外的名聲更是了得,。眼下,,海青已相繼研制開發(fā)出綠茶、烏龍茶,、紅茶等系列含龍井,、銀針、碧螺春,、毛峰,、炒青、烘青等在內的30余個茶葉品種,,名優(yōu)茶占到全鎮(zhèn)茶葉總產量的70%以上,,“碧雪春”等40余個茶葉商標被越來越多的天南海北“茶客”所熟知、所論道,、所喜歡,、所推崇……
以茶待客,是咱們中國人生活禮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待人以茶,,常被視為高雅之舉。在海青,以茶待客的禮儀隨處可遇,,每每總能讓人感動,。公干時,你走進機關不同的辦公室,;途徑時,,你邁進街旁的酒樓食肆、商場店鋪,;下鄉(xiāng)時,,你造訪任意一戶人家,甭管親近遠疏,,不問姓甚名誰,,“請喝茶!”“請喝海青綠茶,!”幾句蘊含親情的話語先聲傳來,,隨即沁人的茶香便伴隨著氤氳升騰的氣息彌散開來。把盞品咂,,酣暢淋漓,,醉人、暖心,。但凡到過海青的人,,有誰不曾有過這樣的感受呢?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茶從來就是一位謙謙君子,,是一位文靜、寬厚,、重情義的老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一盞淺注,,以茶的淡雅清香,,和著友情,乃至親情,、人性在彼此的心靈之間緩緩流動,、裊裊升騰,既沁人肺腑,,又愉悅性情,,海青人不僅是植茶、制茶的聰慧者,、勤勉者,,更是以茶為媒,,創(chuàng)造財富,秉持向好之念,,光大優(yōu)良傳統(tǒng)風習的唯美者,、踐行者。
茶,,是世界上無酒精的三大飲料之一。史料記載,,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種茶的國家,。歷經世代演革,茶葉已發(fā)展成為當代社會產茶地區(qū)一個內涵豐富的綜合性產業(yè),。海青綠茶雖后起,,但步不緩。時下,,在海青,,它的同族中也有了烏龍茶、紅茶等分支,。當然,,海青綠茶的名聲當下尚不能與杭州龍井、江蘇吳縣碧螺春,、安徽黃山毛峰,、閩北武夷巖茶等各色名茶相媲,但是,,海青有發(fā)展茶產業(yè)政策的潤澤,,有海青茶農的孜孜追求,有誰會否認未來海青綠茶已為或正在為中國厚重的茶文化所貢獻的才智呢,?又有誰會否認海青綠茶不會在品目紛繁,、如群星璀璨的中國名茶中高樹一幟呢?
五月,,來海青識茶吧,,若干關于茶葉的未知答案或許就在海青足以讓人陶醉的茶香里! 文/崔啟昌: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青島市作協(xié)會員,、黃島區(qū)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擅長散文,、雜文,、隨筆寫作,已在各級各類報刊發(fā)表此類作品80余萬字,。 字/楊二利:中國書法研究院會員,、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書畫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書畫研究院會員,。 歌詞/王慧敏: 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 生在甘南,,生活在黃島,。寫歌、寫文,、活著,,皆遵從一個愛字。相信“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 作曲、演唱/杜翠輝:黃島區(qū)文化藝術中心群文科科長,,區(qū)舞蹈家協(xié)會主席,。多年來從事群眾文化工作,專長音樂,、舞蹈,,活動策劃和導演。榮獲山東省首批“齊魯文化之星”,,青島市政府文化工作先進個人,,西海岸新區(qū)首批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 演唱/劉雨昕:黃島區(qū)珠江路小學四年級學生,,校合唱隊,、舞蹈隊、京劇隊,、管樂隊隊員,。校三好學生、優(yōu)秀大隊委,,曾獲開發(fā)區(qū)百名好寶寶,,黃島區(qū)美德少年等榮譽稱號。 音樂制作/宋丙夫:國風藝術團音樂制作人,,錄音師,,詞曲作者,黃島區(qū)青年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 編輯:jing1qiu(靜秋) 校稿:裴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