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大集體時的場收主要是打莜麥、碾麥子,。隊里小麥種得比莜麥還多,,好在是用騾馬拉碌碡碾,,相對比打莜麥稍微苦輕些,,但因為小麥更多,,占隊里糧食總產(chǎn)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任務更重,。 隊里的大場面一半打莜麥,,另一半是碾麥子,。以前講收割時說過,,那時小麥全部是手拔的,,帶著根子,根子上帶了不少泥土,。因此在碾得時候很費時間,,為了快速完成,,碾以前,要把整捆的麥子從中間用鍘刀切斷,,這樣一頭主要是麥穗,,另一頭是麥根,碾得時候先把麥穗部分碾了,。這樣碾一場頂兩場,,而且土少糧多,碾起來快,,又便于拾掇得干凈,。麥穗部分碾完了,九成以上的糧食就收回來了,。剩下麥根里還有少量麥穗,,稍微用碌碡碾一遍即可,也是土多糧少了。麥根部分的柴禾也不能喂牲口,,碾完之后就分給社員燒火用,。 用鍘刀鍘小麥可是個苦重的營生,你想,,一捆麥子直徑約一尺,,捆得又緊,而且要一刀切斷,,每切一捆都要下大力氣,。過去人工耕作土地種植糧食,其實沒有一項農(nóng)活是輕松舒服的,。要不古人說到糧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呀!那時生產(chǎn)隊僅有兩把鋤刀,,每把鍘刀選上兩三個精壯男勞力,,整天輪流著鍘。這邊鍘,,那邊就鋪場,另一邊把鍘下的麥根再堆起來,,堆得跟小山似得,。
麥子鋪場時鋪成圓形或楕圓形,便于碌碡碾壓,。碾場時最多同時有三顆碌碡轉動,,一顆雙馬拉的大碌碡在前,另外兩顆單馬拉的在后邊,。場面中間站一個人為圓心,,身上背著三根長長的韁繩,分別控制三顆碌碡的半經(jīng),,他就是一個軸心,,他要跟據(jù)場的大小,控制韁繩的長短,,還得看碾的程度,有序地移動這個圓心,,既要碾得凈,,又不能碾得過頭,。這個人叫做“放碌碡的”,需要經(jīng)驗,,但并不費力,,一般是五六十歲的老漢去做,,還得有一個半大小子拿大挑鞭跟著趕牲口。過一個時辰,,大部分快碾好的時候,那些女人們又過來翻抖一遍,這叫翻場,。翻完之后再碾上一遍,,便是出秸,收場,,同莜麥一樣,。收起來堆在場邊角,等著揚場的人清出糧食來,。 這場面里無論是打莜麥碾麥子,,最怕的是下雨下雪。所以生產(chǎn)隊的干部社員都時刻注意天氣變化,盡管如此還是免不了要“塌場”,。那時沒有及時準確的天氣預報,晚上看著好好兒的天氣,,往往后半突然變天,,來上一場雨或雪。場里有鋪開沒收起的莊稼,,就不能動了,,只能等天晴了曬干才能繼續(xù)碾打,往往四五天不能動,,這就叫“塌場”,。有時發(fā)現(xiàn)雨雪剛來,,干部們及時召集全隊男女老少,,齊集場面,急慌忙亂地把做了半拉子的場收起來,,那時忙了,,也不管顆粒秸桿,只要能堆起來掃干凈就行,,這樣就不怕雨雪了。這就是莊戶人常說的“四急”:下雨收場火燒房,孩子跌井狼吃羊,。 七十年代農(nóng)村機械有了不少發(fā)展。首先是各生產(chǎn)隊早有了柴油機,緊接著是各大隊有了東方紅鏈軌拖拉機,,這種拖拉機只能用來耕地。后來又有了50馬力、28馬力的膠輪拖拉機,這種拖拉機平時主要拉運,但到了場收的時候可以代替牲口拉碌碡碾麥子,。當然拖拉機拉的是更大的特制的碌碡,輪流著給各生產(chǎn)隊碾麥子,。每輪到一個生產(chǎn)隊,,這個生產(chǎn)隊便騰空場面,盡可能大地鋪一場,,而且鋪得有一尺多厚,,拖拉機拉著碩大的碌碡,兩三個小時便碾完一場,。一個生產(chǎn)隊的麥子只用兩三場便碾完,,大大加快了場收的進度。如今咱們這個地方極少有人種麥子,、莜麥了,,因此什么打莜麥碾麥子已經(jīng)永遠成為歷史了。即使還有少量耕種,,現(xiàn)在也完全用收割機了,,舊時人工作業(yè)基本消失。歷史在前進,,科技在發(fā)展,,有新事物出現(xiàn),使過去的舊的事物永遠消失,。比如獨生子女政策之后,,什么哥哥、姐姐,、叔叔,、大爺、姨姨,、舅舅等等名詞讓后來的人不知為何物,。
以上說的是場收中的碾打糧食,其實碾打之后重要一環(huán)是清出顆粒,。清出顆粒的第一步是揚場,,碾打后收起的顆粒與雜質混在一起,通過揚場分離出來,。揚場的頭一遍是用木杈鏟起來高高揚起,,通過風力吹去土和麥糠及碾打碎的柴禾,,糧食顆粒與雜質第一步分離。揚場也小有技術,,揚場者要跟據(jù)風力的大小和風向來決定每一次揚起的高度與方向,,揚起來既要撒開,但又不能亂撒,,顆粒要落在一定的堆點上,,防止糧食與下風頭的雜質再混雜在一起而造成損失,這便是手上的功夫,。揚場的時候總是有幾位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帶領幾位年輕人,,不時指導。揚場的同時還有至少兩位掠場的人,,掠場就是把揚出來的糧堆上落下的零碎雜質用大掃帚輕輕掠去,。這也是要有點技巧的,既要掠去雜質,,又不能把顆粒掃出去,。那把大掃帚不是直接掃,而是半滾動著,,掠場者手里的掃帚把是在擰動的,,也可以說是半掃半滾,必須拿捏得恰到好處,。我那時也經(jīng)常參與其中,,耐心接受村里叔叔大爺們的指教,若指教后仍做得不到位,,屁股上就有木棍襲來,,后來居然也是會揚會掠,技術精湛,。揚場最根本的是要有好風,,一旦無風或風太小,就得停工,。揚場的第二遍叫“戧”,,其實同第一遍意思一樣,因第一次揚出來糧食還不夠干凈,,仍有不少雜質,,所以要第二次戧一下,不過這次用得是木锨,,仍然是三兩個人不停地揚,,兩個人不停地掠,當然要有好風了。戧出來的糧食基本上干凈了,,可以入庫,,分口糧。
揚場最難的是葫麻和蕎麥,,莊稼人說“蕎麻煩,胡圪搗,?!币馑颊f揚蕎麥太麻煩,,因為蕎麥的根部莖桿重,,揚起來往往又和顆粒混在一起,,因此揚幾下除了掠,,還得用大耙摟去一部分較長的莖桿,,這樣反復多次才可以清出干凈的顆粒。至于葫麻菜籽卻因顆粒太小,,容易隨風雜質一起飄去,,因此須很好掌握風力,風大了不行,,風小了也揚不出來,,所以揚葫麻也極費事。
場收進行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交公糧,,后來曾稱為愛國糧,。這個任務是每年秋天通過查田定產(chǎn)定下的任務。秋季莊稼快成熟時旗里,、公社便組織干部直接到地里,,根據(jù)莊稼的長勢核定產(chǎn)量,根據(jù)產(chǎn)量核定公糧的任務,。至于交公糧的比例我沒有搞清楚,,我們那個生產(chǎn)隊大概要交四五萬斤吧。而且主要是小麥,,其它各類雜糧為副,。交公糧任務很緊,而且要求干凈,。揚出來的小麥還必須經(jīng)過扇車選拔,,或者用篩子篩,簸箕的迭簸,,才能拾掇出干凈的糧食來,。篩子的作用,一是篩下細小土質和細小沙粒,二是能把比糧食輕的雜物踅出來,。篩下細小土質沙粒沒技術,,但要踅住雜質就需要較長時間練習,否則你是踅不住的,。簸箕的作用是簸,、踅、迭,。簸是在簸箕里揚起糧食,,把其間細而輕的雜質簸出去,踅是通過搖動簸箕把好糧踅出,,而把比糧食細小的土質草籽留下,,迭是通過顛簸,把好糧流出,,留下比糧食重的大的砂粒留在簸箕里,。篩子簸箕的使用都有些小技術,但不經(jīng)過長時間練習也是難以學會的,。有的人做了一輩子莊戶人也學不會這些技術,,常言道:“三年學個買賣人,一輩子學不會個莊戶人”,。這是說,,莊戶人從種到地里到吃到嘴里,營生太繁瑣,,你說沒技術,,不學就是不會做,另外是莊戶人靠天吃飯,,春天種什么秋天收什么,,都不知道。 糧食拾掇好了,,揀最好的糧裝在大車上交公糧,。每次交公糧也很隆重,隊里幾輛膠輪大車裝滿紅燦燦的麥子,,轅馬頭上帶著紅纓子,,車倌的大挑鞭上也掛著三支紅纓子,人稱“三盞燈”,,車上插一面紅旗,,鞭子叭叭一響,大車出發(fā)了,。 半前晌,,送糧車來到白音察干糧庫,,大院里已經(jīng)擠滿交糧的大車,人喊馬嘶,,熱鬧非凡,。等到快中午時分,輪到我們交糧了,。糧庫驗糧員是個老者,,手提一支糧探子,“嚓”一下插入糧袋,,拉出來便是一槽小麥,,倒在手里顛簸一兩下,然后扔幾粒到嘴里嚼一嚼,,便操一口山西忻州口音說:“知怪麥力一等(意思是:這個麥子是一等)?!北愣说燃?,然后便過磅,過了磅便抗著袋子倒進高大的倉房,。當然這是很費力氣的事情,,來的時候隊里便派出五六個青年人幫車倌抗麻袋。當年我也多次參加這項工作,。交完糧,,隊里會計去開票結帳,同時糧庫為交糧的人每人發(fā)一個半斤重的大白饃頭,,并提供開水,。我們坐在馬車上咬著那白饃覺得格外香甜。那交公糧,,國家是給錢的,。我記得一等小麥每斤是一角三分多,二等是一角二分八,,還有三等更低些,。莜麥算雜糧,每斤一角一分錢,,其他雜糧也收,,但價格更低一些。如果是好年景,,除了交公糧,,分口糧,留飼糧儲備糧之外,,還可賣余糧,,價格稍高一些,,而且國家還有表彰,獎勵錢物,。
這時大概已是立冬時節(jié),,不時有雪花飄飛,。場收進入尾聲,這時節(jié)每天都要分糧食,、柴草,。那些年每人平均口糧大多在360斤上下,這是較好的年景,,若是較差時最低280斤,、320斤、340斤等,。頂好的年景最高可上380斤,、420斤,在我的記憶這樣的年景很少,,但有過,。隊里分糧的時候也盡量不讓社員吃虧,我們生產(chǎn)隊大多用鐵桶量,,比方說平平一桶是42斤,,就按40斤算,裝的時候再滿些,,這樣一桶大概能多出五六斤糧來,。再就是按全家掙的工分也可另外分糧,還有就是平時場面里拾掇糧時留下的沙糧,,可以不算口糧,,但人都有私心,在隊干部的默許下,,人們把不少好糧混在沙糧里,,把沙糧分回去,也可以拾掇出不少好糧,,成為額外的口糧補充,。有的生產(chǎn)隊干脆在夜里不明不白地給社員多分糧,但是你這個生產(chǎn)隊要是有那么一兩個“真革命”,,他會向上級告發(fā),,那這個隊的干部就倒霉了。這叫私分糧,,不過這在五六十年代很少有,,七十年代后比較多,。后旗有個傳言說:霞江河的酒風,石門口的私分,,石窯溝的作風,。據(jù)說石門口公社的私分糧嚴重,這也是那時糧食緊張,,沒辦法的事情,。
場收一結束,已進入冬季,,生產(chǎn)隊的工作主要是準備下年的生產(chǎn),、打井、開渠,、平整土地,、修大壩、筑梯田等,,這大多是壯勞力的事情,。 生產(chǎn)隊的隊房里這些日子很忙,會計,、隊干部們正在結帳,計算年度收入,、支出,、結余,理出各家的工分,,若是好年景,,各家均可按工分分紅。在我的記憶中,,我們生產(chǎn)隊算是不錯的,。1962年是個豐收年,每個工可分1元3角2分,,這是最高的,,有的人家可以開七八百元的紅。其余年景大多是七八角,、五六角,,曾有過一個工3角的,那算是最差的年景,。好年景會計們要連明晝夜忙半月二十天,,才能做出決算,公布結果,。好年景人們領上分紅的票子,,自然是其喜洋洋者矣,!于是分了幾百元票子的人家籌劃著如何花這些錢,有準備給兒子訂婚娶媳婦的,,有計劃給家人做新衣裳的,,有準備過了年蓋新房的…… 當大雪覆蓋了整個大地的時候,集體的營生基本結束了,。人們閑下來了,。這個冬天干什么呢?等我下一章再給你閑扯吧,。 2018年10月11月寫 【作者】張書亮,,網(wǎng)名山里閑人,,男,內(nèi)蒙古察右后旗人,,大半生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現(xiàn)已退休。張老師一貫多才多藝,,尤其鐘愛書法,、文學、攝影等,,但退休前因為工作太忙之故無法施展,,退休后一邊幫老伴料理家務,一邊助兒子照看小孫子,,一邊重拾舊日愛好,,夜以繼日地舞文弄墨,生活充實得就像秋日的碩果,。 【聲明】本平臺“老事舊人”本是一個個人文學原創(chuàng)平臺,,現(xiàn)在向廣大的文友開放,如果喜歡文學創(chuàng)作的朋友有符合本平臺風格的文章想發(fā)表,,可以加本人微信,,順便提供作者介紹和一張個人照片,通過微信直接發(fā)來,。本平臺文章多為原創(chuàng),,歡迎大家分享轉發(fā),但任何其它媒體或自媒體在未經(jīng)授權情況下不得私自轉載,,如轉載請聯(lián)系本平臺授權,,且一定注明作者姓名,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老事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