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康,,當代書壇帖學大家,,書藝咀華粉絲如果還有不認識他的,就要去面面壁了,或者趕緊先閱讀下文末的幾條鏈接吧?,F(xiàn)在,,我們來看看陳忠康這段對話視頻: 在這段25分鐘的視頻中,陳忠康先生再次向大家闡述了他的書法研究心得,,聽了之后,,或許你會覺得意外、質疑,,但仔細思忖,,或許又會顛覆認知、豁然開朗,。書藝君就屬于后者,。 陳師的主要觀點是“書宗晉唐,由唐追晉”,。當然,,這是唐以后書法家們的共識,,但今天很多盲目學習書法的人對這個觀點已經(jīng)很模糊了,。 在此觀點引導下,陳師逐漸鋪開他關于魏晉,、唐人書法的宏大敘事,,其中很多觀點都極其精辟,堪稱“學書箴言”,,值得我們認真揣摩——以下文字內容2000多字,,均由書藝君精心整理和點評,整理不易,,請書友多多支持,。 他又進一步解釋,“書法史的發(fā)展就像一個游戲一樣,,這個游戲的規(guī)定者,、制作者、發(fā)明者,,是魏晉以后一直到唐代的一幫文化精英制定的”,。所以說,要“書宗晉唐”。 他又講,,“晉代的字是一種很高的東西,,我們要是直接學晉人,那是學不進去的,,所以得先學唐代的這些書法家”,。所以說,要“由唐追晉”,。 他評價唐人書法,,“唐代的字,法度很嚴,,它又不缺書法里面的情感,。唐代這些大家的書法,是把理性和感性,、法度和天然非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他談論晉代與唐代書法的高下之別,“唐代固然是高峰,,各個書體都全面發(fā)展了,,產(chǎn)生了虞世南系統(tǒng),主張平淡沖和,;還有歐陽詢系統(tǒng),,主張險絕硬朗,碑派的作風,,與虞世南系統(tǒng)是相對的,;再一個就是褚遂良系統(tǒng),趨向于柔性的東西,,像美女嬋娟,。這三個系統(tǒng),歐體是男性化的,、很陽剛,,褚遂良是女性化的,虞世南是中性化的,,有他們墊底,,后來唐代書法再發(fā)展,出現(xiàn)了顏真卿,、柳公權,、徐浩、李邕等等各種流派,。也就是說,,唐代立了各種風格類型,把一扇一扇的門打開了。在這之前,,魏晉是處于一種很混沌的狀態(tài),。魏晉書法的高度,就高在它無所不包,,尤其是王羲之,。我們說,王羲之是什么風格,?你說不出來的,,最多你說是豐神瀟灑,就是有魏晉風度,。你看王羲之的字,,件件不同,他是把所有中國書法里面的審美因素全部包括在里面,。因此,,王羲之是屬于一個集大成式的書法家,他的字有特別陽剛的,、也有特別柔的,,有特別張力的、也有特別平淡的,,有特別古拙的,、也有特別媚趣的,,他的風格很難用一兩個詞概括,。” 這段話有點長,,但對研學書法的人而言極其重要,。陳師不僅解析了晉唐之別,還從書法史的角度闡述了唐書流變的基本脈絡,,讀了之后讓人豁然開朗,。 還有,陳師以極簡潔的話解析了魏晉的高明,。很多人知道魏晉高明,,卻說不清高在何處,而陳師的“混沌說”“無所不包論”,,實在恰如其分,,又符合中國人的思維邏輯。 他講蘇東坡的學書歷程,,“蘇東坡等宋以后的書法家走的路,,就是‘汲古出新’。汲古、融通,,先學一家,,然后融合百家。蘇東坡的路子,,是先學唐代的徐浩,,然后再學李邕,然后再加顏真卿,。(宋以后)這些人心目中是想學誰呢,?學王羲之。但王羲之在宋代沒留下幾個真跡,,只能看《淳化閣帖》,,即使《閣帖》,能看到的人也很少,。所以,,宋人只能先學唐代,然后學王羲之”,。 他談到宋以后的蘭亭摹本問題,,“馮承素摹本的《蘭亭序》,是從1936年開始普及的,,從故宮里面搬出來,,印了一個珂羅版的字帖,大家才知道這個好,。而之前的宋代人看到的大多數(shù)《蘭亭序》,,只有少部分人,像米芾,,能看到這樣的摹本,,大部分人看到的是一個刻出來的《蘭亭序》,刻的像楷書一樣破破爛爛的,,叫作‘定武本蘭亭序’,。也就是說,真正的晉代的面目,,宋代人是看不到的”,。 他談到今人如何選帖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是最享福的時候,,所有資料大爆炸,,我們都可以看(不像宋以后的古人在材料占有上那么局限)。那么,,‘書宗晉唐’這句話還成立不成立呢,?” 陳師還談到“美術字”的問題,,“我們現(xiàn)代人學書法的觀念,我們腦子里裝的這個文字的字型筆法,,是完全來源于唐系統(tǒng)的,。比如我們平常接觸的印刷的美術字,它的根源是來自于宋體,,宋體字的根源是顏體,,或者唐代其他體。也就是說,,我們一看到文字,,第一口奶,就是唐人留下的這些東西,,我們的楷體字(印刷體)就是照著唐人去寫的,。我們平時接觸的這些字,實際上是對書法的破壞,。書法本身跟文字材料的傳播是有區(qū)別的,,也就是說,美術字是對書法藝術的極大破壞,。小孩子一上學,,老師教他在田字格中寫字要端正。但是,,端正,、清晰、好認是書法的低級要求,,這個會造成我們學習書法先進入某種美術字的狀態(tài)”,。 他評價柳體的學習,“比如學柳體,,你打個基礎學幾年是可以的,,你再深下去學,好像就不行了,,它好像是初級的教材一樣,。實際上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深入的話,,柳體是可以挖掘的。這是對唐代書法的一種誤解”,。 他還評價近現(xiàn)代的沈尹默和白蕉,。沈尹默完全是唐法,,他學唐碑,是一種很嚴謹?shù)淖黠L,。白蕉是晉韻,,他那種揮灑確實很難達到,也是近幾百年來少見的把晉代人的那種風氣摸到的人之一,。 其實唐以后的人,,心里想的都是王羲之,筆下做的卻都是唐人的事,,但我們能把唐人學好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如果還能窺見晉人門徑,那真是幾百年一遇的奇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