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把學習加入到游戲中去
善于從游戲中學習是動物的本能,,所有動物都喜歡做游戲,。小貓玩弄自己的尾巴,小狗之間互相咬架,,這是為什么呢?根據(jù)動物學家的研究,,小貓戲弄尾巴,是為了發(fā)展它將來捕捉老鼠的能力,,而小狗之間的互咬也是為了鍛煉它將來能咬死野獸的能力,。
孩子也是一樣,為了訓練發(fā)展他們將來用得著的能力,,就必須與之游戲,,而且所做的游戲必須適合于發(fā)展他們將來能用得著的能力。當然,,要提醒父母的是,,對孩子的游戲不能放任不管,父母必須根據(jù)需要加以指導,。
如果父母使用的方法得當,,學習和游戲之間就不會有明確的界限。孩子會認為學習和游戲是同等重要的,,他不會因為學習是所謂的正事而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也不會因為游戲是無關緊要就減少分配到游戲上的精力。游戲的優(yōu)勢就是孩子是自動去做的,,就算玩得很累也是自愿的,;但是他們要學習的事情卻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而是被別人安排去做的,。一旦意識到自己要按別人的意志行事,,對他們不啻是束縛。在游戲中,,他們從來不會反感從玩伴那兒得到關于該怎么做的指導,。如果家長代替老師去向他們下達命令,或者讓孩子到老師那里去問該怎么做,這樣一來,,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出于自愿的,,和做別的事沒什么區(qū)別。這種方法如果能被家長細心地加以應用,,那么無論讓孩子去學習什么,,都可以設法引起他的主動。
下面看看斯特娜夫人記述的與女兒的游戲方法: 我對女兒的教育都是采取游戲的方式進行的,。首先,,當她滿6個月大時,我就在她的房間四壁大約1米高的地方貼上厚厚的白紙,,白紙上貼上用紅紙剪下的文字和數(shù)字。在白紙的另一塊地方,,有秩序地貼上簡單的單詞,,如貓、老鼠,、沼澤,、狗、肥豬,、原木等,。請注意,這些單詞都必須是名詞,。在另一處并列貼上從l到10的10行數(shù)字,,在某處畫上樂譜圖。
因為嬰兒的聽覺比視覺發(fā)達,,我決心對女兒從聽覺入手教.A_BC,,遺憾的是我不會唱歌,很不方便,。幸虧保姆會唱歌,,我指出ABC字母時,就請她像唱歌似地唱給女兒聽,。當然,,因為維尼畢竟是6個月的嬰兒,起初也只不過是耳旁風,。但不要泄氣,,天天聽、天天看是非常奏效的,。不久,,維尼就學會26個字母了。
接著,我又在卡片形的小板上,,做了許多標有大小不一的26個字母的卡片,,用它開始教拼音。教法是這樣的:首先用畫冊等讓她看貓的畫兒,,同時教CAT這個詞,。然后指著墻壁上的CAT,反復發(fā)音給她聽,。接著從文字盒中選出所有的C,,再選出所有的A和T,用這些字母拼寫出CAT,。當然,,這些都是由我和女兒一道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的。在孩子學習時,,我在邊上給她以表揚和鼓勵,,而且要學會這些單詞也讓她適度地、循序漸進地反復練習了很長時間,。
斯特娜夫人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起到了異常顯著的效果。小維尼還不到1歲半就會看書了,。由于她早早地具備了閱讀能力,,以后的教育就比較順利了。從這時開始,,維尼就非常喜歡閱讀各種書籍,。
六、提高孩子的書寫能力 斯特娜夫人在用ABC小木板的游戲方式教會女兒拼音后,,又開始教她拼寫,。
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她發(fā)現(xiàn)了打字機實在是一種教孩子拼寫的最好工具:有一天,,我正使用打字機,,維尼夫雷特走進來,讓我教給她打法,。當天因沒有空,,就答應明天教她。第二天我外出回來時,,她給我看一張紙,。我一看,真是喜出望外,,在那張紙上她用打字機打上了某一兒歌書中的一頁內(nèi)容,。當然,,她還只是打上了字,既無大寫,,也沒有間距,。盡管如此,這也不簡單啊!我當即夸獎她打得很好,。
從此斯特娜夫人就開始手把手地教女兒打字,。她非常高興,天天打各種詩歌和故事,。就這樣,,她不知不覺地便學會了拼寫,以后又學會了寫詩和寫故事,。用打字機打出古今一些名詩和著名文章,,并在不知不覺之中背下了這些有名的詩篇和文章。這時,,她還不到3周歲,。
當然,有了現(xiàn)代工具,,也不能將鋼筆這種傳統(tǒng)書寫方式給遺棄了。由于孩子什么都模仿母親,,所以當維尼夫雷特也模仿媽媽要用鋼筆時,,斯特娜夫人便抓住這一機會,教她寫字,。為此,,斯特娜夫人努力教會女兒使用鋼筆的方法。
在她看來,,只要父母耐心教,,孩子是會很快學會的。
維尼夫雷特第一次提出要用鋼筆寫字時,,媽媽沒給她鋼筆,,而是給的紅鉛筆,并鼓勵她好好寫自己的名字,,她將名字寫出后,,她爸爸看了十分吃驚,大加贊嘆,。于是,,維尼也非常高興,拼命練習,。這說明鼓勵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力量,。經(jīng)過幾天的努力,她終于漂亮地寫出了自己的名字。這時她才l歲零5個月,。在維尼兩周歲時,,有一次她們?nèi)?/span>3口住旅館,媽媽讓她自己在登記簿上簽名,,這使旅館掌柜和伙計們吃了一驚,。
維尼夫雷特剛一會寫簡單的文章,斯特娜夫人就讓她天天寫日記,。這樣,,小維尼從兩歲開始就能寫日記了。每當下雨刮風不能在室外玩時,,她就拿出日記,,一邊看著以前所記的事情,一邊回想幼年時代的情景,,感到很有樂趣,。在這里斯特娜夫人提醒每位父母:這些孩子幼年時代的日記,今后對孩子將更加有趣,,并且也將是她留給自己的子女最有趣的讀物,。
斯特娜夫人還建議其他的母親們:在教育孩子記日記的同時,母親自己更應當每天記日記,,用來記載孩子的進步和發(fā)育情況,。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寫文章的興趣,她還鼓勵維尼給小朋友寫信,。她認為,,孩子對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文不感興趣,是因為她認為那是在做功課,,如果寫有實際內(nèi)容的信,,她就會認真地寫。小維尼還給報紙寫應征作品,,她年僅5歲時就已是該地區(qū)報紙的忠實讀者了,,不久還獲得了該報的金質(zhì)和銀質(zhì)獎章。
七,、講故事能讓孩子明白大道理
故事可以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啟發(fā)孩子的想像力并擴展他的知識。傳授知識,,死板地教,,孩子不僅不容易記住,還會引起反感,。用講故事的形式教,,孩子就喜歡聽,,并且容易記住。教育孩子運用講故事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在維尼夫雷特還不會說話時,,媽媽就給她講希臘、羅馬,、歐亞各國的神話,。等她會說話以后,母女倆人就表演這些神話,。她還向女兒講述圣經(jīng)故事,,有時還用戲劇的形式演出。
為了使女兒牢記神話和圣經(jīng)中的故事,,她把有關內(nèi)容編寫在紙牌上,。在教各國的歷史時,也采用了同樣的方法,。起初用講故事的方法教,,而后把它們編成紙牌,采用游戲的方式教,。
維尼夫雷特很小時就把各種事情寫成韻文來記憶,,因為韻文比其他的記述方式更容易記住。她寫的韻文很多,,其中有部分在后來也曾以《敘事詩》的名義出版過,。
八、讓孩子領略數(shù)字的魔力
斯特娜夫人在培養(yǎng)女兒的過程中感到,,在所有的學科中,再也沒有比數(shù)學更難于使孩子感興趣的了,。
盡管她曾通過游戲法很容易地教會了女兒數(shù)數(shù),,并用做買賣的游戲方式很容易地教會了她錢的數(shù)法,然而,,當她在教女兒乘法口訣時,,卻碰到了麻煩:女兒有生以來第一次厭棄學習。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斯特拉夫人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讓孩子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例如把豆子和紐扣等裝入紙盒里,母女二人各抓出一把,,數(shù)數(shù)看誰的多,;或者在吃某些水果時,數(shù)數(shù)它們的種子,;或者在幫助女傭人剝豌豆時,,一邊剝一邊數(shù)不同形狀的豆莢中各有幾粒,。.
母女倆還經(jīng)常做擲骰子的游戲,最初是用兩個骰子玩,。玩法是把兩個骰子一起拋出,,如果出現(xiàn)6和l,就把6和1加起來得7分,。如果出現(xiàn)2和4,、3和3,就得6分,,這時就有再玩一次的權利,。把這些數(shù)分別記在紙上,玩幾次之后計算一下,,決定勝負,。
此外,斯特拉夫人還規(guī)定:每次玩游戲不超過一刻鐘,。理由是所有數(shù)學游戲都很費腦力,,一次超過一刻鐘后就會感到疲勞。在這一游戲玩了兩三周以后,。她們又把骰子改為4個,、6個,最后達到了8個,。
接著,,她們把豆子和紐扣分成兩個一組的兩組或三組、三個一組的三組或四組,,把它們排列起來,,數(shù)數(shù)各是多少,并把結果寫在紙上,,然后把這些做成乘法口訣表掛在墻上,。這樣一來,維尼夫雷特就懂得了“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的道理,,而且非常高興。從此后,,更復雜的游戲可以依此類推地繼續(xù)做下去,。
為了使女兒將數(shù)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做媽媽的還經(jīng)常同她做模仿商店買賣情景的游戲,。所賣的物品有用長短計算的,,也有用數(shù)量計算的,還有用重量計算的,。價格是按著實際的價格,,錢也是真正的貨幣,。媽媽常常到女兒開辦的“商店”買各種物品,用貨幣支付,,女兒也就按價格表進行運算,,并找給媽媽零錢。
當維尼夫雷特學習努力,、工作積極或幫助家里干活兒時,,媽媽就付給她錢。她還不斷地從雜志社和報社領取稿費,。她把這些錢用自己的名字存入銀行里,,并計算利息。
不久,,維尼夫雷特就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她一旦產(chǎn)生了興趣,以后的教學就像流水一樣,,從算術開始一直到順利地學會了代數(shù)和幾何,。
九、有目的的游戲有益孩子發(fā)展
一般來講,,當孩子哭鬧時,,為了不讓他的哭聲打攪別人,多數(shù)母親的做法是給他喂奶吃或給糖果等,。
斯特娜夫人對于這些母親的做法給予了嚴厲的批評,,認為這是極端錯誤的。在她看來,,孩子的需求,,絕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只是吃喝,。
孩子除了味覺的樂趣之外,,還有視覺和聽覺的樂趣。因此,,當維尼夫雷特哭時,為了不讓她哭,,斯特娜夫人就給她能發(fā)出響聲的玩具,、氣球或是敲鐘讓她看和聽。
為了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發(fā)展,,斯特娜夫人也找到了與之相配套的游戲,。她在孩子的房間的一個角落專門開設了運動場。那里有各種器具,,有的可以用棒子敲打,,練習她的手臂靈活能力,;有的可以懸垂,以促進她練就發(fā)達的肌肉,。斯特娜夫人告誡父母:“孩子做的游戲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必須使他們在精神上、身體上,、道德上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成長起來,,不可白白浪費他們的精力?!?/span>
孩子都喜歡做“模仿游戲”,。這種游戲能有效地發(fā)展孩子的智力,應經(jīng)常讓她玩,。
做好發(fā)展孩子在愛好方面的能力游戲,,既十分必要,也容易開展,,因為這是孩子的本能,。她和女兒就常常做蒙眼睛的游戲。事實上,,幾乎所有孩子都喜好這一游戲,。具體的玩法是把孩子的眼睛蒙上,給她各種物品讓她猜是什么東西,。另一種玩法是蒙上眼睛,,在屋子里摸索,碰到一件東西讓她猜是什么,。這類游戲能夠有效地發(fā)展孩子的觸覺,。
為了發(fā)展女兒的視覺,母女倆也做一些數(shù)數(shù)的游戲,。把幾顆棋子,、豆等放在桌上,讓小維尼看一下就說出數(shù)字,。她們利用一切機會做這類游戲,,例如: 在飯后,見到盤子中的蘋果,,馬上問:“這是幾個?”或者走路時,,見到路旁的東西,就問:“那是幾個?”或者在另一間屋的桌子上放上各種物品,,讓她看一眼就說出是些什么東西,。這一游戲可以使孩子視覺靈敏,并發(fā)展記憶力和快速運算的能力,。
在維尼夫雷特很小時,,母親就帶她到各處走走,。為了訓練女兒的判斷力,以后再去那里時,,就讓女兒在前頭領著走,。經(jīng)過這種訓練,小維尼從18個月時起,,就能帶著媽媽到各處轉悠去了,。
訓練視覺的游戲很多。例如,,當媽媽的心里想著室內(nèi)的某一件東西時,,告訴她這個物品是紅色的,讓她猜媽媽想的是什么,。猜上3次或5次,,必須在規(guī)定的次數(shù)內(nèi)猜對。若猜不著,,就輪到她說媽媽猜了,。
此外,孩子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換言之,,孩子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肌肉。在這方面,,做“模仿銅像”的游戲是有效的,。某人擺出一種姿勢,由對方數(shù)數(shù),,如50,,100,在規(guī)定的數(shù)字內(nèi)不許動,。這是希臘人經(jīng)常做的游戲,。據(jù)說他們的動作之所以那樣優(yōu)美,原因就在于此,。
用各種材料制作物品,,使孩子靈活運用手指的游戲,也對發(fā)展孩子的能力十分有效,。只要肯動腦筋,,可做的東西種類是很多的,孩子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高興地玩,。
讓孩子搞園藝,不僅可使孩子高興,,也可以促進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和身體健康,。在小維尼夫雷特剛會走路時,,斯特娜夫人就馬上給她買來鐵鍬和小鏟等,在院子的一角開辟一個小園地,,教她如何下種,、栽花草、除雜草和澆水的方法,。通過搞園藝,,使她產(chǎn)生了新的興趣并養(yǎng)成了忍耐精神。
卡片游戲則是從日本的紙牌游戲發(fā)展來的,,這類游戲既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又能使他們動作敏捷。斯特娜夫人則把所有的功課:歷史,、地理,、數(shù)學、語言學等都編成卡片,,和女兒一起做游戲,。 文章轉自互聯(lián)網(wǎng),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