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藥三分毒,,有些小毛病,,用我們自己身體上的穴位和經絡就可以治療。 帶你看看,,人身體上有哪些藥,! 足三里=白術 定位:位于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 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 氣海穴=當參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 功效: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 照海穴=生地 定位:位于踝區(qū),,內踝尖下1寸,,內踝下緣邊際凹陷中, 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點處,。 功效: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陽陵泉穴=逍遙丸 定位:采用仰臥位或側臥位取穴,,仰臥時對下肢微屈,在腓骨小頭前下凹陷中取之,。 功效:因濕熱蘊結,,入侵肝膽,,膽汁外溢;或脾陽不運,,濕熱內阻,,膽汁外溢;以及肝郁氣滯,、肝膽濕熱,、肝膽實火等所引起的病證,都屬本穴的治療范圍,。 神門+大都穴=牛黃清心丸 定位: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功效:補益心氣,,安定心神,,輔助治療心痛、心煩,、驚悸,、失眠等心與神志病,緩解胸脅痛,、掌中熱,、便秘、食欲不振,,改善心悸,,治療心絞痛、神經衰弱等,。 定位: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jié)(第1跖趾關節(jié))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功效:腹脹,,胃痛,,嘔吐,泄瀉,,便秘,,熱病。 小提示:先按摩心經的神門穴,,再按摩脾經的大都穴=牛黃清心丸,。 少府穴=牛黃清心丸 定位:該穴位于人體的手掌面,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當小指尖處,。,。 功效:此穴主要治心悸,,胸痛,小便不利等,。 尺澤+復溜=麥味地黃丸 定位:在肘關節(jié),,當肘二頭肌腱之外方,肱橈肌起始部,。 功效:清熱和胃,,通絡止痛。 定位:足踝尖與跟腱后緣之間向上約三指,。 功效:補腎益陰,,溫陽利水。 小提示:按揉肺經的尺澤,,加上腎經的復溜=麥味地黃丸,。 風門+孔最穴=通宣理肺散 定位:人體風門穴位于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運化膀胱經氣血上達頭部,主治感冒,、頸椎痛,、肩膀酸痛等。 定位:手臂向前,,仰掌向上,,用另一只手握住手臂中段處,拇指指甲下壓即是此穴,。 功效:清熱止血,,潤肺理氣,主要治療咳嗽,,氣喘,咯血,,咽痛等,。 小提示:按摩膀胱經的風門,加上肺經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內庭穴=牛黃解毒丸 定位:約第二趾趾根下約三厘米處,。 功效:清胃熱,化積滯,。 中府=補中益氣丸 定位: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是云門穴,由此窩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平第一肋間隙)處即是本穴,。 功效:調理肺氣,,止咳鎮(zhèn)痛,。 太淵穴+商丘穴=參苓白術丸 定位:仰掌,當掌后第一橫紋上,,用手摸有脈搏跳動處的橈側凹陷者中即是,。 功效:宣肺止咳、通肺理血,,腕臂痛,。 定位: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內踝前下方凹陷處,。 功效:主治腹脹,,腸鳴,腹瀉,,便秘,,消化不良,足踝痛,,神經性嘔吐,,急慢性胃炎,腸炎等,。 小提示:肺經的太淵穴,脾經的商丘穴,,這兩穴合在一起來用,補肺健脾,,功效顯著,。太淵與商丘就是免費的參苓白術丸,可以健脾止瀉,。 大陵穴=嗎叮啉 定位:大陵穴位于腕前區(qū),,腕掌側遠端橫紋中,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凹陷處,。 功效:揉大陵穴可以從心臟借點血幫助運化,為您增加胃動力。穴性屬土,,還有健脾的功效,。 商陽穴=開塞露 定位:在食指橈側,距指甲根角0.1寸處 功效:這個穴是一個專門治療便秘的要穴,,點揉按摩商陽穴,,就有排便的感覺。 百會穴“百病皆主” 定位:人體百匯穴位于頭部,,兩耳尖連線中點處,。 功效:此穴百病都會治,所以叫“百會”。注意百會穴不能重力按壓,。 太沖+太溪+曲池=降壓藥 定位: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太沖穴,。 功效:防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青盲等頭面五官病證。 定位:取穴時,,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效:主治: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jié)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 定位: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 功效: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調和氣血,,疏經通絡,。 人中=急救調氣丸 功效:按壓人中可以調血氣,陰陽結合,,人就能醒,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癥,。 定位:人中,,位于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 三陰交穴=補陰藥 功能:內分泌失調,,防治現(xiàn)代文明病 定位: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際,。 小提示:因為三陰交是三條經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交會處,,等于三條地鐵線在一個站點分上中下三層,可以換乘地鐵線路。 極泉穴=速效救心丸 功效:寬胸理氣,,通經活絡 定位:曲肘,,手掌按于后枕,在腋窩中部有動脈搏動處取穴,。 小提示:用手指彈撥左臂腋窩頂點極泉穴處的肌腱,,酸麻感會迅速向手的方向放射,可以在幾分鐘內緩解心臟不適,。 極泉穴,,放射到中指為最好,也有的放射到無名指或小指,。如果不發(fā)麻只發(fā)疼,,如一查冠狀動脈堵塞了50%。我們稱隨身帶的救心丸,。 合谷穴=止痛藥 定位:找到第二掌骨的中點,,緊握著骨頭中點的邊緣就是合谷穴。 功效:合谷是止痛的特效穴,,可治經痛,、牙痛;還有組合穴位,,這是藥與穴位的組合,,真是絕了。 小提示:找到第二掌骨的中點,,緊握著骨頭中點的邊緣就是合谷穴,,與第一種取穴法相比,這種方法取出的合谷穴止痛效果更好,。 合谷是止痛的特效穴,,可治經痛、牙痛;還有組合穴位,這是藥與穴位的組合,,真是絕了,。 肩井=頸肩腰痛特效穴 定位: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前直對乳中,。 功效:祛風清熱,,活絡消腫。 小提示:頸肩不舒服時可以用拿肩井的方法按揉,,拇指和四指相對,,放在肩正中,一邊捏一邊往上提,,就可以讓肩部放松,,預防肩頸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