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1),,伯仲之間耳(2); 而固小之(3),,與弟超書曰(4): “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5),,下筆不能自休(6),。”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7)。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8)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9)?!彼共蛔砸娭家?。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10),、廣陵陳琳孔璋(11),、山陽王粲仲宣(12)、北海徐干偉長(13),、陳留阮瑀元瑜(14),、汝南應(yīng)玚德璉(15)、東平劉楨公干(16),,斯七子者(17),,于學(xué)無所遺,于辭無所假(18),,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19),。以此相服,,亦良難矣(20)。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21)。 王粲長于辭賦,,徐干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22)。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干之《玄猿》,、《漏巵》、《圓扇》,、《橘賦》(23),,雖張、蔡不過也(24),。然于他文,,未能稱是(25)。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26)。應(yīng)玚和而不壯(27)。劉楨壯而不密(28),??兹隗w氣高妙,有過人者; 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29)。及其所善,,揚,、班儔也(30)。 常人貴遠(yuǎn)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于自見(31),謂己為賢,。夫文,,本同而末異(32)。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33),。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34);唯通才能備其體(35)。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qiáng)而致(36)。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37),至于引氣不齊(38),,巧拙有素(39),,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40),。 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41),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42)。二者必至之常期(43),,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44),見意于篇籍(45),,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46),。故西伯幽而演《易》(47),,周旦顯而制《禮》(48),不以隱約而弗務(wù)(49),,不以康樂而加思(50),。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51),,懼乎時之過已(52),。而人多不強(qiáng)力(53),貧賤則懾于饑寒(54),,富貴則流于逸樂(55),,遂營目前之務(wù),而遺千載之功(56),。日月逝于上,,體貌衰于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57)!融等已逝,唯干著《論》,,成一家言(58),。 〔注釋〕(1)傅毅: 東漢初年的文學(xué)家,字武仲,,茂陵(今陜西興平縣東北)人,。漢章帝時為蘭臺令史,拜郎中,,與班固等人一起整理王朝的藏書,,早卒,現(xiàn)存詩賦凡二十八篇,。班固:字孟堅,,東漢安陵(今陜西省咸陽縣東)人,明帝時為郎,,典校秘書,。著《漢書》等。(2)伯仲: 兄弟的排行,,長為伯,,次為仲,。伯仲之間: 意思是彼此相差無幾。(3)小之: 看不起他(傅毅),。(4)超: 班固的弟弟班超,,字仲升,曾出使西域,。(5)屬(zhu)文: 寫文章,。屬: 連綴。蘭臺令史: 漢代整理王朝圖書和辦理書奏的官,。(6)下筆不能自休: 寫起文章來沒完沒了不知休止,。(7)鮮(xian) : 很少有人。備善: 全都精通,。(8)里語: 俗話,。里: 同“俚 (li)”。(9)這句話見于《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jì)》,。意思是自己家里的破掃帚,,也被看得很貴重。享:當(dāng),。(10)魯國: 今山東曲阜縣,。孔融,,字文舉,,東漢魯國人。(11)廣陵: 今江蘇揚州,。陳琳: 字孔璋,,曾在何進(jìn)、袁紹處做過事,,后歸曹操,。當(dāng)時軍國書檄,多由陳琳擬稿,,有《陳記室集》一卷,。(12)山陽: 今山東南部。王粲: 字仲宣,,山陽高平人,。(13)北海: 今山東昌樂縣境。徐干: 字偉長,。曹操辟為司空軍謀祭酒掾?qū)?,五官將文學(xué)。有《中論》二卷,。(14)陳留: 今河南省開封市,。阮瑀:字元瑜,,曾受學(xué)于蔡邕,后歸曹操,,辟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當(dāng)時軍國書檄,,多是他和陳琳所作,。有《阮元瑜集》一卷。(15)汝南: 在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應(yīng)玚:字德璉,,曹操辟為丞相掾?qū)伲D(zhuǎn)平原侯庶子,,后為五官將文學(xué),。有《應(yīng)德璉集》一卷。(16)東平: 在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劉楨:字公干,,曹操辟為丞相掾?qū)佟S小秳⒐杉芬痪怼?17)斯七子者:這七個人,?!敖ò财咦印敝Q始見于此。(18)遺:遺漏,。假: 依傍,。(19)咸: 都。騁: 馳騁,,跑馬,。驥騄(lu) : 駿馬。齊: 疾,。(20)以此相服,亦良難矣: 以七子各自的才能,,要互相推服,,也很難的了。良: 很,。(21)審: 辨識,。度: 估量。累(lei) : 弊病,。君子: 曹丕自指,。(22)齊氣: 一般解釋為古代齊國地方習(xí)俗文氣舒緩。這里是指徐干文章氣勢比較舒緩,。(23)《初征》,、《登樓》等篇是王粲所作的賦;《玄猿》,、《漏巵》等篇是徐干所作的賦。(24)張,、蔡:張衡和蔡邕,。張衡: 東漢文學(xué)家和科學(xué)家。蔡邕:東漢文學(xué)家,,字伯喈,。有《蔡中郎集》。(25)這句意思是: 王粲,、徐干除賦外,,寫別種文體就沒有如寫賦那樣高明了。稱(chen) : 相稱,,符合,。(26)章表書記: 章,臣子上給皇帝的書,。表,,漢魏以來,臣子向皇帝表白心跡的書,。書記,,一般公文和應(yīng)用文。雋: 同“俊”,,才華出眾,。(27)和而不壯:文章的氣勢緩和但不雄壯。(28)壯而不密: 文章的氣勢雄壯但不綿密,。(29)這幾句意思是:孔融的稟性和才氣都很高妙,,有過人的地方,但不善于寫理論文章,。他的文章辭藻勝于說理,,還常常摻雜一些嘲戲的詞句。體氣: 氣質(zhì),。(30)揚:揚雄,,字子云,西漢末年的著名學(xué)者和辭賦家,。班:班固,。儔 (chou) :匹侶,同輩,。(31)貴遠(yuǎn)賤近:這里的“遠(yuǎn)”,、“近”既指時,又指地,,但主要指時,。向聲背實: 趨向虛名而背棄實際,。闇 (an) : 昏暗。此指受蔽,。(32)本:根干,。末:枝梢。(33)奏議宜雅: 奏章議事要典雅莊重,。書論宜理: 書信和議論文要有條理,。銘誄尚實:記載功德的銘文和記敘死者生平的誄文應(yīng)崇尚真實。詩賦欲麗:詩歌,、辭賦要辭藻華麗,。(34)科: 科目,種類,。(35)通才:全才,。(36)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qiáng)而致:文氣的或清或濁應(yīng)有類型和來源,,不是勉強(qiáng)可以達(dá)到的,。體: 分別。致: 招致,。(37)曲度:曲譜,。均: 相同。檢: 法度,。(38)引氣: 運氣行腔,。(39)素:素質(zhì),指人的天賦,、本性,。(40)這兩句意思是: 即使是父兄具備了這樣的才能,也不能夠轉(zhuǎn)移給自己的子弟,。(41)經(jīng)國: 治國,。(42)榮樂: 榮耀歡樂。止乎其身:限于自己一身,。(43)二者: 指年壽有盡,,榮樂止身。常期:一定的限期,。(44)寄身于翰墨: 從事文章著作。翰墨:筆墨,,文章,。(45)見(xian)意:表露心意。篇籍: 篇章,,書籍,。(46)這三句意思是:不必憑借歷史家的記載,,也不必依托顯赫者的權(quán)勢,就能揚名后世,。飛馳:指達(dá)官顯貴,。(47)西伯:指周文王?!耙笾蓍L曰伯,,文王為雍州之伯,在西,,故曰西伯” (語見《詩經(jīng)·周南·召南譜》疏),,史載,文王曾被紂王囚于羑里,,因推演《易》象而作卦辭,。(48)周旦:即周公旦,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成王即位時年幼,由周公旦攝政,。當(dāng)他平定管,、蔡、霍三監(jiān)之亂后,,曾改定官制,,創(chuàng)制禮法。顯:顯達(dá),。(49)不以隱約而弗務(wù): 不因為貧困失志而不寫文章,。隱約: 窮困。(50)不以康樂而加思:不因為富貴安樂而轉(zhuǎn)移心思(不寫文章),。加:轉(zhuǎn)移,。(51)璧: 玉的通稱。(52)懼乎時之過已: 深恐時間流逝過去,。(53)強(qiáng)力:努力,。(54)懾: 害怕。(55)流于逸樂: 縱情享樂,。流:放縱,。(56)這兩句意思是:只為眼前的事務(wù)忙碌,遺漏了千載不朽的功業(yè)(指著述),。(57)遷化:變化,。與萬物遷化:指死亡。斯: 這。大痛:最大的悲痛,。(58)逝: 逝世,。《論》: 即《中論》,。成一家言:指自成一說足以著名于世,。曹丕在《與吳質(zhì)書》中說:“偉長獨懷文抱質(zhì),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論》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于后,,此子為不朽矣,。” 〔鑒賞〕建安時代,,由于曹操招賢納士,,文人群集于鄴下(今河北省臨漳縣) ,形成一個文學(xué)集團(tuán),。其時曹操忙于軍政大事,,曹植比較年輕,而曹丕和這些文人“出則連輿,,止則接席” (曹丕《與吳質(zhì)書》) ,,一同切磋詩文,相處密切,。因此,,他便成為“鄴下風(fēng)流”的核心人物。在那文學(xué)繁榮,、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不斷積累和交流的情況下,,文學(xué)理論研究有了基礎(chǔ),曹丕的文學(xué)思想逐漸孕育成熟; 同時,,作家們也急需理論指導(dǎo),,于是,我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第一篇專論《典論·論文》便應(yīng)運而生了,。 這篇評論一開始就指出文人的一種積習(xí):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隨即舉例說明:傅毅與班固相比,,文才相差不遠(yuǎn),,在“伯仲之間”,但是班固卻小看傅毅,嘲笑傅毅寫起文章來沒完沒了,,不能很好地駕馭文字。作者在舉這個事例時,,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在敘述中寓批評之意。接著,,文章分析“文人相輕”的原因,,指出人們善于看到自己的長處,而文章并非只有一種體裁,,能把各種體裁的文章都寫得很好的人是少有的,,所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磫栴}的片面性造成了“文人相輕”。文章在分析了“文人相輕”的原因之后,,又舉出一個諺語來說明問題,,“里語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弊髡咧赋?,這是看不見自己短處的弊病。文章至此為第一段,。在這一段中,,批評“文人相輕”,先說那些文人善于看到自己的長處,,再說他們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從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交錯論述,只寥寥數(shù)語,,就把問題講得很清楚,。不過,曹丕論文,,為什么首先批評“文人相輕”的積習(xí)呢? 因為這種積習(xí),,妨礙相互研究和取長補(bǔ)短,不利于文學(xué)的繁榮,。而在曹丕看來,,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所以對于這種妨礙文學(xué)繁榮的“文人相輕”的積習(xí),,一開始就提出批評,。 第二段開始,遂舉出建安七子,。曹丕認(rèn)為這“七子” “于學(xué)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就是說他們無所不學(xué),,為文不因襲別人,,能夠創(chuàng)新。又說他們都自以為是能日行千里的良馬,,仗著自己的才能,,步伐一致地并肩馳騁,以這樣的情況而能互相佩服,,誠為難能可貴的了,。這是稱贊“七子”沒有“文人相輕”的陋習(xí)。文章在上一段批評了 “文人相輕”的積習(xí),,這一段接著稱贊“七子”能互相佩服的風(fēng)范,。一批評,一贊揚,,作者的目的都在于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文壇風(fēng)氣,,使文人能更好地互相尊重,互相切磋,,互相學(xué)習(xí),,以促進(jìn)文學(xué)的發(fā)展,來為“經(jīng)國”服務(wù),,并求得“不朽”,。至于作者自己,他認(rèn)為是能“審己以度人”的,,即能夠看清自已再去衡量別人,,所以能夠避免“文人相輕”的積習(xí),而平心地寫出這篇《論文》,。我們從這一段和上一段的對照中可以看出,,作者是要改變“文人相輕”、“弊帚自珍”的積習(xí),,而代之以“審己以度人”的態(tài)度來公正地評論作家,。“王粲長于辭賦,,徐干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作者指出,,王粲擅長于寫辭賦,,徐干的辭賦常有齊地舒緩之氣,但是仍可以和王粲相媲美,。接著舉出王粲的《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四篇辭賦以及徐干的《玄猿》、《漏巵》,、《圓扇》,、《橘賦》四篇辭賦為例,說明即使是辭賦名家張衡和蔡邕的作品也沒能超過它們,。這是很高的評價,。不過,作者隨即指出: “然于他文,,未能稱是,。”王粲和徐干對于其他體裁的文章,,就不能象辭賦那樣寫得好了,。這里對王粲和徐干的評論,既看到他們的長處,,也看到他們的短處,。“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睂τ陉惲?、阮瑀,作者指出他們的奏章,、表文,、書信之類,是當(dāng)今寫得最出色的,。至于別的文章如何呢?作者沒有說,,但不言而喻。這里同樣是既看到他們的長處,,也看到他們的短處,。不過長處實寫,,短處虛寫,以實帶虛,,言約意密,,在修辭上是很高明的?!皯?yīng)玚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對于應(yīng)玚和劉楨的評價,,從他們的文章風(fēng)格著眼,各用四個字來概括其特點,,兼及長處和短處,,語言也極其凝練?!翱兹隗w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對于孔融,,作者說他稟性和才氣都很高妙,,有超過別人的地方; 但不善于寫理論文章,辭藻勝于說理,,還常摻雜一些嘲戲的詞句,。這里對嘲戲之辭的批評,是有歷史背景的,,最明顯的就是建安九年曹操破袁紹后,,讓曹丕娶了袁紹的媳婦甄氏,孔融遂寫信給曹操,,說: “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嘲諷曹操,。不過作者在指出孔融的短處后,,接著說,至于孔融那些寫得好的文章,,是可以和揚雄,、班固的文章相匹敵的,,仍堅持全面地看一個作家。至此,,論文的第三段結(jié)束,。在這段評論中,曹丕力求用全面的觀點,、公正的態(tài)度來對待“七子”,。從“七子”現(xiàn)存的文章來看,曹丕的這段評論是比較合乎實際的,。不過,,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或者還有些私人關(guān)系上的原因,,曹丕對“七子”的評論,,也還不免有偏頗之處。例如對孔融的評價就難免夾雜一些成見,。據(jù)史載,孔融起初與曹操交好,,后來“既見操雄詐漸著,,數(shù)不能堪”。(《后漢書·孔融傳》)對于把文章看成“經(jīng)國之大業(yè)”的曹丕來說,,孔融的政治態(tài)度,,當(dāng)然會引起他的不滿。再加上為娶甄氏的事,,孔融嘲諷曹操,,曹丕當(dāng)然也很難堪。所以,,對孔融的評論,,雖力求全面,終也難免有些成見和偏頗,。正如郭紹虞先生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中所說: “至于他對孔融,,就稱他‘不能持論,理不勝辭’ ,,不免有些微辭了,。”曹丕在這一段中,,初次提出了文氣問題,,接觸到文章風(fēng)格和人的關(guān)系 (即與作家氣質(zhì)的關(guān)系),這是在曹丕之前不曾有人談到過的,,對后來文論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第四段開頭,,文章遙承第一段意脈,指出文學(xué)批評者的兩種錯誤態(tài)度: “常人貴遠(yuǎn)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于自見,謂己為賢,?!苯又龠b承“文非一體,鮮能備善”的意脈,,進(jìn)一步論述: “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備其體”。作者說明,,文章的本源相同,,支流各異,就是說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文體的特殊性,。由此提出四科八目的文體論,認(rèn)為奏議要典雅,,書論要有條理,,銘誄要崇尚真實,詩賦要辭藻華麗,。這“四科”不同,,作家的所長只偏于某些方面,只有具備各方面才能的人,,才能掌握所有的文體,。“通才”當(dāng)然是很少的,,所以,,“闇于自見,謂己為賢”是不對的,。曹丕把文體分類,,雖非首創(chuàng),但是他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大大前進(jìn)了一步,,把文體分得更細(xì)密了,。他對各體的特點和要求的論述,,雖然還不完全恰當(dāng)和周密,但對我國文體論的發(fā)展,,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貢獻(xiàn),,是一個里程碑。在曹丕之前,,人們對文章的認(rèn)識,,重在本;曹丕這種把本末結(jié)合起來的看法,推進(jìn)了后來的文體研究,?;阜兜摹妒酪摗贰㈥憴C(jī)的《文賦》,、摯虞的《文章流別論》,、李充的《翰林論》、劉勰的《文心雕龍》里的文體論,,都是這篇《論文》中文體論的進(jìn)一步發(fā)展,。這一段既照應(yīng)上文,又闡述了對文體的新鮮見解,。筆法上不脫不黏,,搖曳生姿。 文體各有特點,,作家通常只長于某些方面,,那么,,為什么偏偏只長于此而不長于彼呢?曹丕在文章第五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qiáng)而致?!辈茇дJ(rèn)為,,文章如何,主要在于作家的才氣,??∷~的陽剛之氣和凝重沉郁的陰柔之氣是有分別的,不是用力勉強(qiáng)可以達(dá)到的,。他接著舉例說:譬如音樂,,曲調(diào)雖然相同,節(jié)奏法度也一樣,,但是運氣行腔不一致,,人的素質(zhì)有巧有拙,,即使父兄具備了這樣的才能,也不能轉(zhuǎn)移給自己的子弟,。曹丕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提出“風(fēng)格即人”的命題,,這是難能可貴的。但是他過分強(qiáng)調(diào)了氣質(zhì),、個性,、風(fēng)格的天賦性,甚至說“不可力強(qiáng)而致”,,這就陷入了“先天決定論”的泥潭,。盡管如此,曹丕的文體論卻啟發(fā)了后來許多人去研究,,對推動文藝批評的發(fā)展,,起了很大作用。 最后一段,,作者先鄭重指出: “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边@是本著致用的精神強(qiáng)調(diào)了文學(xué)的價值,。在曹丕的時代,文學(xué)本來還包括哲學(xué),、歷史等著作,,而以“文章”來稱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文學(xué)。漢末的大動亂,,使封建秩序遭到重大破壞,,儒家思想的支配力量大為削弱,于是,,文學(xué)從經(jīng)學(xué)的支配下解脫出來,,取得了獨立的地位。曹丕拋棄前人輕視文學(xué)的觀點,,指出文學(xué)可以為“經(jīng)國”服務(wù),,寫得好的可以“不朽”。這種對文學(xué)的獨立地位和重大作用的認(rèn)識,,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正如羅根澤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中所說: “曹丕是提出文學(xué)價值的第一人,?!钡茇ξ膶W(xué)的社會功能的強(qiáng)調(diào)尚有過分之處。接著,曹丕進(jìn)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指出人的壽命有終了的時候,,榮樂也只限于自己的一身,這兩者都有一定的期限,,不如文章能永遠(yuǎn)流傳,。可見文章的價值真是“不朽之盛事”,。他鼓勵文人們說: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本褪钦f古代作者從事寫作,把見解表現(xiàn)在文章里面,,就無須乎借助良史的文辭,,無須乎依托權(quán)貴的勢力,而名聲自然流傳于后世,。這些話有力地促進(jìn)了文學(xué)事業(yè)的發(fā)展,。從事文學(xué)寫作有這么大的意義,是不是所有文人都努力寫作呢?曹丕說: 西伯被囚禁而推演易象作卦辭,,周公旦顯達(dá)而作《周禮》,,不因窮困就不著作,也不因安樂就改變著作的意圖,。因此,,古人輕視尺璧而重視寸陰,害怕時間流逝,??墒?,人們大都不肯奮發(fā)努力,,貧賤時懼怕饑寒,富貴時縱情享樂,。于是就只經(jīng)營眼前的事務(wù),,而丟掉了千載不朽的功業(yè)——做文章。這里通過兩種寫作態(tài)度的對比,,作者表現(xiàn)出他對前者的熱情贊揚和對后者的強(qiáng)烈不滿,。隨后,作者深有感慨地寫道: “日月逝于上,體貌衰于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曹丕簡直是在大聲疾呼,催促文人們抓緊時間,,努力寫作,。末了,更以孔融等人已經(jīng)逝世,,唯有徐干著有《中論》,,能夠成一家之言的事例,說明抓緊有生之年努力寫作的重要性,。筆端帶著感情,,使人在覺得言之有理的同時,更受到情感的感染,。 縱觀全文,,我國文學(xué)史上關(guān)于文學(xué)批評的幾個重大問題: 文學(xué)的價值問題、作家的個性與作品的風(fēng)格問題,、文體問題,、文學(xué)的批評態(tài)度問題等等,都已涉及到,。雖然曹丕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并不完全恰當(dāng),,而且對問題的論述僅僅是“略引端緒”,但它畢竟在文學(xué)批評史上起了奠基作用,,對后代的影響是深遠(yuǎn)的,。 《文心雕龍·才略篇》評論魏文(曹丕)之才說: “樂府清越,《典論》辨要,?!庇谩氨嬉倍謥砀爬ㄟ@篇文章的內(nèi)容和語言特點,是非常準(zhǔn)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