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東漢獻帝最后的年號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則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一時代的文人,逐步擺脫儒家思想束縛,,注重作品本身抒情性,,加之戰(zhàn)亂動蕩,思想感情常表現(xiàn)得更加慷慨激昂,。 '風骨':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一個重要概念,自南朝至唐,,一直是文學品評的主要標準,。'風':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種內(nèi)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風,文章鮮明而生動,。然,,'風'較虛化,它與作品內(nèi)容和情感有關(guān),。'骨':是指文章的表現(xiàn)力,,'骨'是一個比較實的概念,直接體現(xiàn)在語言的運用上,,語言準確,、簡練,、明晰,,文章就能表現(xiàn)得有力。風骨這一概念強調(diào)完整性,,可從不同的側(cè)面去理解,。 建安風骨 又稱'漢魏風骨','魏晉風骨',,是漢魏時期的詩文風格,。特點是慷慨悲涼、雄健深沉,。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為政治理想,、民生疾苦、社會現(xiàn)實,。代表人物:“三曹”,、“建安七子”等。 建安時期的作品真實反映現(xiàn)實動亂與人民苦難,,同時也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和積極進取的精神,,但也流露出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悲涼幽怨,,意境宏大,,具有鮮明時代特征與個性特征。 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和女詩人蔡琰,,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并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后世尊為典范,。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因他們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對當時文壇很有影響,是建安文學的代表,,后人合稱為“三曹”,,與后世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學見稱的三蘇(蘇洵、蘇軾,、蘇轍)齊名,。 三曹是建安時代最為優(yōu)秀的詩人,他們雅愛詞章,,不但以帝王之尊,、公子之豪提倡文學,促成五言古體詩歌的黃金時代,,且身體力行,,創(chuàng)作各具風格:曹操的詩悲涼慷慨,氣韻沉雄,;曹丕的詩纖巧細密,,清新明麗;曹植的詩則骨氣充盈,,淋漓悲壯,。 曹操 是建安時期杰出的文學家和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開創(chuàng)建安文學新風氣,,風格清俊通脫。主要詩作有《短歌行》,、《觀滄?!返取TS劭曾評曹操: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觀滄?!?/strong>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丕 他擅長詩文及辭賦,,其名作有《燕歌行》,、《與吳質(zhì)書》等,其中《燕歌行》全詩均用七言,句句押韻,,在我國七言詩的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燕歌行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椗b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雜詩其一》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展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 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 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曹植 他是第一個大力創(chuàng)作五言詩的作家,,把文人五言詩的發(fā)展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標志著文人五言詩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辭賦也表現(xiàn)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洛神賦》美不勝收,。 《七哀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后世評價: 南北朝鐘嶸的《詩品》曾評論此三人的水平,,并將曹植列為“上品”,極盡譽美之辭,,曹丕為中品,,曹操則為下品,。不過到了唐宋以后,對于曹操作品評價普遍提高,,認為其詩歌的意境,、胸襟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力。當代學者余秋雨認為應是曹操第一,、曹植第二,、曹丕第三。'曹植固然構(gòu)筑了一個美艷的精神別苑,,而曹操的詩,,則是礁石上的銅鑄鐵澆。' '建安七子 '(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七子”之稱,,始于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干,。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 七子中除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后被曹操處死外,,其余六家雖各自經(jīng)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后投奔曹操,。 孔融 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他少有異才,勤奮好學,。漢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shù),后兼領(lǐng)青州刺史,。公元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zhàn)數(shù)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他喜好賓客,,愛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為其所殺,??兹冢淮?,繼蔡邕為文章宗師,,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漢末動亂的現(xiàn)實?,F(xiàn)存作品只有散文與詩,散文特色是以文筆犀利詼諧見長,。另外,,他的散文也講究辭藻華美和字句對稱。 陳琳 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后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府,。袁紹敗,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任予官職。代表作品:《為袁紹檄豫州文》《飲馬長城窟行》《武軍賦》 陳琳擅長撰寫章表書檄,,風格較雄放,文氣貫注,,筆力強勁,。他也長于寫詩,但僅存四首,,代表作《飲馬長城窟行》,,描寫繁重的勞役給廣大人民帶來苦難,,表達詩人對人民的同情,頗具現(xiàn)實意義,。全篇以對話形式寫成,,樂府民歌的影響較濃厚,是最早的文人擬作樂府詩作品之一,,詩風樸實,、生動,富有民歌特色,,不僅為后世詩評家所稱道,,而且對魏晉六朝的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深遠影響。 王粲 他少有才名,,為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公元192年,,因關(guān)中騷亂,,前往荊州依靠劉表,客居荊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郁郁,。208年,,曹操南征荊州,王粲(càn)歸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賜爵關(guān)內(nèi)侯。213年,,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216年,,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quán),,于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并稱“曹王”,。梁朝文學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才略》中贊譽王粲為“七子之冠冕”,。王粲大體上可劃分為前后兩個時期,界線就是建安十三年的歸附曹操:前期他主要在荊州過著流寓生活,,親歷戰(zhàn)亂災禍,,又長期不能施展抱負,憂國憂民與懷才不遇使他的文學作品籠罩著一層悲凄憤悱的情調(diào),。 后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北方廣大地區(qū)已實現(xiàn)統(tǒng)一,,另一方面也因擔任重要官職而激發(fā)他建功立業(yè),,所以他的創(chuàng)作基調(diào)又轉(zhuǎn)變?yōu)榧^昂揚。如:《從軍詩》五首,,便對曹軍的征伐作熱烈歌頌,,同時也表達作者從軍征戰(zhàn)、建功立業(yè)的激昂情緒,。 徐干 他以詩、辭賦,、政論著稱,。代表作:《中論》《答劉楨》《玄猿賦》。其著作《中論》,,對歷代統(tǒng)治者和文學者影響深遠,。 詩:他的一生,以“清玄體道”著稱,。在創(chuàng)作方面,,則以詩、賦,、散文見長,。詩歌今存3篇,都是五言詩。 賦:他在辭賦方面的名聲頗高,,他的《玄猿賦》,、《漏卮賦》、《橘賦》(以上皆佚),、《圓扇賦》等,,曾被曹丕評為'雖張(衡)、蔡(邕)不過也',。 散文:他的存世之作,只有散文集《中論》,。當時曹丕稱贊此書'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于后,。'《中論》語言比較平實,,論證講求邏輯、條理貫通,,不失為一部較好的論說文專著,,它是“建安七子”中今存唯一的專著。 阮瑀 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阮瑀與陳琳所擬,。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quán)》,。詩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后母虐待的苦難遭遇,,生動形象。年輕時曾受學于蔡邕,,蔡邕稱他為“奇才”,。他的音樂修養(yǎng)頗高,之子阮籍,,孫子阮咸皆當時名人,,位列“竹林七賢”,妙于音律。 《駕出北郭門行》 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下車步踟躕,,抑折枯楊枝,。顧聞丘林中,叫叫有悲啼,。借問啼者誰:何為乃如斯,?親母舍我歿,后母憎孤兒,。饑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骨消肌肉盡,,體若枯樹皮,。藏我空室中,父還不能知,。上冢察故處,,存亡永別離。親母何可見,,泗下聲正嘶,。棄我于此間,窮厄豈有資,?傳告后代人,,以此為明規(guī)。 以第一人稱自述,,通過一個孤兒受到后母虐待和遺棄的悲慘命運,,深刻揭露封建社會家庭關(guān)系的冷酷無情。 應玚 應玚(yáng):擅長作賦,,有文賦數(shù)十篇。詩歌亦見長,,與其弟應璩(qú)齊名,。主要作品:《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靈河賦》、《征賦》,、《撰征賦》,。 《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詩》 朝雁鳴云中,音響一何哀,。問子游何鄉(xiāng),,戢翼正徘徊。 言我塞門來,,將就衡陽棲,。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遠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頹。??謧」?,身隕沉黃泥。 簡珠墮沙石,,何能中自諧,。欲因云雨會,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階。公子敬愛客,,樂飲不知疲,。 和顏既以暢,乃肯顧細微,。贈詩見存慰,,小子非所宜。 為且極讙情,,不醉其無歸,。凡百敬爾位,以副饑渴懷,。 這首音調(diào)悲節(jié),,多寫離居飄零之感,曹丕說應玚“和而不壯”,,又稱贊他說:“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華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見他為曹丕所賞識,。 他處于漢魏戰(zhàn)亂時期,對人民的災難深感同情,,在他的《靈河賦》,、《愍驥賦》、《征賦》和《公宴賦》等作品中都有較深刻的反映,,作品辭情慷慨,,深刻反映漢末社會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體現(xiàn)他企盼國家統(tǒng)一,。 劉楨 他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被譽為“文章之圣”。他的作品氣勢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調(diào)頗高,與王粲合稱'劉王',。世人也把他同曹植合稱'曹劉',,集中體現(xiàn)其風格的是《贈從弟》三首,抒寫詩人的胸懷志節(jié),,具有悲涼慷慨,、高風跨俗的氣概。另外,,他的五言詩尤為諸子之尊,,但今存只15首,多為贈答之作,。他的賦文風格獨特,,一改粉飾太平的世俗,譏諷時事,,詠物抒情,。 《贈從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作者以松柏為喻,,贊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jīng)嚴寒而不凋,。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女詩人蔡琰 又名蔡文姬,,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她的一生坎坷流離,。初嫁于衛(wèi)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逢匈奴入侵,,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并生育兩個兒子,。十二年后,,曹操統(tǒng)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后將其嫁給董祀,。 她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但如今能看到的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她的歷記載并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廣為流傳,。 蔡琰歸漢后作有《悲憤詩》兩首,,一首為五言體,,一首為騷體。五言的那首側(cè)重于“感傷亂離”,,是一首以情緯事的敘事詩,。騷體的《悲憤詩》旨在抒情,其中大篇幅自然風景用以渲染蔡琰離鄉(xiāng)背井的悲痛心情,,極言它們與故鄉(xiāng)的差異,,來形容自己在這迥異環(huán)境中的沉痛悲憤之心情。 小史個人之見: 通過文學作品去了解某個時代的文化與社會等,,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在建安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很多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寫實,,民生疾苦與社會現(xiàn)實等都被當時的文人學者寫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讀史明志,,翻翻書,,看點兒歷史~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