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謀圣諸葛亮,,生逢亂世,馳騁沙場,,縱橫政壇,,閱人無數(shù)。他的識人法則,,更是精辟獨特,,在《知人》一文中提出七法,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指導(dǎo)意義。 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曰,,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簡言之,就是從對方的“志,、變,、識、勇,、性,、廉、信”七個方面考察,,可謂是全面精到,,頗有道理。 一,、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人生在世,對于是非榮辱必然有各自不同的認識和看法,,也就是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如果一個人沒有胸懷志向,,定然是庸庸碌碌、渾渾噩噩,,對人對事對世界形不成自己獨特的看法,,只能人云亦云。所以,,探詢一個人對是非問題的看法,,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志向、志趣,、心智,。如果對非問題含混不清、摸棱兩可,,定是沒有什么志向的人,,不可委以重任。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人的應(yīng)變能力在處理復(fù)雜問題時很重要,。與一個人就相關(guān)話題進行爭辯,,當(dāng)辯得對方理屈詞窮的時候,可以看出他的心胸是是否開闊,,看出反應(yīng)能力是否機敏,。能言善辯、反應(yīng)機敏者一定頭腦靈活,、心智完善,,能夠應(yīng)對復(fù)雜多變的形勢。內(nèi)心有堅持的人,,辭辯雖繁,,但萬變不離其宗;而沒有底線的人,雖然說話五花八門,,但是言之無物,,空洞乏味。 三,、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臨事問對策,,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見識、謀略和水平,。有識無德害人,,有德無識誤事。一個人即使心地再好,、品格再高,,如果無謀無識、不會做事,,也不過是個對社會無害的人,。要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一個成就事業(yè)的人,,一定是能夠為改善社會,、改善身邊環(huán)境出謀劃策的人。向一個人提出方方面面的問題,,讓他獻計獻策,,就能看他的謀略是否深遠、見識是否獨特,。那些毫無計謀,、遇事便束手無策的人,即使有心向善,,也終究力不從心,,無法左右大局,。 四,、告之以難而觀其勇 遇到危難險重的事,,正是考驗一個人的勇氣和膽量的時候。一味強調(diào)客觀,、怨天尤人,,或者因循守舊,、不知所措的人,定是不可重用無勇無膽略的人,。而能夠臨危不懼,,遇事不慌,迎難而上,,千方百計解決困難的人,,才是最為需要有膽識有勇氣的人。諸葛亮在重用一個人之前,,常常人為地創(chuàng)造一個逆境,,觀察對方是否具備足夠的勇氣戰(zhàn)而勝之。沒有敢趟地雷陣,、越險灘的非凡勇氣,,關(guān)鍵時刻就不可能承擔(dān)起重任。 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但特定的場合和時機,往往會使之暴露無遺,。比如有句話叫做“酒后吐真言”,,酒喝到一定程度時,有的人就再也遮掩不住本性,,顯示出真實的自我,。真正的大丈夫,或者流露心底的想法,,談理想、講事業(yè),,或慷慨激昂,,正直之心溢于言表;而戴著面具的小人即使挖空心思掩飾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也往往在酒醉之后將卑鄙無恥的靈魂和嘴臉展現(xiàn)在眾人面前,,比如,,胡言亂語,胡說八道,。因此,,可以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觀察一個人對權(quán)錢名利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他的節(jié)操,。節(jié)操高潔之人,不貪不義之財,,不得不仁之利,,不取不當(dāng)之錢,且能想到和兼顧到別人和社會的利益,。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之有度,。清廉之人,,經(jīng)得起各種利益的誘惑;貪腐之人,就是糖衣炮彈的俘虜,。事實證明,,經(jīng)受不住利益誘惑的人,不可能成為利國利民的清官,,反而會危害國家利益,、損害政府威信、傷害百姓感情,。 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在托付對方辦事時,還可以由此觀察對方是否能如約辦到,。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不信不立,不誠不行,。一個人說話不算數(shù),,就不值得別人信賴;一個人能否在社會立穩(wěn)腳跟,就看他能否信守諾言,。如果一個人答應(yīng)對方的事辦不到,,他會誠意向人道歉,有時甚至?xí)扑]能辦好事的人,。雖然此時他失信了,,但反而彰顯出他的品質(zhì)。而有的人對于別人托辦的事兒,,滿口答應(yīng),,卻久無音訊;借了別人的錢物,卻久拖不還,。這就是靠不住的人,,就是無誠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