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丈夫只能選一個,此女猶豫再三做出抉擇,,從此誕生一成語 雍姬是春秋時期的人物,,她的父親名叫祭仲,是鄭國國君鄭莊公的左膀右臂,。后來鄭莊公去世,,祭仲又將國君的兒子扶植上位,也就是鄭厲公,。 在這種情況下,,鄭厲公雖然是名義上的國君,但國家的大權(quán)實際上被祭仲掌控,,說白了鄭厲公不過是個傀儡而已,。不過鄭厲公并不甘心做祭仲的木偶,上臺之后他就開始盤算著怎么除掉祭仲,。 話說祭仲的女兒雍姬已經(jīng)成婚,,她的丈夫名叫雍糾,也是鄭國的大臣,。本來這個家庭有兩位朝廷大員,,應(yīng)該是非常了不起的,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祭仲的這個女婿一直不滿意岳父的專橫,,二人常常明里暗里鬧些小矛盾。這件事被鄭厲公看在眼里,,他逐漸察覺到雍糾是個可用之人,,于是一次晚宴上他趁機拉攏雍糾,結(jié)果二人一拍即合,,隨即開始密謀如何除掉祭仲,。 二人決定,兩天后請祭仲在郊外喝酒,,趁機在僻靜處用伏兵將其除掉。事已至此,,祭仲離死期也就不遠了,,可沒成想雍糾身上又出了問題,。原來,密謀好之后雍糾就有些興奮,,回到家后他妻子雍姬總覺得不對勁,,雍姬也是個聰慧之人,于是旁敲側(cè)擊地想要從雍糾嘴里套出實話來,。 結(jié)果雍糾還真就上了套,,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給說出來了,雍姬聽罷驚訝地說不出話來,。一邊是自己同床共枕的丈夫,,一邊是將自己養(yǎng)大的父親,這個選擇題實在是太難了,。 這件事非同小可,,雍姬越想心里越矛盾,她只得表面默不作聲,,打算回到娘家再做定奪,。雍姬回到娘家,家里還一如往日般平靜,,跟母親閑聊的當(dāng)口,,雍姬問道,“丈夫和父親哪個更重要,?”,,雍姬母親不假思索地說,“人盡可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意思是天底下能當(dāng)丈夫的人多了去了,,但父親只有一個,這兩者怎么能作比較呢,?母親這么一說,,雍姬恍然大悟,她當(dāng)即悄悄將鄭厲公的陰謀告訴了祭仲,。 祭仲一聽說這樣的事,,起先還有些懷疑,立刻讓人去調(diào)查,,結(jié)果手下人報告,,鄭厲公的確在郊外埋伏了士兵。這件事讓祭仲憤怒不已,,但鄭厲公貴為國君他不敢明目張膽地懲罰他,,于是便下令將女婿雍糾抓住,,處死后掛在池塘示眾。鄭厲公聽說之后嚇得魂都沒了,,急忙收拾行李出逃,,一邊收拾一邊還大罵“謀及婦人,宜其死也”,,意思是雍糾在大事上和婦女商量,,死也活該。 這件事后來傳遍了整個鄭國,,老百姓都嘲諷雍姬不守婦道,,故意害死自己的丈夫,同時“人盡可夫”這個成語也從那時候開始流傳下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