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樂 指一國固有之樂 可能提起中國傳統(tǒng)音樂 大多數(shù)人會覺得它是高雅孤冷的 是終將逝去的舊物 但近來不少年輕人愛上國樂 在平均年齡13歲的B站跨年夜晚會上 國樂演出收獲了彈幕無數(shù) 如果樂隊有夏天 那國樂是否迎來了它的春天,? 借春風(fēng)呢喃之際 物道君策劃了這期國樂專題 “不怕國樂太高深,,就怕你沒聽?!?/p> 高山流水覓知音 一曲琴音入我心 就讓我們一起見證 國樂的春天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日本人來到盛唐的長安城,拜師學(xué)禪,。 陽光絢爛下的長安都城,,一片繁華。他暗許下心愿,,要將這大唐盛世的文化帶回家鄉(xiāng),,讓人們看見華夏之美。 有一日的黃昏,,他走到后院,,看見方丈面對晚霞,手執(zhí)長竹,,吹奏樂曲,。 風(fēng),吹動袈裟衣角,,呼吸之間,,曲音空靈飄渺,如身處空寂山谷,,似落葉從樹上掉落的一瞬,、白雪覆蓋人間、鈴音隱隱飄逝…… 他靜靜地聽著,,甚至不曾察覺自己已潸然淚下,那一刻,,他仿佛理解了什么是禪,。 這種樂器,名為尺八,。以長竹所制,,身長一尺八寸。 數(shù)年后,,這位僧人手執(zhí)竹管,,乘船歸國,。從此,每逢櫻花繽紛,,月明星稀的江上,,總會響起當年盛唐的樂聲,深遠,、空闊,。 再過了很多很多年以后,有一位名為冢本松韻的尺八演奏家來到中國,,傳授技藝,、贈送尺八,分文不取,。 人家問他為何,,他說要“把尺八還給中國”。 為何要“把尺八還給中國”? 因為,,日本的第一支尺八,,來源于中國。 但中華大地上,,尺八卻被漸漸遺忘了,。如今知之者甚少,更罔談吹奏,。 它發(fā)源于漢,,興盛于唐,是地位較高的宮廷雅樂,,形制和名稱也多有改變,,漢代稱羌笛、魏晉稱長笛,、唐代才開始名為尺八,。但宋朝之后,被來自民間的簫,、笛所取代,。 有人推測,因為尺八吹奏需要極高技巧,,難以短時間掌握,,因而式微。 可尺八隨著古時僧人,,飄洋過海地到了日本,,被尊為佛音,,是供養(yǎng)佛祖的樂器。很久之后,,它慢慢走向民間,,并日漸繁盛,發(fā)展出了琴古流,、都山流等流派,,被世界所認可,被認為是日本的古樂器,。 中國,,卻把尺八忘記得太久了,。 直到這些年,日本尺八界有不少人來到中國尋根,,還有不少有心人的努力,。這個失散的游子,才漸漸地被我們了解,。 其中,,有一個叫做易佳林的人。他說,,自己可能上輩子跟尺八就有緣,。 不過是偶然聽到一首尺八演奏的叫《子之星》的曲子,胸口就像被打了一拳,,仿佛心靈深處有什么東西被釋放了出來,,讓他當即決定,今生要吹尺八,。 尺八難得,制作不易,,極其昂貴,。首先,只有桂竹才好,,竹子的成熟度要三至五年之間,少了多了都不行,。竹材挖掘后,,要放置五年以上,方可制作,。 尺八長一尺八寸,,五孔七節(jié),,歌口必須在竹節(jié)上,節(jié)與節(jié)之間,,要成固定比例,。而后,要涂內(nèi)壁,,全手工做成,,邊吹邊調(diào),極其考驗功力,。日本老手藝人便說,,做尺八一定要耐得住性子的人才行。 但易佳林不灰心,,因為吹了十四年的簫,,也會制蕭,他想做尺八也不是天方夜譚,,只是很困難,。 他先在網(wǎng)上查找尺八的資料,但懵懵懂懂,,進展緩慢,。后來聽說有日本朋友帶回來一只尺八,他便厚著臉皮去借來,,這才算見到尺八真容,。 就這樣花了兩年多,易佳林終于做成了第一根尺八,。 接著他找到了日本尺八大師神崎憲先生,向他請教,。學(xué)習(xí)尺八的一個技巧,,可能就要花一整年的時間。經(jīng)過老師的指點,,易佳林才逐漸掌握了尺八的演奏方法,。 學(xué)習(xí)演奏方法只是基礎(chǔ),易佳林的目標是用自己做的尺八,,吹出古中國的聲音,。 尺八樂譜,現(xiàn)存的都是日本的假名譜,,比如古典三曲的《虛鈴》,,《虛空》,《霧海篪(chí)》,代表著人的精神,、宇宙和地球,。中國的尺八古曲,并沒有曲譜遺留,。 但是中國是有很多古琴譜的,所以易佳林就致力于用尺八來演奏古琴譜,。多年來,,他努力搜集可用于尺八演奏的古琴譜,終于,,機會來了,。 2012年,易佳林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國際尺八大會,,帶著自己制作的尺八,,吹奏南宋的古曲 《高溪梅令》: “木蘭雙槳夢中云 小橫陳 漫向孤山山下 覓盈盈 翠禽啼一春” 奏宋曲,唱宋音,,唱奏完畢,,掌聲雷動,他終于把中國音,,吹給了世界聽,。 人的一生,能留給所愛的并不多,。選擇尺八,,是一道曲徑通幽,雖人際罕至,,卻落英繽紛,,一聲就是一世。 這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喜歡上了尺八,。 動畫片《火影忍者》的主題曲中,也有尺八吹奏的部分,。很多人說,,原來這就是尺八,還可以這么空曠,,這么燃,。 今年b站的《2020最美的夜》晚會上,,演奏家方錦龍就與百人樂團合奏,其中就有尺八,。有網(wǎng)友評論說:“太好聽了,請收下我的膝蓋,!” 尺八,,這個流浪了千年的“游子”,被遺忘了太久的中國之音,,終于“回家”了,。 日本尺八大師冢本松韻希望“把尺八還給中國”,可對我們來說,,該當思考的是尺八會不會再一次被世人記得,,能否擁有真正的春天? 不禁想起民國詩人蘇曼殊在京都浪游時,,那天春雨淅淅瀝瀝,,他聽見了尺八的聲音,凄清悲婉,。 不知他是否知道尺八的家鄉(xiāng)是中國,,但是,那天的尺八讓他想家了: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借用此詩,,想問一句: 春雨樓頭尺八簫, 何時春來花滿枝,? 尺八今生再相見,,愿能恰逢你的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