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著《脈經》,全書10卷,,98篇,,1657條,9萬字左右,,約成書于公元3世紀上半葉(210年-259年),。是我國現存第一部脈學專著,在世界醫(yī)學史上有重要影響,。隋唐以后至清代的1000多年間,,中國、日本,、朝鮮都曾以政府詔令或律令,,將《脈經》作為醫(yī)師考試的必讀之書和必考科目。因此,,《脈經》是中醫(yī)學寶庫中的重要典籍,,是中醫(yī)診斷學(尤其是脈學)的經典之作。 目前通行本《脈經》以及有關醫(yī)學史著作中,,關于王叔和生平,、著述等記載,尚存不少模糊或錯誤的表述,,必須厘正,。 王叔和是“魏太醫(yī)令”而非“晉太醫(yī)令”王叔和,名熙,,字叔和,。山陽高平郡(治在今山東省鄒縣西南)人。近年來有專家據地方志和湖北武漢新洲《王氏族譜》等認為是山西澤州高平縣人。其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跡不見于正史,,但零星見于西晉皇甫謐《黃帝針灸甲乙經·序》,、東晉高湛《養(yǎng)生論》、唐代甘伯宗《名醫(yī)傳》,、宋代林億《脈經·序》以及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 將王叔和定為西晉時期人物,主要源自于宋代林億,。林億在校正《傷寒論》后添加了“晉王叔和撰次”字樣,;在校定《金匱玉函經》疏中稱王叔和是西晉人,為太醫(yī)令,;在校定《脈經》進呈札子中稱叔和為西晉高平人,;在《脈經》自序前將王叔和冠以“晉太醫(yī)令”。此后歷代均據此認為王叔和為晉太醫(yī)令,。但據2005年《山東省志·諸子名家志》之《扁鵲倉公王叔和志》,,王叔和生卒當在公元177年-280年之間。湖北新洲地方則直接將其生卒定為公元201年-280年,,于2011年舉辦了“紀念藥王王叔和誕辰1810年”紀念活動,。據此,則王叔和一生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東漢,、三國時代,,進入西晉時已是風燭殘年了。故《王叔和志》和麻城市衛(wèi)計局直接稱其為“三國魏太醫(yī)令”,,此與余嘉錫先生《四庫提要辨證》中所說的“叔和之官太醫(yī)令,,當在魏時”的論證一致。 綜合史料及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大致上可以描畫出王叔和生平的輪廓:王叔和與著名“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仲宣)是同鄉(xiāng)同族,,與張仲景弟子衛(wèi)汛相熟,張仲景又與王粲熟識,,曾為王粲治療疾病,,事跡見于《黃帝針灸甲乙經·序》和《嘉靖鄧州志·方技傳》。故王叔和與張仲景有一定的關聯,。公元213年(東漢建安18年),,魏王曹操拜王粲為侍中,王叔和當在此時擔任太醫(yī)令之職,。公元216年(建安21年),,魏征吳,王叔和隨侍,。老年流寓湖北麻城,、新洲(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至去世,,葬于麻城白果老爺山(后改名“藥王沖”,,位于新洲與麻城交界處),。死后備受尊崇,被稱為“藥王”,。 據宋代林億等“校定《脈經》序”等文獻綜述,,王叔和自幼性情沉靜,好學求真,,深研諸子百家,。其生活的東漢末年,三國爭雄,,戰(zhàn)事頻仍,,瘟疫流行,民不聊生,,為救人于水火,,王叔和刻苦鉆研醫(yī)學,精讀《黃帝內經》《難經》,,效仿醫(yī)和,、扁鵲、張仲景,、華佗,參照王遂,、阮炳,、吳普、葛玄,、張苗等名醫(yī)的著作和經驗,“博好經方,,尤精診處,,洞識養(yǎng)生之道,,深曉療病之源”,,因此成為國之名醫(yī),,拜為太醫(yī)令。王叔和很可能是張仲景的學生近年來大量考據表明,,王叔和“與士安同時”,,應該是皇甫謐的前輩;《千金要方》卷二十六有“河東衛(wèi)汛記高平王熙稱食不欲雜”,而衛(wèi)汛是張仲景的學生,,有專家考證王叔和不僅和衛(wèi)汛是同一輩人,而且兩人交誼甚深,,甚至“叔和得受學于仲景”,也是張仲景的學生,。如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中明確指出:“王叔和似是仲景親授業(yè)弟子,,故編定其師之書”。由于沒有確切史料證實,,故王叔和與張仲景的師徒關系只是推斷,,但兩人為同一時代的中醫(yī)學家,確是可以肯定的,。從《黃帝針灸甲乙經·序》中記載張仲景治療王粲事跡,,王粲與王叔和同族同鄉(xiāng),兩人完全可能一同赴荊州投靠劉表,,在這個過程中得識張仲景,,故有可能拜張仲景為師等,均會在后世學者腦海中引發(fā)暢想,。 《脈經》最多只比《傷寒論》晚50年《脈經》的成書年代,,比較統(tǒng)一的說法是在公元3世紀初,,但在具體年代上則說法不一,。影響比較大的是《脈經校釋》,以及有學者的考證論文均認為成書于公元256年-316年之間,。這一認識廣泛被中醫(yī)學界所引用,,影響頗廣。 那么,,《脈經》的成書年代到底是在那個階段呢,?王叔和在世與張仲景(公元150年-219年)、皇甫謐(公元215年-282年)相去未遠,,三人的醫(yī)學經歷又多有聯系,,因此,僅從《脈經》與《傷寒雜病論》《針灸甲乙經》的關系上,,就可以推斷出《脈經》成書年代,。《傷寒論·自序》透露出著述緣起和成書年代:“建安紀年(公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時在公元206年前后,,張仲景“傷橫夭之莫救……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傷寒雜病論》的成書時間當在公元210年前后,,而《脈經》收錄了張仲景論脈的條文,,以及各科病證的辨證內容,可知《傷寒雜病論》是《脈經》的資料來源之一,,因此絕不會早于公元210年,。而皇甫謐《黃帝針灸甲乙經·序》中則直接道出“近代太醫(y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指事施用”,雖未指出王叔和撰《脈經》,,但根據王叔和編次張仲景著作和著《脈經》相距未遠的史實,,故不應晚于《甲乙經》成書年代;而《黃帝針灸甲乙經》雖然刊行于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但成書年代卻在三國魏甘露四年(公元259年),。由此,《脈經》的成書年代就應該在公元210年-259年之間,,最有可能是在245年-255年前后,。這與50年代余嘉錫先生在《四庫提要辨證》中推論的“《脈經》成書年代在魏或晉初”也是一致的。 《脈經》成書于張仲景《傷寒論》后,,皇甫謐《黃帝針灸甲乙經》前,,給《脈經》成書年代提供了充足的證據。由于東漢末年和西晉之間只隔著短短45年的三國時代,,因此很容易被忽略,。確認《脈經》成書年代對中醫(yī)學發(fā)展史有重要意義,如果能確認《脈經》成書于公元260年前后,,則與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只有四五十年的間隔,應該屬于同一歷史時期,。 王叔和編次《傷寒論》是精編而不是理殘《脈經》之外,,王叔和另一項重大貢獻是編次《傷寒論》。據目前幾乎成為定論的說法:張仲景原著成書不久即毀于戰(zhàn)火,,后經王叔和將殘余的傷寒部分重新編次,,成為流傳至今的《傷寒論》。明清以來,,中醫(yī)界皆以為定論,。因此,王叔和重新編次的,,是《傷寒雜病論》“劫火之余”(清喻嘉言《傷寒尚論篇》)的殘本,。 但是,,這種說法卻很可疑——張仲景作為東漢末年的長沙太守,其弟子衛(wèi)汛為一方名醫(yī),,朋友兼病人王粲官至魏國侍中,,而當了魏太醫(yī)令的王叔和也是醫(yī)中翹楚,高官在身,。另有研究稱叔和僅比張仲景小20歲,,非常有可能曾拜張仲景為師,在這些顯赫的學生,、患者簇擁下,,《傷寒雜病論》成書僅三四十年就毀于戰(zhàn)火,殘亂不堪,,到了必須重新整理的地步,,似乎不太可能。 筆者認為或許存在另一種可能,,即張仲景原書本來就不是一個已經定型的作品,,也許就是醫(yī)學講稿、隨筆,、心得之類的內容,,叔和作為入門弟子,至少是私淑弟子,,在張仲景去世之后為恩師編次著述,,亦是常有之事。中國歷來有這個傳統(tǒng),,孔子《論語》故事便是典范,,編次《傷寒雜病論》說不定還會有其他弟子如衛(wèi)汛等人的功勞,只是王叔和身居高官,,林億等人擇高位而錄之,,“王叔和撰次傷寒”便成為史實,其他人則被王叔和的光環(huán)掩蓋了,。 以上并非筆者臆測,,史料中已經比較明確地傳達了類似的真實情景。如皇甫謐《黃帝針灸甲乙經·序》中所說的“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近代太醫(y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指事施用”,?!饵S帝針灸甲乙經》成書于三國魏甘露四年(公元259年),,距《傷寒雜病論》成書的公元210年前后只有短短幾十年,這段文字哪里可以看出對不久前慘遭厄運的名醫(yī)名著有一點點惋惜,、感嘆,、遺憾、憤懣之情,?反而倒是告訴我們這樣的意思:張仲景的醫(yī)方很管用,,但太多了,有幾十卷之多,。所以,,王叔和做了一項有意義的工作,就是根據需要(指事),,去精選一下張仲景的理論和方藥,,再編排一下,選得很好,,編排得也不錯,,非常切合實用,如此而已,!現存所有史料,,也沒有一點點關于張仲景書稿散佚的跡象,反而很多史學家認為王叔和編次的“仲景遺論”,,是對張仲景遺留的完整資料進行整理,。如宋向元就提出這個觀點,否認仲景書稿已“殘缺失次”,。 《脈經》原本是綜合性醫(yī)書 現存《脈經》各種版本,,都是有方無藥,即在診斷的基礎上,,提出治則方名,,方劑下卻無藥物組成。通過《脈經》自序可知,,王叔和是以引用《黃帝內經》及當時存世的醫(yī)書,,編纂綜合性醫(yī)學理論書為目的的,因此《脈經》應該理法方藥俱全,。但是,在宋代林億等人對此書進行校正時,,為突出脈學特色而刪去了所有藥物組成,! 盡管我們如今看不到這些方子的組成,但并不能因為林億等人之過而抹殺王叔和搜羅各種疾病治療所需理法方藥的功勞,。 例如,,《脈經》中有300多條文字被認為是引述《傷寒論》的,,但實際上并不完全都是,很多內容并不完全取材于張仲景著作,。如“平三關病候并治宜”論述外感熱病辨證論治,,文曰“寸口脈浮,中風發(fā)熱頭痛,,宜服桂枝湯,、葛根湯,針風池,、風府”,,“寸口脈數即為吐,以熱在胃管,,熏胸中……服除熱湯,,若是傷寒七八日至十日……宜服知母湯”等40余條文字,其行文語氣,,體例風格都與《傷寒論》非常類似,,但針藥結合、內外治結合,、辨脈辨證相結合,、理法方藥連貫的治療風格非常明顯,而且用方不同,,即便用方同名,,組成卻不相同(《脈經》中方劑的組成雖被林億刪除,但部分內容卻被保留在敦煌古醫(yī)籍中,,可資比對),。 巴黎國立圖書館藏敦煌醫(yī)書卷子第3287頁中有與《傷寒論》類似條文下的方藥桂枝湯、葛根湯,、摩風膏,、前胡湯、平胃丸,、瞿麥湯,、滑石散7首方劑,這些方劑均有方劑組成,,除了桂枝湯與《傷寒論》基本相同外,,葛根湯比《傷寒論》多出黃芩、葳蕤,、大青3味,,而摩風膏(丹參、蜀椒,、芎窮,、蜀大黃,、八角蜀附子、巴豆,、白芷)等方劑未見于《傷寒論》,,專家認為不外兩種可能,一是今本《傷寒論》佚失,,二是這些理法方藥出自其他醫(yī)書,。 《脈經》似乎特別推崇針藥同用的施治方法,上文中“服桂枝湯,、葛根湯,,針風池、風府”等文字便是其例,,而在卷六臟腑病證論治中,,除針刺法外,對五臟病證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劑,,如肝病用防風竹瀝湯,、秦艽散;脾病用平胃丸,、瀉脾丸,、茱萸丸、附子湯,;肺病用五味子大補肺湯,、瀉肺散;腎病用內補散,、建中湯,、腎氣丸、地黃煎(缺心病的方劑),,這也反映了《脈經》有注重臟腑辨證的傾向,,與《傷寒論》專論六經辨證不同。 在針灸學術上,,《脈經》繼承了《靈樞》以來的經絡學說,,并將臟腑與經絡依據表里相關的原則進行結合,使經絡學說能更有效指導臨床針灸實踐,。此外,,《脈經》還充分重視因人、因地,、因時施行針刺,、灸法,對臨床針灸學具有理論指導價值。 王叔和還是一位多產醫(yī)家 據史書記載,,除編著《脈經》、編次《傷寒雜病論》,,王叔和還有多種醫(yī)學著作,,如:①《脈賦》三卷:見清乾隆39年《高平縣志》卷14,《秘書省續(xù)編四庫闕書目》,。②《論病》六卷:見《中國醫(yī)籍考》,,清宣統(tǒng)3年《山東通志》卷136。③《孩子脈論》一卷:見清乾隆39年《高平縣志》卷14,。④《脈訣發(fā)蒙》三卷:見清宣統(tǒng)3年《山東通志》卷136,。⑤《脈訣紀要》三卷:見《宋志》,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清乾隆39年《高平縣志》卷17,,清宣統(tǒng)3年《山東通志》卷136。⑥《平脈法辨脈法》:見清宣統(tǒng)3年《山東通志》卷136,,清陸懋修《世補齋醫(yī)書》,。⑦《張仲景藥方》:見清宣統(tǒng)3年《山東通志》卷136。⑧《王氏叔和小兒脈訣》:見《中國醫(yī)籍考》,,清曾世榮《活幼心書》,。⑨《傷寒論序例》:見清宣統(tǒng)3年《山東通志》卷136。以上鉤沉索引,,希冀獲取慢慢歷史中的片光零羽,,給今人一個更清晰的王叔和,看到《脈經》的流變蹤跡,。 |
|
來自: 仁和堂老軍醫(yī) > 《中醫(yī)經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