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十歲,,就聽見父輩們奔走相告,,傳遞著一個喜訊,包產到戶了,,我們再也不用吃返銷糧了,。 我家里人口多,分得了十多畝土地,,終于家里不用在糧食青黃不接時冬借西求的了,,最多是在玉米下來之前吃幾天土豆。但那時候要交公糧,,十幾畝地,,爸媽總是要種幾畝地亞麻或者煙葉,賣些錢來補貼家用,,日子雖然比生產隊時候好很多,,但依然很拮據(jù),,國家給貸款幫助買了一頭牛,村子里成立互助組,,幾個家庭互相幫助種地,。父母總是提早育苗,在自己家園子里種上西紅柿,,趕在別人家的園子還沒下來之前,,我家的西紅柿早早紅了,父母就摘下來讓我去賣,,這時候大都是暑假期間,,這一個暑假我要賺夠了下學期讀書的費用。 我終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初中讀書,,由于家境依然很困難,,最后還是沒能讀大學,高中一畢業(yè),,我就背起行囊去了佳木斯市打工了,。那時候剛剛改革開放,很多農村的孩子到城里都能找到一份工作,,盡管都是苦活累活,,依然可以每個月拿到百八十塊的現(xiàn)金寄給家里補貼家用,我在佳木斯磚廠干了三個月,,每天早晨兩點多就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中午休息一個小時吃午飯,。那段時間是我一生中經(jīng)歷最苦最累的日子,,到后來才知道經(jīng)歷磨難那是人生中一筆巨大的財富,因為再遇到什么困難你都會覺得無所謂了,,沒有什么困難可以嚇倒你,。磚廠停機又去了糖廠上班,在糖廠的包裝車間我和男勞力一樣裝卸車,,我可以用一輛手推車一次推兩千多斤的糖入庫,,一推就是三個月,我本來還打算自己復習繼續(xù)考大學,,可繁重的工作還哪有精力復習呢,?后來又輾轉去了牡丹江,在牡丹江東方儀表廠生產時間管理機,,廠里大都是從呼蘭農村招來的中學畢業(yè)生,,大家都吃住在廠里,,也正是在這個廠里認識了我的先生,,那年冬天,,我們一起回老家,由于蘭西不通火車,,到呼蘭我只好先和先生去他家,,然后再送我回家。 先生住在呼蘭縣的一個小村,,我們在石人鎮(zhèn)下車,,有拉腳的小馬車把我們送到了他所在的金星村,他家的住房比我家好很多,,院子用紅磚鋪的,,房子是三間紅磚草房,一到他家,,左鄰右舍的嬸子大娘就來看我們,,大家對我的印象好像還不錯,夸獎得我很難為情,。第二天他爸爸就和先生一起去送我,,沒想到到了我家,就和母親提親事,,要求結婚,,母親也很爽快,見先生憨厚靦腆,,身體又好,,高高的個子,白白凈凈,,立即就答應了我們的婚事,。回到家不到一個月,,兩家就為我們操辦婚事,,我沒有要彩禮,我和先生說,,我有一雙勤勞的手,,不需要你養(yǎng)活我,我決心要做一個新式的農民,。就這樣結婚前一天他去把我從蘭西接來到她同村的姐姐家住下,,第二天早晨,一輛小馬車,,車上坐著我在牡丹江上班的幾個同事就把我接到了他家就行了婚禮,。和她父母,爺爺奶奶都住在三間屋子里,爺爺奶奶特別喜愛我這個孫媳,。我也很敬愛爺爺奶奶和公公婆婆,。我在這個村子里一住就是十幾年,我也和其他婦女一樣學會了做各種各樣的針線活,,各種各樣的農活,,沒覺得有多苦多累,只有一樣,,我再也不敢拿著書本看書了,,除了給家里寫信,或者幫別人寫信拿筆,,平時也不去摸一下我曾經(jīng)那么熱愛的鋼筆,。很怕左鄰右舍的嬸子大娘笑話我是個書呆子。 東北的農村農閑要大半年的時間,,我就趁農閑進城批發(fā)來一些農村短缺的商品走家串戶的賣給村民,,即為村民提供了方便,又可以賺一些零花錢,,沒兩年我們就買了兩間房,,就不再和爺爺奶奶,父母擠在一起住了,,結婚的時候公公婆婆給我們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搬家的時候公婆要搬到我屋里,我堅決留給了爺爺奶奶,,公公婆婆,。那時候剛剛從計劃經(jīng)濟進入市場經(jīng)濟時代,農閑時可以去市場做點兒買賣,,我用一個冬天的時間在鎮(zhèn)里出攤床就賺來了全村第一臺彩電,,后來我又進城學習了理發(fā),自己開了兩年發(fā)廊,。后來我又看見漫山遍野的大豆,,想著不做深加工太可惜了,于是就幾經(jīng)周折在村子里開了一家油坊,,我加工的豆油十里八村的百姓都伸大拇指,,生產的豆餅供給附近的養(yǎng)豬戶和養(yǎng)雞場,眼看著農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家家戶戶種地,,搞副業(yè),日子紅紅火火,。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衷心的愛著我的祖國,,我衷心的愛這個時代,讓我成為了一名新式農民,。 1998年我和先生憑勤勞的雙手蓋起了五間紅磚鐵皮大瓦房,。2000年我買來了全村的第一臺電腦,買了全村第一部諾基亞手機,,不但實現(xiàn)了父輩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夢想,,還有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國家免了農業(yè)稅,,還給農民補貼,這是歷朝歷代都不曾有過的對農民的體恤,。祖國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曾經(jīng)生活的村莊在改革的春風里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家家蓋新房,,彩電,,冰箱,電腦,,手機陸陸續(xù)續(xù)的走進了普通農民的家庭,,很多家庭擁有了自己的小轎車。糧食生產實現(xiàn)了機械化,,一個人可以種幾百畝地,。 2005年又掀起了進城務工經(jīng)商潮,我也不再滿足小村的世界,,決心進城闖一闖,。就在2005年秋天我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河北保定做生意,,十幾年的生意場上打拼,,我終于可以像個城里人一樣擁有了自己的汽車,花園洋房和穩(wěn)定的客戶資源,。四十年風風雨雨我和改革開放的祖國一起成長,,我親身經(jīng)歷體驗了四十年的巨變,我像千千萬萬的農民一樣,,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華麗轉身成為一名商人,。更加讓我欣慰的是我又重拾兒時的文學夢,從電腦手機上學起了詩文,,加入了中華詩詞學會和哈爾濱市的作家協(xié)會,,又被河北省詩詞學會和散文學會吸納為會員。我的詩詞多次在全國詩詞散文大賽中獲獎,。 有朋友從加拿大回國,,也動員我去海外定居,,我說我舍不得我的祖國,當年貧窮時候都舍不得,,更何況今天祖國已經(jīng)繁榮富強,,讓我們在世界上挺直了脊梁呢?中國有句古話:“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我是華夏兒女,無論祖國怎樣我都由衷的愛著這片熱土,,我愛我的祖國,,我愛這個時代,這個時代讓我圓了兒時的夢,,讓我們這些農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