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餃子的冬天似乎就失去了溫暖和韻味兒,,再窮,,冬天逢年過節(jié)也得捏頓餃子。過去,,老家豫北的老年人從來不說冬至,、年歇吃餃子,多說吃扁食,,餃子是年輕人說的,,卻不如扁食溫暖形象還有意味兒。博客博客發(fā)布發(fā)外鏈 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河南老鄉(xiāng),,快過年啦,,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親人已經(jīng)給你捏好了扁食,,等你回家…… 范孟廣 | 文 黃瓜餃子是真功夫 喜歡吃扁食的人很多,,尤其是北方,。 我有個朋友叫黎明,,時評寫得火遍網(wǎng)絡(luò),吃餃子也很講究,,全城的餃子館讓他探了個遍,。他約我吃餃子,,在開州路上,說這家餃子館自己常去,,估計我沒有吃過,,黃瓜餡兒的。 真稀罕,,黃瓜竟然還能包餃子,,確實沒吃過。 很快,,餃子端上來,,透過皮兒能看見餡兒,綠瑩瑩的是黃瓜沫兒,、淡黃色的是雞蛋碎兒,,還有粉紅色的蝦仁兒。 品嘗一下,,黃瓜沫兒清脆依然,,清香怡人,再與雞蛋,、蝦仁的鮮香復(fù)合到一起,,給人奇妙的口感和味覺。 黎明說,,黃瓜包餃子很麻煩,,客人點了餃子才能開始做餡兒,這餃子餡兒可不能提前做好備著,,也不能用刮擦擦,,否則就不是這個味兒了。 青鮮嫩黃瓜洗凈,,快刀迅速剁成米粒大小的沫兒,,然后,趕緊倒香油,、蔥油拌勻,,封住水分,再放花椒面,、雞精,、炒好的雞蛋碎兒、精鹽,,調(diào)好拌勻開始包,。 包好下鍋煮一滾兒撈出來上桌,皮兒熟透,,瓜沫兒六分熟,,才能保證瓜餡兒清脆鮮香,。 吃黃瓜餡兒水餃要想鮮就必須快,黃瓜飽含汁液,,又剁成了沫兒,,遇鹽滲水很快,耽誤片刻,,瓜沫兒就沒了脆勁,。 你想,一碗餃子餡兒,,瀝出半碗水,,還能包餃子嗎?不能,,味道和口感都不好了,。 可惜這家餃子館離我住的地方太遠,附近文化路小吃一條街上有家餃子老店,,進去一問,,果真有黃瓜餡兒餃子,就點了一份,,但吃起來已經(jīng)不是鮮生黃瓜的味道,,很水,像腌黃瓜,,這大約是用放久了的黃瓜餡兒包的,,很是失望。 看來,,功夫和心勁兒不到家是不能打黃瓜餡兒餃子招牌的,。 隔了一段時間,又想吃黃瓜餡兒水餃,,再去開州路那家餃子館點黃瓜餡兒水餃,,人家說,太費事兒,,已經(jīng)沒這款餃子了,。寧肯不做,也不馬虎,,給人留下美好記憶,,倒是十分可贊。 扁食跟餃子不是一回事 我想,,如果開個扁食館,,肯定會比餃子館生意好,近年來,似乎有些老風(fēng)俗老規(guī)矩正逐漸回歸,,扁食讓人親切有憶舊感,還有親情的味道,。 吃餃子的節(jié)氣都在冬天,,因為包餃子太麻煩,冬天農(nóng)閑,,人有空,,都在家,因此,,餃子也就成了冬天的靈魂,。 有年冬至,同事梁大哥邀請我去他家吃扁食,,我說,,你們南陽也把餃子叫扁食?他說,,扁食是扁食,,餃子是餃子,不一樣,。平常吃餃子,,冬至、春節(jié)得吃扁食,,吃罷扁食才算是過節(jié)了,。 我有點驚奇,扁食竟然這么有儀式感,,就想看看扁食跟餃子有啥不同,。 到了他家,嫂子已經(jīng)包好扁食,,見我倆進來,,開始下鍋。煮餃子也就是片刻功夫,,餃子端到桌上,,果真是月牙狀的傳統(tǒng)扁食,卻有點發(fā)黑,。 咬一口,,餃子皮有豆面香味,是白菜粉條豆腐餡兒,,清淡的鮮香,,很是好吃。 這不就是素餡兒餃子嗎? 捏扁食不能用白面,,需摻一半豆面,,或者蕎麥面,用手一個個捏出來,,素餡兒,。 而餃子是肉餡兒,白面包的,,都是用手擠,,死板,面硬,,不好吃,。你嫂子光捏扁食,就忙活了一上午,。 梁大哥竟然有一套扁食不同于餃子的理論,,我卻釋然了。 他比我大十歲,,小時候哪吃過白面肉餡兒餃子,?自然就把黑面素餡兒扁食與白面肉餡兒餃子區(qū)分開來。 在大秦寺吃素凈餃子別有滋味 友在大秦寺修行,,要我去拜會一下住持師父,,說是很有學(xué)問,順便嘗嘗寺廟里的水餃,。開車三十多公里,,遠看,一座紅磚琉璃瓦的廟宇矗立在廣袤原野里,,便是大秦寺了,。 晚上,居士包了水餃,,就在寮房和師傅一起吃,。寺廟里的餃子當(dāng)然是素餡兒,吃一口,,就有一股濃郁的香味溢出來,,餃子餡兒里有焦酥的口感,像油渣焦丸兒,,又似乎是耗過的油渣,。 記得小時候,家里窮,,一年也吃不了幾回肉,,父親偶爾會在集上買點大油或者肥肉,母親把油耗出來盛到罐子里備炒菜用,煉焦的油渣就熬白菜,、燉豆腐或者把蘿卜剁碎摻里油渣包包子,、包扁食。 有時候,,玉米面,、高粱面鍋餅出鍋了,用刀片開,,夾里油渣、撒點鹽,,使勁一擠,,滾熱的餅子將油渣化出油來,滲進餅子里,,吃起來咸香,,很是解饞,這大概是我童年的冬季最美好的回味了,。 這次,,在大秦寺吃餃子,口感和香味兒分明就是油渣的滋味,,但這是在寺廟吃餃子,,怎么可能會有葷腥? 問居士魏大姐,,她說,,這餃子餡兒正是她做的,腐竹稍微沖洗一下,,晾干,,掰成小段,放油鍋里炸焦,,粉條焯好,、白菜剁碎,用芝麻香油,、清油,、精鹽、生抽拌勻即成素凈水餃餡兒,。 難怪餃子餡兒里有焦酥的香味兒,。 想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吃餃子何嘗不是,,心靈手巧功夫深,精烹細作滋味真,心思下到,,美味也就渾然天成了,。 河南鄉(xiāng)下有句俗話:接風(fēng)扁食,送行面,。也有地方說,,進門餃子,出門面,。 快過年啦,,在外地生活工作的老鄉(xiāng)也該回家了,進門一碗熱騰騰的扁食,,是親人為你擺下的最隆重的歡迎盛宴……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作者簡介 范孟廣,,筆名植梅先生,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石化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石化中原油田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