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李老師說說,! 如何擁有健康的心理,?這真是一個很大話題。我在很多次成人心理講座里,,或者中小學生心理課堂里,,也都會講些心理話題,一般都是在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nèi),。今天我就整理這個大話題,,理順一些思路,講給大家,,讓大家受益。因為比較完整,,比較通俗,,適合大眾化,。如果你按這個講,至少4個小時,,若再添加一些現(xiàn)場活動,,就是一整天的早上和下午的超長講座了。 01什么是健康 權(quán)威的健康健康定義是什么,?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其憲章中明確指出:“健康是指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功能上的一種完好狀態(tài),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身體不虛弱而已,?!鄙砉δ堋⑿睦砉δ芎蜕鐣δ苓@三個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任何一個方面的功能失調(diào),都會導致其他兩個方面的功能失調(diào),。 生理方面的異常變化有時會損害人的心理和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的異常變化,同時對人的身體和社會功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現(xiàn),,純粹的由生理因素引起的疾病是極少的,許多疾病如:冠心病,、消化道潰瘍,、哮喘、癌癥等都是心因性疾病,。這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心身病”,! 心理不健康的人難以保持正常的社會功能。首先,,心理不健康很難獲得很事業(yè)的成功,;其次,心理不健康的人很難獲得生活幸福感,。 可見在涉及健康的三個因素中,,心理健康最為重要,它不僅有益于身體的健康,,也有助于減少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發(fā)生,,更有助于我們工作、學習,、生活,、事業(yè)成功及人生的幸福美滿。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商品化市場競爭機制的不斷引進,,在人們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富起來的同時,整個社會環(huán)境競爭壓力也不斷升級,、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與人之間隔閡加大、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對人們的心理產(chǎn)生了巨大震撼沖擊,。面對競爭和壓力,一些人不堪重負,,精神瀕臨崩潰的邊緣,,殺人、自殺等惡性事件頻頻發(fā)生,。據(jù)有關資料介紹,,全球每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在我國每年約28多萬人自殺身亡,,至少有200多萬人自殺未遂,。近年來,據(jù)國家衛(wèi)生部的一次調(diào)查表明,,有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人群在急劇增加,,心理疾病患者已超過心血管病患者,躍居我國患病率的首位,,約占20%,。專家測評,21世紀我國心理疾病所占比例將達到25%,。還有更多的人,,雖然表面看來一切正常,但內(nèi)心正在默默忍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這些數(shù)據(jù)告訴我們,,在人類攻克了許多醫(yī)學難關后,自身的心理疾病成了最大的問題,。心理健康如果不被重視,,雖不一定會致人死亡,但卻會讓人生活在痛苦之中,。 那么,,什么樣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如何達到心理健康呢,? 02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xù),、積極樂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狀態(tài),它體現(xiàn)在內(nèi)外和諧、適應環(huán)境,、人格完整,、充滿幸福感。 心理健康的十大標準: (1)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2)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夸耀也不過分苛責;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huán)境所左右; (4)理智,、現(xiàn)實,、客觀,與現(xiàn)實有良好接觸,,并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5)適度地接受個人需要,,并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 (8)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9)具有從經(jīng)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huán)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道德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03心理健康的評判 許多孩子家長問我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心理是否健康,?我們經(jīng)常用的是觀察法,、對比法、標準化法,、做心理測量等方法,。 如:將自己的孩子最近以來的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與大多數(shù)同齡的孩子比較,觀察是否符合這個年齡段的特點,是否和大多數(shù)孩子一致,; 了解孩子生長的教育環(huán)境要求,,比較是否與孩子的成長發(fā)展一致;看孩子的心理對其學習,、生活的影響,。總之,,通過心理測驗等方法,,找到孩子心理問題的原因,制定自我改變的計劃,,和孩子一起由心理不健康走向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等級劃分: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jīng)癥,;精神病。與之對應的是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師),、精神治療(醫(yī)生)。 04如何促進心理健康 (1)建立完善的認知 心理學家認為,,不健康的心理來源于不正確的認知,。那么什么是認知呢?就是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個人的思想觀點,、闡釋事物的思維模式、評價是非的標準,、對人對事的基本信念,。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曾提出過著名的ABC理論,在這里A代表誘發(fā)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緒反應與行為結(jié)果。我們一般會認為人的情緒反應與行為的信念,、看法,、解釋,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的更直接的原因,。但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思想與信念是引起心理問題的根源。 如:今天我在街上遇到了領導,,我很主動熱情地與領導打招呼,,領導看都沒有看我,,只是“哼”了一聲就過去。于是,,我非常生氣,,我想他為什么不理我?一定是因那次民主生活會上,,我給他提了建議,,于是我越想越氣憤!而另一個同事也遇到與我完全一樣的情況,,他卻是這樣想的,,領導不理我可能是沒注意,也可能是領導腦子里在想其它的事情,,沒理就沒理,這是無所謂的事,,他的心情絲毫都沒有受到影響,。可見,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和認知有關,。 “瞎子摸象”的故事就更說明完善正確的認知是最主要的。西方有句著名的諺語是:同樣的一件事情,,想開了就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 在上述例子中我們看到,,對待同一件事情每一個人會有不同看法認知和信念,。但有的人持的是片面消極的認知和信念,凡事從壞的一面考慮,;有的則持積極的認知和信念,,凡事從積極的認知和信念出發(fā)。正確認知與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shù)?、適度的情緒反應,。而不合理的認知和信念則會導致不適當?shù)那榫w反應,幾乎一切的消極思想都蘊含著重大的認知曲解,。稍加推敲,,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消極思想都是無稽之談,,都不合情理的,。你終將發(fā)現(xiàn),你的一切痛苦的唯一原因均來自歪曲事實的不合理的認知,。 ABC理論認為,,通過建立和完善我們正確的認知可以改變我們的消極情緒乃至命運。 如:四川大地震中的失去一條腿的芭蕾舞女孩;聾啞人邰麗華與千手觀音,;全國殘聯(lián)主席張海迪等,,她們卻因為殘缺,而體現(xiàn)了一種更不平凡的美,! 雖然他們身體殘缺,,但因為有健康心理、完善正確的認知,、反而讓自己的生命煥發(fā)出了不一樣的光彩,!反之,著名影星,、歌星張國榮,、陳琳,大學生馬加爵等因為心理不健康,,沒有正確的認知從而導致自殺及殺人犯罪,。 由此可見:完善正確的認知,積極的心態(tài)對一個人是多么的重要,。 (2)管理好你的情緒 情緒與情感的概念: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chǎn)生態(tài)度的內(nèi)心體驗,。 情緒不是自發(fā)的,情緒是由刺激引起的,。如:歷史上的范進中舉,、祥林嫂等。與認知相比較而言,,情緒與身心健康的關系更加直接可感,。情緒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每當我們發(fā)生情緒時,,都會發(fā)生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如:當我們抑郁、焦慮,、憤怒負性情緒發(fā)生時,,會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進而促使腎上腺大量分泌激素(腎上腺素),,激素會迅速通過血液,、淋巴液到達全身,使各個系統(tǒng)出現(xiàn)一系列的應激反應,,身體經(jīng)常處在這種狀態(tài),,就會嚴重影響到健康。而處在愉悅,、輕松這樣的正性情緒狀態(tài)中,,副交感神經(jīng)就會興奮,進而出現(xiàn)相反的身體反應,,身體各個系統(tǒng)和器官就會處于最佳狀態(tài),。 生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分別收集處在高興、生氣和焦慮狀態(tài)下人呼出的氣體,,把這些氣體液化后發(fā)現(xiàn),,所謂的“生氣水”里有白色的結(jié)晶,“焦慮水”里有紫色的結(jié)晶,,而“高興水”為無色透明狀,,再分別把這三種液體注射在小白鼠身上,結(jié)果只有注射“高興水”的小白鼠依然活蹦亂跳,,而其他的小白鼠紛紛死亡了,。有人對二戰(zhàn)時期傷員心理健康與康復情況做了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交戰(zhàn)國的傷員康復的情況有所不同,,戰(zhàn)勝國的傷員要比戰(zhàn)敗國的傷員康復得快很多,。可見,,情緒既能致病,也能治病,。 不良情緒在人的身體里滯留時間越長,,危害就越大,。如:有一位老李先生的兒子,,不幸出了車禍,,受傷住進了醫(yī)院,李老先生著急上火,,吃不下,喝不下,,三個月后,兒子脫離了危險,,而他倒先離開了人世,。當不良情緒激發(fā)時,體內(nèi)就會產(chǎn)生一種有毒的荷爾蒙,,這種有毒的物質(zhì)在身體中滯留時間一長,,就會誘發(fā)人體內(nèi)早已存在的癌細胞瘋長?,F(xiàn)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生氣這種不良情緒能致癌,。所以不良情緒不及時調(diào)整,,傷害自己傷害他人。 生活中最常見的負性情緒:抑郁和焦慮,。 抑郁: 是一種情緒低落、悲觀,、冷漠,、失望等構(gòu)成的負性情緒。在人群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曾有過抑郁的體驗,。抑郁是錯誤推理的結(jié)果,抑郁者常用錯誤推理進行自我貶低,,自我責備,。 我們知道崔永元得過抑郁癥,著名影星張國榮是抑郁癥自殺的,,近年來,,高級官員、大老總,、大富翁因抑郁自殺的消息時有發(fā)生,,而且大學生、青少年中因為抑郁失去生命的也不是個別,,都非常令人痛心,。 怎樣改善抑郁的負性情緒呢? 要改善抑郁負性情緒,,首先是做好認知調(diào)節(jié),,對人生的局限要取現(xiàn)實地承認和接納的態(tài)度,同時改變目標可以消除無能為力的沮喪情緒,。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 情緒的宣泄法:由于能量的壓抑與糾結(jié)于心,,導致抑郁,因此,,抑郁治療的最重要步驟是將糾結(jié)于內(nèi)的能量宣泄出來,。 傾訴法:找一個值得依賴的人將心中的想法與苦悶統(tǒng)統(tǒng)講出來,可以使抑郁得到緩解,,在宣泄的同時,,朋友的理解和關注也成為一種情感上的支持。 大聲朗讀法:大聲朗讀,,把心靈打開,,文字變成音響,,將心與口統(tǒng)一,口成為心靈的一扇窗戶,,每一次響亮的打開,,意味著一種勇氣,一種氣概,,一次直抒胸懷的宣泄,。朗讀內(nèi)容可以選擇一些豪邁大氣,積極向上的詩歌,、散文等,。 訴諸筆端法:把你的痛苦、壓抑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寫的過程既是一種思緒梳理也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如,寫給自己的一封信,,寫完讀給自己聽,,心情會舒緩好多。 單純宣泄法:找個沒人的地方,,高聲喊叫或放聲大哭,,喊過、哭過,、你會覺得輕松許多,。 運動宣泄法:進行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如跑步,、打球、蹦迪等方式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順其自然法:當你感到抑郁時,,最好的辦法是,既來之,,則安之,。把一切看成是自然現(xiàn)象,處之泰然,,抑郁反而不攻自破了,。 積極行動法:你不能直接控制情緒,卻可以直接控制行為,。通過控制行為,,你可以間接地達到控制情緒的目的。 如:一位青年因為失戀心情很壓抑,,并且因此影響了與辦公室同事的關系,,她知道這種低落的情緒對自己不利,,因此苦苦地與這種情緒抗爭,極力想控制,,卻控制不了,。其實,她沒有必要去刻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立即去做一些必須做的事,。先將要做的事列一張字條:如“要洗衣服、整理房間,,要為同學祝賀生日,,晚飯后散步,要寫日記等……”然后一件接著一件地去做這些事,。 通過適當?shù)姆e極行動轉(zhuǎn)移注意來減輕痛苦,,并從這些活動中得到滿足與成功,心情會自然而然地改善,。所以當你感到抑郁時,,走出戶外,去打球,、去散步,、去美容、去逛街,、去交友,、去旅游,去做一件你平時很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 積極心理暗示:我能,!我行!我一定可以成功,!我一定可以做好這件事情,!等積極的心理暗示等。 焦慮:是一種非特定的,、不知所以然的提心吊膽與緊張不安的情緒狀態(tài),,它常常與憂慮、恐懼等感受交織,,這種情緒指向未來,,是不快和痛苦的,并伴有身體不適感,。 焦慮是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經(jīng)常體驗到的一種情緒,,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競爭的激烈,,個人在社會中感到的壓力越來越大,??荚嚒⑶舐?、人際矛盾,、戀愛、失戀,、離異,、親人去世,當它們對我們存在深刻影響時,,便會引發(fā)強烈的焦慮,。 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的焦慮是有用與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適度的焦慮是對生活持冷漠態(tài)度的對抗劑,是自我滿足而停滯不前的預防針,,但是過強的焦慮則對健康,、工作和學習極為不利。那么怎么樣降低焦慮,? 首先要從認知上找到焦慮的原因,,正視問題。對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等問題“手段目的化”,即體驗學習,、工作,、人際交往過程本身的快樂,就可以大大降低焦慮,。 此外,,放松練習對于緩解焦慮也極為有效。比如通過調(diào)整呼吸(深呼吸),,使充足的氧氣流向全身,使焦慮引起的生理反應消失,;通過想象放松,、音樂療法,即對一些安寧,、舒適,、愉悅的情景的想象,達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3)提高人際交往水平 也稱人際溝通,。指個體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或肢體動作、表情等表達手段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個體的過程,。 人際交往是滿足個人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建立個人自我價值感的重要渠道,,因此,,正確的人際交往態(tài)度、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效的人際溝通,對于維護心理健康極其重要,。 那么如何發(fā)展良好的人際關系? 首先,要學習了解掌握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學習人際溝通技巧,、表達的技巧、傾聽的技巧等,;不斷提高人際交往的水平,,發(fā)展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真誠準則,、人際互動準則,、價值準則、尊重準則,。 總之,,要達到心理擁有健康的心理,除了應有正確的認知,、良好的情緒,、較好的人際關系,還應注意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擁有健康積極樂觀的心理。 最后建議大家多學習一些心理健康知識,,特別是積極心理學知識,。使自己一生中都能擁積極心態(tài)、高度的自信,、寬容的心胸,,既有有目標,有追求更不怕困難與挫折,,能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心理健康,充滿人格魅力的人,,能夠感受到生活幸福與快樂的人,! 再次感謝光臨李老師說說!堅持原創(chuàng),,文藝,,理性! |
|
來自: 九州君子好人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