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真是李白的小迷弟,,雖然只和李白見過三次面,卻對他一生癡情,,寫了很多思念偶像的名篇,字里行間流淌著'詩圣'對'詩仙'的款款深情,。他在《贈李白》中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是的,,李白是'狂'的,,他的詩充滿著狂放。他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但是,,李白也是孤獨的,在他'飛揚跋扈'的背后,,卻有一顆無比脆弱,、無限寂寞的心。今天我們賞析的這篇作品,,就是號稱為李白最'安靜'的詩,,一篇表現(xiàn)太白精神世界的佳作。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自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五言絕句,,但往往越是最熟悉的,,也會是最陌生的,所謂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這個道理,。 史上對這首詩的評價極高:《而庵說唐詩》稱其'白七言絕,佳,;而五言絕,,尤佳。此作于五言絕中,,尤其佳者也',;《唐人萬首絕句選評》贊其'氣格內(nèi)外具足,五絕中有數(shù)之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短短二十個字里,蘊含了怎樣打動人心的精妙,。 詩的前兩句寫眼前的實景:那高高的鳥兒飛去了遠方,,無影無蹤;孤云也獨自飄去,,自在悠閑,。'眾鳥'與'孤云'都是無情而不相親者,它們似乎都厭倦詩人,。那么,,有誰會安撫詩人那顆多情而又鮮活的赤子之心呢?答案就在下面兩句,。'盡'和'閑'兩個字,,把我們引向了一個'靜'的境界,為下文的'獨'做了意境上的烘托,。 縱然鳥飛云去,,但詩人仍然沒有,,也不想離開。在寥廓的長空下,,在靜靜的空間中,,詩人和敬亭山,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彼此相看,永不相厭,。他在說,,在這蒼茫間,互不厭棄的,,含情相視的,,只有自己和眼前的敬亭山了。很有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意蘊,,大概辛稼軒也是因李太白這兩句詩而生發(fā)出了這膾炙人口的名句吧!李白的這個答案看似意料之外,,但細想又在情理之中,。 在這里,李白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充分展示了他豐富而精妙的想象力,。然而,這首詩的好處卻不僅僅如此,。 在這首詩里,,李白沒有寫敬亭山的秀麗風光,沒有寫敬亭山的人文景致,,而是只借山抒情,,在被擬人化的敬亭山中尋到了慰藉,慰藉自己那顆孤獨的心靈,,慰藉自己凄涼的處境,。鳥云是無情的,政治是無情的,,現(xiàn)實是無情的,,只有對面的敬亭山是多情的,。詩人在敬亭山里找到了靈魂的知己。 李白一生曾七次登上敬亭山,,但這首詩作于哪年,,或者說是他那次登上敬亭山所做的,歷來爭議很大,。我則傾向?qū)懹谔泼C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這是李白最后一次登臨敬亭山,。此時的李白年逾花甲,,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牢獄,、流放后,,再來宣城,再上敬亭山,,沒有了昔日的有朋如云,,沒有了先前的迎來送往,他獨坐敬亭山,,撫今追昔,,孤寂無限,遂寫下這首千古絕唱——《獨坐敬亭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