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君,,1964年生,,河南信陽人。現(xiàn)為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信息中心負責人,、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創(chuàng)作場景 授課現(xiàn)場 山水高研班采風 魏廣君是一位藝術探索家,,不同于一般號稱探索者的是,因為他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又有清晰的思考,,他的探索很有深度,,很有后力,。他的創(chuàng)作之所以傍依傳統(tǒng)而不顯迂腐,探索創(chuàng)新毫無浮淺之氣,,而具有實沉沉的文化含量和蓬勃的生機,全在他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讀他文集《摶廬論衡》中關于古今書畫印刻的諸篇宏論,可見他是一位既善于讀書,,又善于思考的學人。說魏君廣是當代為數(shù)不多的學人藝術家或藝術家學人毫不過分,。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 邵大箴 廣君勤奮,為藝執(zhí)著,,涉獵廣泛,,乃中原人之本分也。他的篆刻渾樸蒼茫,大氣磅礴,,信手拈來不計工拙而神韻自得,,令人一見頓生暢快淋漓之意,透過印文能得見主人豪爽粗獷的真性情,。所作石質(zhì)印章刀法嫻熟,,沖切并用,,筆畫剛健不失豐腴,,在方寸之地得乾坤輪轉(zhuǎn)無窮之勢,;所作陶瓷印更得天然之姿態(tài),,不見刻意雕琢之跡,。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 張海 在當代畫壇,,能重視并且兼有“三絕”、“四全”素養(yǎng),,能注重綜合人格塑造的畫家卻越來越少,,廣君就是那鳳毛麟角中的一員,,他的詩書畫印素養(yǎng)很全面,不僅詩詞寫得好,,書法、刻印,、山水,、花鳥深得民族文化傳統(tǒng)精髓。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廣君的繪畫具有一種由綜合人格修養(yǎng)錘煉而出的,、撲面而來的文化氣息,他的花鳥畫非?!拔臍狻?,帶有濃濃的書卷氣,,他的金碧山水富麗堂皇、典雅大氣,,具有“富貴氣象”,,帶有一種傳統(tǒng)士大夫的精神氣度,他的作品從整體上體現(xiàn)出的“雅”,, 突出和強調(diào)了抒情主人公內(nèi)在的精神氣質(zhì)的高雅,、充實與豐富。 ——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 盧禹舜 中國山水再突破就是技術突破,技術突破強調(diào)實驗性,金碧山水里邊,,他用的方法跟古人不一樣,,用吹和噴的方法,古人不會用吹和噴的方法,,廣君說金噴15遍以上才有斑剝渾厚的效果,,如果你不了解以為是淺顏色刷的。廣君將墨與色融合,。就是說這個技術上一定創(chuàng)造出一套不同于古人的語言層次,,技法層次,這個就靠自己實現(xiàn),,沒有任何人教你,,這個突破也很重要。這個時代沒有技術上沒有突破,,就講結構,、樣式、境界上的突破不太可能,。從這個角度講,,20世紀每個藝術家如果獨樹一幟,一定從技術上突破,,絕對不會從觀念或者從別的什么的開始,,一切都在實踐中。理論家說話都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但是畫家要落實,每一筆都靠自己畫出來,,所以技術的創(chuàng)新遠遠超越觀念創(chuàng)新,,超越其他方式的創(chuàng)新。一個藝術家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語匯,,創(chuàng)造自己的修辭方法,,廣君讓我最為佩服的一點他是位有全面修養(yǎng)的人,而全面修養(yǎng)的人有一個特點,,他的突破是漸進式,,不是革命性的,突破是局部的而不是全部的,,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全面的突破,,從這個點上,使我從中能看到20世紀整個山水的突破,。 ——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張曉凌 得益于修養(yǎng)的全面,,從廣君的山水和花鳥作品中都能看到非常儒雅文人氣息,,這不是說你想做能做出來的,沒有深厚的國學修養(yǎng),,沒有深厚的傳統(tǒng)積累,,你很難煥發(fā)出這種氣息。在做對外的藝術交流工作時,,我經(jīng)常談到中國畫要有書卷氣,,逸氣、文人氣,,老外聽不懂,,但這是中國畫非常獨有的品質(zhì),這一點在廣君的畫中體現(xiàn)非常充分,,具有非常突出儒雅的文人氣息,。同時,他畫中同時突出鮮活的生活體驗,,尤其體現(xiàn)在金碧山水畫,,我感受到了和古代文人完全不一樣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和當代有關,。張曉凌對他技法有專門的介紹,,我也問過,還專門向他學習過,,他用噴壺噴金粉,,古人沒有這么干過,我說人物畫能不能噴上金粉,,他是邊噴邊用毛筆去修去作效果,,最后形成畫面非常神秘、非常朦朧的金碧輝煌的效果,,這是很具有個人特點的方式,,而且這種方式給他帶來了相對自己比較鮮活的當代的體驗,,整體上成就了他繪畫的當代氣息,。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 張江舟 我一到展廳,確實感到一種震撼,。走到書法那個地方的時候我說了一句,,廣君真是個全才,書法,、繪畫,、篆刻,也寫詩,,還寫了很多好的評論性的文章,,廣君似乎成為一種現(xiàn)象,,為什么?他一直在本體之內(nèi)進行追求,,他在書法當中守住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篆籀的筆意,他的畫也得益于這一點,。他很多畫當中的篆籀筆法也表現(xiàn)的比較充分,。比如說他畫竹以隸書筆意的表現(xiàn)都很明顯,并形成了自己碑帖結合式的綜合性的格調(diào),。廣君的書法適應了時代的需求,,他的作品在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效果上都是很突出的,他強調(diào)造型,、構成關系,,點劃與點劃之間,字與字之間的組合關系,,大和小,,長和短,濃淡枯濕,,通過這些對比,,這種構成給人一種美感,給人一種純視覺化的感覺,。廣君的書法和繪畫都是在實踐當中進行探索的,,使自己走到了一個輝煌,這確實是了不起的,,應該說是一種現(xiàn)象,。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 胡抗美 我跟廣君認識很多年了,他的面向很開闊,,有廣泛性,,有包容度,我覺得即使在廣泛涉獵的時候,,他每一幅作品,,都有一個立意,都有一種追求,。盡管是我看了他作品氣局和氣象是多變狀態(tài),,在多變當中他每一幅作品其實都有一個點,都有一個意圖,。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我就特別吃驚,,水墨當中有亮晶晶的東西在里面,很吸引人,。我覺得這種做法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他激發(fā)了筆墨的活性,,有兩層東西在里面活動,,這兩層東西到底是什么?比如金粉概念進來,,傳統(tǒng)的紙媒觀念知性改變以后,,可以提取出來同傳統(tǒng)概念進行對應和闡發(fā)。一個具體的就是“飄浮”的概念,。我覺得他把金粉一類的東西打進去,,再把水墨的東西加進去,實際上他就讓水墨飄浮起來了,。過去我們總是講比如說筆墨問題,,能夠吃進去,力透紙背,,是相互滲透,,就是強調(diào)吸收性。但是我覺得它是反向的飄浮的概念,,這種飄浮的慨念是很有現(xiàn)代意識的,,很值得我們思考和回味。,,第二個是“輝映”的概念,,過去我們經(jīng)常講是品,品是讀的過程,,不是看的過程,,更多在視覺上的不斷沖擊,它有一種張力,,這是視覺性問題,。其實魏廣君在繪畫的處理上,更多的提出了視覺性問題,,甚至有種眩目,,眩妙的關系存在,這種眩目的關系改變了傳統(tǒng)當中很多的閱讀心態(tài)和觀念,,比如像平和,,淡薄,散意那種東西,,其實全部都改變了,,被清洗掉了,輝映這個概念是非常有意思的,。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鄭工 廣君作為中國文化系統(tǒng)下成長起來的人,面對廣君的繪畫,,我們個人喜歡不喜歡,,能不能讀出自己在日常當中有呼應的,、感應的東西,我想對一個畫家來講可能這是他的目標,,對我們評判者也是一個要求,。從這個角度,我們有一些理論的意識,,但理論不可能涵蓋一切,。當然也不是說我做這樣的繪畫從古至今沒有過,可能一個畫家目標并不這樣,,一定要求自己在自己的藝術生涯里有一個突破,,有一個進展。前年,,我在798泛空間主持過廣君的個展,,看了印象特別深刻,,他的畫是能一眼被看出,就是廣君的,,而不是別人的,,而且讓我們大家感覺到我喜歡就夠了,我們不跟其他的做類比,。 ——中央美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 王春辰 從當代藝術批評語境里,,看廣君的展覽,我有一種穿越的感覺,。因為我們都知道,,有人說西方油畫是為人物,甚至為人體而創(chuàng)造的,。中國水墨畫是為山水而創(chuàng)造的,。我們當代藝術非常關注現(xiàn)實,有一種對現(xiàn)實的深切關懷,。我們看到魏廣君的畫有超越城市,,超越喧囂的現(xiàn)實生活的狀態(tài),所以我感覺真正是一種超脫超離現(xiàn)實的感覺,。他的繪畫繞開20世紀以來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觀念和創(chuàng)作方法,,回避了20世紀以來關于中國畫所有的爭論和探索,也繞開20世紀中國畫對景寫生的新傳統(tǒng),,讓我們回到中國繪畫的古老傳統(tǒng),,甚至是魏晉,是水墨畫之前的傳統(tǒng),,這是在當代山水畫,,在國畫界也不多見,。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王端廷 在奇和雅的關系上,從廣君作品的實際上,、整體上來看,,屬于正的范疇和雅的范疇,偏重正和雅一路,,在這一路里他突出的個性特點是筆墨形式感,,他的棱角,筆鋒的變化都非常微妙,,是很有壯氣的個人風格的繪畫,。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 于洋 作 品 欣 賞 般若心經(jīng)圖 214x168cm 紙本設色 2011年 倪云林詩意 220x90cm 紙本設色 2008年 老子語意圖 136x68cm 紙本設色 2009年 高山仰止 220x90cm 紙本設色 2008年 觀錢舜舉山居圖有感 220x50cm 紙本設色 2008年 六合朗朗系列之七 124x244cm 紙本設色 2015年 六合朗朗系列之一 124x488cm 紙本設色 2015年 廣君高興圖 220x220cm 紙本水墨 2014年 以神媚道 240x129cm 紙本水墨 2016年 逸興湍飛冊 30x50cm 紙本水墨 2013年 李白月下獨酌詩意 136x68cm 紙本水墨 2018年 得魚刻鶴聯(lián) 180x30cmx2 紙本 2019年 徐渭詩 180x90cm 紙本 2015年 處厚 6.5x4cm 壽山石 2017年 人淡如菊 6x6cm 壽山石 2017年 魏廣君把他的山水叫作“金碧山水”。而古典形態(tài)的金碧山水是在青綠山水的基礎上,,通過泥金復勾物象輪廓,,形成交織于畫面的金線,從而與作為山石主體的青綠金碧緋映,。廣君的金碧山水不是這樣的,。或者說,我們不能從古典山水的意義上解讀廣君在2008年以來創(chuàng)作的金碧山水,。 廣君創(chuàng)作的是另一種金碧山水,。 這種金碧山水是以作為山石鋪陳的青,、綠,、紅色,與作為山石皴法的水墨之黑形成色彩對比,,并輝映在金色的背景上,。如果說古典金碧山水主要體現(xiàn)為金線的裝飾意味與青綠厚重塊面的對比,那么,,廣君的金碧山水則是噴灑的金粉以其積點成面的閃爍質(zhì)感,,與青、綠,、紅的涂染平面,,以及積線為皴所形成的黑色交相輝映。古典式金線的裝飾性被鑲嵌并融入在青綠山石質(zhì)地中的金粉取代,,融于水墨的金粉,,與融于金粉的水墨,渾然鑄造了一種“整體性”的金碧山水,。 廣君山水中的金色不是染的,,不是積的,更不是寫的,,而是噴的。無論是作為工具的噴壺,,還是作為創(chuàng)作手法的噴灑,,都不曾為傳統(tǒng)的金碧山水所使用;將金粉液體噴在生宣紙上,,形成與水墨畫在生宣上不同的肌理與質(zhì)感,它不是洇滲的,,而是凝固的,;不是可見筆痕的,而是如細霧彌散的,。這都顯示出與書寫性不一樣的山水創(chuàng)作方式與審美意旨,,甚至可以說它是帶有“制作性”的,。這種制作性,為他的金碧山水帶來一種理性和人工意味,也營造出一種剛性,、堅質(zhì)的空間氛圍,。 然而,他的金碧山水主體卻又是以書寫性的筆墨筑基的,。而皴法這個中國山水畫的核心語匯無疑又構成其筆墨的根本,。他的金碧山水也因此與古典金碧山水形成另一差異:如果說古典金碧山水是空勾無皴,是以勾廓分染為基本手法,,那么,,廣君的金碧山水則滿布皴法并蘊藏著豐盈的筆墨內(nèi)涵,這是一種集合了青綠重彩與山石皴法的金碧山水,。而這一體式的金碧山水,,其實是從五代山水的傳統(tǒng)綿延開來的。 廣君金碧山水的山石,、草木,、云水等形象生動而又高度概括,細節(jié)豐富而又不失之繁碎,,造型精整而又不失之刻板,,充分體現(xiàn)出如同五代山水畫家面對自然時那種生動的感覺、豐沛的筆墨活力以及高度的圖式化能力,。 同時,,廣君的山水又是重彩的,濃重的青,、綠,、紅、金,、黑,,共同演繹出令人興奮的色彩旋律,特別是紅與金色這兩種極少出現(xiàn)于古典山水的色彩塊面,,熱烈而炫目,,他的金碧山水因此而溫暖、明耀,。他用這般驚艷的色彩去追逐光明,,去呈現(xiàn)他內(nèi)心那個五光十色的世界。 就這樣,,筆墨與重彩就以極為響亮的音符,,奏響廣君金碧山水的樂章。 而筆墨與重彩這兩種語匯的結合,,實在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課題,。因為,,我們從五代以后的山水畫史讀來,幾乎沒有看到哪一位畫家對此交過滿意的答卷,。筆墨與重彩是兩個各具自身高度自足性的語言體系,,而如果要讓筆墨與重彩同時保持純度與力度,就幾乎必然會在二者的高亢對峙中造成畫面語素間的緊張狀態(tài),,強烈對比的結果是使畫面失去語言平衡與和諧,,從而也就失去了在“中和為美”審美原則下的語言價值。筆墨與重彩必須要減弱一方才能實現(xiàn)語言媾合,,其結果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或是控制筆墨而讓重彩醒目,,就像“二趙”他們那樣,;或是淡化色彩而突出筆墨,,就像“元四家”他們那樣。而將筆墨與重彩以同樣的表現(xiàn)強度結合為一種系統(tǒng)的語言體系,,就是五代以后的山水畫史所呈現(xiàn)的一項艱巨挑戰(zhàn),。 廣君幾乎是注定要應對這一挑戰(zhàn)的,因為他內(nèi)心有兩種力量驅(qū)動著他不可繞開這一難題,。一是他天生對青,、紅、金,、黑色彩的濃郁興趣,,這種楚漢藝術的色彩基調(diào)表現(xiàn)出的夸張效果和浪漫情結,是單純的水墨代替不了的,。一是對于自然物理的諸般好奇,,驅(qū)使他內(nèi)心有一種情緒要表現(xiàn),就不自覺地按照原來筆墨畫法反復去強調(diào)意趣的取得,,在層層深入和一遍遍的消解中,,成為一種貼近內(nèi)心的東西。 于是,,重彩與筆墨就被他同樣珍愛,,不敢厚此薄彼。他要讓筆墨與重彩都以各自最大的表現(xiàn)力呈現(xiàn)于他的金碧山水之中,。其筆墨體現(xiàn)為細致精致的皴法,,既完整地刻畫著山石樹木,同時,,又以皴,、擦、點,、染的抒情筆調(diào),,經(jīng)營一種精妙的筆墨關系,;其筆跡形態(tài)既葆有五代山水畫家那種與自然的親近感,同時又像元代山水畫家那樣揮灑出筆墨意趣,;具有書法性的筆致散發(fā)著濃郁的古典情味,,同時也顯現(xiàn)出高品質(zhì)的文人精神性。另一方面,,他又用濃重的青,、綠、紅積染山頭,,其面積不大但卻極為醒目,;平面性與高純度的色塊,就像民間美術單純熱烈的色彩一樣,,為蘊藉的文人筆墨增添感人的活躍與激蕩,;金色的質(zhì)地又以一種堂皇的氛圍,烘托起這重彩與筆墨的高昂唱和,。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 ??苏\ (以上文字摘自2013--2014年的評論文章,“摶廬文心魏廣君藝術大展”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編輯:周珍珍 崔月
|
|
來自: 攸州刀郎 > 《書法醫(yī)學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