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飛翔 “國學”一詞最早出自《周禮·周官·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本義是指周代中央在王城設立的國家教育行政機構和學校,?!稘h書》《后漢書》《晉書》里面都有“國學”的概念??梢?,在中國歷史上,“國學”這個概念是有的,,但那時講的所謂“國學”,,是指“國家所立的學校”的意思,。 現(xiàn)在我們通常意義上所使用的國學的概念,,產生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20世紀初期,。1902年,,黃遵憲在與梁啟超的通信中,提到梁有創(chuàng)辦《國學報》的設想,,黃遵憲認為在時間上梁啟超的想法未必合適,。這說明至少在1902年“國學”這個詞就已經開始使用了。1905年,,劉師培,、章太炎、鄧實等人創(chuàng)辦《國粹學報》,。鄧實先生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也可以說是“民族國家之學”(《國粹學報·國學講習記》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有學者認為“國學”一詞源自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中期,,日本思想界一部分人,如荷田春滿等提倡對日本的古代典籍進行研究,,以探明本土固有的文化,,遂有“國學”之稱。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風美雨”和“堅船利炮”的脅迫下,,隨著中西文化沖突的一步步加劇,中國文化更處于劣勢,,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在此時代背景下,為了保國保種,,以章太炎為代表的國粹派提出“保存國學”“振興國學”的口號,。 章太炎先生是最有資格承當“國學大師”稱號的人,他對國學的產生與發(fā)展作出過巨大貢獻,。1903年章太炎因“蘇報案”被捕入獄,,1906年出獄后逃到日本,當《民報》停頓的時候,,他在東京辦起“國學講習所”講起了國學,,魯迅、吳承仕等都曾前去聽講,。章太炎第二次講國學,,是1913年至1916年被袁世凱軟禁的時候,地點在北京錢糧胡同,,北大許多教授去聽,。第三次是1922年夏天在上海開辦的系列國學演講,《申報》為之配合,,每次演講都作報道,,影響甚大。曹聚仁根據(jù)演講記錄整理成《國學概論》一書,。章太炎晚年在蘇州,,又辦起了國學講習會。章太炎認為,國學是國家成立的根本,,國學亡而國必亡,,國學興而國自立,國學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存亡相依,。章太炎指出,國學是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的總稱,,它包括“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章太炎的國學觀很快被人們普遍接受,,成為20世紀知識界對國學的基本看法,。 關于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說,,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一個明確統(tǒng)一的界定。原因在于國學的概念及其內容不是靜態(tài)的,、不變的,,而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皣鴮W”其實是一個時代的名詞,學術大家們有的有所保留,,連寫《國學概論》的錢穆先生也說:“國學這個詞前無承繼,,將來恐怕不容易成立?!瘪R一浮也說過“國學”這個詞不夠恰當,。張岱年說:“國學的名稱起于近代,西學東漸,,為了區(qū)別于西學,,于是稱中國本有的學術為國學?!?/span> 國學者,,一國固有之學問也。那么,,國學究竟包含哪些范圍呢,?朱熹先生曾說過:“國學者,圣賢之學也,;仲尼孟軻之學也,,堯舜文武周公之學也,。”意思是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的文化與學術,。“千年國粹,,一代儒宗”的馬一浮則楷定“國學是六藝之學”,。“六藝”即《詩》《書》《禮》《易》《樂》《春秋》,。馬一浮在說明“國學是六藝之學”時,,依次談了四點:六藝統(tǒng)諸子;六藝統(tǒng)四部,;六藝統(tǒng)攝于一心,;西來學術亦統(tǒng)于六藝。 筆者以為,,國學的宗旨就是宋儒張載提出的“橫渠四句教”: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既是國學的主旨,也闡明了讀書人的責任,、使命和擔當,,堪稱是中國人的精神絕句。 2017年2月23日《四川政協(xié)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