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jié) 氣壓帶和風(fēng)帶 課時知能訓(xùn)練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圖中的箭頭表示空氣運動方向。讀圖,,回答1~2題,。 1.若該圖為南半球三圈環(huán)流的一部分,甲地在北且緯度較乙地低,,則( ) A.該環(huán)流圈為高緯環(huán)流 B.該環(huán)流圈為低緯環(huán)流 C.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fēng)向為西北風(fēng) D.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fēng)向為西南風(fēng) 2.若該圖表示全球三圈環(huán)流的一部分且處于大陸西岸,,則甲地的氣候類型可能是( ) A.熱帶草原氣候 B.熱帶季風(fēng)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右圖所示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示意圖,箭頭表示地球自轉(zhuǎn)方向,。讀圖回答3~4題,。 3.圖例所示的氣壓帶名稱是( ) A.赤道低氣壓帶 B.副熱帶高氣壓帶 C.副極地低氣壓帶 D.極地高氣壓帶 4.下圖中能正確表示P風(fēng)帶風(fēng)向的是( ) (2010·南通模擬)右圖為氣壓帶風(fēng)帶移動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甲圖所示季節(jié)各緯度帶氣流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氣流 B.10°N~20°N盛行東南風(fēng) C.20°N~30°N盛行西北風(fēng) D.30°N~40°N盛行西南風(fēng) 6.甲、乙兩圖反映的時間與季節(jié)正確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9月中旬,,湘中地區(qū)一般進入秋季(如果連續(xù)10天日平均氣溫低于22 ℃,則被認為進入秋季),。讀長沙9月中下旬的天氣狀況圖,,回答7~8題。 7.9月15日~23日,,長沙日溫差的大致變化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分別是( ) A.日溫差降低,,天氣狀況 B.日溫差增大,地面狀況 C.日溫差增大,,風(fēng)力狀況 D.日溫差增大,,天氣狀況 8.與往年相比,長沙在該期間天氣異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夏季風(fēng)強勁,,晴熱少雨 B.“副高”異常強大并控制該地 C.直射點北移,,太陽輻射加強 D.亞洲高壓異常強盛 (2010·湛江模擬)右圖為某地區(qū)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陰影部分為陸地),據(jù)圖回答下題,。 9.影響圖中M,、N兩處等溫線發(fā)生明顯彎曲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 A.海陸分布,緯度位置 B.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 C.大氣環(huán)流,,下墊面 D.洋流,地形 (2010·濰坊檢測)下圖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氣壓沿兩條緯線的變化圖,。分析回答10~11題,。 10.該月份,①②兩地的平均風(fēng)力相比較( ) A.①地的較大 B.②地的較大 C.兩地相當(dāng) D.上半月①地的較大 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區(qū),,此時的盛行風(fēng)向為( ) A.西北風(fēng) B.西南風(fēng) C.東北風(fēng) D.東南風(fēng) (2010·南昌檢測)讀“幾種氣候的氣溫和降水量年內(nèi)變化范圍圖”,,完成12~13題,。 12.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氣候類型正確的是( ) A.①是熱帶沙漠氣候 B.②是熱帶雨林氣候 C.③是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 D.④是熱帶草原氣候 13.圖中②代表的氣候類型最大的分布區(qū)在( ) A.亞馬孫平原地區(qū) B.撒哈拉沙漠地區(qū) C.西西伯利亞地區(qū) D.西歐地區(qū) 甲、乙兩地緯度相同,,相距500千米,。兩地氣溫、降水資料如下表所示,。完成14~15題,。 14.兩地的緯度約在( ) A.15°S~20°S之間 B.15°N~20°N之間 C.25°S~30°S之間 D.25°N~30°N之間 15.兩地之間的地形可能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二、綜合題(共40分) 16.(2010·惠州模擬)讀三圈環(huán)流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寫出下列地點的緯度:C________,E________,。 (2)M→H高度逐漸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實際大氣中,C氣壓帶每年被大陸上相反的氣壓中心切斷,,產(chǎn)生此種現(xiàn)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終年在D風(fēng)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該氣候類型在________洲分布最廣,。 (5)在C,、D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氣候類型冬季天氣特點是________。在七大洲中,,________個大洲有該氣候類型廣泛分布,。 (6)三圈環(huán)流模式是在一系列假設(shè)條件下得出的,這些假設(shè)條件是________,。 17.(2010·揚州模擬)讀我國西南地區(qū)兩城市(M,、N)有關(guān)氣候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22分) 表一 M和N兩地氣溫年,、日較差比較 表二 M和N兩地的降水量及占全年比重、降水日數(shù)比較 (1)比較M和N氣溫年較差,、日較差的不同點,。 (2)1月M和N的氣溫日較差相差________℃,達到全年差異最大值,。根據(jù)表二分析1月M氣溫日較差大于N的原因。 (3)分析M,、N兩地5~10月降水量大于11月~次年4月的原因,。 答案及解析 1-2【解析】 第1題,根據(jù)氣流運動狀況,,甲處為高氣壓帶,,乙處為低氣壓帶,,并且處于南半球,甲地比乙地緯度低,,則甲處為副熱帶高氣壓帶,,乙為副極地低氣壓帶,此環(huán)流為中緯環(huán)流,,甲,、乙之間盛行西北風(fēng)。第2題,,甲位于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受副熱帶高壓和西風(fēng)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 【答案】 1.C 2.D 3-4【解析】 圖例所示的氣壓帶為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圖中P風(fēng)帶為北半球西風(fēng)帶,。 【答案】 3.B 4.B 5-6【解析】 第5題,從圖甲,、乙氣壓帶分布,、移動狀況知M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N氣壓帶為赤道低氣壓帶,,甲季節(jié)為北半球冬季,,乙季節(jié)為北半球夏季,甲圖所示季節(jié)(冬季)氣壓帶,、風(fēng)帶南移,,30°N~40°N盛行西南風(fēng)。第6題,,圖乙氣壓帶,、風(fēng)帶北移為北半球夏季,7月份,。 【答案】 5.D 6.B 7-8【解析】 第7題,,從圖中可判斷該地日溫差大致是增大的,風(fēng)力較小的情況下,,主要是晴朗的天氣,,云層薄,大氣逆輻射弱,,晝夜溫差增大,。第8題,與往年相比,,溫度偏高,,夏季風(fēng)強勁,會帶來豐富的降水,;9月份太陽直射點南移,;亞洲高壓勢力強大時是冬季,,會帶來寒冷天氣;可能是副高勢力強,,在它的控制下,,多晴朗天氣,溫度較高,。 【答案】 7.D 8.B 9【解析】 M處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氣溫比同緯度地區(qū)高,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N處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氣溫比同緯度地區(qū)低,受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的影響,。 【答案】 D 10-11【解析 】 第10題,,②與①處比較②地氣壓差大,風(fēng)力大,。第11題,,從沿23.5°N的氣壓變化分析,③地(印度半島附近)為低氣壓中心,,此時為北半球夏季,,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區(qū)盛行西南風(fēng)。 【答案】 10.B 11.B 12-13【解析】 第12題,,根據(jù)圖示四地氣溫和降水特征分析:①是熱帶草原氣候,,②是熱帶雨林氣候,③熱帶季風(fēng)氣候,,④溫帶海洋性氣候,。第13題,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大的地區(qū)是亞馬孫平原地區(qū),。 【答案】 12.B 13.A 14-15【解析】 第14題,,兩地全年平均氣溫都在25 ℃以上,可斷定兩地位于熱帶地區(qū),;兩地降水量都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雨季都出現(xiàn)在5~10月份,即北半球的夏半年,,所以兩地位于北半球的熱帶地區(qū),。第15題,同一緯度的甲,、乙兩地東西之間相差500千米,,而降水量卻相差很大,可推知兩地之間可能有山地的阻擋,。 【答案】 14.B 15.D 16【解析】 第(1)題,,根據(jù)圖示三圈環(huán)流的高度判斷自左向右分別為北半球低、中,、高緯環(huán)流,,C點緯度為30°N,E點緯度為60°N,。第(2)題,,三圈環(huán)流高度不同與空氣對流運動有關(guān),根本原因是地面的受熱多少,。第(3)題,,C氣壓為副熱帶高氣壓帶,但夏季大陸形成熱低壓會切斷此氣壓帶,。第(4)題,,D風(fēng)帶為西風(fēng)帶。第(5)題,,受C,、D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氣候類型為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濕潤,;六個大洲有地中海氣候分布,。第(6)題,主要考查影響三圈環(huán)流的主要因素,。 【答案】 (1)30°N 60°N (2)低緯度地面受熱多,,對流旺盛,對流層高度高,;高緯度地面受熱少,,對流運動弱,對流層高度低 (3)夏季大陸增溫快,,形成熱源,,空氣膨脹上升,形成熱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 (4)溫帶海洋性氣候 歐 (5)溫和多雨 六 (6)地表形態(tài)均一,,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只有高低緯度之間的受 熱不均和地轉(zhuǎn)偏向力 17【解析】 第(1)題,根據(jù)表一分析,,M地與N地相比,,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第(2)題,,根據(jù)表二分析,1月M地比N地降水總?cè)諗?shù)少,,云量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故M地氣溫日較差大于N地。第(3)題,,M,、N地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5~10月受西南季風(fēng),、東南季風(fēng)影響,,降水豐富;11月~次年4月,,盛行東北季風(fēng),,降水少。 【答案】 (1)M地的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N地的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小,。 (2)7 1月(冬季),,M地降水日數(shù)較N地少,云量少,,白天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較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弱,,保溫作用弱,,氣溫較低,因此M地氣溫日較差大于N地,。 (3)5~10月,,西南季風(fēng)和東南季風(fēng)從海洋上帶來大量水汽,形成降水,;11月~次年4月,,盛行東北季風(fē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