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EGFR-TKI已經(jīng)成為EGFR敏感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標準治療方案,然而大多數(shù)患者在取得1年左右的無進展生存(PFS)后會出現(xiàn)疾病進展,。為了進一步改善PFS,,已經(jīng)在多個臨床研究中評估了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的聯(lián)合治療,如聯(lián)合化療或聯(lián)合抗血管生成治療,。近期NEJ026研究結果正式發(fā)表在《柳葉刀·腫瘤》(The Lancet Oncology)雜志,,該研究比較了厄洛替尼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和厄洛替尼單藥一線治療EGFR敏感突變晚期非鱗NSCLC的療效和安全性。 對于EGFR敏感突變晚期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在全球范圍內(nèi),,目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三代同堂”的盛況:第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颂婺幔⒌诙鶨GFR-TKI(阿法替尼、達克替尼)和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在不同的國家中獲得一線治療的適應證,。為了延緩EGFR-TKI一線治療的耐藥時間,EGFR-TKI聯(lián)合治療的研究不斷出現(xiàn),,在2018年ASCO年會上,,NEJ009研究和NEJ026研究的結果公布。NEJ009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吉非替尼聯(lián)合含鉑雙藥優(yōu)于單藥吉非替尼,,延長了EGFR敏感突變晚期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OS)。NEJ026研究則顯示,,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厄洛替尼優(yōu)于厄洛替尼單藥治療,,PFS得到明顯改善。EGFR-TKI聯(lián)合治療是EGFR敏感突變患者治療領域的一個重要進展,。 NEJ026研究介紹 NEJ026研究是一項隨機,、開放、多中心的Ⅲ期研究,,在日本69個研究中心進行。主要入組標準包括:患者年齡≥20歲,;患者經(jīng)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為非鱗NSCLC,;EGFR突變陽性(EGFR exon19 del或EGFR exon 21 L858R突變);ⅢB~Ⅳ期或復發(fā)轉移患者,;有至少1個可測量病灶,;ECOG PS評分≤2分;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研究排除了合并EGFR exon20 T790M突變和既往接受過化療的患者,。所有入組患者1∶1隨機分配接受厄洛替尼聯(lián)合貝伐珠單抗或厄洛替尼單藥治療。分層因素包括性別,、吸煙狀態(tài),、臨床分期(ⅢB期 vs Ⅳ期 vs 術后復發(fā))和EGFR突變類型(EGFR exon19 del vs exon 21 L858R突變)。聯(lián)合治療組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150 mg,,qd)+貝伐珠單抗(15 mg/kg,,每21天1次),厄洛替尼組接受厄洛替尼(150 mg,,qd),。研究主要終點為PFS,次要研究終點包括OS,、客觀緩解率(ORR),、持續(xù)應答時間(DOR)、疾病控制率(DCR)、安全性和生活質(zhì)量,。 研究結果 2015年6月3日—2016年8月31日,,最終224例患者接受治療,兩組患者基線特征均衡,,EGFR突變類型和基線合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轉移的患者比例,,兩組相似,均為32%,。 中位隨訪12.4個月后,,聯(lián)合治療組和厄洛替尼單藥組的mPFS分別為16.9個月和13.3個月(HR=0.605, 95%CI 0.417~0.877,P=0.016,;圖1),。 圖1.意向治療人群的PFS分析(圖片來源于參考文獻1) 根據(jù)患者的基線特征,進行事后亞組分析,,提示在大多數(shù)亞組中,,聯(lián)合治療組的PFS顯著優(yōu)于厄洛替尼單藥組,但差異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圖2),。根據(jù)EGFR突變類型進行亞組分析,,在EGFR exon19 del突變患者中,兩組的PFS無顯著差異(圖3A),。在L858R突變的患者中,,聯(lián)合治療組的PFS顯著優(yōu)于厄洛替尼單藥組,mPFS分別為17.4個月和13.7個月(HR=0.57, 95%CI 0.33~0.97,;圖3B),。 圖2.各亞組PFS分析(圖片來源于參考文獻1) 圖3.EGFR突變狀態(tài)進行PFS分析(圖片來源于參考文獻1) ORR分析顯示,聯(lián)合治療組和厄洛替尼單藥組的ORR分別為72%和66%,,無顯著差異(P=0.31),;兩組的DCR分別為95%和96%(P=0.52;表1),。圖4顯示了基線具有可測量病灶患者中,,自基線開始的靶病灶的變化。聯(lián)合治療組的患者靶病灶體積縮小更明顯,,同時該組患者未觀察到腫瘤體積的增大,。 表1.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ORR(圖片來源于參考文獻1) 圖4.自基線開始靶病灶的變化(圖片來源于參考文獻1) 安全性分析:≥3級不良事件(AE)發(fā)生率,聯(lián)合治療組和單藥組分別為88%和46%,;聯(lián)合治療組最常見的3~4級不良事件為皮疹(21%),,單藥組發(fā)生率也為21%。嚴重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聯(lián)合組和單藥組分別為8%和4%,;最常見的嚴重不良事件為4度中性粒細胞減少(聯(lián)合組發(fā)生率2%)和4度肝功能異常(兩組發(fā)生率均為1%),。兩組均未觀察到治療相關死亡,。聯(lián)合治療組對比單藥組,高血壓(46% vs 10%),、蛋白尿(32% vs 5%)和非肺部出血(26% vs 3%)的發(fā)生率更高,,這些不良事件主要與貝伐珠單抗治療有關(表4)。僅在聯(lián)合治療組中觀察到間質(zhì)性肺疾病,,發(fā)生率為4%,。導致治療停藥的最常見不良事件為皮疹,聯(lián)合組和單藥組均為7%,。表4為自基線開始靶病灶的變化,。 表4.安全性分析(圖片來源于參考文獻1) 結論 NEJ026研究是第一項比較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厄洛替尼對比單藥厄洛替尼治療EGFR敏感突變晚期非鱗NSCLC的Ⅲ期研究??傮w而言,,該研究達到了主要研究終點,對比厄洛替尼單藥,,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厄洛替尼可以顯著延長PFS,,這一結果提示,若聯(lián)合治療方案能夠取得較好的OS,,使患者有好的生活質(zhì)量,,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厄洛替尼方案可以推薦作為EGFR敏感突變晚期非鱗NSCLC的一線標準治療。 Saito H,Fukuhara T,Furuya N,,et al.Erlotinib plus bevacizumab versus erlotinib alone in patients with EGFR-positive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EJ026):interim analysis of an open-label, randomised,multicentre,phase 3 trial[J/OL].Lancet Oncol,,2019. |
|